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1: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蘿卜100克。上藥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每日1劑,分次服完。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適用于外感風寒咳嗽。
驗方2:紫蘇、杏仁、生姜、紅糖各10克。將紫蘇與杏仁搗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調(diào)入紅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飲用。本方散風寒,止咳嗽,對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咳嗽沒有快速的方法民間有“生梨燉冰糖”治療咳嗽的習慣,這種吃法對咳嗽初起(新咳)是不妥當?shù)?。肺熱咳嗽才用雪梨,肺虛則不宜食用,否則越吃越咳。
蕃茄也可以治療咳嗽,祛痰的效果奇佳,如果有咳嗽的癥狀及平日多痰或因感冒引起的多痰,都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家用水果治咳嗽病小秘方:
咳嗽吃什么水果好~~蘋果:可和泡好的銀耳一起放到?jīng)鏊兄鬁?,可再放入枸杞、棗等,能潤肺止咳。另外,生蘋果榨汁可防治咳嗽和嗓子嘶啞。蘋果泥加溫后食用,是兒童與老年人治療消化不良的好藥方。
咳嗽吃什么水果好~~梨:可生津止渴,清熱止咳等。一種做法是把內(nèi)部掏空,放入川貝、冰糖、蜂蜜等煮食。二是帶皮切塊,放到碗里再蒸,碗里最好再放上冰糖,煮好后可拌入蜂蜜,趁熱吃效果最好。三是連皮切成塊,和木瓜、蜜棗、豬骨一起煮湯,有清肺熱、開胃作用。四是將銀耳泡發(fā)后,和梨一起放到?jīng)鏊兄鬁?,根?jù)口味不同可再放入枸杞、棗等。另外,還可搗泥成梨糕,加冰糖后食用,也能清熱、治療咳嗽。
1、冰糖燉梨化痰止咳
將新鮮的梨去皮,剖開去核,加入適量冰糖,放入鍋中隔水蒸軟即可食用。
2、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紅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當中挖一窩,納入紅,白糖,放入碗內(nèi)隔水煮30分鐘;一次吃完,連服4次;清熱、生津、潤燥、治咳嗽痰喘。
3、玉米須橘皮治咳嗽
玉米須、橘皮各適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
4、蘿卜豬肺止咳湯
蘿卜1個、豬肺1個、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時,吃肉飲湯;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氣促。
5、花生沙參湯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參各25克、冰糖適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劑;潤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氣短咽干。
擴展資料:
咳嗽的類型
1、外感風寒型咳嗽癥狀:初起咳嗽時痰稀或痰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兼頭痛、舌苔薄白等癥狀。
2、風熱型咳嗽癥狀:咳痰黃稠,咳而不爽,或兼有口渴咽痛、發(fā)熱聲啞,以及舌苔薄黃等情況。
3、肺燥型咳嗽癥狀:干咳無痰或痰少不易咳出,或鼻燥咽干,舌苔薄而少津。
人民網(wǎng)-咳嗽吃什么好?六個秘方治咳嗽好得快
咳嗽此為肺部疾患的主要證候,可見于多種疾病中。正如《黃帝內(nèi)經(jīng)》里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也就是說,咳嗽雖然主要是肺經(jīng)的病,但與其它臟腑都有關系。臨床上常用的治療咳嗽的較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方一]
紫蘇、杏仁、生姜、紅糖各lO克。將紫蘇與杏仁搗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調(diào)人紅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飲用。
本方散風寒,止咳嗽,對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方二]
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蘿卜100克。上藥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調(diào)味,每日1劑,分次服完。
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適用于外感風寒咳嗽。
[方三]
橘紅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將橘紅,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濃縮,至稠粘時,兌人蜂蜜,至沸停火,裝瓶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3湯匙。
