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癩風。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匕,空腹以清酒2合和藥飲盡。大饑即食小豆羹飲為良,莫多食,但食半腹許即止。若食多飽,則蟲出即遲。日西南空腹更1服,多少如前。若覺小便似淋時,不問早晚,即更服藥,多少亦如前,大饑即食。
摘錄 : 《千金翼》卷二十一引《耆婆方》
制法 : 上為細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
功能主治 : 大風出五蟲癩,四色可治,唯黑蟲不可治,宜先服此。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空心以清酒調下;饑即食小豆羹飯為良,切忌多食,食飽蟲即散遲,日西腹空更服1錢;若覺小便似淋痛,不問早晚,即更服1錢;若覺欲小便如似痛澀,即就瓷器中尿,尿出看之,其蟲或如爛筋狀,各逐其臟,辨蟲之顏色也。
摘錄 : 《圣惠》卷二十四
是真的
印度神藥牛糞尿的強勢崛起
“喔,感謝這神賜的禮物,干杯,干杯!”
印度北方名城阿格拉(泰姬陵所在地),42歲的男子賈拉姆·辛哈的牛棚里聚集了眾多同道,辛哈從牛屁股那兒接來杯熱氣騰騰的新鮮牛尿,仰起脖子一飲而盡。
喝完了自然要現身說法,辛哈說他以前患有糖尿病12年,自從開始飲牛尿后,疾病就離他遠去了,“牛尿不僅能治糖尿病、肺結核、腫瘤,還能防癌”,已經接近于包治百病。
幾年前,還看不到有如此多的人來討牛尿喝,現在辛哈家的牛尿成了緊俏物資。辛哈看到了當中的商機,他準備引資舉辦一個“牛尿廠”,開始工業(yè)化生產,產品有:牛尿口服液、牛尿滴眼液、牛尿牙膏、牛尿香皂、牛尿洗發(fā)水……
辛哈的牛尿口服液的廣告詞我都替他想好了:“千年古方、神的贈予、喝出健康,啊……爽!”
(注:辛哈跟朋友們把接來的新鮮牛尿一飲而盡)
隨著食用牛糞尿在印度教原教旨信徒中的興起,這幾年生產牛糞尿食品和保健品的產業(yè)也在強勢崛起。市場上倍受推崇的牛糞尿頂級保健品叫“潘查加維亞”,由“牛糞、牛尿、牛奶、酥油、凝乳”混合制成。牛的排泄物為何近年在印度民間如此深受歡迎,說來話長。
若說牛兒與猴兒是印度的兩大吉祥物,還是貶低了它們的地位。
印度教徒眼中,猴兒是神猴“哈奴曼”的化身(中國孫悟空大師的原型),曾經協(xié)助羅摩戰(zhàn)勝惡魔,締造了美好人間;牛兒那更不得了,身上每個部位都有無數的神靈附體。
牛兒和猴兒在印度的準確定位應該叫“神物”,既然是神物,那就不可受侵害,由此給當代印度帶來兩患:牛患和猴患,城鄉(xiāng)道路上到處瞎逛的悠閑牛仙,驕橫跋扈不可一世的囂張猴神。
這樣一種場景在印度是很常見的:一位農夫(婦)把辛辛苦苦種植的瓜果蔬菜用板車拖到城里擺個攤,以此養(yǎng)家糊口??粗鴿M車美食,一群坐在屋頂上的“哈奴曼”早就垂涎三尺了。你又不能打,只能嚇唬,既然人家是神猴,那也是高智能生物,時間長了就知道你不過是虛張聲勢。時而發(fā)起群攻,時而聲東擊西,一車瓜果蔬菜就很快就給禍害了?!肮憋柵家?,有時酒足飯飽后還在現場肆無忌憚拍AV,農夫(婦)只有抹著淚水推車回家。“哈奴曼”在現代印度社會,配得上“城管”這金光閃閃的兩個字。
牛兒、猴兒與現當代印度政治和社會結下難解之緣,一個政黨對待牛和猴的態(tài)度對選票頗有影響。待它們過寬,干擾人們生活太嚴重,大家有怨言(尤其比較世俗化的人群);待它們過嚴,大家也要抗議(尤其是原教旨信徒)。怎樣把牛神和猴神伺候好管理好,這是印度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需費神思考的問題。
對農業(yè)人口而言,牛牛確渾身是寶,是很多民族的勞動工具和衣食來源。中國的苗、瑤、壯、侗等少數民族以及一些漢族農村同樣有牛崇拜。??梢援旕W獸和耕畜,牛糞可以做燃料,牛肉、牛奶可當食物,牛的皮毛還能制造衣物和用具。
