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瘡驗方6則
黃水瘡又名“浸淫瘡”,初起紅斑,上現水皰,小如豌豆,大如蠶豆,皰液透明,四周紅潤,皰壁薄而易破,滲流黃水,結成膿痂,痂蓋四周翹起。多發(fā)于夏秋之交,兒童更易感染,常生于臉面、耳頸、四肢等暴露部位,具有傳染性。可選用以下驗方治療:
1.青黛2克,黃柏粉15克,和勻撒布患處。

2.槐枝炭50克,研細粉,香油調涂患處,每日兩次。
3.黃瓜秧適量,燒成灰香油調和,攤在紗布上,敷患處,每日一換。
4.鮮馬齒莧洗凈搗爛,涂敷患處。
5.石榴皮適量,煎湯放冷,搽洗患處,1日數次。
6.生大黃15克,枯礬10克,共研細末,香油調成糊狀,涂患處,每日兩次。
荷葉中藥【荷葉的中藥屬性和相關藥方】
荷葉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葉。它常用來入藥,那么下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荷葉的中藥屬性和相關藥方。
荷葉的中藥屬性
入藥部位
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葉。
性味歸經
【性味】苦;澀;平
【歸經】心經;肝經;脾經;膽經;肺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鮮品15~30g);荷葉炭3~6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禁/宜人群
體瘦氣血虛弱者慎服。
炮制方法
6~9月收采,除去葉柄,曬至七、八成干,對折成半四形,曬干。夏季,亦用鮮葉或初生嫩葉(荷錢)。
地理分布
藥材全國大部地區(qū)均產。
荷葉的相關藥方
1、治妊娠傷寒,大熱悶亂,燥渴,恐傷胎臟:卷荷葉嫩者(焙干)一兩,蚌粉花半兩。上為末。每服二錢,入蜜少許,新汲水調下,食前服。(《三因方》罩胎散)[2]
2、治脫肛不收:貼水荷葉,焙,研,酒服二錢,仍以荷葉盛末坐之。(《經驗良方》)
3、治遍身風宿:荷葉三十枚,石灰一斗,淋汁,合煮漬之,半日乃出,數日一作。(《圣惠方》)
4、治赤游火丹:新生荷葉,搗爛,入鹽涂之。(《摘元方》)
5、治黃水瘡:荷葉燒炭,研細末,香油調勻,敷患處,一日二次。(《單方驗方新醫(yī)療法選編》)
6、治腳脛生瘡,浸淫腿膝,膿水淋漓,熱痹癢痛:干荷葉四個,藁本二錢半。上細切,水二斗,煎至五升,去渣。溫熱得所,淋渫,仍服大黃左經湯。(《證治準繩》荷葉藁本湯)
7、治漆瘡:荷葉(燥者)一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洗了,以貫眾末摻之,干則以油和涂。(《圣濟總錄》荷葉湯)
8、治撲打墜損,惡血攻心,悶亂疼痛:火干荷葉五斤。燒令煙盡,細研,食前以童子熱小便-小盞,調三錢匕,日三服。(《圣惠方》))
9、治斧傷瘡:荷葉燒研擦之。(《瀕湖集簡方》)
石榴皮治病驗方
石榴皮為石榴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石榴的果皮。味酸、澀,性溫,歸胃、大腸經。有澀腸止瀉、殺蟲等功效,可治療如下病癥:
黃水瘡:石榴皮10克,黃柏、枯礬各5克,將上藥焙干研細末,混勻。以香油調成糊狀,均勻涂于患處,每天一次。
消化不良:鮮石榴皮50克,鮮山藥30克,雞內金10克,搗爛為泥狀,敷于神闕穴,紗布覆蓋,膠布固定,24小時換藥一次。
腹瀉:石榴皮30克,赤石脂20克,肉豆蔻10克,麻黃10克,研末混勻。以醋調成糊狀,敷于肚臍,膠布固定,每日一次。
口舌生瘡:石榴皮鍛炭研末,冰片適量混勻,香油調涂患處,每日兩次。
蛔蟲:石榴皮25克,苦楝皮10克,水煎后,加紅糖飲服。每日一劑,每日服兩次,餐前服用。
痔瘡:石榴皮、槐角鍛炭,研成細末混勻,水泛為丸。每次用開水送服6克,每日兩次。
便血:石榴、地榆鍛炭存性,研細末,加三七粉適量調勻。每次服9克,開水沖服,每日服3次。
脫肛:石榴皮30克,五倍子20克,升麻12克,明礬15克,水煎,熏洗患處。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鐘。
燒燙傷:石榴皮、藕節(jié)炭研細末,混勻。以麻油調成糊狀,涂患處,每日2~3次。
中耳炎:石榴皮焙干研末,加冰片少許。用雙氧水清洗耳內膿液,用消毒棉簽拭干后,將少許藥粉吹入耳中,每日一次。
牛皮癬:石榴皮、斑蝥、明礬研末混勻,以香油調成糊狀,敷于患處,每日兩次。
子宮脫垂:石榴皮30克,黃芪30克,五倍子、白礬各6克,煎湯外洗。每次30分鐘,早、晚各一次。
扭傷:石榴皮、大黃、紅花、川芎、白及各等份,研細末調勻,外敷患處,每日一次。
四圣散簡介
