1、燈心草或酸棗仁30克,水煎服。治療老年心血虧虛,心煩夜不安臥的失眠。
2、糯米100克,蓮子心30克,洗凈熬粥。每晚睡前服用熱粥1碗,連續(xù)服用10日。對失眠盜汗有效。
3、半夏15克,粳米50克煮粥。治久病不眠者。每劑煮取粥500毫升,分3次服完,可連服3日。
失眠——補心安神膏
(組成)黃芪60g,黨參30g,沙參60g,生地黃60g,當歸60g,赤芍60g,白芍60g,阿膠30g,黃芩20g,川黃連10g,女貞子30g,墨旱蓮60g,金櫻子60g,五味子60g,遠志肉30g,生牡蠣80g,焦麥芽60g,桑椹子60g,鮮葡萄2500g,鮮蘋果4000g(切片),蜂蜜150g,冰糖60g。
(功效主治)用于勞倦思慮過度而致心脾兩虛的失眠證,或伴見脾虛食滯者,可見心悸健忘,肢倦神疲,納食欠佳,面色少華,大便密結(jié),舌淡,脈細弱。
(方解)方中黃芪、黨參健脾益氣,女貞子、墨旱蓮、金櫻子、桑椹子、五味子滋補肝腎,以達補心陰之效,此即“虛則補其母”,當歸、赤白芍、川芎、阿膠養(yǎng)血;生牡蠣,珍珠母重鎮(zhèn)安神;沙參、生地黃、鮮葡萄、鮮蘋果、蜂蜜生津增液以潤大腸,老年血虛便秘之人,尤為適宜;“胃不和則臥不安”在本方大量滋補藥中加入焦麥芽、雞內(nèi)金、遠志、黃連、黃芩,一則可防補藥滋膩礙胃,二則可消胃中積滯,疏理腸腑。
(加減)如素有肺虛,燥熱咳嗽,或血虛便秘者,加川貝母30g,麥冬30g,玉竹30g;痔瘡,便血者,加丹參30g,炒地榆60g,干荷葉30g,炒槐花60g;燥熱干咳,舌瘦干紅者,加款冬花60g,桑白皮60g,地骨皮60g,紫菀30g。如遇感冒及其他疾病發(fā)生,應(yīng)立即停服此藥,以免留邪。
(驗案)孫某,女,76歲,緣于用腦過度,經(jīng)常心慌怔忡,失眠,每日必服鎮(zhèn)靜劑方能入睡,大便經(jīng)常干結(jié),服麻仁丸始通,舌體瘦小,舌質(zhì)紅絳而干,脈弦細小滑。以本方治療,服藥后,諸癥均除,年90而故。
(方源)《失眠癥中醫(yī)診療》
失眠——丹參棗仁湯
(組成)丹參、生龍牡、首烏藤、合歡皮、炒酸棗仁、柏子仁各10g。
(功效主治)心肝火旺、心腎不交之失眠。
(方解)方中丹參入血,既養(yǎng)心肝之血,又涼血分之熱,從而起到安神作用,為本方主藥,炒酸棗仁養(yǎng)肝血,柏子仁養(yǎng)心陰,以助補養(yǎng)之力,生龍牡鎮(zhèn)靜以增安神之功,首烏藤清虛火安心神,合歡皮化痰濁寧心神。
(加減)若目眶發(fā)黑,加生熟地黃或女貞子;若虛煩性急,加山梔子、白芍;若難以入睡,口苦舌尖紅痛,加黃連或木通少許;若頭暈?zāi)砍啵诱渲槟?;痰多,加茯神、菖蒲;胸脅悶脹,太息,加郁金、香附;大便不通,加枳殼、檳榔、瓜蔞;時有燥熱,面紅或眩暈耳鳴,加龜甲、磁石、石決明;五心煩熱,加功勞葉、地骨皮、知母。