本方散寒溫肺,化痰止咳,適用于風寒咳嗽
[方四]
生姜10克,飴糖適量。將生姜洗凈,切絲,放人瓷杯內(nèi),用滾開水沖泡,加蓋溫浸10分鐘,再加人飴糖適量,代茶頻頻飲服,不拘時間和次數(shù),無須出汗。
本方適用于風寒咳嗽。
[方五]
蔥白5—10節(jié),淡豆豉10克,蘇?;蜿惼?克,紅糖適量。將蔥洗凈,取蔥白,與淡豆豉、陳皮等人砂鍋共煎取汁,再調(diào)入紅糖。日分數(shù)次,酌量飲用。
本方適用于風寒咳嗽。
[方六]
鮮橄欖4枚,冰糖15克。將橄欖洗凈,劈開加入冰糖和適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溫服。
本方清熱止咳,適用于風熱咳嗽。
[方七]
金銀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銀花,取汁約2小碗,藥成前,下薄荷約煎3分鐘,貯瓶內(nèi),分次與蜜糖沖勻飲用。
本方適用于風熱所致咳嗽。
[方八]
潔凈絲瓜花10克,蜂蜜適量。將絲瓜花放入瓷杯內(nèi),以沸水沖泡,蓋上蓋溫浸10分鐘,再調(diào)人蜂蜜,趁熱頓服,每日3次。
本方適用于風熱咳嗽。
[方九]
蛤蚧數(shù)只,蜂蜜30克,鮮蘿卜適量。將蛤蚧焙干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用蜂蜜、蘿卜煎水沖服。
本方養(yǎng)陰清肺,適用于火燥傷陰的干咳。
[方十]
百合(鮮良者)、枇杷(去核)、鮮藕(洗凈,切片)各30克。
將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調(diào)入適量白糖,若冰糖更好,代茶頻頻飲。
本方適用于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
[方十一]
黃梨適量,飴糖若干。將黃梨去核,搗汁,與飴糖合并煎膏,每服2湯匙,日3次。
本方清肺化痰,潤肺止咳,適用于肺燥咳嗽。
[方十二]
川貝母6--12克(如用川貝母,則用3---6克),蜜糖約15--30克。將川貝母打碎,與蜜糖同置燉盅內(nèi),隔水燉服,1次服完。
本方適用于肺燥咳嗽。
[方十三]
橘皮15--20克(鮮者30克),粳米50---100克。
先把橘皮煎取藥汁,去渣,然后加人粳米煮粥,或將橘皮曬干,研為細末,每次用3—5克調(diào)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為粥。
本方順氣,化痰,適用于痰濕犯肺之咳嗽。
[方十四]
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調(diào)料適量。將小排骨洗凈,加黃酒、姜片、水適量,文火燜1.5小時。白果去殼及紅衣,加入湯內(nèi),加鹽調(diào)味再煮15分鐘,加味精調(diào)勻,并撒上青蔥末。
本方止咳平喘,適用于痰多咳嗽氣喘。
[方十五]
廣柑、白糖各500克。將廣柑去皮核,放小鍋中,加白糖250克,腌漬1日,至廣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適量,文火蒸至汁稠,?;?;再將每瓣廣柑肉壓成餅,加白糖250克,拌勻倒盤內(nèi),通風陰干,瓶裝,每服5—8瓣,日3次。
本方理氣燥濕化痰,適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證。
[方十六]
黃芩、鮮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
將二藥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撈去藥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適量,煮爛成粥,1日內(nèi)分頓連續(xù)食用。
本方清火補陰,適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七]
山梔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豬肺200克。先將豬肺切成片狀,用擠洗去豬肺氣管中的泡沫,與山梔、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內(nèi)加水堡煮,飲湯食肺。
本方清肝火,補肺陰,可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八]
法半夏、旋復花、海蛤殼、淡竹茹、陳皮、代赭石、川黃連、桑葉、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
本方取自清代老中醫(yī)張千里醫(yī)案,功能瀉肝平肺,降氣化痰,適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九]
柴胡、半夏、人參、生姜、鱉甲、橘梗、枳實、檳榔、吳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出自《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功能疏肝解郁,下氣止咳,適用于肝郁所致之咳喘。
[方二十]
