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亚洲精品制服丝袜综合资源网,女人高潮娇喘抽搐喷水视频,久久精品这里精品,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ΑV一卡二卡三卡免费,午夜福利男女XX00动态图片,久久亚洲日韩精品,高清白嫩偷拍视频,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视频综合网,噜噜噜66网站,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深夜精品网站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黃連阿膠湯方歌,黃連阿膠湯的組成及臨床運用醫(yī)案

道醫(yī) 2023-06-24 18:19:20

導讀:本文詳細論述了黃連阿膠湯的基本病機和配伍特點,黃連阿膠湯的臨床觀察研究,黃連阿膠湯治療失眠的療效舉例。之前本站還收集了幾篇黃連阿膠湯的醫(yī)案論文,大家可以通過以下鏈接訪問閱讀:

延伸閱讀:

1、黃連阿膠湯病機,組合,醫(yī)案

2、黃連阿膠湯治療更年期失眠的臨床觀察

3、黃連阿膠湯對絕經(jīng)后諸證治療效果臨床觀察

《傷寒論》303條云:"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從以上條文得知,黃連阿膠湯出自《傷寒論》,論述少陰熱化證。邪犯少陰,陰虛陽盛,外邪從陽化熱而形成少陰熱化證。少陰包括手少陰心和足少陰腎。在正常情況下,心火下蜇于腎,腎水上奉于心,心腎相交,水火既濟,則心火不亢而腎水不寒,如此則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腎水虧虛,不能上濟于心火,心腎不交,水火不濟,則心中煩,不得臥。臨床常見伴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等脈證。

黃連阿膠湯的組成:黃連12g 黃芩6g 白芍6g 阿膠10g 雞子黃2枚。功能滋陰清熱,扶正祛邪,交通心腎,瀉南補北,為治少陰熱化證之主方。

黃連阿膠湯方歌:黃連阿膠雞子黃,黃芩白芍共成方,水虧火熾煩不臥,滋陰降火自然康。

黃連阿膠湯的基本病機:陰虛火旺,上實下虛,心腎不交。黃連阿膠湯所治之證多為素體陰虛,感受外邪,邪入少陰,從陽化熱,致陰虛火旺者。臨床一般神經(jīng)衰弱效果不明顯,但外感后,由于病程中,高熱傷陰,陰不斂陽,失眠心煩加重,療效確切。長期腦萎縮腦梗塞耗傷陰血導致的心煩失眠,經(jīng)服用本方后,盡五付黃連阿膠湯,老人就精神煥發(fā),感覺渾身有勁,晚上睡眠佳,效果也堪稱神奇。

黃連阿膠湯的配伍特點:黃連,黃芩清心火,而除煩熱;雞子黃,阿膠血肉有情之品,阿膠是驢皮熬制的。雞子黃是老母雞下的蛋,以有情補有情;芍藥與雞子黃,養(yǎng)心陰,補心血,芍藥與阿膠,補腎陰和補腎血,酸甘養(yǎng)陰 。雞子黃一定用生的新的雞子黃 ,待藥液烊化阿膠后,藥液稍涼,放入蛋黃,使蛋黃半生不熟的狀態(tài),湯劑的效果最好。

這里重點講講黃芩和黃連在本方劑中的作用,為什么要用黃芩、黃連?因為苦味入心臟,能夠補心。所以用黃連、黃芩加強心臟。就好像心臟的火不夠了,加點木柴上去-黃芩、黃連,這樣火就會大一點。因為桂枝跟白芍是不同的藥性,《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都講到"辛甘發(fā)散為陽":"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咸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所以桂枝是辛、甘發(fā)散,辛味和甘味的藥,白芍是"酸苦涌泄",酸苦的藥是收斂。所以桂枝是增加身體的動脈循環(huán),白芍是增加靜脈循環(huán),所以我們黃連阿膠湯里面,不用桂枝我們用白芍,身體的靜脈回到心臟的速度加快,就會使大量血會流進到心臟。

