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jié)周圍炎是肩關節(jié)軟組織的一種慢性退行性病變,多發(fā)生于50歲左右的人,所以又叫“五十肩”。肩關節(jié)周圍炎的患者一般體質(zhì)較弱。早期以肩部疼痛為主,晚期以肩關節(jié)功能障礙為主。中醫(yī)學認為是由于氣血虛弱,受寒或外傷引起,治宜舒筋活絡,活血祛瘀。
方一 羌活12克,獨活12克,秦艽10克,當歸12克,威靈仙10克,桑枝30克,銀花藤30克,桂枝10克。水煎服。
方二 絡石藤30克,雞血藤30克,海風藤30克,伸筋草30克,黃芪30克,續(xù)斷15克,桑寄生30克。水煎服。
此病在飲食上沒有什么忌諱。
肩周炎,全稱為肩關節(jié)周圍炎, 發(fā)病年齡大多40歲以上,女性發(fā)病率略高于男性?! 〖缰苎子捎?0歲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稱為五十肩。肩周炎是以運動障礙為主要特征的的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加屑缰苎椎幕颊?,自覺有冷氣進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覺有涼氣從肩關節(jié)內(nèi)部向外冒出,故又稱“漏肩風”。其起病緩慢,病程較長,病程一般在1年以內(nèi),較長者可達到1-2年。
肩周炎一般可以自行恢復,恢復時間會因不同的誘發(fā)原因而不同。大多數(shù)人在癥狀較輕時,通過日常的活動就能恢復。但這種自然肩周炎恢復的時間不能預計,一般要經(jīng)過數(shù)月或更長的時間才可痊愈。因此用我的經(jīng)驗和實踐提出以下建議:
由于最不怕活動的部位就是肩關節(jié)。所以治療肩周炎采取下列方法最有效。
一、肩關節(jié)功能鍛煉:
1.前后擺動練習:軀體前屈(即彎腰),上肢下垂,做前后擺動,幅度逐漸加大。稍作休息后再做持重物(0.5~2公斤)下垂擺動練習,以不產(chǎn)生疼痛或不誘發(fā)肌肉痙攣為宜。
2.回旋畫圈運動:彎腰垂臂,甩動患臂,以肩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畫圈運動,用臂的甩動帶動肩關節(jié)活動。幅度由小到大。
3.正身雙手爬墻:面向墻壁站立,雙手上抬,用雙側(cè)的手指沿墻緩緩向上爬動,使雙側(cè)上肢盡量高舉,達到最大限度時,在墻上作一記號,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4.側(cè)身單手爬墻患者側(cè)向墻壁站立,用患側(cè)的手指沿墻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墻上作一記號,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5.肩內(nèi)收及外展:仰臥,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后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nèi)收,然后再盡量外展。
6.梳頭::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cè)肘屈曲,作梳頭動作。只要持之以恒,對肩周炎的防治會大有益處。
二、肩周炎的運動鍛煉:
1.屈肘甩手:背部靠墻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2.手指爬墻:面對墻壁站立,用患側(cè)手指沿墻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3.體后拉手:自然站立,在患側(cè)上肢內(nèi)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健側(cè)手拉患側(cè)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cè)并向上牽拉。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幾分鐘,然后回原處,反復進行。