(驗案)徐某,男,56歲。1987年12月14日初診。失眠10余年,難以入睡,通常徹夜不眠,每晚服10余片安定始能入睡1 2小時,記憶力減退,稍勞即暈,肢體抽動,兩脅隱痛,特由黑龍江來京求治。視其體,形體消瘦,目眶暗滯發(fā)黑,查其舌,質(zhì)暗苔黃膩,切其脈,脈細而弦。予丹參棗仁湯加生熟地黃各10g,珍珠母(先下)15g,黃連3g,白芍10g。服7劑后不服安眠藥已能入睡,再以原方去珍珠母、生、熟地黃加當歸、菖蒲、炒遠志各10g。繼服7劑,晚上已能安靜入睡,精神轉(zhuǎn)佳,癥狀消失,囑其繼續(xù)服藥,以資鞏固。
(方源)《失眠癥中醫(yī)診療》
失眠——枸杞棗仁湯
(組成)枸杞子30g,炒酸棗仁40g,五味子10g。
(功效主治)心血不足、腎陰虧虛之失眠,可見虛煩心悸,夜寐不安,夢遺健忘,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方解)方用酸棗仁、枸杞子補肝腎、養(yǎng)心血;五味子斂心氣,滋腎水,全方藥少力專,滋腎補肝,養(yǎng)血安神。
(加減)心律不齊失眠較輕者,酸棗仁、枸杞子量宜相同;單純失眠者,酸棗仁量宜大;胃酸過多者,去五味子,加白豆蔻5g。
(驗案)寧某,男,45歲?;夹膭蛹?,發(fā)作無時,夜寐不安,疲倦乏力,面色微黃,形體消瘦,舌無苔,脈結(jié)代,每分鐘心臟早搏七八次。予上方,囑當茶飲。8天后脈律轉(zhuǎn)齊,睡眠宜安。服藥1個月,諸癥皆除。
(方源)《失眠癥中醫(yī)診療》
失眠——交陰安神湯
(組成)何首烏、首烏藤、珍珠母各15g,丹參、茯苓、合歡花、酸棗仁、生龍骨、生牡蠣各9g,柴胡、五味子各6g。
(功效主治)滋陰潛陽,養(yǎng)血安神。用于失眠。癥見徹夜不眠,或時而驚醒,醒后難以入睡,或似睡非睡,或白天困倦,欲睡不能,晚間則精神倍增,全無睡意;或伴有頭昏目眩,善凝忌,多妄想,心悸易驚,或頭脹,心煩,易怒,或腰膝酸軟,心煩不寧,或氣短乏力。脈細數(shù)或弦數(shù),舌紅少苔或白膩或黃膩。
(方解)方中君以何首烏、丹參養(yǎng)血安神;臣以生龍牡養(yǎng)陰潛陽,鎮(zhèn)靜安神,且牡蠣又有清熱化痰之功;珍珠母降心火以安神,清肝熱以潛陽;首烏藤善補肝腎之不足,尤能協(xié)調(diào)陰陽,對陰陽不交之失眠尤宜;合歡花養(yǎng)五臟,寧心神;酸棗仁善補心肝血虛以安神定志;佐以柴胡疏肝熱,茯苓利水寧心;使以五味子養(yǎng)心益氣,又能收斂心氣。諸藥合用,共奏滋陰潛陽、養(yǎng)血安神之功。使之陰充陽潛,邪去神安,諸癥自解。用治失眠,頗顯神效。
