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銼,先下油脂于鍋內煎令熔,次下藥,以文火煎半日,次下松脂、蠟,候香熟,以綿濾去滓,都入藥油于鍋中,納黃丹,不住手攪令勻,候色變紫色,收得油方盡,軟硬得所,用瓷盒盛。
功能主治 : 內消止痛。主癰疽發(fā)背,癰腫丹毒,一切瘡癤。
用法用量 : 攤在故帛上貼之。
摘錄 : 《圣惠》卷六十三
制法 : 上為極細末,以生桐油調為膏,夾紙做成,著肉面針刺數(shù)十孔。
功能主治 : 臁瘡。
用法用量 : 方中輕粉、朝腦、水龍骨用量原缺。
摘錄 : 《瘍科選粹》卷五
制法 : 清油煎豆黑色,去豆,用黃丹入油慢火熬,攪勻作膏。
功能主治 : 腳折(腳皸)。
用法用量 : 煎冬橘葉湯洗凈涂之。
摘錄 : 《普濟方》卷三○○
制法 : 前3味以生綿袋盛,入油,慢火熬半日,濾出,下黃丹,以柳木蓖攪,候變黑,膏成,入蠟、乳香更熬,硬軟得所,用瓷盒內盛。
功能主治 : 一切癰疽發(fā)背,疼痛不止,大渴悶亂,腫硬不可忍。
用法用量 : 故帛攤貼,每日換2次。
摘錄 : 《圣惠》卷六十三
制法 : 上藥人蜜調,用瓷盞盛之,以文武火養(yǎng),候成膏。
功能主治 : 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 : 涂瘡上。
摘錄 :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二九九
制法 : 上藥熬成膏。
功能主治 : 口瘡。
用法用量 : 涂口內。
摘錄 : 《普濟方》卷二九九
【別名】丹(《范子計然》),黃丹(《抱樸子》),真丹(《肘后方》),鉛華(《別錄》),丹粉(《新修本草》),黃龍肝(《石藥爾雅》),紅丹、虢丹(《續(xù)本事方》),國丹(《秘傳外科方》),鉛黃(《本草衍義》),黃虢丹(《普濟方》),朱粉(《綱目》),東丹(《慎齋遺書》),松丹(《現(xiàn)代實用中藥》),朱丹、陶丹(《藥材學》),障丹、桃丹藥(《非金屬礦產開發(fā)應用指南》)。
【英文】【拉丁】PlumbumRubrum【商品名】鉛丹、東丹、黃丹、川丹、廣丹等。
【處方名】鉛丹、黃丹、彰丹、廣丹、東丹、陶丹等。
【性味】味辛,性微寒,有毒。
【歸經】歸心、肝經。
【功效】解毒祛腐,收濕斂瘡,墜痰鎮(zhèn)驚。
【考證】 鉛丹首載于《本經》,列為下品。早在東漢狐剛子就有煅鉛為“丹”的方法,故《別錄》云:鉛丹“生于鉛,生蜀郡平澤?!薄侗静萁浖ⅰ吩疲骸凹唇癜俱U作黃丹也。畫用者?!敝赋隽算U丹的來源和用途。唐代《丹房鏡源》創(chuàng)“消黃法”制造鉛丹(炒鉛丹法),《綱目》曾轉引此法,而李時珍又記載了工藝簡便,效率更高的“礬消法”煉制鉛丹,并云:“今人以作鉛粉不盡者,用消石、礬石炒成丹?!钡陨现品ㄋ?,常是紅黃色的不夠純凈的鉛丹。天然產的“鉛丹”,常與方鋁礦、白鉛礦、鉛礬等共存,難以揀選,含有較多雜質,通常不作藥用。
【藥源】為用純鉛Minium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鉛Pb3O4(2Pbo·pbo2)。
【形態(tài)】
【產地】產于河南、廣東、福建、湖南、云南等地。全國各地均有銷售。
【采收】[制法]1.將鉛加白礬熔化,攪拌,經8~10h取出冷凝,牛成氧化鉛塊,研末,倒缸內,加水攪動,取浮在水中的細末,另置一缸靜沉。取靜沉后的水飛末曬干,入鐵鍋內徐徐加熱24h,取出研細,過篩即成。2.將純鉛置鐵鍋中加熱,炒動,使之氧化,再放人石臼中研成細粉。倒入缸內加水漂洗,將粗細粉末分開,漂出的細粉,再經氧化24h,研成細粉,過篩即得。
