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 : 本品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微酸、澀;或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微酸、澀、甜。
炮制 : 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煉蜜125~155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 消食,導滯,和胃。用于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 口服,水丸一次6~9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小兒酌減。
規(guī)格 : 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 : 密封。
摘錄 : 《中國藥典》
制法 : 上藥研末,炊餅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消食和胃。主食積停滯,胸脘痞滿,腹脹時痛,噯腐吞酸,惡食,或嘔吐泄瀉,脈滑,舌苔厚膩或黃。
用法用量 : 每服70~80丸,空腹時用白湯送下。
備注 : 方中山楂善消油膩肉滯;神曲能消酒食陳腐之積;萊菔子消面食痰濁之滯;陳皮、半夏、茯苓理氣和胃,燥濕化痰,連翹散結清熱,共成消食和胃之功。
摘錄 : 《丹溪心法》卷三
制法 : 將神曲打糊為丸。
功能主治 : 食積、酒積。
用法用量 : 每服50-70丸,白湯送下。
摘錄 :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四
功能主治 : 食積痢。
摘錄 : 《癥因脈治》卷四
功能主治 : 食滯中焦,生冷抑遏,致發(fā)狂癥。
用法用量 : 熱甚,加梔、連;濕郁痞滿,合平胃散、石菖蒲。
摘錄 : 《傷寒大白》卷二
制法 : 上為細末,水發(fā)為丸,如蘿卜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脾胃虛弱,飲食不能克化,日久羸瘦。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米飲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制法 : 上為末,用浸蟾酥并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驚癇,身熱,手足瘈疭,目睛上視,狀如中風。
用法用量 : 每服用倒流水先化1丸,滴鼻內,良久嚏訖,即用薄荷水送下1丸。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七一
制法 : 上為細末,米糊為極小丸。
功能主治 : 痘后一向能食,今不思食,聞食氣即嘔。
用法用量 : 每服1-2錢,米飲送下。
摘錄 : 《幼幼集成》卷六
制法 :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 : 小兒乳食所傷,吐瀉積滯,肚腹疼痛。
用法用量 : 方中麥芽用量原缺。
摘錄 : 《直指小兒附遺》卷四
制法 : 上為末,稀米糊為丸,胭脂為衣,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 實熱翻胃。
用法用量 : 每服60-70丸,人參煎湯,入竹瀝同下。
摘錄 : 《壽世保元》卷三
制法 : 上為細末,生姜汁打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消食導滯,健脾和胃。主小兒食滯,脾胃不和,噯氣吞酸,嘔吐泄瀉,胸膈痞悶。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漸加至70-80丸,食后茶湯送下。
注意 : 忌飲酒及食肉面。
摘錄 : 《醫(yī)統》卷八十九引《直指小兒》
制法 : 上為末,生姜自然汁煮宿,蒸餅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吞酸嘈雜。
用法用量 : 每服60丸,食遠橘皮湯送下。
摘錄 : 《杏苑》卷四
制法 : 上為末,老粳米煮湯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調理脾胃。主
用法用量 : 每服1-2錢,以白湯送下。
摘錄 : 《墨寶齋集驗方》
制法 : 上為末,水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濕熱食積所致痢疾。
用法用量 : 白湯送下。
摘錄 : 《幼科發(fā)揮》卷三
功能主治 : 食積泄瀉,泄時腹痛,泄后痛減。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保和湯”。
摘錄 : 《一盤珠》卷三
用法 : 上為末,炊餅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遠白湯下?,F代用法:共為末,水泛為丸,每服6~9g,溫開水送服。
功效 : 消食和胃,清熱化濕。
主治 : 食積內停。胸脘痞滿脹痛,噯腐吞酸,厭食嘔吐,或大便稀溏,苔黃厚膩,脈滑。
方解 : 保和神曲與山楂,陳苓夏翹菔子加,消食和胃化濕結,更可方中用麥芽。
臨床應用 : 1.用方要點:本方為治療食積的通用方,以脘腹脹滿,噯腐厭食,苔厚膩,脈滑為辨證要點。2.現代應用:本方常用于治療急慢性胃炎、腸炎、慢性膽囊炎、消化不良、嬰兒腹瀉等屬食積內停者。
注意 : 脾虛食滯者不宜使用。
摘錄 : 《丹溪心法》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古今醫(yī)鑒》卷四之越鞠保和丸 4.1方名4.2越鞠保和丸的別名4.3組成4.4功效4.5越鞠保和丸的用法用量 5越鞠保和丸的藥典標準 5.1品名5.2處方5.3制法5.4性狀5.5鑒別5.6檢查5.7含量測定 5.7.1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5.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5.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5.7.4測定法 5.8功能與主治5.9用法與用量5.10注意5.11規(guī)格5.12貯藏5.13版本 6越鞠保和丸的中藥部頒標準 6.1拼音名6.2標準編號6.3處方6.4制法6.5性狀6.6鑒別6.7檢查6.8功能與主治6.9用法與用量6.10規(guī)格6.11貯藏 7越鞠保和丸說明書 7.1藥品名稱7.2藥品漢語拼音7.3劑型7.4性狀7.5越鞠保和丸的主要成份7.6越鞠保和丸的功能主治7.7越鞠保和丸的用法用量7.8注意事項7.9越鞠保和丸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7.10備注 8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越鞠保和丸*越鞠保和丸相關藥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1拼音 yuè jū bǎo hé wán
2英文參考 yueju baohe pills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04)]
3概述 越鞠保和丸為方名,出《古今醫(yī)鑒》卷四[1],又名越曲保和丸(《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八)。
中成藥越鞠保和丸的主要成分為梔子(姜制)、六神曲(麩炒)、香附(醋制)、川芎、蒼術、木香、檳榔[2]。具有舒肝解郁,開胃消食的功效。用于氣食郁滯所致的胃痛,癥見脘腹脹痛、倒飽嘈雜、納呆食少、大便不調;消化不良見上述證候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載有越鞠保和丸的部頒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越鞠保和丸的藥典標準。
4《古今醫(yī)鑒》卷四之越鞠保和丸
蒼術(米泔浸3宿,炒)1兩,撫芎(酒洗)1兩,神曲(炒)1兩,香附(童便浸,炒)1兩,梔子(炒)5錢,陳皮1兩,半夏(炮)1兩,白茯苓1兩,連翹5錢,萊菔子(炒)5錢,枳實(麩炒)1兩,白術3兩,黃連(酒炒)1兩,山楂(去核)2兩,木香5錢,當歸(酒洗)1兩。