5.后伸摸棘:自然站立,在患側(cè)上肢內(nèi)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動,2分鐘后再緩緩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6.梳頭: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cè)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盡量用肘部擦額部,即擦汗動作。
三、康復療法:
1.急性期或早期最好對病肩采取一些固定和鎮(zhèn)痛的措施,以解除病人疼痛,如用三角巾懸吊,并對病肩做熱敷、理療或封閉等治療。
2.慢性期主要表現(xiàn)為肩關節(jié)功能障礙。這時以功能鍛煉和按摩為主,配合理療進行治療。 (l)體操練習:雙手握住體操棒,在體前,手臂伸直,然后反復用力向上舉,盡量向頭后部延伸;在體后,雙手握棒,用力向上舉。 (2)手指爬墻練習:側(cè)面或前面站立,抬起患炎側(cè)的前臂,以食指和中指貼墻,然后沿墻向上慢慢作爬墻式運動。 (3)患側(cè)手臂上舉,反復摸后腦勺。
治你的媽媽早日康復!我也是這么治好的,我的肩周炎相當重。
沒有。肩周炎治療我們通常是針灸、推拿、拔罐、放血,舉肩關節(jié)的活動,主動和被動的活動。
肩周炎主要是個保守治療,比如說口服消炎藥,鎮(zhèn)痛藥等藥物治療,痛的局部的封閉,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的綜合療法。
同時進行關節(jié)周圍的練習,主動和被動的外展、旋內(nèi)、旋外,旋轉(zhuǎn)的一個運動,當這個肩關節(jié)疼痛明顯減少的時候,肩關節(jié)仍然僵硬的時候,可以全麻下做手術充血治療。
由于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較快,工作與學習的繁忙,很多人都是吃了這餐落那餐,導致胃病是人們常見的疾病之一,我們經(jīng)常聽到說喝粥養(yǎng)胃,那么胃不好的人經(jīng)常喝粥能養(yǎng)胃嗎?民間偏方秘方大全。
胃不好的人經(jīng)常喝粥能養(yǎng)胃
喝粥有時對腸胃是有好處的,因為粥通常已經(jīng)煮得稀爛,與被胃消化后的食糜是差不多的性狀,胃不再需要對其進行研磨、消化,可以直接送入小腸進行吸收。因此,粥易消化、易吸收,對胃的“要求”不高,對于“受傷”的胃來說,工作起來沒有什么特別大的“負擔”。所以,從給胃減負角度來說,喝粥有一定的養(yǎng)胃作用。當然,如果說粥里面有什么營養(yǎng)成分能直接滋養(yǎng)胃,只能說這是一種美好的愿望,沒有什么科學依據(jù)。
另外,喝粥養(yǎng)胃這一說法并不適用于所有人。每個人胃不好的原因是不同的,如果不加以區(qū)分,那樣喝粥不但不能養(yǎng)胃,反而會傷害到胃。
1、胃炎患者喝粥確實能養(yǎng)胃
粥屬于流質(zhì)食物,不需要經(jīng)過大量咀嚼與胃部蠕動即可快速進入小腸,分解為葡萄糖并被人體吸收利用,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腸胃的負擔。一般胃炎患者胃酸分泌不足,喝粥能促進胃酸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還能提升血糖,從這個角度講,喝粥確實“養(yǎng)胃”。
2、剩飯煮粥可能傷胃
生活中還有很多人煮粥直接用剩飯,這樣是不利于腸胃的。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煮飯時,淀粉分子吸收水分后會膨脹、松散。所以新鮮米飯松軟可口,容易消化。然而,米飯冷卻后,淀粉分子的結(jié)構又會重新恢復,使米飯重新變得“硬”起來,這種變化稱為“回生”或“老化”,其消化吸收率及營養(yǎng)價值也明顯降低。要是用剩飯做的粥沒煮透就會有點硬,而且沒有新米做的粥黏糊。胃酸少的人本來消化能力就弱,回生的米飯做成的粥可是不好消化的,那是雪上加霜,不能叫養(yǎng)胃。
3、養(yǎng)胃粥里不妨加點雜糧
