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白葛花、天門冬、白茯苓、牡丹蕊、小豆花、縮砂仁、葛根、官桂、甘草、海鹽、木香、澤瀉、人參、陳皮、枸杞。
制法 :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 令人不醉。主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細嚼,熱酒送下。
摘錄 : 《濟陽綱目》卷十一
目錄1拼音2《全國中草藥匯編》:葛花 2.1拼音名2.2來源2.3性味2.4功能主治2.5葛花的用法用量2.6摘錄 3《中華本草》:葛花 3.1出處3.2拼音名3.3英文名3.4葛花的別名3.5來源3.6原形態(tài)3.7生境分布3.8性狀3.9化學成份3.10炮制3.11性味3.12歸經(jīng)3.13功能主治3.14葛花的用法用量3.15附方3.16各家論述3.17摘錄 附:1用到中藥葛花的方劑2用到中藥葛花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葛花 1拼音 gě huā
2《全國中草藥匯編》:葛花
3《中華本草》:葛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P.thunbergiana(Sieb.et Zucc.)Benth.;P.hirsuta(Thunb.)Scheneid.;P.pseudohirsuta Tang et Wang]2.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采收和儲藏:立秋后當花未全放時采收,去枝葉,曬干。
2.甘葛藤 藤本。根肥大。莖枝被黃褐色短毛或雜有長硬毛。三出復(fù)葉,具長柄;托葉披針狀長橢圓形,有毛;小葉片菱狀卵形至寬卵形,有時3裂,長921cm,寬818cm,先端短漸尖,基部圖形。總狀花序腋生;小苞片卵形;花萼鐘狀,長1.21.5cm,萼齒5,披針形,較萼筒長,被黃色長硬毛;花冠紫色,長1.31.8cm。莢果長橢圓形,扁平;長1012cm,寬11。2cm,密被黃褐色長硬毛。種子腎形或圓形?;ㄆ?9月,果期810月。
2.栽培或野生于山野灌叢和疏林中。
資源分布:1.除新疆、西藏外,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2.分布于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2)粉葛花花蕾呈不規(guī)則的扁長圓形或三角形,花萼黃綠色至灰綠色,萼齒顯著長于萼筒,內(nèi)外均有灰白色毛,上面裂片先端2分裂(2齒合生),長1216mm,下方3裂片最長的可達20mm?;ü谧仙蚧易仙?,久置后呈黃白色至深黃色,5片,旗瓣近圓形或長圓形,高620mm,寬616mm,先端楔形切入,深1.01.9mm,基部有2短圓耳狀突起;翼瓣長橢圓狀,長520mm,寬35mm,基部兩側(cè)附屬體呈不對稱的耳狀突起;龍骨瓣長620mm,寬38mm,弦側(cè)基部附屬體不明顯,稍呈突起。花藥長l1.5mm,寬0.21mm。雌蕊具毛。體輕,無臭,味淡。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1)野葛花粉末灰棕藍色。①萼片上下表皮都著生非腺毛及腺毛,非腺毛單列,基部2個細胞小型,先端細胞細長,末端銳尖;腺毛多細胞頭,內(nèi)含淺黃色內(nèi)含物;上表皮細胞內(nèi)側(cè)有含1個單棱晶的厚壁細胞。②旗瓣上表皮細胞壁方形,呈乳突狀,外覆有厚(1923μm)瘤狀角質(zhì)層;中央部的上表皮細胞高1926μm,下表皮細胞高1824μm,寬814μm,表面有厚911μm的角質(zhì)層。③花粉粒,顯微鏡下P×E=(20.423.8)×(22.123.8)μm,掃描電鏡下長球形,P×E=(2023)×(2325)μm,表面網(wǎng)眼較小,點狀,孔狀,網(wǎng)眼內(nèi)顆粒狀紋飾少。
(2)粉葛花粉末發(fā)棕藍色。①旗瓣上面表皮細胞長方形,高3449μm,寬1018μm,細胞呈扁平突起,覆有46μm厚的角質(zhì)層;中央部的下表皮細胞類方形,高1926μm,寬914μm,表面有厚79μm的角質(zhì)層,呈 *** 狀突起。②花粉粒淡黃色,單粒,3孔溝,顯微鏡下,P×E=(20.423.8)×(20.427.2)μm,掃描電鏡下長球形,P×E=(2123)×(1325)μm,表面具網(wǎng)紋紋飾,網(wǎng)眼較大,多邊形,網(wǎng)眼內(nèi)具多數(shù)明顯的顆粒狀紋飾。
2.《別錄》:消酒。
3.《滇南本草》:治頭暈,憎寒,壯熱,解酒醒脾,酒痢,飲食不思,胸膈飽脹,發(fā)呃,嘔吐酸痰,酒毒傷胃,吐血,嘔血,消熱。
4.《綱目》:治腸風下血。
5.《醫(yī)林纂要》:清肺。
用到中藥葛花的方劑 葛花散 拼音:gěhuāsǎn《肘后方》卷七:葛花散:處方:葛花小豆花各30克制法:上藥研末為散。功能主治:...
