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后呃逆多為胃氣上沖,刺激咽喉所為,多因使用了對胃腸道刺激的藥物,如激素、甲硝唑。采用丁香、陳皮等進行治療此癥,療效甚佳,患者不妨一試。
丁香15克,陳皮5克,柿蒂10克,砂仁5克,法半夏10克,生姜3片。水煎,濾取汁液300毫升,趁熱溫服,1日3次,每日1劑,連用1~3劑。
每個人都會有打嗝的時候,相信也都大概了解為什么打嗝了,雖然打嗝很正常,但是老打嗝、連續(xù)不斷的打嗝就很不舒服了,那怎么止嗝呢?
1。用指甲掐手腕內(nèi)側(cè)上二指處地方(稱“內(nèi)關(guān)穴”),止嗝效果很明顯。
2.張開嘴,在舌頭下放一勺糖,可立即見效。
3.嘴里含一口水,等到要打嗝時(“嗝”發(fā)出時),身體稍微前傾,迅速將水吞下。(可多試2、3次)。
4.找一個干凈的塑料袋,罩住自己的口鼻,進行3-5次深呼吸,可緩解打嗝。
5.拿一根常用的竹筷(或其他的細棒),一端裹上棉花,放入口中,用它裹棉花的那端按摩硬、軟腭交界處的后面(稍微向后),一般1-2分鐘就能止嗝。
【驗方1】
本草上記載鯨魚有補胃暖中之功,其膽至苦,有明目之效。所以對胃寒
痛均有良效。鯇魚可紅燒、可清蒸,用以佐膳,味道鮮美。
【驗方2】
豬肚1 個,洗凈,老姜切成硬幣厚的寬度5 片,放人豬肚中,入蒸鍋中
蒸爛,連湯吃下,可分2 次食用。
姜性溫,是散寒發(fā)表止嘔的良藥,它能刺激胃神經(jīng),使胃蠕動加速,又能刺激小腸,使乳糜管的吸收力增強。早在周朝,食療醫(yī)官即創(chuàng)導(dǎo)將生姜做
為烹調(diào)上的調(diào)味品,因為它能增進胃腸的消化力。
豬肚能健胃,本草綱目上說它能補虛損,作治胃之用。有患者患有胃潰
瘍多年,久治不愈,非??鄲溃?jīng)介紹服用這種食品,一個月后,即告痊愈,
連他的私人醫(yī)生都對食物療法的功效驚嘆不已。
【驗方3】
橘皮、生姜、川椒各6g,用水煎服,可治胃寒引起的嘔吐。
【驗方4】
用生姜治愈胃寒痛,也有另一實例:
某患者,每逢天氣一冷,就胃痛得厲害,餓了痛,吃藥、吃飽了也痛,
簡單坐立難安,由于身體屬寒,不但吃青木瓜汁治療無效,反而常瀉肚子,
就是吃白菜、米粉、酸菜、菜心、筍干等,只要稍吃過量,就馬上發(fā)作。
后來經(jīng)朋友介紹,買來上好的老姜,用小火(電爐或炭火較好,勿用瓦
斯?fàn)t)將它烤干,切成細塊,每天早晨空腹拌飯吃,怕辣的人,可用麻油炸
至有點焦黃(不能太焦,否則味苦又無效),和飯一起炒一下,趁熱吃,繼
續(xù)兩個月后,不但胃病消除,且在冬天,吃過后比較不怕冷,也減少感冒的
發(fā)生。
服用此方要注意的是避免吃香蕉、木瓜、酸菜、米粉、大白菜,可多吃
高麗菜、蕃茄、芥藍菜等,并要持續(xù)的吃,如果半途中斷,效果不好。倘若
沒時間的話,可請中藥鋪將于姜磨成粉末,買些甘草用開水泡姜末喝下,對
高血壓的患者,是適用的治胃寒良方。
【驗方5】
胃寒吐酸水,遇冷就腹痛的患者,可至中藥買茱萸3g、生姜3g、半夏
3g、神殼3g、黨參3g、棗2 粒、蒼術(shù)6g、砂仁3g。煎湯服
【驗方6】
有的胃寒癥者,胃部特別怕冷,遇寒風(fēng)則隱隱作痛,吃了涼的東西會更痛,常有食欲不振的情形發(fā)生,且痛起來吐酸水涎沫(白色痰),若給予熱湯吃,馬上就舒服,這類患者的普通癥狀是白苔布舌,心中悶憂,飲食無昧,食積不消。
干姜12g、生白術(shù)10g、茯苓6g、炙草5g、半夏5g、陳皮5g、香附6g、
