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養(yǎng)親湯”是用三種果實組方,常用于治療頑固性咳嗽。
具體方法是: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各10克,加水適量,水煎2次,合并2次所煎汁液,于每日上下午各服1次,7日為1個療程。
方中白芥子能溫肺利氣、快膈消痰;紫蘇子能降氣行痰,使氣降而痰不逆;萊菔子可消食導滯,使氣行則痰行?!叭印?均系行氣消痰之品,根據(jù)“以消為補”的原則,合而為用,各逞其長,可使痰消氣順、喘嗽自平。
體虛脾弱之人不宜久服,待癥狀稍解,即當停藥,或加入健脾益肺之藥,標本兼顧。另外,白芥子性質(zhì)溫燥,所以肺虛引起的咳嗽以及陰虛火旺者則不宜服用。
白芥子配伍紫蘇子、萊菔子,名為“三子養(yǎng)親湯”。方中白芥子味辛,性溫,入肺、胃經(jīng),能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luò)止痛,常用于治療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麻木、腳氣等證。
紫蘇子味辛,性溫,入肺、大腸經(jīng),有下氣、清痰、潤肺、寬腸的作用。萊菔子味甘、辛,性平,歸肺、脾、胃經(jīng),能降氣化痰,消食導滯。三藥配伍,有溫肺化痰、降氣平喘、化食消積的功效,用于治療痰壅氣逆引起的咳嗽喘逆、胸悶痰多、食少難消之證,尤以老人咳嗽痰喘長期不愈為宜。
擴展資料:
現(xiàn)代藥理研究,三子養(yǎng)親湯有平喘、鎮(zhèn)咳、祛痰、抗炎、抑菌等作用。原方三藥各9克,主治痰壅氣滯證。臨床可根據(jù)痰結(jié)、氣滯和食積病情的偏重,來決定哪藥做君藥。但每劑不宜超過9克,煎服時布包,煮作湯飲。注意不宜煎熬太過。
鳳凰網(wǎng)-咳嗽痰多,煎三子養(yǎng)親湯
【答案】:D
哮喘是一種反復發(fā)作的哮鳴氣喘疾病,患兒脾虛不能化生氣血,則化源不足,故倦怠乏力,中氣衰餒,健運無權(quán),食物不化精微,故食少脘痞,大便不實,脾濕不運,反為痰濁上泛,故咳嗽痰多(D對)。蘇葶丸適于熱性哮喘(A錯)。三子養(yǎng)親湯具有溫肺化痰,降氣消食之功效,主治痰壅氣逆食滯證(B錯)。玉屏風散適于肺氣虛弱的哮喘緩解期(C錯)。金匱腎氣丸適于腎虛不納的哮喘緩解期(E錯)
中醫(yī)治療咳嗽,講究辯證施治,根據(jù)咳嗽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選擇治療方法、選擇治療方藥。對于經(jīng)??人缘娜?,不妨看看中醫(yī)為大家分析的.常見10種咳嗽情況,以及推薦給大家的治療中醫(yī)藥。
1、風寒束肺證
癥狀:惡寒重發(fā)熱輕,咳嗽聲重,胸悶,氣喘,咯痰稀白,無汗,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主方:杏蘇散合金沸草散。
2、風痰戀肺證
癥狀:咳嗽,咯痰不爽,或微惡風寒,頭痛,胸悶,舌淡紅,苔白膩,脈滑數(shù)。
治法:疏風化痰、宣肺止咳。
主方:止嗽散。
3、風熱犯肺證
癥狀:發(fā)熱,微惡風寒,咳嗽不爽,氣喘,痰黃,口渴,咽痛喉癢,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方:桑菊飲。
4、痰熱壅肺證
癥狀:咳嗽,氣息粗促,或喉中有痰聲,痰多而黃稠,咯吐不爽,或痰氣腥臭,或吐膿血痰,胸悶胸脹,面赤,發(fā)熱,口干欲飲,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化痰、宣肺止咳。
主方:清金化痰丸。
5、痰濕蘊肺證
癥狀:咳嗽反復發(fā)作,咳聲重濁,痰多易咯、質(zhì)粘稠、色白或灰,晨起或食后咳甚痰多,胸悶脘痞,嘔惡食少,體倦嗜臥,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濡或滑。
治法:燥濕化痰、宣肺止咳。
主方:蒼白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6、燥邪犯肺證
癥狀:干咳,喉癢,咽喉干痛,唇鼻干燥,無痰或少痰,不易咯出,或痰中帶血,口干,舌尖紅,苔薄黃干而少津,脈浮澀。
治法:潤燥止咳。
主方:桑杏湯。
7、寒飲停肺證
癥狀:咳嗽,胸悶,氣喘,或有哮鳴音,痰稀白或為涎沫,惡寒,頭身痛,舌淡,苔白滑,脈弦緊或弦滑。
治法:溫肺散寒、化飲止咳。
主方:小青龍湯。
8、肺陰虛證
癥狀:干咳,咳聲短促,痰少而粘難咯,或痰中挾血,或聲音嘶啞,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熱,顴紅,手足心熱,盜汗,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養(yǎng)陰潤肺止咳。
主方:沙參麥冬湯。
9 、肺氣虛證
癥狀:咳嗽日久,咳聲低微,少氣喘息,痰多稀薄,神疲乏力,面色無華,語音低微,納差,惡風自汗,舌淡,脈弱。
治法:補氣益肺止咳。
主方:補肺湯。
三子養(yǎng)親湯的組成主要是蘇子、芥子和萊菔子這三子,三子出自《壽世保元》這本書,功效是降氣、化石、化痰、消食。用于痰濁壅盛的器質(zhì)證,證見咳嗽、喘、氣逆、痰多,堵在胸部,胸悶、脘腹脹滿、吃不下東西,而且吃東西就腹脹。
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tǒng)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tǒng)稱。也泛指一個民族、地區(qū)中集居的民眾所創(chuàng)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質(zhì)的東西。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81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柴胡洗眼湯
下一篇: 治咳嗽驗方(治療咳嗽偏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