(加減)若偏心肝血虛者,本方去龍牡,加當歸、白芍各9g,并重用何首烏、丹參、首烏藤養(yǎng)心柔肝;若偏肝腎陰虛者,去龍牡,或減輕用量,加生地黃、麥冬、枸杞子各9g,滋補肝腎;兼痰火擾心者,去龍牡、何首烏、酸棗仁、五味子,加龍膽草15g,黃芩、黑山梔子、竹茹、夏枯草各9g,青皮6g,以消痰火;兼痰濕中阻者,去龍牡、丹參、五味子,加清半夏、陳皮、枳實、竹茹、遠志各9g,并重用茯苓以溫化痰飲;陰虛火旺者,去龍牡、丹參、五味子、酸棗仁,加玄參、生地黃各15g,知母、黃柏各9g,以滋陰降火;兼氣虛者,加黃芪、黨參各9 15g,兼氣血雙虧者,本方合八珍湯加減;兼中氣不足者,本方合補中益氣湯加減;受驚嚇所致者,加琥珀6g(研末分沖);大便秘結(jié)者,加大黃9g,火麻仁15g。
●鮮百合50克,用清水浸一晝夜。取生熟棗仁各15克,水煎去渣,用其汁將百合煮熟,連湯吃下。也可用鮮百合60~90克與蜂蜜適量拌和,蒸熟,睡前服。常食具有清心安神的作用,能治神經(jīng)衰弱和更年期綜合征?!裆徸樱ㄉ徯模?0個,水煎,加鹽少許,每晚睡前服,可安神補氣。也可用蓮子青芯1~2克,開水沖泡代茶飲?!窆饒A肉15~30克,加白糖適量,煎后飲服,可以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翊蠹t棗20枚,蔥白七根,加水煎服,可治虛勞不眠?;蛴么蠹t棗30克,淮小麥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飲湯吃棗??芍斡汕橹疽钟艋蛩紤]過度,心脾受損引起的心煩不寐?!窈颂胰?0克,黑芝麻30克,桑葉80克,搗泥做丸,每丸重3克,每服3丸,一日兩次??芍紊袼ソ⊥叨鄩??!穹涿垡粌?,和溫開水一杯,睡前飲服,可助入睡?!褙i心一只,加鹽少許,煮食,可治心虛不眠?!衿【瓢肫?,睡前半小時飲,連續(xù)數(shù)周??芍砑疵撸ㄏ?/p>
失眠偏方
黨參、白術(shù)、當歸、茯神、遠志、龍眼肉、陳皮各10克,炙黃芪12克,炒棗仁15克,首烏藤3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yīng)證]失眠心脾兩虛證。
一.經(jīng)驗方
1.按摩穴位治失眠
按摩一組穴位:百會、太陽、風(fēng)池、翳風(fēng)、合谷、神門、內(nèi)外關(guān)、足三里、三陰交、涌泉。按摩次數(shù)以大眠程度為準,失眠輕少按摩幾次,失眠重多按摩幾次。按摩后立即選一種舒適的睡姿,10分鐘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繼續(xù)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2.每天早上請喝一杯水
每天早晨漱洗后,喝一杯溫開水,對感冒、上火、大便干燥之類疾病同樣有效。
3.上軟下硬兩個枕頭睡眠好
枕頭適于用兩個,每對高度不超過8厘米,且以上軟下硬為宜。上邊的軟枕便于調(diào)整位置,以達睡眠舒適。下邊的硬枕主要用于支撐高度。使用這樣的枕頭,睡眠舒適,解除疲勞快.