粗糧和雜糧相對大米而言是不好消化,不過適量的粗糧雜糧還能鍛煉胃的消化能力,其實對養(yǎng)胃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養(yǎng)胃而言是需要軟的,不過也不能一味都是軟的,那樣消化能力有可能退化,反而不好。而且雜糧里還含有一些對養(yǎng)胃特別有好處的物質(zhì),這是大米所沒有的。養(yǎng)胃粥的雜糧最好含一定纖維,但不要太多 ,最好是可溶性膳食纖維。比如可以搭配燕麥、黑芝麻、紅棗、薏仁、淮山、蓮子等。
民間偏方秘方大全
不過要提醒大家:面對簡單實用的小偏方誰也想一試,但建議不要盲目嘗試,最好請中醫(yī)給出意見。
1、治療腦梗
如果腦袋里長腫瘤、腦梗等一些癥狀的話,去醫(yī)院治療的話,一般醫(yī)生都說建議你去開刀的,但是歲數(shù)大的人去開刀的話風險是非常大的。不過在一些少數(shù)名族里面,比如白族人壓根就不會當什么時候的,認為有什么啊,你弄7.8斤曬干的桔子皮作枕頭,天天枕著它就好了。
所以記住哦,干橘子皮枕頭天天睡對腦腫瘤和腦梗有奇效。
2、治咽炎
金銀花15克、桔梗20克、甘草10克、陳皮10克、青果15克,用1000克水煮開后,再用溫火熬制45分鐘,過濾后的藥湯中加入蜂蜜,分三次服用,連服5--6天即可,此方對急、慢性咽炎都有特效。
3、根治打呼咬牙
睡覺時口含桔皮一塊,含十五分鐘后吐出3-5次可根治打呼咬牙。
4、流鼻血
小時候很多人都有個毛病,就是經(jīng)常早上一醒來發(fā)現(xiàn)枕頭上都是血,晚上流鼻血了。平常也容易一碰就流鼻血。有一個赤腳醫(yī)生說,用紅糖水煮精瘦肉,然后連湯帶肉吃下去,這樣就能好。
5、頭發(fā)稀少或者掉頭發(fā)
這是湖南一個老中醫(yī)開的一個方子,不僅有效,關鍵是這個方子非常便宜:一共是3種藥:魚肝油,胱氨酸,維生素B6。都是一塊多一瓶,都是一天3次,按著瓶上說明吃幾片去吃,記住,3瓶一塊吃,不要斷。效果絕對好,比可貴的其他藥有效得多。
6、耳朵里老是癢
治療這個就更加的簡單了,我們用棉簽蘸酒精或高度酒在耳朵里面擦擦,就立刻能夠解決了。
7、皮膚病
大多數(shù)的皮膚病都可以用土豆治好。把土豆切成薄片貼在患處就行了,或者把土豆榨出的水涂患處。記住嚴重的要堅持幾天才行哦。
8、治慢性胃炎
堅持用黃瓜藤燒水喝,會治療胃炎,很多朋友試過,很有效。
9、雞眼
先將腳放在熱水里泡15~20分鐘,然后用剪刀將雞眼周圍的壞死白皮剪掉,再用帶漿的蔥皮擦雞眼口周圍,最后將蔥內(nèi)膜貼到雞眼口上。
為防止蔥掉下來,可用橡皮膏將其固定住。隔一天重復一次。
10、嗓子牙齦發(fā)炎
如果嗓子、牙齦發(fā)炎了,在晚上把西瓜切成小塊,沾著鹽吃,記得一定要是晚上,當時癥狀就會 減輕,第二天就好了。
11、夜盲
以前眼睛晚上看不清,白蒙蒙的,可能叫夜盲,醫(yī)生包了,菊花,枸杞,鮑魚的殼(打碎一塊一塊的),然后加點羊肝,沒就豬肝,用水煮,沒喝多久就好了,喝起來香香的,好有效!
12、治療咳嗽
這個咳嗽多發(fā)生在秋末冬初,遇到冷空氣咳不停。沒有痰,只是干咳。用黃蒿拌上雞蛋,攪勻。用香油來煎雞蛋。然后趁熱吃掉,睡覺,發(fā)汗。第二天就好了。注意,吃了藥再渴也不能喝水。否則無效。
13、治療痔瘡
原料就是用東北野生黑木耳,超市有賣的。泡開洗凈,放在水里煮沸,一次200CC,喝個三兩天,一天兩次,就完全好了,再也不會復發(fā)。
14、眼睛長麥粒腫
用黑色的縫衣服的線在另一側(cè)的中指根上纏上幾圈,就好了
15、紅眼病
用飛來榕的葉子燒水洗眼,另加黃糖內(nèi)服一碗,三天!根除!
16、眼睛上火
有時滴眼藥水效果很慢,最好的辦法用剛生了小孩的女人的奶水滴到眼睛上,效果很好,更快。
17、治長期咳嗽
咳嗽了很長時間,就是好了還咳嗽,老是不好。這個可以這樣:睡前用香油炒草雞蛋,連吃,一直到不咳嗽,一般連吃一個月就可以。
18、治療便
吃南瓜或者紅薯,第二天大便就順暢了。
19、治腿抽筋的方法
燈芯草一把,燒成灰后沖水喝,一次就可以了。
吃南瓜或者紅薯,第二天大便就順暢了。
20、小兒肺炎
一方:魚腥草燉荷包蛋。
二方:沙參燉雞蛋,沙參20克左右,先放少許水泡,泡軟了切小片,注意泡過的水不要倒,和沙參片,雞蛋一起燉,雞蛋打散,放點冰糖,一小時就行。此方源自廣東,一個星期燉一次吧。
21、治療扁平疣
新鮮長條紫茄子,切下茄子蒂把,放在炭火上烤熱,趁熱擠出蒂把的水,使勁擦扁平疣,神效!