越鞠保和丸功能扶脾開郁,行氣消食,清熱化痰[1]。治氣、血、痰、火、濕、食諸郁,胸膈痞悶,或脘腹脹痛,飲食不化,噯氣嘔吐,食瘧下痢等癥[1]
上為末,姜汁泡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淡姜湯送下;或酒下亦可。
5越鞠保和丸的藥典標準
Yueju Baohe Wan
(2)取本品5g,研細,加正己烷20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正己烷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川芎對照藥材與木香對照藥材各1g,分別加正己烷10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分別加正己烷1ml使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分別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川芎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木香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5.7.1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水(15:8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8nm。理論板數按梔子苷峰計算應不低于6000。
5.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梔子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5.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適量,研細,取約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50w,頻率50kHz) 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5.7.4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g含梔子以梔子苷(C17H24O10)計,不得少于2.7mg。
6越鞠保和丸的中藥部頒標準
六神曲(麩炒) ? ? 120g
香附(醋制) ? ? 120g
川芎 ? ? ? ? ?120g
蒼術 ? ? ? ? ? ? 120g
木香 ? ? ? ? ? ?60g
檳榔 ? ? ? ? ? 60g
7越鞠保和丸說明書
2.孕婦慎用。
3.不適用于脾胃陰虛,主要表現為口干、舌紅少津、大便干。
4.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5.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6.對越鞠保和丸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越鞠保和丸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9.請將越鞠保和丸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越鞠保和丸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保和丸
中藥名稱 保和丸 拼音名 Baohe wan 性狀 本品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微酸、澀。 鑒別 (1)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guī)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 。
果皮石細胞淡紫紅色、紅色或黃棕色,類圓形或多角形,胞腔中含紅棕色物,直徑約至125μm。
草酸鈣針晶成束,長32~144μm,存在于粘液細胞中或散在。
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組織中。
內果皮纖維上下層縱橫交錯,纖維淡黃綠色,短梭形,孔溝可察見。
果皮細胞縱列,常由1 個長細胞與2 個短細胞相間連接,長細胞壁厚,波狀彎曲,木化。
種皮碎片黃色或棕紅色,細胞小,多角形,壁厚。
(2) 取本品16g,研細,加水80ml,加熱回流1 小時,趁熱用紗布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20ml,回流提取1 小時,濾過,蒸干,加乙醇2ml 使溶解,濾過,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連翹對照藥材1g,加水20ml,加熱回流 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2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20: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醋酐-硫酸(20:1)溶液,在105℃ 烘約10分鐘,放冷,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 取本品5g,研細,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30~60℃)50ml,置水浴上回流1 小時,棄去石油醚。
另加甲醇40ml,置水浴中加熱回流30分鐘,提取液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甲醇10ml使溶解,濾過,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橙皮甙對照品,加甲醇制成飽和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 2μl,分別點于同一用 0.5%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 為展開劑,展開,展距3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10:1:1) 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展距8cm,取出,晾干,噴以 1%三氯化鋁甲醇溶液,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白色熒光斑點。 處方 山楂 (焦)300g 六神曲 (炒)100g 半夏 (制) 100g 茯苓 100g陳皮 50g 連翹 50g 萊菔子 (炒)50g 麥芽 (炒)50g 制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
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 消食導滯和胃。
用于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6~9g ,一日2 次,小兒酌減。 貯藏 密閉,防潮。
對此,河南中醫(yī)學院一附院兒科任獻青博士解釋說,保和丸沒有專門供給小孩子吃的劑型。如今廠家出的都是200粒一瓶,每粒如小梧桐籽大小,不大適合一兩歲的小孩子吃。 而3~5歲之間的孩子,建議每天4~6粒,分早晚兩次服用。主要根據大便情況,大便干時3粒,正常時2粒。如果特別干,就需要配合肥兒丸吃。 他提醒說,保和丸主要用于孩子平時消化功能的調理,如果孩子食積發(fā)燒了,就不要指望該藥幫助退燒,此時可以吃些有消食導滯清熱作用的中藥顆粒劑。如是感冒發(fā)燒,可在服雙黃連口服液等抗病毒中成藥的同時,加用肥兒丸(2歲以下用王氏保赤丸),讓大便稀一些,這樣有助于退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70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保命龍虎丸
下一篇: 保和去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