4.白酒泡靈芝可治失眠
原料白酒一斤,靈芝半兩;靈芝用水洗凈,放進白酒瓶內(nèi),蓋封嚴;酒逐漸變成紅顏色,一周就可飲用,每晚吃飯時或睡覺前根據(jù)自己的酒量,多則喝5錢左右,如果平時不喝酒的可少喝。
5.摩擦涌泉穴治失眠
當你躺在被窩里難以入睡時,將一只腳的腳心放在另一只腳的大拇趾上,做來問摩擦的動作,直到腳心發(fā)熱,再換另一只腳。這樣交替進行,你的大腦注意力就集中在腳部,時間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長期堅持,還能起到保健作用。
6.柏樹葉裝枕頭可安眠
揀一些柏樹葉,洗凈曬干,裝一個枕頭。柏葉枕在頭下也有一股清香味,使人感到舒適,收到了鎮(zhèn)靜安眠效果。
7.鮮果皮能使你安眠
將鮮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個不封口的小袋內(nèi)。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邊。上床睡覺時,便聞到一股果皮散發(fā)的芳香,使你安然入睡。
8..紅果核大棗治失眠
紅果核洗凈晾干,搗成碎未(可求助中藥店)。每劑40克,加撕碎的大棗7個,放少許白糖,加水400克,用砂鍋溫火煎20分鐘,倒出的湯汁可分3份服用。每晚睡覺前半小時溫服,效果好,無副作用。
9.吃大蒜可治失眠
每天晚飯后或臨睡前,吃兩瓣大蒜,我歷來不習(xí)慣吃蒜,因此是把蒜切成小碎塊用水沖服的。
10.鮮果皮能使你安眠
將鮮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個不封口的小袋內(nèi)。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邊。助睡眠。
二.食療方
酸棗仁粥
【原料】酸棗仁末15克粳米100克
【制作】先以粳米煮粥,臨熟,下酸棗仁末再煮。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寧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多夢、心煩。
秫米粥
【原料】秫米30克制半夏10克
【制作】先煎半夏去渣,入米煮作粥。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和胃安眠。適用于食滯不化、胃中不適而引起失眠者。
遠志蓮粉粥
【原料】遠志30克蓮子15克粳米50克
【制作】先將遠志泡去心皮與蓮子均研為粉,再煮粳米粥,候熟入遠志和蓮子粉,再煮一二沸。
【用法】隨意食用。
【功效】補中,益心志,聰耳明目。適用于健忘、怔忡、失眠等癥。
小米粥
【原料】小米50克雞蛋1個
【制作】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雞蛋,稍煮。
【用法】臨睡前以熱水泡腳,并飲此粥,然后入睡。
【功效】養(yǎng)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煩躁失眠。
小米棗仁粥
【原料】小米100克棗仁末15克蜂蜜30克
【制作】小米煮粥,候熟,入棗仁末,攪勻。
【用法】食用時,加蜂蜜,日服2次。
【功效】補脾潤燥,寧心安神。治納食不香、夜寐不寧、大便干燥。
柏子仁粥
【原料】柏子仁10~15克粳米50~100克蜂蜜適量
【制作】先將柏子仁去盡皮、殼、雜質(zhì),搗爛,同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對入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每日服2次,2~3天為一療程。
【功效】潤腸通便,養(yǎng)心安神。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長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
夜交藤粥
【原料】夜交藤60克粳米50克大棗2枚白糖適量
【制作】取夜交藤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藥汁約300克,加粳米、白糖、大棗,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蓋緊燜5分鐘即可。
【用法】每晚睡前1小時,趁熱食,連服10天為一療程。
【功效】養(yǎng)血安神,祛風(fēng)通絡(luò)。適用于虛煩不寐、頑固性失眠、多夢癥以及風(fēng)濕痹痛。
八寶粥
【原料】芡實薏仁米白扁豆蓮肉山藥紅棗桂圓百合各6克大米150克
【制作】先將各藥煎煮40分鐘,再加入大米繼續(xù)煮爛成粥。
【用法】分頓調(diào)糖食用,連吃數(shù)日。