22、孩子吃多了拉稀
俗話說:“撐著了”?!皞沉恕薄S幸环阶犹貏e靈:芝麻醬+蜂蜜。
23、除面部皺紋
鮮黃瓜汁半兩,加入等量雞蛋清(約一只蛋)攪勻,每晚睡前先洗臉,再涂抹面部皺紋處,次日晨用溫水洗凈,連用半至一月,以使皮膚逐漸收縮,消除皺紋有特效。
24、治高血壓
(1)香蕉皮30克,曬干水煎喝,每日3次,一個效。
(2)用中藥羅布麻,開水沖喝,每日15克,半月見效。
(3)銀杏葉每日15克,用開水沖喝下,半月見效。
25、治低血壓
甘草20克,桂枝,肉桂各40克,將以上藥物混合后當茶沖泡服用一周。
26、治血脂稠
(1)枸杞子10克,何首烏,草決明,山楂各15克,丹參20克,水煎服,每日兩次,四個療程治愈,(七天為一個療程)。
(2)山楂,銀杏葉,絞股藍各15克,泡茶喝。連服四療程(半月為一療程)。
27、食醋浸泡黃豆
以500克食醋浸泡250克黃豆,時間需要15天,將瓶蓋密封,之后每日取10至15粒醋浸黃豆在早餐后嚼食,對褪減臉部色斑很有功效,同時有降低膽固醇和改善肝功能的效力。
28、治腳汗、腳臭
白蘿卜煮水,每晚熏洗雙腳30分鐘,連洗半月治愈。
29、治腳氣
韭菜一斤,煮水十分鐘泡腳,每日一次,每次20分鐘,三天除根。
30、治神經(jīng)衰弱
浮小麥50克,干草24克,大棗20克,酸棗仁30克,混合。水煎服,每天一次,半月治愈。
31、立治牙疼
白酒一兩,松香15克,泡2小時后用棉花沾酒放在牙疼處,咬緊。5分鐘不疼,蟲火寒齊清。
32、根治牙疼
螞蜂窩.紅糖各1兩,兌兩碗水,煎剩下一碗半時讓患者喝下,三十年不疼。
33、治口腔炎
西瓜皮曬干,烽炒焦,加冰片少許研末,用蜂蜜調(diào)和涂于患處,特效。
34、治爛嘴
用濃茶葉水,加少許食鹽,然后用來漱口,一天三至五次,三日治愈。
35、治咽炎
海帶洗凈,燙一下取出,用白糖腌二日后吃,每日三次,每次30克,一付。輕,兩付好,三付除根(一斤海帶,一斤白糖)。
36、用電吹風治落枕
一次早晨起床后突然覺得脖子后面大筋疼痛,一扭轉(zhuǎn)疼得更厲害,落枕了。我用家用電吹風在頸后及背部距離15厘米處吹了10分鐘,使局部發(fā)紅發(fā)熱,注意不要太近以免燙傷皮膚。一天兩次,我用了3-4次即好。
37、治感冒
香菜一把,蔥白連須5根,生姜10片,水煎,加紅糖一兩,趁熱服,一天兩次。
38、治偏頭疼
生蘿卜汁適量,用法:仰臥注入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神效,如加冰片少許更妙。
39、治頭痛
白芷4克,冰片2克,細辛2克,研成粉卷入紙筒放藥粉燃著,用鼻吸入煙氣(神經(jīng)頭痛)
40、治陰癢肛癢
醋500克,鹽5克加熱洗,一天三次。
41、治鼻出血
(1)左鼻出血從右耳吹氣,右鼻出血從左耳吹氣,可立即止 血。
(2)用頭發(fā)燒成灰吹入鼻孔立止(男用母發(fā),女用父發(fā))可根 除。
42、治鼻炎
蒼耳子30克,輕輕搗爛放入小勺內(nèi),加香油50克火煎,將蒼耳子碎渣撈出,用油滴鼻子,一天3至5次。
43、治青光眼
向日葵盤(去籽)3朵,斬碎水煎一半內(nèi)服另一半熏洗眼部半月治愈。
44、治青春痘
用蒲公英2兩,熬水喝,一天一付,半月治愈
45、治黑斑
當歸半斤,煮水一碗,用此水抹患處,半月見效
46、治肩關節(jié)周炎
生姜一兩,芋頭二兩,去皮搗爛如泥,用布袋裝好貼患處,一天兩次,四個療程治愈(七天為一個療程)。
47、治膽囊炎
玉米須30克,蒲公英,茵陳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三次,一個月治愈。
48、治腸胃炎
木瓜100克,扁豆100克,兌水煮熟吃豆喝湯,一天兩次,半月除根。
49、治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辣椒2兩泡白酒2斤,泡七天后洗患處,一天三次,半月治愈。
50、結(jié)石
將雞內(nèi)金焙干研末,溫開水服,每日兩次,每次一個。連服特效。
51、長壽方