血進到心臟以后,再用阿膠去補你欠虧的血,產(chǎn)生更多的血。怎么設(shè)定補回的血不要補到手指上,也不要補到肝臟,也不要補到脾臟,而是要這個血——那一滴血要回到心臟的正中心的地方?這時就需要有個藥引子導引它,就好像在你迷路時為你找個帶路的人一樣。這個導引在中藥里面沒有,那只能從食物中找。找遍了食物,只有一種東西是永遠懸浮在中空的,懸浮在中間的,是什么?就是雞子黃——雞蛋黃,雞蛋黃永遠是懸浮在空間。

"黃連阿膠湯"一劑藥下去,病人晚上就可以睡了,因為神回到了心臟。"神"回來要有地方呆啊,那滴血不見了,就要把那滴血補回去。如果開不對的藥——開了很多補血的藥,補了半天它補不到心臟那一滴血,補再多也是沒有用的!

近年來,對黃連阿膠湯的應(yīng)用有所發(fā)揮,不僅常用于治療心腎不交之心煩失眠證,也常用于多種熱性病過程中出現(xiàn)的陰虛內(nèi)熱出血證,濕熱交織,濕邪未盡陰液虧虛等病癥。

黃連阿膠湯治療失眠的療效舉例

特舉例說明黃連阿膠湯治療失眠的療效。徹夜不眠,難以入睡,頭暈耳鳴,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采用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黃連阿膠湯為主要方劑治療。結(jié)果 治愈率100%。結(jié)論:采用傳統(tǒng)的中醫(yī)中藥方法治療,副作用少,經(jīng)濟適用,患者易于接受,達到了標本兼治的目的。

頑固性失眠常常妨礙人們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和健康,并可誘發(fā)心悸、胸痹、頭暈、頭痛、中風等病癥,給病人帶來長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對安眠藥物的依賴,而長期服用安眠藥物又會引起醫(yī)源性疾病。中醫(yī)藥通過調(diào)整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疏通經(jīng)絡(luò),補氣養(yǎng)血,常能明顯改善睡眠狀況,且不引起藥物依賴,更不會引起醫(yī)源性疾患,因而受到患者的歡迎。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1 患者李某,女,46歲,職業(yè),經(jīng)商,1999年10月18日初診。頑固性失眠(西醫(yī):神經(jīng)官能癥)8年。遍服安神鎮(zhèn)靜之劑短期有效,近期西藥難以控制失眠。半月前,徹夜不眠,難以入睡,頭暈耳鳴,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脈證合參,證屬腎水不足,心火獨亢。治以交通心腎。黃連阿膠湯加減。

1.1.1 西醫(yī)檢查 腦CT檢查結(jié)果顯示:診斷報告印象:顱腦CT平掃未見確切異常。心電圖檢查結(jié)果:①竇性心律;②心電軸正常;③心電圖正常。生化檢查:血糖、血脂、肝功、腎功均正常。

1.1.2 治療 ①處方:黃連4.5g,黃芩6g,白芍、阿膠(烊化)各9g,雞子黃(兌服)1枚,肉桂末(沖服)2g。②服法:每次150毫升,每日三次,三餐后45分鐘,藥微涼口服。服藥1劑,夜能入睡2-3小時,繼進3劑,諸癥消失。后以朱砂安神丸和六味地黃丸調(diào)理善后。隨訪1年,睡眠正常。

1.2 病例資料2 患者王某,男,50歲,職業(yè),干部,2000年3月2日初診。嚴重失眠5年,經(jīng)過多方治療療效不佳,一周前,徹夜不眠,難以入睡,心悸不安,心煩不寐,頭暈耳鳴,健忘,五心煩熱,腰膝酸軟,遺精乏力,血壓170/96mmgh,口干少津,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脈診合參,心火旺盛,腎水不足。

1.2.1 西醫(yī)檢查 腦CT檢查:診斷報告印象:顱腦CT平掃未見確切異常。心電圖檢查:①竇性心律;②心電軸正常;③心電圖正常。生化檢查:血糖血脂、肝功、腎功檢查均正常。

