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牛角粉
組成:紅牛角(黃牛角亦可)。
用法:將牛角研成細末,每日沖服3次,首次量2~3克,以后逐漸加量至每日60克。30日一療程,上般治療三療程。
療效:觀察100例,近期痊愈64例,顯效12例,好轉(zhuǎn)11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87%。對思維及感知分析綜合能力障礙者效果較好。
②蚯蚓
組成:活蚯蚓7條,白糖4兩。
用法:將活蚯蚓(韭菜地下,色紅褐者佳)洗凈,放人白糖中,待蚯蚓吸食白糖死后,去其尸,將剩余殘渣沖水喝。另一法將洗凈的蚯蚓擠壓出水分,去渣加白糖沖服。
療效:用此法治療3例,均獲近期痊愈。
③挽狂湯
組成:甜瓜蒂6克,淡豆豉9克,黨參蘆6克,明礬3克,急性子4克。
用法:加水3碗,煎2次。早晨空腹服第一煎,得快吐,止后服;藥后6小時仍不吐者服第二煎。吐不止者可服蔥湯(大蔥3~5根煎湯)解之。
注意:老、幼、孕、弱者或有宿疾者忌服。月艮后吐者宜粥糜調(diào)養(yǎng)。
我有兩個秘方你不妨試試:
方一清心安神湯
【組成】黃連、遠志各9克朱砂6克(沖)石菖蒲、生地、黃芩、梔子
各12克麥冬、生大黃各15克炒棗仁、茯苓神各20克
【操作】水煎,1日服1劑。
【適應癥】癲狂。本方加減治療306例,痊愈167例,好轉(zhuǎn)113例,無
效26例,總用效率91.5%。
【出處】陜西中醫(yī)1984;5(11):13
方2滌痰開郁散
【組成】牙皂6克細辛6克樟腦1.5克
【操作】將上三味藥物混合研成細末,每次用3克,吹入兩側(cè)鼻孔,取
嚏。吹鼻15分鐘始嘔吐痰涎,此為起效之征。
【適應癥】各型癲狂,尤以痰氣郁結者為佳。
【注意】不可長期使用本法,連續(xù)使用1周后要休息2~3天。
【出處】《俞穴敷藥療法》
你好!
隨著患者用西藥治療精神病的局限,中醫(yī)治療精神病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中醫(yī)治療一般是需要根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和疾病的情況綜合的判斷選擇藥物的治療,那么要首先了解中醫(yī)治療精神病的方法有什么?
常見的包括:
(1)氣郁痰結,痰蒙清竅。
【主證】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喃喃獨語,語無倫次,時喜時悲,哭笑無常,不知穢潔,飲食減少,舌苔薄膩,脈多弦滑。
【治法】理氣解郁,化痰開竅。
【方藥】順氣導痰湯加減:茯苓9克,法夏9克,陳皮6克,甘草6克,膽星9克,枳實9克,香附6克,郁金9克,菖蒲6克,遠志9克。
【方解】 由于思慮太過,所求不得,肝氣被郁,脾氣不升,氣郁痰結,阻蔽神明,故出現(xiàn)種種精神異常的證候。痰濁中阻,故不思飲食而舌苔薄膩。痰氣郁結,則脈弦細或弦滑。方中半夏、陳皮
、膽星、茯苓利氣化痰,香附、菖蒲、枳實、郁金解郁開竅,甘草、遠志養(yǎng)心安神。若失眠不寐者加磁朱丸12克;便結者加生大黃6克;神識不清者加白礬3克。
(2)肝火挾痰,上擾心神。
【主證】素有性情急躁,頭痛失眠,兩目怒視,面紅目赤。突然狂亂無知,語言顛倒,叫罵不休,甚至毀壞器物,不食不眠,大便秘結,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象弦、滑、數(shù)。
【治法】鎮(zhèn)心滌痰,瀉肝清火。
【方藥】生鐵落飲加減:生鐵落15克,膽南星9克,瓜蔞30克,橘紅9克,石菖蒲6克,川軍9克,元參12克,川連9克,茯苓9克。
【方解】暴怒傷肝,肝火暴張,火盛痰結,上擾神明,蒙閉清竅,則狂亂無知,胡言亂語,毀壞器物。肝火暴盛,上擾清竅,故頭痛、面紅、目赤。不食不眠,大便秘結,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象弦
