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 理脾胃,消飲食。脾胃虛損,泄瀉不止。
用法用量 : 用白梗米5干克,糯米1干克打粉,用蜜1.5升,入藥末和勻,如做糕法,先就籠中劃小塊,蒸熟取出,火上烘干,瓦罐收貯封固。取3~5片食之,以白湯漱口。
摘錄 : 《萬技回春》卷三
制法 : 上將人參等五味各為細(xì)末,又將糯、粳米亦為粉,與上藥末和勻,將白糖和蜜湯中燉化,隨將粉藥乘熱和勻,攤鋪籠內(nèi),切成條糕蒸熟,火上烘干,瓷器密貯。
功能主治 : 養(yǎng)脾胃,助元陽。癰疽。脾胃虛弱,精神短少,飲食無味,食不作饑,及平常無病或久病,但脾虛食少嘔泄者。
用法用量 : 每日清早用白湯泡用數(shù)條,或干用亦可。
摘錄 : 《外科正宗》卷一
制法 : 每年臘月極凍之日,炒糯米,用大簸放天井中間,鋪開冷透,同藥共磨篩細(xì),收瓷罐內(nèi)。
功能主治 : 補脾胃,肥壯身體。主飲食不消,大便瀉痢。
用法用量 : 臘月磨此糕,雖收三五年不壞不至,愈陳久功效愈大;若不在臘月炒磨,多生蛀蟲網(wǎng)絲,難以久收,壇放高燥處,勿近地氣潮濕,勿用盛酒鹽者;白糖須食時旋入沖調(diào),若同藥拌入,糕俱潮壞。
摘錄 : 《仙拈集》卷三引《傳家寶》
制法 : 將藥末、米粉、糖霜和一處,搓揉極勻,篩放籠內(nèi),竹刀劃成小片,蒸熟,入鍋再焙干。
功能主治 : 癰疽發(fā)背,出膿后脾胃虧損,不思飲食,或嘔吐泄瀉,四肢沉困無力。
用法用量 : 任意食之。
摘錄 : 《壽世保元》卷九
制法 : 共炒,研為末。
功能主治 : 大養(yǎng)脾胃,長服益壽延年。主
用法用量 : 不論酥油、豬油、紅糖、白糖,隨意調(diào)服。
摘錄 : 《醫(yī)學(xué)集成》卷二
功能主治 : 脾胃虛冷,涎流出而漬于頤間,不能收約,而成滯頤者。
摘錄 : 《慈幼新書》卷二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脾泄,腎泄,并遠(yuǎn)年休息痢。
用法用量 : 每早用1-2兩,入白糖少許,開水調(diào)服。
摘錄 : 《瘍醫(yī)大全》卷九引鄭氏方
制法 : 上為細(xì)末,加炒陳米1升,磨粉和入,再加洋糖,做成糕樣。
功能主治 : 調(diào)理脾胃。主
用法用量 : 早、晏隨食。
摘錄 : 《醫(yī)述》卷七
制法 : 上為末,用白粳米5升、糯米1升半,打粉,用蜜3斤入藥末和勻;如做糕法,先就籠中劃小塊,蒸熟取出,火烘干,瓦罐收貯封固。
功能主治 : 理脾胃,消飲食。主脾胃虛損,泄瀉不止。
用法用量 : 取3-5片食之,以白湯漱口。
摘錄 : 《回春》卷三
芡實qian shi ,中藥材,別名雞頭米、雞頭苞、雞頭蓮、刺蓮藕、肇實等,為睡蓮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種仁。以顆粒飽滿,均勻,粉性足,無破碎、干燥無雜質(zhì)者為佳。然而芡實有些什么功效呢?芡實的作用又有哪些呢?親,您一定也想了解吧。那么我們一起往下閱讀吧^_^
芡實的功效:成分:芡實種子含多量淀粉。每100克中含蛋白質(zhì)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物32克,粗纖維0.4克,灰分0.5克,鈣9毫克,磷110毫克,鐵0.4毫克,硫胺素0.40毫克,核黃素0.08毫克,尼克酸2.5毫克,抗壞血酸6毫克,胡蘿卜素微量。
性味:味甘、澀,性平。
歸經(jīng):歸脾、腎經(jīng)。
功效: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用于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等功效。
芡實的作用:1、健脾止瀉:芡實常配山藥、白術(shù),可用于治療脾虛泄瀉。
2、澀精止帶:芡實常配金櫻子、蓮子,可治療遺精、白帶過多、尿頻或尿失禁等癥狀。