目錄1拼音2概述3中藥部頒標準 3.1拼音名3.2標準編號3.3處方3.4制法3.5性狀3.6鑒別3.7檢查3.8功能與主治3.9用法與用量3.10注意3.11規(guī)格3.12貯藏 4《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方之四圣散 4.1組成4.2制備方法4.3功能主治4.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5《閻氏小兒方論》方之四圣散 5.1組成5.2制法5.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5.4功能主治 6《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之四圣散 6.1組成6.2制備方法6.3功效主治6.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6.5用藥禁忌 7《解圍元藪》卷四方之四圣散 7.1組成7.2制備方法7.3功能主治7.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7.5用藥禁忌 8《李氏醫(yī)鑒》卷八方之四圣散 8.1組成8.2功效主治8.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9《痘學真?zhèn)鳌肪砥叻街氖ド?9.1組成9.2功能主治9.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9.4各家論述 10《仙拈集》卷一方之四圣散 10.1組成10.2制備方法10.3功能主治10.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11《仙拈集》卷二方之四圣散 11.1組成11.2制備方法11.3功能主治11.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12《仙拈集》卷四方之四圣散 12.1組成12.2制備方法12.3功能主治12.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13《嬰童百問》卷十方之四圣散 13.1組成13.2制備方法13.3功效主治13.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14《癰疽驗方》之四圣散 14.1組成14.2制備方法14.3功效主治14.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14.5運用14.6用藥禁忌 15《良朋匯集》卷四方之四圣散 15.1組成15.2制備方法15.3功效主治15.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15.5附注 16《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八十五方之四圣散 16.1四圣散的別名16.2組成16.3制備方法16.4功能主治16.5四圣散的用法用量16.6附注 17《醫(yī)方類聚》卷七十引《施圓端效方》之四圣散 17.1組成17.2制備方法17.3功能主治17.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18《醫(yī)方類聚》卷九十一引《急救仙方》之四圣散 18.1組成18.2制備方法18.3功能主治18.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19《醫(y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煙霞圣效方》之四圣散 19.1組成19.2制備方法19.3功能主治19.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20《衛(wèi)生總微》卷五方之四圣散 20.1組成20.2制備方法20.3功能主治20.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21《綱目拾遺》卷四引《王安采藥方》之四圣散 21.1組成21.2功能主治 22《痘疹會通》卷四方之四圣散 22.1組成22.2功能主治22.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23《風勞臌膈》方之四圣散 23.1組成23.2功能主治23.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24《傷科匯纂》卷七方之四圣散 24.1組成24.2制備方法24.3功能主治24.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24.5用藥禁忌 25《活幼心書》卷下方之四圣散 25.1組成25.2功效主治25.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26《直指小兒》卷二方之四圣散 26.1組成26.2制備方法26.3功能主治26.