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為燒傷、術(shù)后及感染后常見并發(fā)癥,為結(jié)締組織增生性疾病。中醫(yī)認為,本病多為氣滯血瘀所致,治宜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痛,外治法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故對本病有較好療效,以下介紹幾則,供選用。
美寶疤痕平(中成藥):局部常規(guī)清洗后,取本品外搽患處,每日2~3次,連續(xù)2~3月。
復方丹參液(中成藥):將脫脂棉球或紗布用復方丹參注射液浸透,之后平敷于皮損處,直到藥液自然干透為止。每日外敷2~4次,一個月為一療程,連續(xù)2~3個療程。
烏梅糊:烏梅適量,取肉去核,研為細末,加入硫黃粉1/4量混合均勻,裝瓶備用。取橡皮膏依瘢痕大小剪孔貼患處,使瘢痕外露,然后取藥末適量,用米醋少許調(diào)為稀糊狀外敷患處,再以敷料包扎,膠布固定,若藥干后可用米醋少許滴紗布上潤濕。3日換藥一次,至瘢痕平復為止。
當歸蘇木洗液:當歸15克,蘇木、皂刺、紅花、透骨草各10克,鱉甲、穿山甲、薄荷腦各5克,水煎取汁,納入薄荷腦調(diào)勻,外洗患處。每日兩次,之后外搽美寶疤痕平,連續(xù)3個月。
血藤敷劑:大血藤250克,當歸100克,丹參、紅花各50克,水煎取汁,用紗布浸濕后外敷患處,每次30分鐘。每日兩次,連續(xù)3個月。
蜈蚣藥糊:蜈蚣3條,五倍子60克,大黃、紅花、甘草各20克,共研細末備用。每次取藥末適量,加米醋適量調(diào)勻,外敷患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一換,連續(xù)3個月。
治胸前疤痕疙瘩的民間土方
治胸前疤痕疙瘩的民間土方,關(guān)于變美我們能做出什么改變嗎,肌膚的護理方式可千萬別錯了,步驟也是逐步拆分出來的,所用的產(chǎn)品不同效果也不一樣,治胸前疤痕疙瘩的民間土方,帶你走上人生巔峰!
治胸前疤痕疙瘩的.民間土方1 1、醋姜木瓜
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將3味共放入沙鍋中煎煮,待醋煮干時,取出木瓜、生姜食之。每日1劑,早晚2次吃完。連用7日。對脾胃痰溫所致的痤瘡有效。
2、果菜綠豆飲
取小白菜、芹菜、苦瓜、柿椒、檸檬、蘋果、綠豆各適量。先將綠豆煮30 分鐘,濾其汁;將小白菜、芹菜、苦瓜、柿椒、蘋果分別洗凈切段或塊,攪汁,調(diào)入綠豆汁,滴入檸檬汁,加蜂蜜調(diào)味飲用。每日1~2次。有清熱解毒,防治粉刺功效。
3、綠豆薏苡仁防痤湯
將綠豆、薏苡仁各25克,山楂10克,洗凈,加水500克,泡30分鐘后煮開,滾幾分鐘后即?;穑灰疑w,燜15分鐘即可,當茶飲。每日3~5次,適用于油性皮膚,有預(yù)防長粉刺和青春疙瘩作用。
治胸前疤痕疙瘩的民間土方2 1、洗面去瘢方
天門冬、百部各150克,茯苓(去皮)、香附子、杏仁各100克,皂角(酒涂炙)1000克,清膠(火炙)200克,土瓜根、甘草各250克,冬瓜子25克,瓜蔞2個,大豆(蒸,去皮)、益智子(燒灰以漿水和圓炸)各500克。以上方藥共焙干搗羅為末。早晨以藥末和清水洗面。
本方出自《醫(yī)方類聚》,有解毒消瘢之功。適用于瘢痕疙瘩。
2、疤痕軟化膏
五倍子、威靈仙、丹皮、澤蘭、薄荷腦、冰片、樟腦、冬青油、二甲基甲砜各適量。先將橡膠切條軋成薄片后,放入汽油內(nèi)浸泡,使其充分溶脹,在打膠筒內(nèi)下氧化鋅、羊毛脂、凡士林、汽油等打成勻漿,另加五倍子、威靈仙、丹皮、澤蘭等藥物,以乙醇回流提取,減壓濃縮成浸膏,與其余藥物分次加人打膠筒內(nèi),共同攪透成膏漿,壓濾后,涂布于漂白布上,揮發(fā)去溶劑,內(nèi)襯薄膜,切成7厘米×10厘米大小的膏片即成。用時按瘢痕范圍剪取膏藥,撕去表面薄膜,黏貼于瘢痕表面,每2天換1次。
本方有軟堅散結(jié)之功。適用于瘢痕疙瘩。
3、神水萬應(yīng)膏
麝香0.9克,血竭、沒藥各6克,冰片1.5克,大黃3克,朱砂0.3克,明雄黃、乳香、陳石灰(愈陳愈佳)各9克。以上九味共研末。先用黃明膠250克,打碎,入缽內(nèi),隔水燉化,將藥末和入調(diào)勻,用筆攤上礬紙,干后收貯。用時根據(jù)傷痕大小,將膏藥剪下,用熱水浸軟貼上。貼后不必更換,愈后膏藥自落。