玄參、麥冬各60克,烏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藥揀去雜質,干研后共研,
混勻,分裝,每代18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服1代,日2次。
本方清肺化痰,適用于燥咳痰少。
[方二十一]
梨、生姜、白蜜各適量。梨、姜分別取汁后混合,加白蜜調(diào)服。本方潤肺清熱,適用于肺燥咳嗽。
[方二十二]
豬肺1具,豬肚1個,肥公鴨1只,北沙參、白術、冬蟲草各30克,肉桂3克,生姜60克。將豬肺、豬肚沖洗干凈,公鴨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諸藥調(diào)勻,分別塞入豬肚、豬肺管和鴨腹內(nèi),三物同時下鍋,加水,燒沸,文火燉4個小時,至爛熟將三味分別盛人碗內(nèi),慢慢食用。
本方適用于脾肺俱虛之咳嗽。
[方二十三]
紅蘿卜 200克,紅棗12克,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劑,隨意飲用。
本方理脾肺之氣而止咳。
[方二十四]
落花生45克(不去紅衣),懷山藥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花生、山藥搗碎,后與粳米相和煮粥,候熟,人冰糖調(diào)勻,佐餐食。
本方適用于脾肺皆虛之久咳。
[方二十五]
甜杏仁100粒,核桃肉、豬板油、飴糖、蜂蜜、生姜汁各120克,鮮梨汁250克。
前二味共研細末,豬板油切塊,下鍋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盡,放人梨汁、姜汁,炒勻,人飴糖、蜂蜜,炒至水汽末全盡,起糖泡,香氣四溢。每服1湯匙,日1次,白開水調(diào)下溫服。
本方益腎補肺,適用于肺腎雙虛之咳。
[方二十六]
杏仁、胡桃肉各15克,粳米50克。先搗杏仁,水磨濾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
本方補腎舒肺,適用于肺腎不足的咳喘氣喘。
[方二十七]
桂枝、附子、熟地黃、山茉萸、山藥、茯苓、丹皮、澤瀉、人參、胡桃肉、生姜。水煎眼,每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益肺補腎,納氣止咳,適用于肺腎氣虛所致咳嗽。
[方二十八]
黃芪、黨參、白術、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各70克。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為《脾胃論》補中益氣湯,功能健脾補肺,理氣化痰,適用于脾肺俱虛所致之咳嗽。
[方二十九]
沙參、麥冬、玉竹、桑葉、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各4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為《溫病條辨》中的沙參麥冬湯,功能養(yǎng)陰清肺,化痰止咳,適用于肺陰虧耗所致的咳嗽。
[方三十]
黃芩、山梔、橘梗、麥冬、桑白皮、貝母、知母、瓜蔞仁、橘紅、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清肝瀉火,潤肺化痰,適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三十一]
清炙麻黃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甘草、黃芩、浙貝各6--9克,魚腥草20---30克,細辛、玉桂(后人)、紫菀、款冬花、炙把葉各6--9克。先用凈水浸濕,水高于藥面1寸,1小時后煎藥。石膏先煎半小時,后人群藥,玉桂最后放人5分鐘后即停煎,取藥汁1碗,溫服。隔6小時再煎,亦取藥汁1碗溫服。藥量可根據(jù)患者年齡、體質酌情加減。每日1劑。
本方為上海著名中醫(yī)顧銘浩驗方,功能宜肺化痰止咳。
用于外感初起,邪人肺經(jīng),痰阻氣道,清肅失靈,咳嗽劇發(fā),痰稠色黃,早晚發(fā)作更甚,看似痰熱阻肺,實則寒氣內(nèi)伏之證。
[方三十二]
干絲瓜花10克,蜂蜜適量。絲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沖泡,溫浸10分鐘,再調(diào)入蜂蜜。趁熱頓服,每日3次。
適合用治肺熱咽痛、咳吐黃痰、喘息、胸痛等癥。
絲瓜花甘苦寒,清肺熱為長,兼清熱解毒。臨床適用于急慢性咽炎、鼻竇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等癥。
[方三十三]
四角蛤500克,火腿肉片、清水筍片各50克,鹽、酒、麻油、肉湯。四角蛤洗凈后,置面盆內(nèi),以開水沖過,剝殼取肉,去雜洗凈。將蛤肉、火腿、筍片同時人油鍋中煸炒幾下,烹入料酒,注人肉湯,加鹽,煮至蛤肉熟爛淋上麻油即成。
此湯以咸寒滋陰、利尿、化痰、軟堅散結的蛤肉配竹筍調(diào)制而成。竹筍,《本草綱目》稱之有“消渴、利水、益氣、化熱、消痰,爽胃”的功效。故此湯??勺鳛轳ю?淋巴結核)、癭瘤、消渴、痰咳以及肺結核等病的食療菜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76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皮膚瘙癢癥及蕁麻疹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