茵陳解酲湯 njiěchéngtāng《金鑒》卷四十二:方名:茵陳解酲湯組成:葛花解酲湯加茵陳。主治:酒疸虛者。...
葛花解酲湯 ěhuājiěchéngtāng《脾胃論》卷下:葛花解酲湯:別名:葛花解酒湯((普濟方》卷一六四引《...
神仙不醉丹 uìdān《回春》卷二:方名:神仙不醉丹組成:白葛花、白茯苓(去皮)、小豆花、葛根、木香、天門冬(去...
葛根解酲湯 :gěgēnjiěchéngtāng處方:葛根、葛花、砂仁、木香、陳皮、白茯苓、豬苓、澤瀉、人參、神...
更多用到中藥葛花的方劑
用到中藥葛花的中成藥 五花茶顆粒 480g雞蛋花240g木棉花240g槐花120g葛花120g甘草48g制法:以上六味,金銀花、雞蛋花...
金菊五花茶沖劑 196295處方:金銀花15g木棉花135g葛花30g野菊花15g槐花60g甘草5g制法:以上六...
跌打萬花油 、蔥、金銀花葉、黑老虎、威靈仙、木棉皮、土細辛、葛花、聲色草、伸筋藤、蛇床子、鐵包金、倒扣草、蘇木、...
傷科萬花油 蔻肉豆蔻蘆薈蓽茇姜皮蔓荊葉蔥頭紫草大蒜三七木棉花葛花三七姜谷精草九層塔血竭刺莧鐵包金桉油八角茴香油水...
五香丸 ,蓬莪術(shù)(炮,銼)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葛花1兩半,肉豆蔻(去殼)5枚,檳榔(炮)3枚(銼)...
更多用到中藥葛花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葛花 《普濟方》:[卷二百五十三諸毒門]解酒毒 (二兩)甘松(二兩)沉香花(三兩)干葛面。與藥末葛花丸治醒酒、解毒、消痰。葛花(半兩)砂仁(半兩)木...
《本草綱目》:[谷部第二十四卷谷之三]腐婢 。此當是真,此條應(yīng)入木部也。恭曰∶腐婢,相承以為葛花。葛花消酒大勝,而小豆全無此效,當以葛花為真。禹...
《壽世保元》:[卷二飲食]嗜酒喪身 手足戰(zhàn)搖。小便不利。大便稀溏。飲食減少等癥。宜服葛花解酲湯葛花(五錢)砂仁(五錢)白豆蔻(去殼五錢)...
《雜病廣要》:[臟腑類]傷酒 酒悖,《靈樞》有譏。丹溪以醇酒冷凍飲料立論,而載葛花解酲湯,為酒客之良藥。若日久病深,變癥一起,又難...
《證治匯補》:[卷之二內(nèi)因門]傷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67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不覺退管錠子
下一篇: 不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