本方出自《千金珍秘方選》,有解毒去瘀之功。適用于瘢痕疙瘩。
4、蟹足腫藥膏
蜂房(炒)30克,蜈蚣5條,蜘蛛5只,土鱉蟲15克,輕粉、明雄黃各9克,冰片3克,紫草10克,香油500毫升,蜂蠟200克。先將蜂房、蜈蚣、蜘蛛、土鱉蟲、紫草用香油炸至焦枯,撈出殘渣,離火待涼,將輕粉、冰片、明雄黃兌入攪拌均勻,再將蜂蠟兌入熔化好,油凝固可再置火上化開即可,傾置凈瓶或罐中備用。用時將藥膏攤在油紙上約3毫米厚,貼患處,外用敷料固定,1~2日換藥1次。
本方有活血祛瘀之功。適用于瘢痕疙瘩。
5、加味黑布膏
五倍子、烏梅(煅存性)各500克,金頭蜈蚣15條,陳醋2500毫升,蜂蜜180毫升,冰片3克。陳醋置火上熬開30分鐘,入蜂蜜煎沸,入五倍子粉攪拌,小火熬膏,離火,兌入蜈蚣粉、冰片、烏梅炭粉攪勻,攤在黑色密紋布上2~3毫米厚。貼患處,用時蓋1塊等面積的塑料薄膜封閉,3~5天換1次。
本方有化瘀軟堅之功。適用于瘢痕疙瘩。
6、獨角蓮膏
獨角蓮、皂角刺、白芷、防己、金銀花、連翹、生南星、刺猬皮、山甲片、當歸、海桐皮、蘇木、海帶、大麻仁、稀薟草各45克,干蟾3個。
以麻油6000毫升置大鍋內(nèi),入上方藥熬枯去渣,大火熬至滴水成珠,入樟丹(冬2500克,夏3000克),漸至黑色,將凝時入乳香、沒藥各35克,血余炭45克為膏。外貼患處。
本方出自《朱仁康臨床經(jīng)驗集》,有祛瘀散結(jié)之功。適用于瘢痕疙瘩。
7、丁艾油
艾葉30克,丁香50克,紅花20克,冰片6克。將艾葉、丁香分別加水1000毫升,蒸餾法提取揮發(fā)油300毫升;紅花用70%乙醇100毫升浸泡滲濾,在醇液中入冰片溶化,3液按1∶1∶1混合而成。外擦局部,日數(shù)次。
本方有祛瘀散結(jié)之功。適用于瘢痕疙瘩。
8、化堅油
透骨草、劉寄奴各3克,伸筋草、木通、紫草根各7.5克,茜草、地榆、昆布各6克,松節(jié)4.5克,香油360毫升。上藥以油浸2晝夜,文火將藥炸成焦黃色,去渣。用時微加溫,涂患處。
本方出自《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有活血軟堅之功。適用于瘢痕疙瘩。
9、滅瘢膏
礬石、安息香、狼毒、烏頭、羊躑躅、附子、野葛、白芷、烏賊骨、赤石脂、皂莢、干地黃、天雄、芍藥、川芎、大黃、當歸、莽草、石膏、地榆、白術(shù)、續(xù)斷、鬼臼、蜀椒、巴豆、細辛各50克。上藥共搗為末,以豬脂2000克和藥,煎沸,入鹽15克。以布揩患處,敷用。
本方出自《備急千金要方》,有解毒活血通絡(luò)之功。適用于瘢痕疙瘩。
10、芙蓉膏
獨角仙(不用角)1個,紅娘子(不去翹足)1.5克,糯米49粒,石灰(風化者)30克。上藥為末,以木炭灰、桑柴灰、蕎麥秸灰各15克,熱湯淋取400毫升,熬至100毫升,調(diào)上藥如面糊,置瓷盒內(nèi),埋于土里5~7日取出使用。用時將瘢痕刺破,用細竹簽子蘸藥膏點于患處。
本方出自《黃帝素問宣明論方》,有活血化瘀之功。適用于瘢痕疙瘩。
你這個是結(jié)痂增生的疤痕通常是由于傷口愈合不完全,導致結(jié)痂過程不良、感染或炎癥等原因引起的。緩解或去除疤痕需要根據(jù)疤痕的類型和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可幫助緩解或去除疤痕的方法:
1. 矽凝膠:涂抹矽凝膠可緩解瘢痕增生,但需要堅持使用較長時間。
2. 纖維蛋白片:在傷口愈合后使用纖維蛋白片可以減輕疤痕的形成。
3. 激光治療:激光治療常常用來淡化疤痕顏色、平滑疤痕表皮等,但需要多次治療才能看到效果。
4. 冷凍療法:也可以使用冷凍療法對瘢痕進行冷凍處理,使其逐漸變薄、柔軟。
5. 手術(shù)切除:對于比較大的、突起的疤痕而言,手術(shù)切除/修剪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但可能導致新的瘢痕形成。
總之,選擇何種方法最終需要根據(jù)疤痕類型、程度、所處部位以及自身的情況來決定,最好咨詢專業(yè)醫(yī)生的意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70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疥瘡治療中藥外洗法
下一篇: 閉經(jīng)驗方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