將一斤老醋、一斤白糖、三斤大蒜(最好是新蒜)泡在一起腌十天。然后頓頓吃飯時吃糖蒜。一頓吃三四瓣。糖蒜補血提氣,殺死體內(nèi)多種有害病菌,是延長壽命的最佳良藥。
52、氣管炎
喝大豆腐水,連續(xù)喝多日。
53、腰疼:蘭州市楊孝忠
韭菜半斤,熬水加醋喝,不加油鹽,3-5天即痊愈。
54、失眠:廣東名醫(yī)李長年
用花生葉煎水晚上喝,三日除根。
55、高血壓
用玉米穗上的須熬水當茶喝。
56、關節(jié)炎:北京醫(yī)生張建明
用野線麻葉裹住關節(jié),多用幾層,3日換一次,多換幾次,關節(jié)部位逐漸好轉(zhuǎn)。
57、四肢麻木、坐骨神經(jīng)疼:西安醫(yī)生鐘明
雞糞六斤、鴨糞二斤,焙干放一處溫熱醋1斤、再裝入布袋里,一榻便好,多榻幾次。
58、頭暈頭疼:陜西醫(yī)師王???br>
蒼耳子半兩,加紅糖1兩,煎水喝,7天即愈。
59、大便出血:吉林市朱玉章
豆腐渣二斤炒黃拌白糖吃立止。
60、小兒夜哭:河南名醫(yī)
五倍子三錢。用法:炒后研成細沫,將藥面涂在小兒肚臍周圍。即可治小兒夜哭安然睡眠。
61、清除腳汗:名醫(yī)朱玉民
用桐樹上的花一把熬水洗腳,三日痊愈。
62、治腳干裂:河北黃濤
食鹽二斤,加水六斤,燒開煮化稍冷洗腳,七天即愈。
63、鼻炎:河南名醫(yī)
用磚和瓦上的青醭,焙干研碎成粉,撒入鼻孔,每天三次,三日除根。
64、身上癢:河南名醫(yī)申金太
用荊芥熬水洗患處,兩次除根。
65、常見眼疾:洛陽周西明
黑豆二兩、白菊花七錢,煮沸熏眼效果良佳。
66、搭背瘡:名醫(yī)哈佰
用秦艽三錢,天花粉二錢研面牛乳調(diào)抹即好。
67、睡覺多夢:開封中醫(yī)院
當歸、生地、紅花、牛膝各三錢,積殼、赤芍、甘草各二錢,桔梗、川芎各一錢半,桃仁四錢煎服。二劑可安然睡眠而夢少。
68、魚骨卡喉自化
輕者慢喝陳醋一兩,魚骨即軟可吞下;如重者可倒掂鴨腿使其吐液汁,灌入病人口中魚骨自化。
69、暈車
食醋1兩,開水2兩,拌勻上車前喝下,可立止。
70、立止鼻血:銀川市名醫(yī)馬海民
用頭發(fā)燒成灰,吸入鼻孔,可立止,男用母發(fā),女用父發(fā)。
71、吃生蔥治鼻炎
一老者患慢性鼻炎、副鼻竇炎。半年前他得到一偏方,很簡單,即:在每天吃飯時,隨著吃菜同吃一些生大蔥。他體會到,在吃的過程中,最好在口中多嚼一會兒,有意讓大蔥的辣味從鼻孔中通過,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72、吃芝麻治胃反酸
每次飯前吃上幾口,堅持5~6天就可治好胃反酸。
73、蔥白熱炒治扭傷
根據(jù)扭傷部位的大小,取蔥白200克至300克,用刀切碎之后再搗爛,放在鍋中炒熱到50℃左右的時候,取出敷在患處,并用醫(yī)用紗布蓋好。每天操作一次,七天為一個療程,一般二至三個療程就可治愈扭傷。
74、醋泡黑豆治心腦血管病
將上好的黑豆洗凈,涼干,用好醋泡一個星期后即可以吃。早、中、晚空腹吃,每次15粒。長年堅持必有好處,延年益壽。
75、核桃黑芝麻桑葉治失眠
核桃仁、黑芝麻、桑葉各50克。搗爛如泥,做成丸,每丸3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適用于失眠較久的人。
76、膽結(jié)石:河南名醫(yī)
虎杖60克,茵陳30克,大黃15克。水煎服,每日二次。
77、骨質(zhì)增生:河南名醫(yī)
鯊甲60克,杜仲90克,牛膝90克,鯊甲焙干研面包成12包,每日1包,日服兩次,杜仲牛膝用鹽水炒后,煎水分24次,送服甲面。
78、腳后跟痛:河南名醫(yī)
頭發(fā)一把,用布做成鞋墊,墊鞋內(nèi),半月愈。
79、血脂稠:河南名醫(yī)
花生米1兩,陳醋半斤,泡七天后服用,每日3次,每次吃2個。
80、口臭:河南名醫(yī)
白寇仁適量。每次取一粒,放口中含嚼,每日3次。
81、解煤氣中毒
(驗方) 用濃茶,好醋各一碗混合,分三次服用,每次間隔半小時,一個半小時后,徹底痊愈。
82、打嗝
將花椒放進溫水里服用,治療打嗝。
83、鼻塞
蔥根、生姜、香菜根涼水下鍋,開鍋后5分鐘內(nèi)關火。
84、虛寒性腹瀉