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27《蘭室秘藏》卷上方之四圣散 27.1組成27.2制備方法27.3功能主治27.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28《古今醫(yī)鑒》卷十方之四圣散 28.1四圣散的別名28.2組成28.3制備方法28.4功能主治28.5四圣散的用法用量28.6附注 29《圣濟總錄》卷八十二方之四圣散 29.1組成29.2制備方法29.3功效主治29.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30《普濟方》卷十四引《博濟》方之四圣散 30.1組成30.2制備方法30.3功效主治30.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31《普濟方》卷六十引《德生堂方》之四圣散 31.1組成31.2制備方法31.3功能主治31.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31.5運用 32《普濟方》卷一○五引《博濟》方之四圣散 32.1組成32.2制備方法32.3功能主治32.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33《普濟方》卷二四七引《瑞竹堂方》之四圣散 33.1組成33.2制備方法33.3功能主治33.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34《袖珍》卷一引《太平圣惠方》之四圣散 34.1組成34.2功能主治34.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35《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四圣散 35.1四圣散的別名35.2組成35.3制備方法35.4功能主治35.5四圣散的用法用量35.6附注 36《證治準繩·幼科》卷六方之四圣散 36.1四圣散的別名36.2組成36.3功能主治36.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36.5運用36.6附注 37《濟陽綱目》卷九十九方之四圣散 37.1組成37.2制備方法37.3功能主治37.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38《楊氏家藏方》卷二方之四圣散 38.1組成38.2制備方法38.3功能主治38.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39《仁齋直指方論》卷二十三方之四圣散 39.1四圣散的別名39.2組成39.3功能主治39.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39.5附注 40《世醫(yī)得效方》卷十八方之四圣散 40.1組成40.2制備方法40.3功效主治40.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41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四圣散 1拼音 sì shèng sǎn
2概述 四圣散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三十七首?!吨腥A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記載有此中成藥的部頒標準。
3中藥部頒標準
3.1拼音名
Sisheng San
3.2標準編號
WS3B210996
3.3處方
紅丹 200g 鉛粉 200g 枯礬 200g 松香(制) 400g
3.4制法
以上四味,取枯礬、松香共研細粉,過篩;將紅丹、鉛粉研細,與枯礬、松香細粉配研,過篩,混勻,即得。
3.5性狀
本品為橙色或淡紅色粉末。
3.6鑒別
取本品約0. 2g,加乙醚2ml,振搖溶解,濾過,取濾液加2倍量10%醋酸銅溶液,振搖,醚層呈綠色。
3.7檢查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Ⅰ B)。
3.8功能與主治
祛濕止癢,收斂生肌。用于皮膚濕癢,黃水瘡,禿瘡,薄皮瘡。
3.9用法與用量
外用。用花椒油調敷患處,膿水過多者干敷。
3.10注意
外用藥,切勿入口。
3.11規(guī)格
每袋裝 6g
3.12貯藏
密閉,防潮。
4《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方之四圣散
4.1組成
海藻、煅石決明、羌活、瞿麥各等分[1]。
海藻(洗)、石決明(煅)、羌活、瞿麥穗各等分。
4.2制備方法
上藥為細末[1]。
4.3功能主治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方之四圣散用于瘰疬患者服用白花蛇散轉愈后的善后調理[1]。