1.2.2 治療 ①處方1:黃連9g,黃芩12g,白芍、阿膠(烊化)各18g,雞子黃(兌服)2枚,肉桂末(沖服)4g。②服法:每日三次,每次200毫升,飯后40分鐘,微涼口服。服藥1劑,夜能入睡2-3小時,繼進4劑半,諸癥消失。后以刺五加湯兼天王補心丸和杞菊地黃丸調(diào)理善后。隨訪1年,睡眠正常。

1.3 治療標準 ①按正常生理年齡睡眠時間睡眠;②偶爾多夢;③可以正常工作,學習,睡醒后自覺身體輕松,精神狀態(tài)佳。④1年后隨訪。

2 討 論

2.1 方名 黃連阿膠湯《傷寒論》

2.2 處方 黃連4.5g,黃芩6g,白芍、阿膠(烊化)各9g,雞子黃(兌服)1枚,肉桂末(沖服)2g。

2.3 功能主治 養(yǎng)陰瀉火,益腎寧心。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

2.4 用法用量 上五味,以水1.2升,先煎三物,取600毫升,去滓,入阿膠烊盡,稍冷,入雞子黃,攪勻,每次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2.5 方解 方中黃連瀉心火,阿膠益腎水,黃芩佐黃連,則清火力大;芍藥佐阿膠,則益水力強。妙在雞子黃,乃滋腎陰,養(yǎng)心血而安神,數(shù)藥合用,則腎水可旺,心火可清,心腎交通,水火既濟,諸證悉平。

2.6 失眠是以不能獲得正常睡眠,以睡眠時間、深度及消除疲勞作用不足為主的一種病癥。由于其他疾病而影響睡眠者,不屬本篇討論范圍。西醫(yī)學的神經(jīng)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等,以失眠為主的可參考本篇。

失眠在《內(nèi)經(jīng)》中稱為“目不暝”、“不得眠”、“不得臥”,《難經(jīng)》稱為“不寐”?!秲?nèi)經(jīng)》記載失眠原因有三:①其他疾病影響,如咳喘、嘔吐、腹?jié)M等,使人不得安臥。②為邪氣客于臟腑,衛(wèi)氣并不能入陰所致。如《靈樞。邪客》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臥出者……厥氣客于五臟六腑,則衛(wèi)氣獨衛(wèi)其外,行于陽,不得入于陰……陰虛,故目不瞑?!雹叟K腑損傷,陰陽不和,則夜寐不安。如《素問。病能》:“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何也?……臟有所傷及,精有所之寄,則安。故人不能懸其病也。”漢代張仲景在《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中記載了用黃連阿膠湯及酸棗仁湯治療失眠,至今臨床有很大應(yīng)用價值。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不寐》中將失眠分成有邪、無邪兩種類型,認為“有邪者多實證,無邪者多虛癥”,吳邪是指,“思慮勞倦驚恐猶疑,及別無所累而常多不寐者,總屬真陰精血之不足,陰陽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有邪者又分為外邪和內(nèi)邪,“凡如傷寒、傷風、瘧疾之不寐者,此皆外邪深入之擾也,如痰如火,如寒氣入水氣,如飲食憤怒之不寐者,此皆內(nèi)邪滯逆之擾也”。故張氏認為“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據(jù)此,《景岳全書。不寐。論治》中指出:“無邪而不寐者,……宜以養(yǎng)營,養(yǎng)氣為主治……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顧,只宜培養(yǎng)氣血,血氣復則諸癥自退,若兼顧而雜治之,則十曝一寒,病必難愈,漸至元神俱竭而不可救者有亦”;“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

本組病例頑固型失眠乃心腎不交所致。蓋心與腎,心主火在上旺盛,導致心煩,心悸,舌紅,少苔。腎主水在下匱乏,出現(xiàn)腰膝酸軟,乏力,盜汗,遺精。而腎水上升,心火下降,水火相濟,則寤寐正常。腎水虧于下,滋腎水以上潮;雞子黃養(yǎng)心寧神;白芍和營斂陰;白芍配芩連酸苦涌泄以瀉火,與雞子黃、阿膠相伍,酸甘化陰以滋陰。少佐肉桂引火歸原。諸藥相合,滋陰降火,心腎相交,故服4劑而安。