用溫水沖一小勺碾好的粗白胡椒顆粒后飲服,就可以緩解虛寒性腹瀉帶來的痛苦。
85、緩解突發(fā)腹瀉(姜絲茶)
把10克的綠茶放入杯中,再把一片生姜切成絲,然后沖入沸水,再蓋上蓋子燜泡三分鐘,就能制作一杯解決寒濕型腹瀉的茶飲,而且立竿見影。
喝粥養(yǎng)胃說不一定科學
1、對于因反酸燒心,也就是胃酸太多引起的胃不舒服,就不太適合喝粥養(yǎng)胃,甚至可能“雪上加霜”。因為粥類是流質(zhì),容易導致反流,連同胃酸一起反的話就容易產(chǎn)生反酸的感覺。對反流的患者,不建議進食過多流質(zhì)食物,而應進食半流質(zhì)或固體食物,以免傷及食道。胃酸分泌過多的消化性潰瘍患者,則也應當減少喝粥的頻率,以免刺激胃酸過多分泌,加重病情。
2、胃不舒服的時候其實吃東西要細嚼慢咽,除了樣子好看,還是因為這樣可以使食物和唾液相混合,以便食物到胃里更容易消化。而喝粥的時候無法細嚼慢咽,食物也無法與消化液均勻混合,反而不利于消化。
3、由于稀飯水分多,口腔和胃腸等分泌的消化液會被稀釋,食物就不會及時消化,腸胃功能不好的人胃的運動會更加緩慢,這樣進一步加重了胃的負擔。
4、唾液中的淀淀粉酶是一種能夠促進消化的重要物質(zhì),人們在進食是若不進行咀嚼,口腔內(nèi)的唾液腺就不會大量地分泌唾液,因而就不會有足夠的淀粉酶出現(xiàn)。經(jīng)常喝粥會抑制淀粉酶的分泌,也不利于食物的消化。
5、對于潰瘍患者來說,不管是喝粥還是吃稀飯,都會對胃部產(chǎn)生刺激,導致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大量的胃酸嚴重刺激胃部潰瘍面或者胃黏膜,阻礙潰瘍創(chuàng)面的愈合,甚至加重潰瘍。所以,胃潰瘍或者淺表性胃炎的患者不宜依靠喝粥或吃稀飯來緩解胃痛。建議可以在煮粥的時候加點小蘇打,以中和胃酸,達到養(yǎng)護胃部的作用。
飲食減肥最快秘籍
1、規(guī)律飲食
不規(guī)律的飲食更容易讓人肥胖,特別是饑一頓飽一頓,更容易導致暴飲暴食,不僅減不了肥,還對身體健康又傷害,所以每天的一日三餐要按時吃,且食量穩(wěn)定,晚餐可以相對少吃一點,或用健康的蔬菜水果代替。
2、學會選擇食物
減肥吃什么怎么吃,意味著選擇食物也是一門學問,選擇對了再怎么吃也吃不胖哦。例如你經(jīng)常吃的是熱量很高但又不易飽腹的食物,那么在你不知不覺中你會吃的更多,并且贅肉肯定不少,因為這種食物不僅熱量高還不易飽。所以要減肥,最好選擇熱量小又易飽腹的食物,比如水果和蔬菜等就是你不錯的選擇。
3、用合宜的餐具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細節(jié)也是減肥的關鍵,比如說你用大碗吃飯,那么你每次吃進去的肯定比用小碗來的多,這是一種習慣,裝多少吃多少。所以將你的餐具全都換小一號吧,用越小的碗,會讓你吃得更少,且不會有節(jié)食的感覺。
4、不要做正宗的吃貨
為什么吃貨特別容易胖,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吃得多,還因為吃得廣。當你吃進去的食物種類越多,就越容易長贅肉,還因為對新鮮的食物總會有著莫名的好胃口,會讓你吃的更多。所以想要減肥的你,盡量在營養(yǎng)均衡的前提下,減少食物的種類吧。
5、拒絕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絕對是你減肥的一大有力阻礙,且常常容易導致怎么減也瘦不下來,這就是細節(jié)問題,要重視這些小細節(jié),減肥才可能成功。如果實在不喜喝白開水可以用綠茶來代替,不僅能有效抑制脂肪生成,還能加速脂肪的消耗,對減肥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可以經(jīng)常性的稱稱體重,只有時刻知道自己體重多少,才容易維持住好身材。因為一旦發(fā)現(xiàn)體重有增加,暴漲的數(shù)字會讓你時刻警惕暴飲暴食,然后自覺的開始控制自己的嘴巴和胃。
什么是肩關節(jié)周圍炎?