同為神物,但牛與當代印度政治的關系最為復雜,畢竟世界上把“孫悟空”當工具和食物的人群極少,大部分印度教徒不吃葷,更不吃牛,但印度另一個很大的群體——穆斯林是吃牛肉的,種姓時代留下的“達利特(賤民)”階層也沒有這些禁忌。
與此同時,印度還是近年世界兩大牛肉出口國之一,不過需加說明,印度教徒崇拜的神牛是“印度瘤牛”,而非水牛,出口的主要是后者。印度教徒把口福讓給了美國人,瘤牛在印度被當神供,美國人引進后經過育種改良,變成品種更優(yōu)秀的“婆羅門?!?,是美國人最普遍的牛肉來源。不過保守的印度教徒可不贊同這觀點,他們認為血統(tǒng)古老且純潔的瘤牛才最神圣,它的尿和糞的藥用價值更高。
(注:牛兒渾身都有各種神駐扎。來自牛身上的“牛糞、牛尿、牛奶、酥油、凝乳”混制的“潘查加維亞”是頂尖保健品)
印度為歐美發(fā)達國家貢獻了大量的軟件工程師和優(yōu)秀醫(yī)生,國內總體醫(yī)療水平雖然還落后,但一流的現代醫(yī)院和醫(yī)生也不少,可它的神學醫(yī)療體系在民間同樣欣欣向榮。
如果問一個印度教徒:“牛是什么?”他會告訴你:“牛是母親!”是啊,牛是母親的話,人怎么能吃母親的肉呢,這種情感還是可以理解的。
印度國父圣雄甘地從中年開始在宗教上越來越虔誠,不僅不吃牛肉,連葷菜都不沾,最后發(fā)展到牛奶也不喝了,因為他36歲那年宣布“禁欲”,認為牛奶有可能催發(fā)性欲。
甘地在他的自傳中說:“我聽說一個有名的印度教徒皈依了基督教。大家都在談論這件事,說他受過洗禮,就得吃牛肉和飲酒,還得改換服裝,而且從 此以后出門就得穿上西服,戴上禮帽。這些事使我忍受不了。真的,我想,如果一種宗教強迫人吃肉、喝酒、易服,這還配稱為宗教嗎?我還聽說這個新皈依者已經開始詆毀他祖先的宗教、習俗和他們的國家。所有這一切都使我厭惡基督教?!备实赝瑯油瞥缗#埠粲跞藗兩拼齽游?。
甘地的這種情緒雖然極端了點,不吃牛甚至不吃葷仍然可理解,但“母親”的尿和糞怎么就變成包治百病的神藥呢!
印度教內部非常多元,不似其它宗教那樣相對比較統(tǒng)一,教內派別林立,但不管“毗濕奴派、濕婆派、性力派”等教派,還是“數論派、勝論派、正理派、瑜伽派、吠檀多派、彌漫差派”這些印度教哲學流派;辯識其是否為印度教有一個最重要的標準——承不承認“吠陀經典”的權威性。
吠陀經典由《吠陀本集》、《梵書》、《森林書》和《奧義書》等一批古老典籍構成,叫作“神啟”。吠陀本集為重中之重,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四部,分別成書于2700年至3500年前,都是由婆羅門撰寫的。
依據“吠陀經典”產生的印度教醫(yī)學稱為“阿育吠陀”,吠陀指知識,阿育指生命。寬泛地講,人們通常稱之為“印度醫(yī)”,不過要嚴格探究,這個稱呼不準確,印度醫(yī)還包含了“佛教醫(yī)”、“達羅毗茶醫(yī)(原住民醫(yī))”、“ 悉達醫(yī)(耆那教醫(yī))” 、“ 尤那尼醫(yī)(印度化的阿拉伯醫(yī))”幾大類。當然了,阿育吠陀絕對是南亞次大陸最著名最主流的傳統(tǒng)醫(yī)學。
《阇羅迦集》、《妙聞集》、《八心集》為阿育吠陀的三大醫(yī)典,前兩者由阇羅迦和妙聞成書于公元1至4世紀,后者由婆拜他成書于公元7世紀,三人并稱阿育吠陀三醫(yī)圣。
阿育吠陀理論的術語頗難用外語準確翻譯,大概譯成中文的話,它認為萬事萬物由“地、水、空、風、火”構成,而人體有三體素,稱為“氣、膽、痰”,氣司空與風,膽司火,痰司地和水,三體素構成一個體系,體系平衡人則健康,體系失衡人則生病。
阿育吠陀醫(yī)聲稱他們有如下重要特征:一、視人為一個整體,用整體療法;二、藥物價格便宜,印度的阿育吠陀公立醫(yī)院,看病住院皆免費,唯有服用貴金屬和鉆石煉制的高價藥物才收費;三、沒有毒副作用;四、萬物皆藥;五、重視身心,所以也重視養(yǎng)生;六、重視食療;七、是一種順應大自然的治療方法。