4.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米湯調下,日三次[1]。
每服2錢,米湯調下,日3次,下清水盡為妙。
5《閻氏小兒方論》方之四圣散
5.1組成
紫草茸、木通、炒甘草、炒枳殼、黃芪各等分[1]。
5.2制法
上藥為粗末[1]。
5.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水煎,不拘時服[1]。
5.4功能主治
《閻氏小兒方論》方之四圣散主治小兒瘡疹出不快及倒靨。[1]
6《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之四圣散
6.1組成
松香、銅綠、鉛丹、枯礬各等分[1]。
6.2制備方法
上藥為細末[1]。
上為細末,用絹羅篩之23次。
6.3功效主治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之四圣散功能利濕解毒,止癢消腫,殺菌化腐[1]。治風火毒瘡,黃水瘡,濕毒搔癢,皮膚諸瘡[1]。
6.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撒于患處[1]。
敷于患處,用消毒藥布包好。
6.5用藥禁忌
有毒,不可入口。
7《解圍元藪》卷四方之四圣散
7.1組成
牛黃2錢,麝香2錢,膽礬4錢,明礬5錢。
7.2制備方法
上為末,香油調。
7.3功能主治
《解圍元藪》卷四方之四圣散主治大麻風。
7.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如上身病重,以2分擦手心,1分擦足心,下身重反是,每度以4次均擦。34日則吐出臭黑水。27日以雄雞約1斤半重1只,煮熟醬拌食之,其汁煮飯吃,37日用防風、荊芥、蒼術、石斛、蛇床、羌活、白芷煎湯洗浴,47日服蠟礬丸半升,病愈。
7.5用藥禁忌
7日不可吃鹽葷。
8《李氏醫(yī)鑒》卷八方之四圣散
8.1組成
白芷2錢,枳殼2錢,冬葵子2錢,木通2錢。
8.2功效主治
《李氏醫(yī)鑒》卷八方之四圣散功在催生。
8.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9《痘學真?zhèn)鳌肪砥叻街氖ド?h3>9.1組成 紫草、白芍藥、黃耆、木通各等分。
9.2功能主治
《痘學真?zhèn)鳌肪砥叻街氖ド⒅髦味辉?8期,盛漿未足,火毒未解者。
9.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為散服。
9.4各家論述
紫草涼血以解毒,白芍實腠以養(yǎng)血,黃耆補氣以助漿,恐氣血滯而不行,再用木通流走關節(jié),令心家之火泄于小腸。
10《仙拈集》卷一方之四圣散
10.1組成
番木鱉(即馬錢子,去殼莢,炒至黑色)1兩,雄黃1錢,朱砂1錢,甘草1錢。
10.2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10.3功能主治
《仙拈集》卷一方之四圣散主治瘧疾不間新久虛實寒熱。
10.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分,其瘧將發(fā),預先吃飯1碗,將藥水酒調服。被蓋臥即愈。
11《仙拈集》卷二方之四圣散
11.1組成
生白礬1兩,萆麻子7粒,烏梅5個,麝香少許。
11.2制備方法
上為末,絲綿裹。
11.3功能主治
《仙拈集》卷二方之四圣散主治鼻痔。
11.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塞鼻內。息肉自消。
12《仙拈集》卷四方之四圣散
12.1組成
蜈蚣1條(去頭足),山甲(炒)5錢,全蝎(炒,去毒)14個,火消3分。
12.2制備方法
上為末。
12.3功能主治
《仙拈集》卷四方之四圣散主治鼠瘡未破者。
12.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黃酒調下,隨嚼核桃肉2枚。服完1料愈。
13《嬰童百問》卷十方之四圣散
13.1組成
紫草、木通、黃耆、甘草、枳殼各等分。
13.2制備方法
上銼散。
13.3功效主治
《嬰童百問》卷十方之四圣散功在發(fā)痘。主治小兒痘子己透。皮膚未透。
13.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煎服。得痘焮卻住服。
14《癰疽驗方》之四圣散
14.1組成
槐花4兩(炒),龜甲(童便炙)4兩,鐵銹3錢,大黃(如瀉不用),川山甲(炮)1兩,五靈脂(炒,炙)1兩。
14.2制備方法
上為末。
14.3功效主治
《癰疽驗方》之四圣散功在清涼降火,攻毒。主治熱毒,及疔瘡。
14.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酒調下。
14.5運用
如疔瘡,加紫河車根3錢。
14.6用藥禁忌
非積熱陽證,膿未成者,恐不宜用。
15《良朋匯集》卷四方之四圣散
15.1組成
宮粉、黃丹、松香、白礬(飛)各等分。
