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皮大蒜一頭(去皮),紅糖90克。將大蒜搗爛后與紅糖一起加水熬成膏,每日早晚各服一匙。
2.百合500克,枸杞120克,蜂蜜適量。將百合和枸杞共研細末,再用煉制后的蜂蜜將藥末制成丸劑,每丸重約9克。每次用溫開水送服一丸,每日服2~3次。
3.五味子250克,雞蛋7個。將五味子濃煎取汁,待藥汁涼后再放入雞蛋浸泡7天。每天取出一枚雞蛋蒸食,可連續(xù)服用一個月。
4.白果仁6克,麻黃5克,甘草6克。白果仁洗凈,和麻黃、甘草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沸后即成。每日一劑,連用4~6日為一療程。連服2~3個療程。適用于支氣管哮喘急性期。
5.小葉杜鵑(干品)100克,陳皮50克,白酒500毫升。將上兩種藥用白酒浸泡7日后,去渣服用。每服15毫升,每日服兩次。適用于慢性氣管炎、哮喘。
6.核桃50克,川貝母15克,白酒500毫升。先將核桃仁、川貝母挑選干凈,除去皮及雜質,搗碎,放入酒壇中,再將白酒倒入,拌勻,密封,隔3天攪拌一次,浸泡15天后即成。每日服3次,每次服15毫升。主治腎虛喘咳、腰痛腳軟、陽痿遺精、大便燥結等。
1、患上哮喘上可使用生姜治療,如用生姜汁加適量的黑砂糖,用水對其煮沸,每次的時候含少量并慢慢的咽下去,有溫中止喘以及消痰下氣的作用,對老年人痰喘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也可以用生姜汁、白蘿卜汁以及蜂蜜,把這些材料拌勻并煮沸,一次性服用,生姜汁有溫肺止咳的作用,而白蘿卜汁則有下氣定喘的作用,蜂蜜可潤止咳的作用。
2、另外可用三分之一的生姜、三分之二的芋頭,把芋頭與生姜的皮去掉磨成泥狀,但不要沾水,加入和生姜一樣多的面粉并拌均勻且濃稠,在睡覺之前把調(diào)好的攤在長形布上或者是做成袋,在胸部敷貼,次日早上時取下來,連續(xù)七天的時間,可達到根治的效果,對支氣管哮喘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更多關于生姜治療哮喘的秘方,進入:/ask/fc717e1616099558.html?zd查看更多內(nèi)容
小青龍湯【原料】麻黃(去節(jié))9g,芍藥9g,細辛3g,干姜3g,炙甘草6g,桂枝(去皮)6g,五味子3g,半夏(洗)9g。
【制法】小煎取汁,日1劑,分2~3次溫服,6劑為1療程。亦可按古方劑量制成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2支,服用1~3周。
【主治】溫肺化飲,兼解表寒。主治支氣管哮喘,咳喘,痰多而稀,舌苔白滑或兼惡寒發(fā)熱無汗者。
【驗效】張建國等用本方治療30例,總有效率為86.7%。張氏指出本方治療外源性哮喘的效果要明顯好于內(nèi)源型和混合型。陶凱等用本方加黃芩、蘇子、萊菔子、丹參等治療支氣管哮喘,取得良好療效。
玉涎丹【原料】蛞蝓二十條,浙貝母15g。
【制法】將蛞蝓洗凈切碎,浙貝母研成粉末,拌勻,制成綠豆大丸子,每服1.5~3g,日服2次,連服1~3個月或更長時間。
【主治】清熱化痰定喘。主治支氣管哮喘,痰多,口干,舌紅苔黃膩者。
【驗效】上海華山醫(yī)院用本方治療64例,總有效率為81.2%。當哮喘急性發(fā)作時,并用定喘丸、定喘湯(因玉涎丹對支氣管哮喘的即刻療效并不顯著)。經(jīng)定喘湯治療后,再用玉涎丹控制發(fā)作。在非發(fā)作期或發(fā)作較輕時,亦可并用河車大造丸、金匱腎氣丸、二冬膏等輔助治療,可提高玉涎丹的療效。
劫喘丸【原料】椒目240g。炒蘇子200g,炒地龍200g,五味子200g,淫羊藿160g。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0g,發(fā)作期每日3~4丸分服,緩解期,每日2丸分服。20天為1療程。
【主治】化痰降氣平喘。主治支氣管哮喘。
【驗效】治療85例,結果:基本痊愈28例,顯效47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8.3%。
蘇前全劑【原料】蘇子、前胡各10g,馬兜鈴、川貝、地龍、甘草各6g,白蒺藜、白鮮皮各15g,苦參3g。
【制法】水煎600毫升,每日1劑,分3次服,兒童減半。
【主治】清熱化痰,解痙平喘。主治支氣管哮喘。
【驗效】寒喘者去苦參、馬兜鈴,加麻黃、射干各10g;熱喘者加黃芩或對服麻杏石甘散1包,咳劇者加紫菀12g;痰多者加天竺黃10g。緩解期用金水六君煎、金匱腎氣湯類。呼吸道急性感染者輔以抗生素。治療114例,結果:顯效28例,好轉53例,無效13例,近期癥狀控制20例,總有效率為88.6%。
白芥子散【原料】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各等分。
【制祛】上藥共研細粉,用新鮮姜汁調(diào)制成藥餅6只,分別敷貼在頸百勞、肺俞、膏盲穴上,膠布固定,半小時至2小時后取下,每天1次,6天為1療程。