肩關節(jié)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jié)囊等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廣泛的炎癥反應。本病是以肩關節(jié)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好發(fā)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側(cè)較右側(cè)多見,雙側(cè)同時發(fā)病者少見。早期表現(xiàn),僅以疼痛為主,或僅有輕微隱痛或肩關節(jié)不適和束縛感;繼則疼痛逐漸加重,夜間尤甚,常影響睡眠,肩關節(jié)活動也逐漸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凍結(jié)狀態(tài)”。本病在中醫(yī)學屬“痹證”范圍,又稱為五十肩、漏肩風、肩凝癥、凍結(jié)肩等。
中醫(yī)對肩周炎是如何認識的?
中醫(yī)認為,人過中年陽氣虛弱,正氣漸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營衛(wèi)失調(diào),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yǎng),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陽氣不布,脈絡不通故發(fā)本病。
(1)正氣內(nèi)虧:“七七腎氣衰”,人到50歲左右,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或勞逸過度,或病后體弱,致氣血不足,筋脈得不到充分滋養(yǎng),日久筋脈拘急,營衛(wèi)失調(diào)?!吨胁亟?jīng)*五痹》曰:“腎氣內(nèi)消……精氣日衰,則邪氣妄入”。宋·王懷隱《太平圣惠方》曰:“夫勞倦之人,表里多虛,血氣衰弱,腠理疏泄,風邪易侵……隨其所惑,而眾痹生焉”?,F(xiàn)代醫(yī)學家劉渡舟在《金匱要略詮解·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中曰:“凡尊榮之人,則養(yǎng)尊處優(yōu),好逸惡勞,多食肥甘,而肌肉豐盛,不事勞動則筋骨脆弱,以致肝腎虛弱……陽氣虛,血行不暢,重因疲勞則汗出,體氣愈疲**此時加被微風,遂得而干之,則風與血相搏,陽氣痹阻,血行不暢。”
(2)邪氣外侵:居住潮濕,中風冒雨,睡臥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內(nèi)侵,寒濕留滯于筋脈,血受寒則凝,脈絡拘急則痛;寒濕之邪侵淫于筋肉關節(jié),以致關節(jié)屈伸不利,如金元·張子和《儒門事親》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時陰雨之時,及三月九月,太陰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瀕水之地,勞力之人,辛苦失度,觸冒風雨,寢處潮濕、痹從外入。”又如明·朱�FDAE�《普濟方》曰:“此病蓋因久坐濕地,及曾經(jīng)冷處睡臥而得?!?br>中醫(yī)對肩周炎如何辨證論治?
中醫(yī)臨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為以下四型:
(1)風寒侵襲
主證:肩部疼痛較輕,病程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為鈍疼或隱痛,或有麻木感,不影響上肢活動,局部發(fā)涼,得暖或撫摩則痛減,舌苔白,脈浮或緊,多為肩周炎早期。
主證分析:體虛之人,肌膚衛(wèi)陽不固,復因汗出當風,風寒趁虛襲于肌膚經(jīng)絡,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氣血運行不利,不通則痛,故見肩部疼痛,局部發(fā)涼,因病程短,風寒僅襲肌表,故其痛較輕。苔白脈浮或緊均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則: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方藥:蠲痹湯加減。
羌活10g,獨活10g,桂枝10g,秦艽10g,海風藤15g,桑枝10g,當歸10g,川芎10g,木香10 g,乳香10g,甘草6g。
方解:方中羌活、獨活、桂枝、秦艽、海風藤、桑枝等祛風散寒,化濕通絡;配以當歸、川芎、木香、乳香活血理氣,并能止痛;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共奏祛風散寒、通絡止痛之功。寒勝者加制川烏、細辛;風勝者,重用羌活,再加防風。
(2)寒濕凝滯
主證:肩部及周圍筋肉疼痛劇烈或向遠端放射,晝輕夜甚,病程較長,因痛而不能舉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減。舌淡胖,苔白膩,脈弦滑。
主證分析:年老肝腎虧虛,正氣不足,或因冒雨涉水,睡眠不當,外界寒濕之邪侵及,滯留局部,日久寒濕內(nèi)結(jié),致使局部經(jīng)脈閉阻,故見局部疼痛,麻木;寒凝邪實,故疼痛劇烈,畏寒;濕性重著,故有沉重感,得溫則痛稍減。舌淡胖,苔白膩,脈弦滑均為寒濕之征。