【炮制】《經驗方》:“煅透紅,冷,取研細為末。”《綱目》:“凡用,以水漂去消鹽,飛去砂石,澄干,微火炒紫色,地上去火毒,入藥?!?br>
【商品情況】
【藥材特征】 本品為橙紅色或橙黃色粉末。不透明;土狀光澤。體重,質細膩,易吸濕結塊,手觸之染指。無臭,無味。
以色橙紅、細膩潤滑、遇水不結塊者為佳。
【藥材鑒別】 不溶于水和酒精,能溶于硝酸,溶于鹽酸則放出氯氣。熾熱之,放出氧氣,一部分變?yōu)檠趸U。
【應用】用于癰疽瘡瘍。鉛丹功能解毒祛腐,斂瘡消腫,生肌。李時珍稱之“為外科必用之物也”,外科諸癥均可以本品外用。如治療癰疽發(fā)背初起,腫硬疼痛,尚未潰膿者,可與黃連、白蘞、乳香等清熱解毒和血藥相伍,方如《圣惠方》黃丹膏;治療癰疽瘡瘍潰爛,膿水淋漓者,以本品配伍煅石膏、輕粉、冰片,研細外摻,以提膿拔毒,生肌收口;治療瘡瘍膿水已盡,瘡口久不收斂者,可以本品與熟石膏、輕粉、龍骨、乳香、沒藥等配伍,以解毒斂瘡收口;治療瘡瘍歹肉不去,新肌不生者,以本品與輕粉、砒霜、干胭脂等配伍,制成錠子外用,以祛腐生肌,如《證治準繩》紅玉錠子;治下肢臁瘡等慢性潰瘍,久久不能收口者,《積德堂方》以本品加黃蠟、香油,加熱溶化成膏,以油紙攤貼之。
用于濕瘡、濕癬等皮膚病,及口腔粘膜疾病。治療濕瘡,以鉛丹與黃柏、黃連、輕粉等配伍,以祛濕拔毒,殺蟲止癢;治療腳癬,趾縫濕爛奇癢,以之研細,干摻患處,如《普濟方》大效金絲膏;現(xiàn)代有以本品與朱砂、枯礬等分,為極細末,治療阿弗他口炎甚佳,以此治療女陰潰瘍亦效。
本品古代亦用于驚癇、癲狂、瘧疾、痢疾等證,今已少用。
?。ㄓ糜谕饪浦T證,潰后膿水不凈?;蚰摮霾粫?,或胬肉不生,甚至形成竇道瘺管者,有拔毒提膿;祛腐生肌之效,故《瘍科綱要》謂之“一切潰瘍皆可通用,拔毒提膿最應驗”。用時可將紅粉研極細末,每用少許撒患處;如瘡口小或形成竇道者,可制成藥捻插人。若與清熱斂瘡之煅石膏同研極細用,其效更佳。但須視膿水排出的通暢情況,腐肉脫落的難易程度;來確定本品與煅石膏用量的比例。如出膿后,膿水不暢者,可2:8,如《外科傳薪集》九轉丹、《外傷科學》八二丹;若腐肉難脫,臟水不凈者???:7,甚至5:5,前者如《外傷科學》七三丹,后者如《外傷科學》五五丹;若膿腐將凈。瘡口欲合者,可1:9,如《醫(yī)宗金鑒》九一丹。) 【用量】0.15-0.30g
【禁忌】鉛丹有毒,且有蓄積作用。外敷不宜大面積、長時間使用,以防引起中毒。一般不作內服,必要時應控制劑量,只可暫用,并嚴密觀察。服藥期間禁止飲酒,防止過勞、饑餓、感染,以免使?jié)撛阢U游離出來,引起急性中毒。孕婦、哺乳婦女及兒童禁用。中毒癥狀,參見“鉛”條。
【附方】 1.治癰疽發(fā)背,疼痛不止,大渴悶亂,腫硬不消黃丹七兩,蠟二三兩,白蘞二兩(銼),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乳香二兩(末),黃連一二兩(銼),生油一升。上藥白蘞、杏仁、黃連以生綿袋盛,入油慢火熬半日,濾出,下黃丹,以柳木篦攪,候變黑膏,入蠟、乳香更熬,軟硬得所,用瓷盒合盛,故帛攤貼,日二換之。(《圣惠方》黃丹膏)
2.治瘡口不合木香二錢,黃丹、枯礬各五錢,輕粉二錢。上件另為細末,用豬膽汁拌勻曬干,再研細。摻患處。(《癰疽神秘驗方》生肌散)
3.治破傷水入,腫潰不愈鉛丹、蛤粉等分。上同炒變色。摻瘡上,水即出漸愈。(《圣濟總錄》鉛丹散)
4.治濕癬東丹、綠豆粉、日礬各一錢。上為細末。調敷患處。(《慎齋遺書》)
5.治鵝掌風癬黃丹、輕粉各等分。上為末。用豬臟頭燒油調藥擦之。(《種杏仙方》)