黃連阿膠湯的臨床觀察

黃連阿膠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仲景將其用于陰虛火旺不寐的證治。后世醫(yī)家在辨證論治的基礎(chǔ)上靈活運用此方,不僅用于治療失眠癥,還用于治療焦慮癥、五官科、消化系統(tǒng)、婦科等病癥,為臨床活用經(jīng)方、拓展經(jīng)方的適用范圍作了重要貢獻。部分學者對黃連阿膠湯的作用機理進行實驗研究,探明其作用機理,更好地為臨床服務(wù)?,F(xiàn)將近10年來對在臨床內(nèi)科和實驗研究綜述如下。

臨床觀察

《傷寒論》第303條曰:“少陰病,得之兩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梢姶朔皆瓰樗伢w陰虛,復感外邪,兩三日后,邪從火化,陰虛火旺而形成的少陰熱化證?,F(xiàn)本方臨床常用于熱病后期,余熱傷陰,或陰虛火旺,心腎不交等多種陰虛內(nèi)熱證。

失眠癥:劉曉虹等用黃連阿膠湯加減治療心火亢盛引起的心煩不寐患者46例[1],痊愈43例,無效3例,取得滿意療效。周曉波用黃連阿膠湯加味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與對照組口服珍合靈片治療[2],發(fā)現(xiàn)治療組總有效率94%,對照組總有效率74%,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說明黃連阿膠湯加味對陰虛火旺型失眠癥有較好的療效。譚斌觀察用黃連阿膠湯治療大學生失眠與安定治療相比較[3],兩組的睡眠情況均有明顯改善,但黃連阿膠組比安定組效果更持久,而且可以防止藥物依賴和濫用,可在高校中推廣應(yīng)用。宋艷炎等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黃連阿膠湯加味治療圍絕經(jīng)期失眠36例[4],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顯效18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1.7%。說明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黃連阿膠湯加味可交通心腎,使陰復火降,水火既濟,心腎交泰,陰陽平衡而臥安,對圍絕經(jīng)期失眠療效確切。

焦慮癥:張遠懷等用黃連阿膠湯加味治療廣泛性焦慮癥30例與勞拉西泮對比[5],發(fā)現(xiàn)黃連阿膠湯加味治療廣泛性焦慮癥1周時的療效與勞拉西泮相當,在2周、4周時的療效優(yōu)于勞拉西泮,且不良反應(yīng)較小,表明黃連阿膠湯加味治療此病比西藥更具有長期療效。黃堅紅等黃連阿膠湯加味治療腦卒中后陰虛火旺、心腎不交型焦慮癥36例并與西藥抗焦慮藥對比[6],兩組療效觀察,治療組總有效率88.89%,對照組85.71%,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不良反應(yīng)比較,治療組出現(xiàn)嗜睡、乏力、頭暈、口干、胃腸道癥狀、藥物依賴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黃連阿膠湯加味治療腦卒中后焦慮癥療效顯著,且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yīng)。王新本等黃連阿膠湯加味治療心腎不交型焦慮癥200例[7],治愈136例,顯效40例,無效24例,總有效率88%,說明黃連阿膠湯加味對心腎不交型焦慮癥有較好的療效。

五官科疾?。豪钗涞乱渣S連阿膠湯為主方結(jié)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方法治療舌炎55例與單純采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8],治療2個療程后,研究組總有效率92.5%,對照組總有效率66.7%,認為以黃連阿膠湯為主方結(jié)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萎縮性舌炎效果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治療。司繼春等用黃連阿膠湯合導赤散治療重型口瘡25例[9],跟蹤隨訪,半年內(nèi)均未見復發(fā),在1年內(nèi)復發(fā)4例,其余21例終止復發(fā)。痊愈病例84%,顯效病例16%,收到了滿意的療效。田乃定用黃連阿膠湯治療復發(fā)性口瘡112例[10],治愈78例,有效3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7 3%。服藥時間最短2天明顯改善,最長2周治愈。