【功效】健脾胃,補氣益腎,養(yǎng)血安神。適用于失眠以及體虛乏力虛腫、泄瀉、口渴、咳嗽少痰等。
玫瑰花烤羊心
【原料】鮮玫瑰花羊心各50克食鹽適量
【制作】
1.將鮮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放入小鋁鍋,加食鹽、水煎煮10分鐘,待冷備用。
2.將羊心洗凈,切成塊狀,穿在烤簽上邊烤邊蘸玫瑰鹽水,反復(fù)在在明火上灸烤,烤熟即成。
【用法】宜熱食,可邊烤邊食。
【功效】補心安神。適用于心血虧虛所致驚悸失眠以及郁悶不樂等癥。
烏靈參燉雞
【原料】雞1只烏靈參100克酒姜蔥鹽各適量
【制作】
1.烏靈參用溫水浸泡4~8小時,洗凈切片,放入雞腹內(nèi)。
2.將雞放入砂鍋內(nèi),清水淹過雞體,放入酒、姜、蔥適量,旺火燒開后,改文火清燉,待雞熟后,加鹽少許即成。
【用法】每日2次,食雞肉,飲湯。
【功效】補氣健脾,養(yǎng)心安神。適用于神經(jīng)衰弱。
茯苓餅
【原料】茯苓細粉米粉白糖各等份
【制作】上3味加水適量,調(diào)成糊,以微火在平鍋里攤烙成極薄的煎餅。
【用法】可經(jīng)常隨量吃。
【功效】健脾補中,寧心安神。適用于氣虛體弱所致的心悸、氣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腫、大便溏軟等。
適宜食物
1、主食及豆類:小麥、小米、玉米、大米、面粉、紅薯、胚芽、糙米、燕麥、大豆及豆制品。
2、肉蛋奶:瘦豬肉、羊肉、牛肉、雞、鴨、魚、蛋、動物的腦、肝臟、心臟、腎臟、血、骨髓、海參、鵪鶉蛋及牡蠣對神經(jīng)衰弱失眠亦有好處。
3、蔬菜:草菇、蘑菇、冬菇等,藕、百合、蘿卜、卷心萊、菠菜、大白菜等。
4、水果:花生、核桃、蓮子心、芝麻等堅果,酸棗仁、桂圓、大棗、甘蔗、獼猴桃、柑橘類等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
5、其他:白糖、紅糖、蜂蜜。
飲食禁忌
1、忌食油膩生冷食物,如:年糕、粽子、炸糕等;
2、忌食蔥、姜、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及動物脂肪、肥肉等滋膩品;
3、酸橙等水果中鞣酸較多,妨礙鐵的吸收且刺激神經(jīng),不宜多吃;
4、本癥多身體虛弱而脾胃功能又差,不宜服過于滋膩或溫?zé)岬难a品,如:熟地、鹿茸等;
5、不宜飲濃茶、咖啡、白酒等刺激性飲料。
鍋里的魚曾經(jīng)有個人做過一種試驗。將二條魚分別放在二口乘滿冷水的鍋中,將其中一口鍋快速地加熱,另一口鍋慢慢地加熱;他發(fā)現(xiàn),加熱快的鍋中的魚很快就跳出來了,而慢慢加熱的鍋中的魚開始還一直在悠閑地游著,后來,當他感覺到受不了時,已不能跳出鍋來了,竟然就這樣毫無反抗地死了。一、大環(huán)境的改變能決定你的成功與失敗。大環(huán)境的改變有時是看不到的,我們必須時時注意,多學(xué)習(xí),多警醒,并歡迎改變,才不至于太遲。
二、太舒適的環(huán)境就是最危險的時刻。很習(xí)慣的生活方式,也許就是你最危險的生活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打破舊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三、要能覺察到趨勢的小改變,就必須停下來由不同角度來思考,而學(xué)習(xí),是能發(fā)現(xiàn)改變的最佳途徑。溫馨提示:大環(huán)境的改變有時是看不到的,我們必須時時注意,多學(xué)習(xí),多警醒,并歡迎改變,才不至于太遲。
負暄獻曝宋國有個農(nóng)夫,披著破絮麻布熬過了冬天。來年開春,農(nóng)夫在田里耕作,曬著太陽,感到渾身愜意,不知道天底下原來還有廣廈溫室和絲襖狐裘。他回頭招呼妻子說:這般享受的辦法,別人一定還不知道,等我們?nèi)ジ嬖V國王,肯定會有重賞哩。[教學(xué)內(nèi)容]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guān)系[簡要分析]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一個人具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要受到社會生活的制約,也他的社會地位、生活環(huán)境和所受的社會教育等密切相關(guān)。這個農(nóng)夫有這樣的想法,是由他的社會地位、生活環(huán)境和所受的社會教育等社會存在決定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69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流鼻血生活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