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化痰行氣。主濕熱下注。(陰囊皮炎)
用法用量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 : 《洞天奧旨》卷六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 每服8厘,酒調(diào)下。
摘錄 : 《傷科方書》
制法 : 上為未,以甘草3錢煎汁,和綠豆粉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冷喘哮嗽。
用法用量 : 每服8丸,臨睡津咽,或桑白皮湯冷透送下。小兒量減。
注意 : 孕婦忌服。
摘錄 : 《惠直堂方》卷二
制法 : 以前6味自然汁為丸,如蠶豆大。
功能主治 : 暑天痧肚痛及腹瀉。
用法用量 : 此丹須于端午日或暑日辦之,用雄黃或朱砂為衣尤佳。
摘錄 : 《靈驗(yàn)良方匯編》續(xù)編
制法 : 上藥為末,滴水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百病,驚癇抽搐,潮熱變蒸,傷風(fēng)傷寒,痰涎壅塞,食積肚痛,痢疾,泄瀉。
用法用量 : 每服2-3丸,驚癰抽搐,赤金湯送下;潮熱變蒸,燈心湯送下;傷風(fēng)、傷寒,姜湯送下;痰涎壅塞,姜汁、竹瀝湯送下;食積肚痛,山楂、麥芽湯送下;痢疾、泄瀉,姜汁沖開水送下。
注意 : 此方以巴霜為君,體質(zhì)熱者忌服。
摘錄 : 《串雅內(nèi)編》卷一
制法 : 上為細(xì)末,勻研極細(xì),糯米濃飲為丸,如梧桐子大或如豆大。
功能主治 : 補(bǔ)精髓,壯筋骨,益心智,安魂魄,令人悅澤,駐顏輕身,延年益壽,閉固天癸。主虛損。
臨床應(yīng)用 : 虛勞:有人年幾七旬,夢漏,羸弱,氣惙惙然,虛損,得此方服之,頓爾強(qiáng)壯,精氣閉固,飲食如舊。
用法用量 : 每服1粒,空心鹽湯送下。
摘錄 : 《本事》卷二
制法 : 上藥各為極細(xì)末,和勻備用。
功能主治 : 去腐生新。主大瘍潰后;膿毒未盡。
摘錄 : 《瘍科綱要》卷下
制法 : 上為細(xì)末,好頭醋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五勞七傷,身體骨節(jié)疼痛,腰腿緩弱,行步艱難,腎臟虛憊。
用法用量 : 空心服40-60丸,溫酒送下,干物壓之;午后半飽服之。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二二七
功能主治 : 去腐,生肌,拔毒。主
用法用量 : 腐肉不去,加巴豆霜1錢。
摘錄 : 《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制法 : 上為末,用豆淋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一切積氣。
用法用量 : 每服7丸,空心溫水送下。
摘錄 : 《普濟(jì)方》卷一六九引《醫(yī)學(xué)切問》
制法 : 上為末,赤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上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 : 一切新久大風(fēng)。
用法用量 : 每服70丸,茶送下。
摘錄 : 《解圍元藪》卷三
制法 : 上為極細(xì)末,沙糖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退翳消疹。主小兒目內(nèi)外障翳,并暴赤澀,流淚,及胎風(fēng)爛眩。
用法用量 : 瓷器盛百沸湯浸1丸,澄清,熱洗眼;復(fù)以藥水傾滓中,經(jīng)1-2時熱洗。1丸可洗5次。
注意 : 忌一切動風(fēng)熱物并愁惱。
摘錄 : 《幼幼新書》卷三十三引《劉氏家傳》
制法 : 上為細(xì)末,每用1兩8錢藥末,用胡麻子淘凈1升,重5兩,炒令香熟,入藥末,同搗極細(xì),煉蜜為丸,分作10丸。
功能主治 : 大癩病。
用法用量 : 每日食后米飲嚼下1丸,日進(jìn)3服。服之10日或1月至2月,筋骨疼痛,是其驗(yàn)也。
注意 : 比至有驗(yàn),且忌出入行動。
摘錄 : 《御藥院方》卷一
100級至150級升級的經(jīng)驗(yàn)分別是:
100-101-3
101-102-3.3
102-103-3.9
103-104-4.8
104-105-6
105-106-7.5
106-107-3
107-108-4
108-109-8
109-110-16.5
110-111-5
