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胡椒10粒,五味子15克,研細末混勻,用藿香水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上,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天一次,連敷3~5天。
2.取吳茱萸30克,蒼術30克,丁香6克,小茴香30克。用火焙干研粉,混合均勻。取藥粉5克,用熱米湯拌勻敷貼臍部,外用紗布固定,每日一次,連用3天。
3.吳茱萸6克,肉桂,廣木香各5克,丁香、地榆各4克,將上藥共研成細粉,混勻,用老陳醋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上,紗布敷塊,膠布固定,48小時后換藥一次。
4.五倍子兩份(炒黃),干姜兩份,吳茱萸一份,丁香一份。上藥研細合勻,每次取6~9克,用75%酒精或白酒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部,然后覆蓋紗布塊,其周圍膠布固定,每日換藥一次。
5.山楂炭15克,青皮10克,共研極細末,混勻,加水150毫升調(diào)成漿水狀,加紅糖適量,隔水蒸20分鐘。每次服15毫升(約1湯匙),每日3次。
6.麥芽10克,谷芽10克,焦山楂10克,白糖30克。將3味藥加水適量煎15分鐘,取汁加糖即成。每日一劑,連服3~5天。
7.生山楂20克,石榴30克,白糖適量。將前兩味焙焦黃,共研細末。每次3克,用白糖水沖服,每日兩次,連服數(shù)日。
8.取赤石脂、滑石粉各15克,炮姜10克,生甘草6克。共研細末,1~3歲每次服兩克,4~5歲每次服3克,每日服3次,白開水送下。
9.茯苓、神曲、薏苡仁、蓮子、麥芽、芡實、白扁豆、焦山核各10克。共研細末,加棗泥6克,香油60克,白糖、紅糖各30克,加水適量,做成餅狀,用慢火烤干,研末。每日3次,每次服10克,溫開水送下。
中醫(yī)偏方治療小兒腹瀉方1:生山藥、炒山藥各 8g。 制用法 :水煎服,日 1 劑,分 2 次口服。 療效:2—3劑痊愈。 方2:茯苓、山藥各12g,白術、砂仁、米殼、滑石、車前子、肉蔻各 9g 。 制用法:水煎服,日 1 劑,分3次口服。 療效:2—3劑痊愈。 方3:附子、肉桂、干姜、蒼術各6g。 制用法:將上藥炒后共為細末,用米粥調(diào)成糊狀,敷臍,每次3g,外用膠布固定, 24 小時更換1次。 療效: 3—4 次痊愈。
糞便改變調(diào)整飲食:
■大便次數(shù)較平時增多,質(zhì)地較稀,夾有黃色油狀小顆粒,帶有酸味,這是脂肪消化不良所致。
調(diào)整飲食:母乳喂養(yǎng)的可只給寶寶吃前半段奶,脂肪含量較高的后半段奶則擠出棄去。此外,母親要多飲水及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或油炸食品。
■大便呈水樣,帶有泡沫,味酸刺鼻如餿食般,這可能是對糖類不消化所致。
調(diào)整飲食:在奶中少加糖,或暫停乳類食品,代米湯、淡豆?jié){,并用葡萄糖調(diào)味。
■糞便惡臭如臭雞蛋味,帶有不消化的奶瓣,可能是蛋白質(zhì)消化不良。
調(diào)整飲食:對未加輔食的寶寶可限制奶量1-2天。對已經(jīng)加蛋、魚、肉末等輔食的寶寶可暫停添加,待正常后再逐漸添加。
■大便呈褐色球狀,難以解出,甚至大便周邊帶有血絲,這是硬便損傷了肛門。
調(diào)整飲食:多飲些水,喂些蔬菜湯、胡蘿卜泥、紫菜湯、蘋果泥、蘿卜汁、黃瓜汁等。對1歲以上的寶寶可給予蜂蜜水喝。
腹瀉治療偏方:
1.赤小豆:赤小豆適量,煮至將熟,加入鵪鶉蛋2枚,再煮熟,吃蛋喝湯。早晚各服1次。赤小豆止吐止瀉,鵪鵓蛋補益氣血,對一些過敏食物引起的腹瀉有抑制-作用。
2.鵪鶉:鵪鶉1只,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赤小豆50g,生姜數(shù)片,煮熟食用。鵪鶉清利濕-熱,本招專-治濕-熱類腹瀉。
3. obabyl-寶貝樂。低聚果糖、膳食纖維、麥芽糊精、嗜酸乳桿菌、兩歧桿菌、嬰兒雙歧桿菌、干酪乳桿菌、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乳酸鈣、乳酸鋅。治療腹瀉,效果好。
4.豆腐:豆腐適量,醋煎透食用。豆腐益氣和胃,清熱解毒,能治腹瀉。
5.黃瓜鮮葉:黃瓜鮮葉適量,切碎調(diào)醋煎雞蛋。黃瓜葉可清熱鎮(zhèn)痛。醋殺菌治心腹痛,此方可治腹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70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閉經(jīng)驗方秘方
下一篇: 治中耳炎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