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白蘿卜一根,洗凈切絲,以潔凈紗布包后榨取汁約20毫升。如左側(cè)偏頭痛,就將蘿卜汁分數(shù)次滴入右側(cè)鼻孔中;右側(cè)偏頭痛則滴入左側(cè)鼻孔中。一日兩次,連用4~5天即可見效。
在《本草備要》中記載:“王荊公患偏頭痛,搗萊菔汁,仰臥,左痛注右鼻,右痛注左鼻,或兩鼻齊注,數(shù)十年患,二注而愈。”所說的萊菔汁就是白蘿卜汁。
中醫(yī)認為白蘿卜汁辛甘,性涼,治療因鼻塞或鼻竇炎以及外感風寒等引起的偏頭痛,有一定效果。西醫(yī)稱偏頭痛為“血管性頭痛”,在中醫(yī)看來,“不通則痛”,白蘿卜汁中含天然芥子油,滴入鼻腔通過鼻黏膜迅速吸收,起到通竅活血的效果,從而緩解偏頭痛。
患者取汁時要注意衛(wèi)生,防止因蘿卜汁受到污染而引起鼻腔、鼻竇感染的情況發(fā)生。此外,還可將白蘿卜皮貼在太陽穴處,也有一定治療效果。治療效果不明顯的,最好及時去醫(yī)院查明原因并進行針對性治療。
1.辨證要點
(1)辨外感頭痛與內(nèi)傷頭痛:外感頭痛,一般發(fā)病輕急,病勢較劇,多表現(xiàn)掣痛、跳痛、灼痛、脹痛、重痛,痛無休止,多屬實證;內(nèi)傷頭痛,一般起病緩慢,病勢較緩,多表現(xiàn)為隱痛、空痛、昏痛,病勢悠悠,遇勞則劇,時作時止,多屬虛證。
(2)辨頭痛的部位:大抵太陽經(jīng)頭痛,多在頭后部,下連于項;陽明經(jīng)頭痛,多在前額及眉棱等處;少陽經(jīng)頭痛,多在頭之兩側(cè),并連及耳部;厥陰經(jīng)頭痛,則在巔頂部位,或連于目系。
(3)辨頭痛的性質(zhì):因于痰濕多重墜脹痛,因于肝火多灼痛、跳痛,因于寒邪多掣痛,陽亢多脹痛。若瘀血頭痛,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
2.治療原則調(diào)神利竅,緩急止痛為基本治則,初病多實,治宜祛邪,以祛風散邪為主,久病多虛,治宜固元氣,以補虛為主,虛中挾實者,當權(quán)衡主次,隨證治之。
3.分證論治
(1)外感頭痛
①風寒頭痛
主證:頭痛時作,痛連項背,惡風畏寒,遇風尤劇,口不渴,苔薄白,脈浮。
治法:疏風散寒。
方藥:川芎茶調(diào)散加減。川芎10g,荊芥10g,防風10g,羌活6g,白芷10g,細辛3g,薄荷6g,甘草6g。
②風熱頭痛
主證:頭痛而脹,甚則頭痛如裂,發(fā)熱或惡風,面紅目擊赤,口渴欲飲,便秘溲黃,舌紅,苔黃,脈浮數(shù)。
治法:疏風散熱。
方藥:芎芷石膏湯加減。川芎10g,白芷10g,菊花12g,石膏20g,羌活6g,藁本10g,黃芩10g,連翹10g,牛蒡子10g。
③風濕頭痛
主證:頭痛如裹,肢體困重,納果有悶,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膩,脈濡。
治法:祛風勝濕。
方藥:羌活勝濕湯加減。羌活10g,獨活10g,川芎10g,防風10g,蔓劑子10g,藁本10g,甘草6g,藿香10g。
(2)內(nèi)傷頭痛
①肝陽頭痛
主證:頭脹痛而眩,心煩易怒,夜寐不寧,或兼脅痛,面紅口苦,苔薄黃,脈弦有力。
治法:平肝潛陽。
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10g,鉤藤10g,石決明30g,桑寄生10g,川牛膝10g,杜仲10g,益母草10g,夜交藤15g,黃芩10g,梔子10g。
②腎虛頭痛
主證:頭痛且空,每兼眩暈,腰痛酸軟,神疲乏力,遺精,帶下,耳鳴,少寐,畏寒,肢冷,舌紅少苔,脈細無力。
治法:溫腎填精。
方藥:右歸飲加減。熟地黃15g,附子10g,肉桂6g,鹿角10g,人參10g,當歸10g,山藥15g,山茱萸10g,枸杞子10g。
③氣血虛頭痛
主證:頭痛而暈,心悸不寧,遇勞則重,神疲乏力,自汗氣短,畏風,面色無華;舌質(zhì)淡,苔薄自,脈細弱。
治法:補養(yǎng)氣血。
方藥:補中益氣湯合四物湯加減。炙黃芪20~30g,熟地黃15g,白術(shù)10g,黨參20g,當歸10g,白芍12g,陳皮6g。川芎6g,白芷6g,升麻6g,柴胡6g。
④痰濕頭痛
主證:頭痛昏蒙,胸脘滿悶,嘔惡痰涎;苔白膩,脈滑或弦滑。每遇陰天發(fā)作或加劇。
治法:化痰祛濕降逆。
方藥: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加減。半夏10g,白術(shù)10g,天麻10g,茯苓15g,生薏苡仁30g,陳皮6g,白芷6g,白蔻仁6g。
⑤瘀血頭痛
主證:頭痛經(jīng)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或有頭部外傷史,或婦人經(jīng)期發(fā)作并伴痛經(jīng),舌質(zhì)紫,或有瘀斑,脈弦或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痛。
方藥:通竅活血湯加減。桃仁10g,紅花10g,赤芍15g,川芎10g,當歸10g,人工麝香0.2g(沖服),川牛膝10g,枳殼10g,柴胡10g。
4.單驗方治頑固性頭痛、偏頭痛方可選用:
(1)全蝎、蜈蚣各等份,共為細末,每服2g,3/d。
(2)制川、草烏各6g,白芷、僵蠶各6g,生甘草9g,研細末,分成6包。每日1包,分3次用綠茶送服。用治頑固性風寒頭痛效佳。
(3)川芎、白芷各15g,大頭魚魚頭1個,文火燉40min,飲湯。對偏頭痛療效尤佳。
5.針灸療法
(1)外感頭痛:巔頂部痛者取百會、通天、阿是穴、行間等穴;前頭部痛者,取上星、頭維、阿是穴、合谷穴;后頭部痛者,取后頂、天柱、阿是穴、昆侖穴。
(2)肝陽頭痛:取風池、肝俞、腎俞、行間、俠溪穴刺之。
(3)痰濕頭痛:取中脘、內(nèi)關(guān)、豐隆、解溪穴刺之。
(4)氣血虧虛頭痛:取脾俞、腎俞、關(guān)元、足三里穴刺之。
6.推拿療法推三點,首先推神庭穴,用雙拇指交替,從頭發(fā)尖過神庭穴,入發(fā)際2寸,用力推10次;然后推太陽,雙拇指分別用力按住太陽穴,用力推至耳尖為止;最后推頭維穴,方法同上。用此法治療頭痛,絕大部分立即緩解或疼痛暫消失,方法簡便可靠。
【預(yù)防】起居有常,飲食有節(jié),勞逸結(jié)合,情志調(diào)暢,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82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針灸配合按摩治頸性失眠(中醫(yī)的針灸有···
下一篇: 治失眠(治失眠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