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服方:蒲公英30克,紅藤20克,敗醬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劑。飯后溫服。1周為1療程,連用3至4療程。每療程之間停藥1天。
外用方:鮮蒲公英50克(或者干蒲公英30克),青黛10克,黃柏30克,共研細末,或者搗爛混勻,用少量醋調(diào),敷右下腹麥氏點,每日1次,每次敷5小時以上。連用3天后,停用1天。觀察局部皮膚沒有出現(xiàn)明顯反應者,繼續(xù)運用。最多可以用10天。
本人剛檢查出來,深圳市二醫(yī)院醫(yī)生剛給我開的治療慢性闌尾炎的藥:
奧硝(口+坐,此字打不出來)膠囊,谷氨酰胺膠囊,頭孢地尼分解片
飲食要注意:
1、 禁止飲酒,忌食生、冷、辛辣食品。少食油炸及不易消化食物。
2、 避免暴飲暴食,做到少食多餐。
3、 防止過度疲勞。因為過勞會使人體抗病能力下降而導致病情突然加重。
4、 適量飲水。既可以中和胃酸,減輕胃液對潰瘍面的刺激,同時還可補充因腹瀉造成的身體輕度脫水。
5、 慎用藥物,特別是一些解熱鎮(zhèn)痛藥和消炎藥,對胃腸刺激較大,嚴重時還會引起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最好不用或少用。
6、 調(diào)節(jié)飲食結(jié)構(gòu),多吃素、少吃葷;多吃軟、少吃硬。少食辛辣油膩的,多食蔬菜水果.適當補充營養(yǎng),加強身體鍛煉。
希望在日康復
不愿意手術(shù)的慢性闌尾炎急性發(fā)作的患者,可采取中醫(yī)或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方法保守治療。
處方一:大黃10克,芒硝9克,連翹、金銀花各12克,紅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清熱通腑,行氣活血,適用于濕熱瘀滯所致的慢,性闌尾炎,右小腹隱痛拒按,持續(xù)或陣發(fā),腹皮攣急,脘脹納呆,惡心噯氣,微熱,大便正常或秘結(jié)。舌苔薄白或黃白相兼,脈弦滑、弦滑數(shù)或細澀。
處方二:金銀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黃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清熱解毒,化瘀消痛,適用于熱毒內(nèi)蘊所致慢性闌尾炎,腹痛拒按,右下腹壓痛較明顯,有反跳痛,腹皮攣急,或可捫及包塊,伴身熱口渴食少脘痞,惡心嘔吐,大便秘結(jié)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黃少津或厚膩,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
處方三:川楝子15克,延胡索、丹皮各9克,桃仁、木香、大黃(后下)各10克,金銀花20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活血化瘀,清利濕熱,適用于慢性闌尾炎,氣血瘀滯,濕熱蘊結(jié),癥見右下腹壓痛,以脹痛為主,大便黏滯不爽,口干口渴,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等。
處方四:黨參、白術(shù)、陳皮、半夏、香附、小茴香、烏藥、元胡各9克,廣木香、砂仁、甘草各6克,云苓12克,丁香5克,白芍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調(diào)補氣血,理氣止痛,適用于慢性闌尾炎,氣血不足,氣滯血瘀,久病不愈,右下腹隱痛,體質(zhì)衰弱,氣短懶言,納食不香,失眠健忘,面色蒼白,肌膚不澤,舌淡苔白,脈細無力等。
處方五:地榆20克,當歸20克,黃芩20克,金銀花20克,薏苡仁30克,玄參20克,麥冬12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清利濕熱,滋陰扶正,適用于慢性闌尾炎,濕熱內(nèi)蘊,邪熱傷陰,右下腹隱痛,低熱不退,口干盜汗,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
處方六:香附15克,梔子、枳實、桃仁、麥芽、山楂、木香、雞內(nèi)金各10克,遠志、神曲、枳殼、甘草各5克。每日1劑,水煎服。功效:行氣止痛,軟堅散結(jié),適用于慢性闌尾炎,氣滯瘀結(jié),右下腹刺痛,或可觸及腫塊,脈細澀。
處方七:生白芍120克,生甘草30克,紫花地丁50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解痙止痛,清熱解,毒。適用于慢性復發(fā)性闌尾炎,腹部攣痛。
處方八:大田螺30個。將田螺搗爛,用面粉拌均,貼敷于右下腹疼痛部位。
這些都是常用的驗方,看看那條付合你的身體就用吧。- 如需幫助可以再答。
最后我還是見議能手術(shù)還是盡快手術(shù),手術(shù)才是一勞永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80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治急性膽囊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