治則:散寒除濕,化瘀通絡。
方藥:烏頭湯加減。
麻黃10g,制川烏12g(先煎),白芍15g,黃芪30g,全蟲12g,羌活12g,細辛6g,甘草6g。
方解:方中的制川烏、羌活、細辛、全蟲溫經(jīng)散寒,除濕通絡止痛;用麻黃散外寒表濕;芍藥、甘草緩急舒筋;黃芪益氣固表,并以此緩和麻黃、烏頭之性,以防傷正氣。諸藥配伍,使寒濕之邪微汗而解,邪去而又不傷正,以達溫經(jīng)散寒,祛濕止痛之功。
(3)瘀血阻絡
主證:外傷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處,局部疼痛劇烈,呈針刺樣,拒按,肩活動受限。或局部腫脹,皮色紫暗,舌質(zhì)紫暗,脈弦澀。
主證分析:外傷內(nèi)挫,局部經(jīng)絡損傷,氣血逆亂;或久痛入絡,血脈瘀阻,故見局部疼痛劇烈,呈針刺樣且有定處,拒按,或腫脹。皮色紫暗,舌質(zhì)紫暗,脈弦澀均為血瘀之征。
治則: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方藥:活絡效靈丹與桃紅四物湯合并加減。
當歸15g,丹參15g,生乳沒各15g,桃仁10g,紅花10g,熟地10g,川芎10g,桂枝10g,白芍 10g,雞血藤15g,桑枝20g。
方解:方中用當歸、丹參、桃仁、紅花、川芎活血祛瘀止痛,熟地配當歸以養(yǎng)血;白芍緩急止痛,乳香、沒藥活血行氣止痛;用桂枝、桑枝、雞血藤祛風通絡。諸藥共奏活血祛瘀、通絡止痛之效。
(4)氣血虧虛
主證:肩部酸痛麻木,肢體軟弱無力,肌膚不澤,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攣縮,肩峰突起,舌質(zhì)淡,脈細弱無力。
主證分析:久病體弱,氣血虧虛,外邪乘虛侵襲,閉阻經(jīng)絡,肩部筋脈失于榮養(yǎng),故見肩酸痛麻木,肢軟乏力,肌膚不澤,肌肉萎縮,神疲乏力。舌淡,脈細弱無力均為氣血虧虛之征。
治則:益氣養(yǎng)血,祛風通絡。
方藥:秦桂四物湯,或用本方加味治之。
秦艽12g,桂枝12g,當歸12g,川芎10g,白芍12g,生地12g,黃芪15g。寒甚加羌活、獨活、附子;濕甚加苡米、海桐皮;筋縮不利加木瓜、雞血藤、忍冬藤;痛甚加全蟲。
方解:本方以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養(yǎng)血柔筋,以秦艽祛風散寒,以桂枝、黃芪益氣溫經(jīng),通絡散寒,共奏益氣養(yǎng)血,疏經(jīng)散寒之效。
治療肩周炎有哪些中成藥?
(1)昆明山海棠片
藥物組成:昆明山海棠。
功效:通經(jīng)活絡,消腫止痛。
主治:筋骨疼痛,風濕寒痹,麻木不仁,肩周炎之早期。
服法: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2)風濕寒痛片
藥物組成:見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章。
功效:祛風散寒,利濕通絡,扶正固本。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
(3)風痛安膠囊
藥物組成:防己、木瓜、桂枝、生石膏、姜黃、海桐皮、忍冬藤、連翹、通草、黃柏。
功效:清熱利濕,活血通絡。
主治:肩周炎早、中期有熱象者。
服法:口服每次4~5粒,每日3次。
(4)痹苦乃停片
藥物組成:制川烏、制草烏、制乳香、制沒藥、制馬錢子、懷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絡。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連服3個月為1療程。
(5)痹隆清安片
藥物組成:萆�、懷生地、制馬錢子、制乳香,制沒藥、薏苡仁等。
功效:除濕消腫,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主治:肩周炎各期有熱象者。
用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連服3個月為1療程。
治療肩周炎有哪些土單驗方?
(1)川羌活湯
組成:羌活、秦艽、海風藤、木瓜、五加皮、川斷、防風、細辛、丹參、桑枝。
功效:祛風散寒,舒筋通絡。
主治:肩周炎初期。
服法:水煎服,日1劑。
(2)加味四物湯
組成:熟地、當歸、白芍、川芎、桂枝,生姜、甘草。
功效:養(yǎng)血活血,溫經(jīng)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水煎服,每日1劑。
(3)化痰行氣方
組成:茯苓5g,姜半夏12g,枳殼10g,風化硝6g,白術12g,白芥子12g,姜黃10g,桑枝12g ,生姜8g。
功效:化痰行氣,舒筋止痛。
主治:肩周炎痰濕阻絡者。
服法:水煎服,每日1劑。
(4)玉竹湯
組成:玉竹30g,桑寄生30g,鹿銜草15g,白術15g,茯苓15g,懷牛膝15g,白芍15g,炙甘草9g。
功效:健脾除濕,補腎通絡。
主治:肩周炎,一臂或兩臂疼痛,不能高舉或轉(zhuǎn)動不靈者,不論病之新久。
服法:每日1劑,煎2次分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74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心律不齊女貞子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