、滑、數(shù)、大,均屬痰火壅盛,陽氣獨勝之象。方中生鐵落鎮(zhèn)心平肝,膽南星、瓜蔞、橘紅清滌痰濁,菖蒲、茯苓宣竅安神,元參、川連養(yǎng)陰清熱,川軍瀉熱通便。若火盛傷陰、證郵形瘦面紅、舌紅脈
細者可加生地、麥冬、竹葉、白芍、柏子仁、炒棗仁滋陰清熱,以安心神;痰涌體實者加礞石滾痰丸9克(包煎)。
(3)氣滯血瘀,心神不寧。
【主證】情緒不穩(wěn),哭笑無常,行為紊亂,狂妄奔走,沖動打人,興奮叫喊,舉止不安,幻覺妄想,或煩悶不安,舌質(zhì)紫暗,脈象弦澀或弦細。
【治法】解郁散瘀,寧心安神。
【方藥】柴胡加龍牡湯化裁:醋柴胡12克,黃芩9克,郁金9克,丹參9克,桃仁泥9克,赤芍9克,紅花9克,磁石15克,生龍牡各30克(先煎)。
【方解】氣和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基礎,宜流暢,不宜滯瘀。肝氣條達疏泄,則肺氣舒暢,心血流利。又氣為血帥,血為氣母。若肝郁氣滯,久必及血,血行不利,而成血瘀。血瘀則心神失養(yǎng)
,心神失養(yǎng)故神志不寧,是以證見情緒不穩(wěn),哭笑無常,行為紊亂,狂妄奔走,沖動打人,興奮叫喊,舉止不安,幻覺妄想等。而舌質(zhì)紫暗,脈象弦澀或弦細為氣郁m瘀之證。方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
黃芩平肝清熱,丹參、赤芍、紅花、桃仁活血化瘀生新,磁石、生龍牡潛鎮(zhèn)以寧心安神。此方由舒肝、活血、安神3組藥物組成,其中以活血藥為主。至于舒肝和安神藥,是根據(jù)“氣為血帥”、“氣行血
亦行”和“心主血脈”、“心主神明”的理論而加以配伍的。
(4)心脾兩虛神志失養(yǎng)。
【主證】神思恍惚,魂夢顛倒,心悸易驚,善悲欲哭,肢困體乏,飲食減少,舌質(zhì)淡,脈細無力。
【治法】補脾益氣,養(yǎng)心安神。
【方藥】歸脾湯加減:黨參9克,炙黃芪15克,炒棗仁9克,五味子9克,茯苓12克,全當歸9克,白芍9克,生龍骨24克,炙甘草6克。
【方解】心脾兩虛,氣血耗損。因心虛神不守舍,故有神思恍惚,魂夢顛倒,心悸易驚,善悲欲哭等見證。脾虛,健運失職,不能益氣,故有肢困體乏,飲食減少,舌質(zhì)淡,脈細無力等表現(xiàn)。方中
茯苓、棗仁、五味、白芍、當歸、龍骨等養(yǎng)血補心安神,黨參、黃芪、甘草補脾益氣以助健運。總之,本方有補益氣脾、氣旺血生的特點,對心悸易驚,失眠健忘,神思恍惚的患者,可加減使用。
(5)腎陽虛弱,命門火衰。
【主證】情感淡漠,行為退縮,生活懶散,呆滯嗜臥,思維貧乏,形寒畏冷,舌質(zhì)暗淡,脈微細弱或沉微。
【治法】溫助腎陽,填精養(yǎng)神。
【方藥】 回陽救急湯加減:炮附子9克,干姜6克,肉桂6克,茯苓9克,黨參9克,陳皮9克,龜板15克,熟地15克,白術9克,甘草3克。
【方解】腎為藏精之臟,其中包含命門真陽,系生命重要之處,宜蟄藏充盛,不宜泄損虧耗。若病稽時日,或延誤失治,多導致命門火衰、腎陽虛餒,故證見一派陽氣衰弱現(xiàn)象。治宜補攝其不足,
興奮其功能,以壯腎陽。方中附子、干姜、肉桂等溫腎陽、壯命火,龜板、熟地填補腎陰,黨參、白術、茯苓、陳皮、甘草健脾益氣,以后天助先天。陰陽并補,先后相濟,陰平陽秘,則精神乃治。
最后祝你生活愉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79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坐骨神經(jīng)痛單方驗方(坐骨神經(jīng)痛怎樣治···
下一篇: 遺傳性共濟失調(diào)單方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