砂仁6g,淮山6g、生姜5 片、大棗5 枚。煎水服用,具有神效。
由以上幾個實例,我們可以看到生姜的效果,它價廉又不起眼,但對胃寒癥患者的康復(fù),具有很大的功勞。
【驗方7】
胃寒冷痛,噯氣飽悶時,以桂花子3g 研末和玫瑰花0.3g,開水沖泡,一日分2~3 次,溫水送飲。
【驗方8】
寒冷時腹痛、胃痛,取柚子1 個(留在樹上,用紙包好,經(jīng)霜后采下)切碎,童子雞1 只(去內(nèi)臟),放于鍋中,加入黃酒、紅糖適量,蒸至爛熟,
1~2 日吃完。
柚子屬于柑橘類,它與陳皮有相同的功能,能排除淤積在器官中的滯留
物,特別是使用在有消化不良的胃寒癥患者,更為有效。
【驗方9】
治消化不良的胃寒癥,用旱菜10~12g、川椒3g、蒼術(shù)10g,以水煎汁
服用,效果同上方。
【驗方10】
胃寒患者呃逆,時打呃忒,服用公丁香3g 和橘皮10g 的煎湯,有消呃之功。
【驗方11】
小茴香、橘子核、山楂肉等分,各炒研為細末,混合每次眼6g,1 日2~
3 次以溫黃酒送下,治小腹疼痛。
【驗方12】
外用治法,就是取竹葉椒葉,茱萸等分,一同搗爛,敷于肚臍上,包縛
固定,氣通就好了。
【驗方13】
加有嘔吐的情形發(fā)生,應(yīng)取刀豆殼30g,用水煎后加紅糖,每日2 次分
服,較易生效。
【驗方14】
最奇妙的是荔枝也可治胃寒,食荔枝干少許,可治胃寒引起的疼痛,因
它有暖胃之功,但不能多吃,只要感到胃部恢復(fù)正常,就可停食。
荔枝性熱,但美味多汁,甘甜如蜜,如食用大多,會使人發(fā)熱煩渴,甚
至,牙齦發(fā)腫、鼻孔流血,如果吃太多,頭昏如醉,胃不舒服時,可用荔枝
的外殼煮湯,飲用后,即可消除這種情形。
對于婦女經(jīng)期腹部寒冷,隱隱作痛時,可吃荔枝干5~6 個,便能漸漸回
暖,如痛勢嚴重,用荔脯10 枚、生姜1 片、紅糖少許,煮成糖水喝,也能止痛,荔枝說來真是妙用無窮,在此提出來作為證明。
打嗝醫(yī)學(xué)上叫“呃逆”是隔肌和肋間肌突然收縮引起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俗稱“打呃”。
呃逆分良性自限性和頑固性難治性兩大類。前者是因為使用過冷過熱食物或過度緊張興奮所至,無遷延性,有自愈性,不需特殊治療,后者多有飲食不節(jié)、損傷胃氣、情志抑郁、胃氣上逆,或病后體虛、勞累太過或潰瘍、癲癇、腦瘤,藥物過敏引起。
呃逆輕重與后差別極大,輕者偶爾發(fā)作,止后無恙;重者喉間有聲,聲短而頻,不能自制;重病后期,打呃不止,飲食難進者,極易生變。治宜辨明虛實,理氣和胃。降逆以止呃。
1:治神經(jīng)性打嗝
處方:韭菜子18克。
用法:研成細末,分2次用溫開水吞服
療效:服藥兩天就可痊愈。
2:治頑固性打嗝
處方:銀朱、枯礬各2.5克
用法:藥研細末,飯前用黃酒1次沖服。
療效:用藥1次即奏奇效。
3:中成藥療法
成藥名:麝香虎骨膏
用法:將膏藥剪成2厘米見方,在貼敷于膈俞、內(nèi)關(guān)或中脘穴。
療效:貼敷1次既可見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76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風(fēng)疹(蕁麻疹)驗方秘方
下一篇: 治肺氣腫哮喘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