15.2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15.3功效主治
《良朋匯集》卷四方之四圣散功在滲濕消毒,殺菌止癢,收斂生肌。主治黃水瘡,小兒肥瘡胎毒,皮膚濕癢,薄皮瘡,浸淫瘡。
15.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瘡濕干用,干則油調。
15.5附注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本方用法:用花椒油調敷患處,膿水過多者干敷。
16《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八十五方之四圣散
16.1四圣散的別名
四圣湯
16.2組成
條芩、白術、砂仁、阿膠各等分。
16.3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16.4功能主治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八十五方之四圣散主治漏胎下血及胎動屬脾虛而血熱者。
16.5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艾湯調下。
16.6附注
四圣湯(《葉氏女科》卷二)。
17《醫(yī)方類聚》卷七十引《施圓端效方》之四圣散
17.1組成
當歸1兩,甘草4兩,芍藥2兩,黃連3兩。
17.2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17.3功能主治
《醫(yī)方類聚》卷七十引《施圓端效方》之四圣散主治赤眼。
17.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洗目并吃。
18《醫(yī)方類聚》卷九十一引《急救仙方》之四圣散
18.1組成
茴香(炒)、川山甲(炒)、全蝎(炒)、南木香各等分。
18.2制備方法
上為末。
18.3功能主治
《醫(yī)方類聚》卷九十一引《急救仙方》之四圣散主治疝氣,外腎腫脹。
18.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酒調服。1服痛住。
19《醫(y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煙霞圣效方》之四圣散
19.1組成
御米殼4兩(蜜炒黃色),甘草2兩,陳皮2兩,干姜1兩(炮裂)。
19.2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19.3功能主治
《醫(y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煙霞圣效方》之四圣散主治赤白痢。
19.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大盞,煎35沸,食前溫服。
20《衛(wèi)生總微》卷五方之四圣散
20.1組成
天漿子1枚(去殼),朱砂2豆許(研,水飛),全蝎1枚,麝香1小豆大。
20.2制備方法
上同研膏。
20.3功能主治
《衛(wèi)生總微》卷五方之四圣散主治1歲至56歲兒,急驚潮搐。
20.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少許,薄荷溫水化下,不拘時候。
21《綱目拾遺》卷四引《王安采藥方》之四圣散
21.1組成
山海螺(一名白河車)、紫河車、紅石膏、白石膏。
21.2功能主治
《綱目拾遺》卷四引《王安采藥方》之四圣散主治腸癰、便毒、臟毒、乳癰疽。
22《痘疹會通》卷四方之四圣散
22.1組成
珍珠、明雄黃、冰片、豌豆、發(fā)灰、紫草茸。
22.2功能主治
《痘疹會通》卷四方之四圣散主治黑痘、疔痘。
22.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點用。
23《風勞臌膈》方之四圣散
23.1組成
白術、川連、陳皮、甘草。
23.2功能主治
《風勞臌膈》方之四圣散主治嘈雜,心膈痛而嘔。
23.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為散服。
24《傷科匯纂》卷七方之四圣散
24.1組成
草烏、白芷、山奈、當歸各等分。
24.2制備方法
上為末。
24.3功能主治
《傷科匯纂》卷七方之四圣散主治跌打疼痛。
24.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量人強弱,或8分,或1錢,酒調下。
24.5用藥禁忌
慎毋多服。
25《活幼心書》卷下方之四圣散
25.1組成
燈心半兩,黃連半兩,秦皮半兩,木賊半兩,棗子(和核)半兩。
25.2功效主治
《活幼心書》卷下方之四圣散功在清熱解毒。主治嬰孩胎受熱毒,生下兩目不開;或孕母受驚,傳襲子胎,嬰兒新生之后,周歲以上忽兩眼胞紅暈,面色青黯,煩熱夜啼,或面如胭脂,此屬伏熱在內,散發(fā)于面,狀如水痘,根腳微紅,時出時隱,延及頸項,繼發(fā)丹毒。