6.治鼻(疒查)贅子,及面上雀斑黃丹、硇砂、巴豆、餅藥各三錢。上為末,入生礦石灰末一匕。用雞子清調勻,酒齄鼻用鵝翎蘸刷之;雀兒斑以竹針刺破,挑藥點涂之,才覺痛,微腫洗去。(《普濟方》)
7.治外痔黃丹、滑石各等分。上為細末。新汲水調涂,日三五上。(《嬰童百問》丹石散)
8.治口舌瘡,爛痛不瘥黃丹二兩,蜜一兩。上件藥,相和,以瓷盞納盛,坐在水銚子內,慢火煮一炊久,用綿濾過,都入瓷盞內,再煮如糊,藥成,即丸如酸棗子大。每服一丸,綿裹含咽津,日三四度含之。(《圣惠方》)
9.治目赤及翳鉛丹、烏賊骨大小等分。上二味合研細,和白蜜如泥,蒸之半食久,冷,著眼四眥,日一。(《千金要方》)
10.治燙火傷黃丹一兩,潮腦五錢。為末,以蜜調勻,涂于傷處。(《瘍醫(yī)大全》)
11.治赤白痢,所下不多,遍數(shù)不減黃丹一兩(炒令紫色),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搗末)。上件藥,用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丸。(《圣惠方》)
12.治吐逆北來黃丹四兩(篩過),用好米醋半升,同藥入銚內,煎令干卻,用炭水三秤,就銚內煅透紅,冷,取研細為末,用粟米飯丸如梧桐子大,煎酵湯下七丸,不嚼,只一服。(《經驗方》碧霞丹)
13.治腋氣膩粉、明礬、紅丹各等分。上為末,臨睡時抹之。(《續(xù)本事方》)
【文獻】
【醫(yī)論】1.綜論鉛丹效用及機理 ①李時珍:“鉛丹,體重而性沉,味兼鹽、礬,走血分,能墜痰去怯,故治驚癇癲狂、吐逆反胃有奇功。能消積殺蟲,故治疳疾、下痢、瘧疾有實績。能解熱拔毒,長肉去瘀,故治惡瘡腫毒,及入膏藥,為外科必用之物也?!保ā毒V目))②張石頑:鉛丹“能墜痰止瘧,《本經》言止吐逆胃反,治驚癇癲疾,除熱下氣,取其性重以鎮(zhèn)逆滿也。仲景柴胡龍骨牡蠣湯用之,取其入膽以祛痰積也。但內無積滯,誤服不能無傷胃奪食之患。傅瘡長肉,墜痰殺蟲,皆鉛之本性耳?!保ā侗窘浄暝罚?br>
2.論鉛丹非“性涼而無毒” 朱丹溪:“丹出于鉛而曰無毒,又曰涼,予觀竊有疑焉,曾見中年一婦人,因多子,于月內服鉛丹二兩,四肢冰冷強直,食不入口。時正仲冬,急服理中湯加附子,數(shù)貼而安,謂之涼而無毒可乎?”(《本草衍義補遺》)
?。?.論紅粉用陳久者良趙濂:“三仙丹,新者性燥,用于提膿散內,則有痛蝕肌之虞;用于長肉方中則無毒盡肌生之效。須得陳去三十年者,燥性轉平,始堪人藥。”(《醫(yī)門補要》)
2.論紅粉用后痛與不痛,在于煉制得法,研必極細,不可重用張山雷:“俗謂陳久不痛,新煉者則痛,殊不盡然。頤嘗以新煉之丹試用,亦未作痛,但研必極細,用時止用新棉花蘸此藥末;輕輕彈上薄貼,止見薄薄深黃色已足,如多用之則痛矣。門外人見之,必謂吝惜藥末,不肯重用,而不知此丹力量甚厚;必不可多乎?!薄盎鸷虿患?,藥力不及,功用必有不逮,市肆中有煉成者,嘗試用之、病者皆作痛,而自制者則不痛,此必有故?!保ā动兛凭V要》)
【成分】主要成分為Pb3O4.或寫作2PbO.Pb2,理論上PbO2為34.9%,但實際上優(yōu)質品為23~25%;其極限甚廣闊,即PbO2為5~34%。鉛丹的紅色頗不相同,但與Pb2O4含量則無甚關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582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鶴虱飲
下一篇: 黃丹軟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