消化系統(tǒng)疾?。簵钇丈委熈〖舶l(fā)現(xiàn)[11],眾多醫(yī)家多著眼濕熱毒邪而疏忽陰虛時而有之的一面,且吳鞠通在《溫病條辨》卷二就有:“春溫內(nèi)陷下痢”、“加減黃連阿膠湯主之”的記載。故選用黃連阿膠湯治療陰虛型痢疾23例,結(jié)果痊愈23例,好轉(zhuǎn)1例,無無效病例。朱習文等用黃連阿膠湯加減治療慢性細菌性痢疾42例與口服氟哌酸組相對比[12],發(fā)現(xiàn)治療組臨床治愈24例中,隨訪22例,復發(fā)2例;對照組臨床治愈10例中隨訪9例,復發(fā)5例,復發(fā)率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張政治療結(jié)腸炎久治不愈[13],津液大傷,濕熱留戀不盡者。證見下痢赤多白少,色紫暗,腹痛,里急后重,心煩口渴。舌絳少苔,或舌紅苔黃,脈象細數(shù)。治療選用黃連阿膠湯以清熱化濕,養(yǎng)陰止血。如出血過多,加烏梅、地榆;氣虛,加人參、黃芪;血虛,加當歸、熟地,療效顯著。

婦科:鄒迎春對78例絕經(jīng)期綜合癥患者采用加味黃連阿膠湯治療[14],服藥1~3個療程后,痊愈48例,有效2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6.2%,療效顯著。許文富用黃連阿膠湯交通心腎[15]、滋陰降火的功效[16],治療產(chǎn)后發(fā)熱、失眠、怔忡,療效顯著。馬彩玲等用黃連阿膠湯治療青春期子宮出血證屬陰虛火旺、沖任不固者58例,其中痊愈38例(65.52%);顯效9例(15.52%);好轉(zhuǎn)9例(15.52%);無效2例(3.45%)。療效滿意。

其他:葉金連等探討黃連阿膠湯證與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證治關(guān)系中[17],發(fā)現(xiàn)二者主癥一致、病機相符、藥效吻合,臨證中用黃連阿膠湯加減治療此病療效顯著。李雪琴用黃連阿膠湯加味治療血管性頭痛1例[18],由于肝腎陰血虧虛,清竅失養(yǎng)而發(fā)頭痛,故用黃連阿膠湯加上龍牡、川芎、生地黃,瀉實于上、補虛于下,滋陰降火、潛陽安神,藥證相符,頭痛治愈。劉得華將76例陰虛熱盛型糖尿病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19],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治療組加服黃連阿膠湯加減,療程1個月,觀察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脂、C反應(yīng)蛋白等指標的變化,發(fā)現(xiàn)治療組的血糖、血脂、糖化血紅蛋白、C反應(yīng)蛋白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黃連阿膠湯加減有較好的降糖、降脂的作用。

實驗研究

楊桂染等采用大鼠為研究對象[20],觀察加味黃連阿膠湯對順鉑腎毒性大鼠TGF-β1和TIMP-1表達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加味黃連阿膠湯能降低順鉑腎毒性大鼠24hUpro、NAG含量及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下調(diào)腎小管上皮細胞內(nèi)TGF-β1和TIMP-1的表達,減輕順鉑引起的腎小管和腎小管間質(zhì)損傷。李彥冰等選用小鼠足部電擊誘發(fā)的攻擊行為模型[21]、小鼠行為絕望模型評價黃連阿膠湯對攻擊行為及“失望”和“不動”行為的作用,發(fā)現(xiàn)黃連阿膠湯可顯著抑制小鼠由電刺激誘發(fā)的激怒狀態(tài),延長小鼠懸尾不動時間,減少小鼠的自主活動性,縮短小鼠從轉(zhuǎn)棒上落下的時間。說明黃連阿膠湯具有抗焦慮的作用。