25.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1盞,煎7分,澄清去滓,無時頻洗,兩目自開。
26《直指小兒》卷二方之四圣散
26.1組成
全蝎7個,白僵蠶14個,大南星7錢半,真川烏3錢3分(并生用)。
26.2制備方法
上將南星為末,水調作餅,裹蠶、蝎、川烏,外用濕紙重包,放火灰中煨令赤色,頓地上1伏時,為末。
26.3功能主治
《直指小兒》卷二方之四圣散主治慢驚,痰滯虛熱。
26.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字,煎金銀湯,點好茶清少許調下。若有竄視、搐搦證狀,以少許用管吹入鼻中。
27《蘭室秘藏》卷上方之四圣散
27.1組成
川鳥1錢(炮制),生白礬1錢,紅娘子3個,斑蝥10個。
27.2制備方法
煉蜜為丸,如皂子大。
27.3功能主治
《蘭室秘藏》卷上方之四圣散主治婦人赤白帶下。
27.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綿裹坐之。
28《古今醫(yī)鑒》卷十方之四圣散
28.1四圣散的別名
四圣丹
28.2組成
五靈脂1兩(炒出煙),桃仁1兩(面炒黃色,去皮尖),草烏(水泡,1日1換,浸7日,去皮尖,切作片,用新瓦焙干)1兩,青黛2錢入藥,8錢為末。
28.3制備方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28.4功能主治
《古今醫(yī)鑒》卷十方之四圣散主治心痛肚腹痛,陰證絞腸痧。
28.5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或17丸,用艾葉7片(炒出煙),陳酒1鐘,入鍋去艾,溫艾湯送下。
28.6附注
四圣丹(《濟陽綱目》卷七十二)。
29《圣濟總錄》卷八十二方之四圣散
29.1組成
檳榔(雞心者,半生半炒)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桑根白皮(銼,炒)3分,木香半兩。
29.2制備方法
上為散。
29.3功效主治
《圣濟總錄》卷八十二方之四圣散功在定喘行氣。主治腳氣上攻,心胸痞悶。
29.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熱酒調下;氣實者,3錢匕,不拘時候。
30《普濟方》卷十四引《博濟》方之四圣散
30.1組成
白附子(炮)、白蒺藜(酒炒)、羌活(去蘆頭)、黃耆(銼)各等分。
30.2制備方法
上藥為細末。
30.3功效主治
《普濟方》卷十四引《博濟》方之四圣散功在壯筋骨,明耳目。主治肝臟虛冷,腎臟風攻注及一切癬病。
30.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用羊腰子1對,去筋膜,切開入藥,用線纏,水1盞,入粟米1匙頭,同煮,候米熟食之。
31《普濟方》卷六十引《德生堂方》之四圣散
31.1組成
荊芥穗3錢,牛蒡子3錢(炒,碾細),紫河車3錢,大黃6錢(半)。
31.2制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
31.3功能主治
《普濟方》卷六十引《德生堂方》之四圣散主治咽喉口齒,喉閉,乳蛾。
31.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1盞,煎8分,食后臨臥時,先漱后咽。
31.5運用
大實者,大黃再加用。
32《普濟方》卷一○五引《博濟》方之四圣散
32.1組成
半夏(湯洗7次)、桑白皮(酥炙令黃)、荊芥穗、陳橘皮(去瓤)各等分。
32.2制備方法
上為末。
32.3功能主治
《普濟方》卷一○五引《博濟》方之四圣散主治風氣壅滯,心胸不利,精神不爽,痰涎并多,頭項緊急。
32.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大錢,加生姜1小塊子,水1盞,同煎至7分,溫服。
33《普濟方》卷二四七引《瑞竹堂方》之四圣散
33.1組成
川楝子半兩(炒黃),胡椒半兩,茴香半兩(炒),全蝎(炒)半兩。
33.2制備方法
上為末。
33.3功能主治
《普濟方》卷二四七引《瑞竹堂方》之四圣散主治小腸膀胱疝氣,痛不可忍。
33.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空心熱酒調下。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BMI指數計算及評價女性安全期計算器預產期計算器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壓評價體溫水平評價糖尿病飲食建議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基礎代謝率計算補鈉計算器補鐵計算器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yī)學百科,馬上計算!