古代世界,阿育吠陀的確是相當“發(fā)達”的傳統(tǒng)醫(yī)學,有一套基于神學、哲學、經驗的龐雜理論,還有繁多的藥方和外科手術技巧。阿育吠陀不僅對南亞的佛教醫(yī)學等成形有根基性作用,還通過佛教醫(yī)學刻影響了漢醫(yī)、韓醫(yī)、蒙醫(yī)、藏醫(yī)。
隋書經籍志里就載有“龍樹菩薩藥方、西域諸仙所說藥方、婆羅門諸仙藥方、婆羅門藥方”等十一種佛教醫(yī)籍,都可以看到阿育吠陀的影子。
孫思邈的《千金方》也吸納了源于阿育吠陀的佛醫(yī)內容:四大說——地水火風和合成人;萬物皆藥——好吃的叫食物,不好吃的叫藥物,但藥食亦可換用;萬病丸——一方治多病,如治百病的耆婆萬病丸;醫(yī)方——各種印度方劑,如阿魏雷丸散方、甘參消石酒方、耆婆湯等;養(yǎng)生保健——用楊枝漱口的保健,練天竺按摩和十八勢等稱為“婆羅門法”的養(yǎng)生動功。
吠陀醫(yī)典里記載著一種叫“撒拉卡亞”針刺療法,所以國際醫(yī)史學界有很多學者認為,針灸是由阿育吠陀傳入中國。
16世紀初,突厥化的蒙古貴族巴布爾從中亞率兵攻入印度,建立了印度最后一個王朝——莫臥兒王朝。由于統(tǒng)治者都是穆斯林,所以印度教的阿育吠陀醫(yī)學沒得到什么重視;19世紀開始,阿育吠陀又遭受現代醫(yī)學沖擊更趨衰落,但隨著印度教民族主義興起,有點回光返照。印度獨立后,阿育吠陀獲得法定地位,有自己的醫(yī)學院、醫(yī)院、診所一整套體系。
現代醫(yī)學沖擊下,阿育吠陀出現了改良派和正統(tǒng)派,改良派認為應該充分吸納現代醫(yī)學來改造阿育吠陀使其獲得新生;正統(tǒng)派則強調這毫無必要,阿育吠陀是永遠偉大光榮正確的,衰敗的原因是穆斯林王朝和英國殖民者壓制,只要堅持經典,就可恢復“黃金時代”。兩派長期論戰(zhàn)不絕,隨著獨立后阿育吠陀教育體系建立,就演化成了“學院派”和“民間派”。
從學院派的學制和課程設置來看,的確是“改良”了,大學五年半本科學制,要學《阿育吠陀基礎理論》、《阿育吠陀史》、《藥物學》、《制藥學》、《法醫(yī)學》、《解剖學》、《生理學》、《毒物學》、《衛(wèi)生學》……最后一年要專學“現代醫(yī)學”(不學這個還是難有立身之本),學院派口號可以說是“阿西醫(yī)結合療效好”。
民間派經常指責政府和學院派毀壞了神留下的好醫(yī)學,摻雜了亂七八糟的東西,而他們所學是最正宗的。他們經常謊稱,阿育吠陀某種牛糞尿藥物又獲得了“國際專利”,言下之意為連外國人都趨之若鶩,本國消費者應放心服食,也指責印度政府對之相當怠慢。
事實上,既沒有什么“國際專利”這玩意兒,印度政府對阿育吠陀醫(yī)的管理越來越松軟,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和官員出于“政治考量”,日益對牛糞尿藥品、保健品大開綠燈。
阿育吠陀醫(yī)這樣解釋牛糞尿的藥理,并說引自于吠陀醫(yī)典:
1、牛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是它的孩子,故牛尿有益于身體;2、疾病因為基本的體素失衡所致,牛尿能使之平衡;3、在所有的尿中,牛尿是最優(yōu)質的;4、牛尿不會腐爛,越老的牛尿越有益。這么一說,辛哈等人喝新鮮牛尿有點吃虧,放上十天半月再飲用才達到最佳療效。
印度醫(yī)學專欄作家卡科拉亞經常寫文章抨擊牛糞尿入藥,有次他問一個阿育吠陀醫(yī)生:“你們說牛糞尿的藥用價值來自阇羅迦、妙聞的書,他們都是一二千年前的人,他們生活的年代還沒有生物化學、微生物學,不知道物質成份,可現在都21世紀了?”對方答道:“可是,從阇羅迦時代到現在,牛糞尿的成分并沒有變過啊!”卡科拉亞當然就暈倒了!