111-112-3
112-113-3.3
113-114 -69
114-115-4.8
115-116-6
116-117-7.5
117-118-9.3
118-119-11.4
119-120-13.8
120-121-16.5
121-122-5
122-123-5.3
123-124-5.9
124-125-6.8
125-126-8
126-127-9.5
127-128-11.3
128-129-13.4
129-130-15.8
130-131-18.5
131-132-7
132-133-7.25
133-134-7.75
134-135-8.5
135-136-9.5
136-137-10.75
137-138-12.25
138-139-14
139-140-16
140-141-18.25
141-142-18.295
142-143-18.385
143-144-18.52
144-145-18.7
145-146-18.925
146-147-19.195
147-148-19.51
148-149-19.87
149-150-20.275
150-20.725
目錄1拼音2《*辭典》:蠶豆花 2.1出處2.2拼音名2.3來源2.4生境分布2.5性狀2.6性味2.7功能主治2.8蠶豆花的用法用量2.9附方2.10摘錄 附:1用到中藥蠶豆花的方劑2用到中藥蠶豆花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蠶豆花 1拼音 cán dòu huā
2《*辭典》:蠶豆花
①《蘇州本產(chǎn)藥材》:"甘,平。"
②《四川中藥志》:"性平,味澀,無毒。"
③《上海常用中草藥》:"甘微辛,平。"
①《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治吐血,咯血。"
②《蘇州本產(chǎn)藥材》:"涼血,和胃。"
③《安徽藥材》:"治鼻出血。"
④《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咳嗽,止白帶。"
⑤《上海常用中草藥》:"止血,止帶,降血壓。治各種內(nèi)出血,白帶,高血壓病。"
②治血熱漏下:鮮蠶豆花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用到中藥蠶豆花的方劑 蠶豆花露 拼音:cándòuhuālù處方:蠶豆花1斤。制法:用蒸氣蒸餾法,鮮者每斤吊成露2斤,干者每斤吊成...
妙靈丹 中嚼爛,同藥吞下。制備方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蠶豆大?!侗本┦兄兴幊煞竭x集》:組成:天竺黃7兩,膽...
黃柏散 錢,防風(fēng)4錢,大楓肉2錢,枯礬2錢,大茴香3錢,花椒3錢,雄黃5分,硫黃5分,檳榔2枚,斑蝥10個...
八仙丹 6兩(并研極細(xì)末)。制法:以前6味自然汁為丸,如蠶豆大。功能主治:暑天痧肚痛及腹瀉。用法用量:此丹須...
茵陳蒿湯 炎、膽結(jié)石、膽囊炎、鉤端螺旋體病、腸傷寒、肺炎、蠶豆病引起的溶血性黃疸等屬濕熱黃疸者?!秱摗贩街?..
更多用到中藥蠶豆花的方劑
用到中藥蠶豆花的中成藥 拔毒膏 錄》卷四之拔毒膏:處方:蓖麻子仁1兩(產(chǎn)山東,如蠶豆,無刺者佳),杏仁(去皮尖,敲扁)1錢,乳香1錢...
更多用到中藥蠶豆花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蠶豆花 《丁甘仁醫(yī)案》:[卷四]吐血案 茹(三錢)冬瓜子(三錢)枇杷葉露(后入,四兩)蠶豆花露(后入,四兩)活蘆根(去節(jié),一尺)四診吐血漸...
《兒科要略》:[第六章·咳嗽論治]第三節(jié)·內(nèi)傷咳嗽 ,推為要藥,惟有外邪者忌之。(二十一)蠶豆花露治肺熱咯血。蠶豆花蒸為露飲之,或煎服亦可。(二十二)枇...
《瘍醫(yī)大全》:[卷二十三后 *** ]痔瘡門主方 煎湯熏洗。又方槐花泡汁當(dāng)茶飲,渣再煎熏洗。又方新蠶豆花梗葉煎湯熏洗。又方芒硝、瓦松、陳蓮蓬殼煎湯熏洗...
《奇效簡便良方》:[卷三便淋瀉痢]久痢 又方雞冠花煎黃酒服(紅用紅花,白用白花)。又方蠶豆花(陰干),每服二錢,沙糖一錢煎湯下?;蛳阌图逑?..
《驗(yàn)方新編》:[卷十八吐血部]吐血仙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0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八仙丸
下一篇: 八仙公延年不老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