34《袖珍》卷一引《太平圣惠方》之四圣散
34.1組成
晉鹽、葛根、槐花子、山梔子各等分。
34.2功能主治
《袖珍》卷一引《太平圣惠方》之四圣散主治咳嗽有失聲音及帶血。
34.3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2盞,加烏梅、甘草少許,煎至1盞,去滓,通口食后服。
35《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四圣散
35.1四圣散的別名
四圣珍珠散、四圣膏、四圣丹
35.2組成
綠豆49粒,豌豆(俱燒存性)49粒,珍珠1分,油頭發(fā)(驍存性)1分。
35.3制備方法
上為末。
35.4功能主治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四圣散主治痘疔,痘不起發(fā),變異而痛者。
35.5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胭脂汁調,先以銀簪撥開黑瘡,此涂之。
35.6附注
四圣珍珠散(《痘疹全書》卷下)、四圣膏(《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七)、四圣丹(《痘麻紺珠》卷十八)。
36《證治準繩·幼科》卷六方之四圣散
36.1四圣散的別名
四圣湯
36.2組成
紫草、黃耆、甘草、木通。
36.3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幼科》卷六方之四圣散主治痘瘡黑陷,倒靨不起,發(fā)不紅活,小便不利。
36.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36.5運用
熱甚色紫,倍加紫草、芩、連、紅花:大便秘,加枳殼;如常,加糯米。
36.6附注
四圣湯(《痘科類編》卷三)。
37《濟陽綱目》卷九十九方之四圣散
37.1組成
人言1錢,輕粉1錢,巴豆10個(去殼),白礬(枯)1兩,黃丹少許。
37.2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37.3功能主治
《濟陽綱目》卷九十九方之四圣散主治體氣。
37.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擦患處,如擦時先用冷水洗之。
38《楊氏家藏方》卷二方之四圣散
38.1組成
白礬、川甜消、盆消、寒水石各等分。
38.2制備方法
上件入坩鍋子內,揭口,用炭火煅令煙盡,取出候冷,為細末。
38.3功能主治
《楊氏家藏方》卷二方之四圣散主治心經蘊蓄,驚熱成癇,潮作熱盛,膈實涎多,大便秘澀,及尋常上焦壅盛,膈熱痰多。
38.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后新汲水調下,日3次。
39《仁齋直指方論》卷二十三方之四圣散
39.1四圣散的別名
神效瓜蔞散、四圣湯、神效四圣散
39.2組成
生黃瓜蔞1枚(去皮。干瓜蔞則用兩枚),粉草末4錢,沒藥末3錢,乳香末1錢。
39.3功能主治
《仁齋直指方論》卷二十三方之四圣散主治腸癰,癰疽,便毒。
39.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好紅酒2大碗,慢火煎至1碗,分作2服,兩日服盡,大便順導惡物妙。
39.5附注
神效瓜蔞散(《普濟方》卷二八六)、四圣湯(《赤水玄珠》卷二十五)、神效四圣散(《醫(yī)鈔類編》卷二十一)。
40《世醫(yī)得效方》卷十八方之四圣散
40.1組成
花蕊石散半兩,黑神散半兩,大圣散半兩,蒲黃散半兩,當歸半兩(煨),牛膝半兩,川芎半兩(米水炒),白芷半兩(醋炒),蘇木半兩,大黃半兩,蓮子肉(酒煮)半兩。
40.2制備方法
上為末,為丸。
40.3功效主治
《世醫(yī)得效方》卷十八方之四圣散功在打血,利大小便。主治傷重煩悶欲死者。
40.4四圣散的用法用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73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紅霉素軟膏治流鼻血驗方
下一篇:
平肝降壓湯治高血壓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