今天的阿育吠陀醫(yī)生和原教旨教徒看來,吃牛肉是罪孽,吃牛糞尿卻能治百病,這與“經典”所說真可謂大相徑庭。
阿育吠陀三大醫(yī)圣的書中,同樣說過“牛肉和牛肉湯“是良藥,阿育吠陀醫(yī)生和藥商卻對此事絕口不提。《妙聞集》里講述了牛肉湯的藥用價值,并稱牛脂可以治療體虛和風濕。印度教兩大史詩之一的《摩訶婆羅多》也明確記載,牛肉不僅是美食,還是“賞賜品”。
印度教文化(吠陀文化)由遠古雅利安部落侵入當地后逐漸融合而成,吠陀經典里記載他們的主要活動就是祭祀與打仗。早期作為游牧民族,怎可能不吃葷。遠古時代,印度教不僅吃葷,還吃牛羊肉。吠陀經典里就提到約250種動物,并認為其中有50種可用來祭祀和當作食物。
印度教后來普遍主張不吃葷,這是為了應對佛教的挑戰(zhàn),因佛教主張不殺生,批評牲祭。后來長期作為被統(tǒng)治階層,印度教只有靠不斷強化宗教信仰保持認同,凝聚內部,牛崇拜逐漸被推向極致。莫臥兒王朝巴布爾皇帝時代,“牛是母親”這種觀念已相當普及。為了安撫在印度教人口中占優(yōu)勢的婆羅門階層,巴布爾臨終前叮囑皇太子尊重牛崇拜,避免殺牛。
獨立以后,牛逐漸變成右翼黨派大眾政治動員的工具,“印度國民志愿團“——這個印度教民族主義團體(據稱是世界上第二大政治組織)積極推動在全國實施“屠牛禁令”,八十年前并未在政治領域獲得多大回應。
印度是把“社會主義”寫入憲法的國家,曾長期實行計劃經濟(有別于蘇聯(lián)式計劃經濟),自1991年印推行改革開放后,出現了民族主義崛起和宗教復興這個大背景,偏世俗和中左的民族主義政黨國大黨力量有所衰頹,情況就不太一樣了,牛兒的地位越來越神。
古吉拉特邦等地區(qū),已經實施了屠牛禁令,盡管其它教派和人士顧及印度教徒的反應,不會在公開場合屠牛。因為很多歷史學家和科學家對過度崇牛而編造出來的神話不賣賬,國大黨等中左翼主流大黨亦對此反應激烈,這讓原教旨主義者相當惱火,覺得打贏這仗還需爭取下一代。經過他們多年游說,2006年教育委員會終于同意,在中小學教科書中,把古印度吃牛的歷史一筆抹掉了。
“世界印度教大會”主席托拉迪亞說,古代只有低種姓才吃牛,婆羅門是不吃的,教科書中的說法是錯誤的,這是編寫教科書的歷史學家術業(yè)不精犯的錯誤。
猴兒會給人們添亂,但牛兒很乖,制造麻煩的是崇拜牛的激進份子。印度教常被人說成是“最古老的,內部最多元,寬容度較高”的宗教,這個說法大致準確,但有些極端原教旨信徒碰到牛的問題時,很容易就變成了惡魔。
2002年西北部的哈里亞納邦,當地正在慶?!笆畡俟?jié)”,這是印度教最盛大的節(jié)日,紀念羅摩戰(zhàn)勝魔王羅波納。有極端份子在人群中大喊,說看到幾個“達利特”殺死了牛并剝牛皮,是對神靈的褻瀆,煽動起一伙暴徒對五個達利特實施了私刑處決。
達利特從事臟活累活,收集老死在野外的動物尸體(主要是牛)回去處理是他們工作之一。很多達利特因為窮,不講那些宗教禁忌,是吃牛肉的,只要不在公眾場合就行。這五個達利特那天就是在干本質工作,運野外的牛尸體回家,這完全是一樁極端份子造謠引發(fā)的悲劇。
(注:上圖為治慢性病的牛糞尿藥物、牛糞飲料、牛糞保健品“潘查加維亞”、用作消毒劑的蒸餾牛尿等)