3、防癌抗癌:芡實含有豐富、核黃素、菸酸、維生素及微量胡蘿卜素等。芡實可以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蘿卜素濃度。實驗證明,血清胡蘿卜素水平的提高,可使肺癌、胃癌的發(fā)病機率下降,大大減少癌癥發(fā)生的機會。
4、防止衰老:芡實含有豐富的淀粉,可為人體提供熱能,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碳物質(zhì),保證體內(nèi)營養(yǎng)所需成分。芡實制劑“八仙糕”有明顯延長壽命的作用。
5,解除疼痛:用芡實與瘦肉同燉,對解除神經(jīng)痛、頭痛、關(guān)節(jié)痛、腰腿痛等虛弱癥狀有很大的好處。
6、食療作用:若平時消化不好,或熱天出汗多又易腹瀉者,經(jīng)常用芡實煮粥,或煮紅糖水吃,有很好效果。
7、補脾止泄:如果腰膝痹痛,幼兒腹瀉,可用澤瀉、芡實、滑石、炒車前子, 焦楂, 炒蒼術(shù), 砂仁、加黃連、 公英、白頭翁、腹脹加草果同煎,每種的量要均勻,分6次在24小時內(nèi)服完。這樣子可以起到補脾止泄的作用。
8、耳聰目明:秋季用芡實進補,最簡單的是制作芡實粥,常吃可健身體,強筋骨,耳聰目明。
芡實的食用注意事項:1、雖營養(yǎng)成分豐富,但也不是所有人群均適宜時用芡實。芡實性澀,有較強的收澀作用,能使便秘患者排便更加困難,芡實尿赤患者小便淋漓不盡,婦女產(chǎn)后惡露排出不暢,故而便秘、尿赤患者及婦女產(chǎn)后皆不宜食用。
2、此外,芡實雖有營養(yǎng),但嬰幼兒不宜食用,可能會導(dǎo)致小兒性早熟。在食用芡實時,尚需注意按照正確的方法食用。吃芡實要用慢火燉煮至爛熟,細(xì)嚼慢咽,方能起到充養(yǎng)身體的作用。
芡實的知識擴展一、食用方法:
1、栗香南瓜芡實羹
材料: 板栗50克、南瓜1個(重約500克)、鮮芡實10克、美極上湯200克、雞粉6克、高湯300克、生粉5克、鹽3克
做法:
1、南瓜入籠大火蒸10分鐘,取出后切去1/5,將剩余的部分用小匙將中間的肉挖出,制成南瓜碗(壁厚1厘米);
2、挖出來的南瓜肉攪拌成蓉。板栗剝殼后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鐘,泡去外衣,放入沸水中大火汆2分鐘,取出后控水;
3、將板栗放入碗中,加美極上湯100克、雞粉3克、鹽入味,上籠大火蒸20分鐘至透,取出磨成蓉。鍋內(nèi)放入高湯,大火燒開后放入南瓜蓉、板栗蓉和鮮芡實攪拌均勻,加入美極上湯100克、雞粉3克大火煮開后,用生粉勾芡,起鍋,裝入南瓜碗中即可。
2、芡實淮山枸杞排骨湯
材料: 排骨(肋排)、芡實、淮山、枸杞、姜、料酒、鹽、
做法: 排骨洗凈入沸水鍋中焯燙出血沫,撈出洗去浮沫和骨渣幾款即可。
3、制作芡實糊
材料: 芝麻、花生仁、核桃肉、芡實粉
做法: 將炒熟的芡實1000克研磨成粉,臨服時,取50~100克粉末沖開水調(diào)服。隨自己喜好,可加入芝麻、花生仁、核桃肉等。民間常用炒芡實60克,瘦牛肉100克,加調(diào)料煮爛食用,也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二、芡實的鑒別方法:
性狀鑒別 藥: 呈類球形,多為破粒,完整者直徑5-8mm。表面有棕紅色內(nèi)種皮,一端黃白色,約占全體1/3,有凹點狀的種臍痕,除去內(nèi)種皮顯白色。質(zhì)較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淡。
藥性鑒別: 麩炒芡實,多用于脾虛泄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0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八仙玉液
下一篇: 八仙紅玉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