【主治】溫肺散寒,調(diào)經(jīng)通絡,化痰平喘。主治支氣管哮喘,癥見咳嗽氣促,胸悶如窒,咳痰清稀色白或呈涎沫狀,遇寒或冬春兩季多發(fā),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舌質淡紅,苔白或白膩,脈弦滑。
【驗效】本方治療130例,結果:痊愈75例,有效40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88%,較對照組(抗生素配合氨茶堿、酮替芬治療)為優(yōu),差異有顯著性。
加減血府逐瘀湯【原料】桃仁12g,紅花9g,當歸9g,生地黃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9g,枳殼9g,蘇子12g,炙麻黃12g,葶藶子9g,甘草6g。
【制法】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服,1個月為1療程。
【主治】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宣肺平喘。治療支氣管哮喘伴下列癥狀2項以上者:口唇發(fā)紺,肢冷面色青灰,爪甲發(fā)紺,指尖不溫或有肌膚甲錯。頸靜脈怒張,舌青或有瘀點,舌下脈絡紫暗怒張,寸口脈細澀。
【驗效】兼表寒,去生地黃,改炙麻黃為生麻黃,加蘇葉、桂枝;兼寒邪,加干姜、細辛;屬風熱犯肺,加黃芩、魚腥草、生石膏;屬肺腎兩虛久哮,生地易熟地,加紅參、蛤蚧、黃芪、紫河車。治療61例,結果:治愈21例,好轉35例,未愈5例。
加味麻杏薏甘湯【原料】麻黃9g,杏仁15g,薏苡仁30g,甘草6g。
I號方:加半夏20g,陳皮20g,茯苓15g,蘇子20g,萊菔子20g;Ⅱ號方:加大黃10g(后下),芒硝10g(沖服),陳皮12g,桔梗15g,葶藶子10g,黃芩15g;Ⅲ號方:加桑白皮20g,梔子12g,沉香12g,厚樸15g,龍膽草20g,白芍15g,蛤粉15g。
【制法】每日1劑,水煎分服,2周為1療程。
【主治】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健睥利水。治療支氣管哮喘。
I號方主治痰濁阻肺型:喘咳痰多而黏,咯出不爽,胸悶,納呆,舌苔白膩,脈滑;Ⅱ號方主治痰熱壅肺型:發(fā)熱,咳喘氣粗,痰稠色黃,胸悶,大便干,舌質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滑數(shù);Ⅲ號方主治肝火犯肺型:平素憂思氣結,復因精神刺激,突發(fā)喘促氣急,甚則胸痛,可伴失眠、心悸,苔薄,脈弦。
【驗效】本方治療支氣管哮喘140例,結果:I臨床控制(1個療程內(nèi)癥狀體征完全緩解)56例,顯效76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4.3%。
紅米杏仁蛋清糊敷足心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用料]紅米、白胡椒、桃仁、杏仁各7粒(個),9克梔子。
[制用法]將紅米、白胡椒、桃仁、杏仁、梔子共搗碎。與雞蛋清調(diào)勻,敷腳心(涌泉穴),用布包扎。
[功效]可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羅漢果茶治老年支氣管炎 [用料]羅漢果20克。
[制用法]沸水沖泡,加蓋燜一刻鐘,代茶頻飲。
[功效]可治療老年支氣管炎。
豬大腸粉治老年支氣管炎 [用料]豬大腸(亦叫豬肥腸)1副。
[制用法]將洗凈的大腸晾干,然后放在凈瓦罐上,用火煨煮,注意不要煨糊,煨好后將其研末。每天服1次,空腹用黃酒送服9克,服完即病愈,不愈者可繼續(xù)服用。
[功效]可治療老年支氣管炎。
沙參貝母湯治支氣管炎 [用料]4.5克沙參, 3克貝母, 15克百合。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可治療老年支氣管炎,干咳。
三子養(yǎng)親湯治老年咳嗽 [用料]白芥子、蘿卜子、紫蘇子各等份。
[制用法]共微炒,搗研為末。用盛入絹袋, 15克每袋。每次用1袋,煮湯飲。
[功效]可治療老年性咳嗽、氣逆痰痛。
紫蘇子杏仁治老年久咳 [用料]3克紫蘇子, 30克杏仁。
[制用法]共研為細末。用白開水分3次送服。
[功效]可治療老人久咳,喉內(nèi)痰聲如拉鋸,咳嗽哮喘。
豬胰紅棗酒治老年咳喘 [用料]3具豬胰,100枚紅棗,600克酒。
[制用法]上三味同浸泡一星期。每次服10~20毫升,能飲者可加至30~50毫升。
[功效] 可治療老年咳嗽氣喘,10~20年患者均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81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妙方巧治春季常見病——咳嗽
下一篇: 柴胡洗眼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