《金融時報》時報駐南亞主任愛德華·盧斯在他的經典作《不顧諸神:印度的奇怪崛起》一書中,記載了刷新他三觀的“牛崇拜”。盧斯應北方邦農民維倫德的邀請到他們的村莊參訪,他發(fā)現當地婦女在分娩時愛用牛糞作為消毒劑,而當地的孕婦死亡率是8%,居印度之首。
盧斯拜訪世界印度教大會經營的“牛產品研究中心”,這里致力于生產在農村深受歡迎的各種牛糞尿產品。中心負責人蘇尼爾·曼辛卡告訴他,除了吠陀經典里提到的藥物,其它任何藥物都毫無價值。
接近一個巨大牛棚時,曼辛卡要求盧斯脫下鞋子,從覆蓋著牛糞尿凝漿的地上走過,“你知道嗎,牛糞是一種殺菌劑,你有腳氣的話,從這里走過,就可以治愈”。中心有實驗室,擺放著很多盛滿牛糞尿的瓶子,一個大口杯里的牛尿還冒著氣泡,這是中心開發(fā)的“牛尿治癌抗氧化藥劑”。
印度的牛糞尿食品、保健品、藥品,目前主要的消費群體有三大特征:農村人口居多、低收入低文化階層居多、原教旨信徒居多。阿育吠陀醫(yī)生和藥商口中“遵循吠陀經典”,不過是句“有意無意的假話”,只能從更多的經濟和政治角度去解釋牛糞尿的崛起。
【處方】阿魏3分,紫雷丸3分,雄黃3分,紫石英3分,朱砂半兩,滑石半兩,石膽半兩,丹砂半兩,雚蘆半兩,白蘞半兩,犀角半兩,斑蝥(去足翅)40枚,芫青(去足翅)40枚,牛黃5分,紫鉚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癩風。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空腹以清酒2合和藥飲盡。大饑即食小豆羹飲為良,莫多食,但食半腹許即止。若食多飽,則蟲出即遲。日西南空腹更1服,多少如前。若覺小便似淋時,不問早晚,即更服藥,多少亦如前,大饑即食。
【摘錄】《千金翼》卷二十一引《耆婆方》頁首阿魏雷丸散 《圣惠》卷二十四
【處方】阿魏1分(生用),雷丸半兩,雄黃半兩(細研),朱砂半兩(細研),滑石半兩,石膽1分(細研),消石半兩(細研),白蘞1分,犀角屑半兩,牛黃半兩(細研),紫石英半兩(細研,水飛過),斑蝥20枚(糯米拌炒米黃,去翅足),芫青20枚(糯米拌炒,米黃,去翅足)。
【制法】上為細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
【功能主治】大風出五蟲癩,四色可治,唯黑蟲不可治,宜先服此。
【用法用量】每服1錢,空心以清酒調下;饑即食小豆羹飯為良,切忌多食,食飽蟲即散遲,日西腹空更服1錢;若覺小便似淋痛,不問早晚,即更服1錢;若覺欲小便如似痛澀,即就瓷器中尿,尿出看之,其蟲或如爛筋狀,各逐其臟,辨蟲之顏色也。
【摘錄】《圣惠》卷二十四頁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65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阿魏雄黃丸
下一篇: 阿魏香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