現(xiàn)代臨床將黃連阿膠湯廣泛用于內(nèi)科諸癥,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心腎不交所致心煩不得眠,但臨床應(yīng)用以陰虛火旺之病機者為最恰當。此外,因患者體質(zhì)不同、病機不同尚應(yīng)隨癥加減。對黃連阿膠湯及其復方的實驗動物研究還較少,這給以后的實驗科研研究提供了擴展空間,有利于進一步拓展經(jīng)方的適用范圍,更好地為臨床服務(wù)。

黃連阿膠湯的組成

黃連四兩 黃芩二兩 芍藥二兩 阿膠三兩 雞子黃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
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
納膠烊盡,小冷,納雞子黃,
攪令相得,溫服七合,
日三服。
(上方使用漢度量衡)

阿膠湯簡介

目錄1拼音2《圣濟總錄》卷九十六:阿膠湯 2.1處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2.5摘錄 3《圣濟總錄》卷五十九:阿膠湯 3.1處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3.5摘錄 4《圣濟總錄》卷九十六:阿膠湯 4.1處方4.2制法4.3功能主治4.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4.5摘錄 5《圣濟總錄》(人衛(wèi)本)卷六十八:阿膠湯 5.1處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5.5摘錄 6《醫(yī)學集成》卷二:阿膠湯 6.1處方6.2功能主治6.3摘錄 7《葉氏女科》卷三:阿膠湯 7.1處方7.2功能主治7.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7.4摘錄 8《千金》卷二引《徐之才逐月養(yǎng)胎方》:阿膠湯 8.1阿膠湯的別名8.2處方8.3功能主治8.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8.5注意8.6各家論述8.7摘錄 9《千金翼》卷七:阿膠湯 9.1處方9.2功能主治9.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9.4摘錄 10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見《圣濟總錄》卷九十九:阿膠湯 10.1處方10.2功能主治10.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10.4各家論述10.5摘錄 11《圣濟總錄》卷六十五:阿膠湯 11.1處方11.2制法11.3功能主治11.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11.5摘錄 12《圣濟總錄》卷七十七:阿膠湯 12.1處方12.2制法12.3功能主治12.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12.5摘錄 13《圣濟總錄》卷一五八:阿膠湯 13.1處方13.2制法13.3功能主治13.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13.5摘錄 14《圣濟總錄》卷一五四:阿膠湯 14.1處方14.2制法14.3功能主治14.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14.5摘錄 15《圣濟總錄》卷一五四:阿膠湯 15.1處方15.2制法15.3功能主治15.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15.5摘錄 16《圣濟總錄》卷四十三:阿膠湯 16.1處方16.2制法16.3功能主治16.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16.5摘錄 17《圣濟總錄》卷一五四:阿膠湯 17.1阿膠湯的別名17.2處方17.3制法17.4功能主治17.5阿膠湯的用法用量17.6摘錄 18《圣濟總錄》卷一五七:阿膠湯 18.1處方18.2制法18.3功能主治18.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18.5摘錄 19《雞峰》卷十 19.1阿膠湯的別名19.2組成19.3主治19.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19.5制備方法19.6附注 20《圣濟總錄》卷六十九 20.1組成20.2主治20.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20.4制備方法 21《醫(y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煙霞圣效方》 21.1組成21.2主治21.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21.4制備方法 22《圣濟總錄》卷二十九 22.1組成22.2主治22.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22.4制備方法 23《外臺》卷十七引《深師方》 23.1組成23.2主治23.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23.4制備方法23.5用藥禁忌 24《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八 24.1組成24.2主治24.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24.4各家論述 25《溫氏經(jīng)驗良方》 25.1組成25.2功效25.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26《圣濟總錄》卷一五五 26.1組成26.2主治26.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26.4制備方法 27《圣濟總錄》卷一四五 27.1組成27.2主治27.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27.4制備方法 28《圣濟總錄》卷九十三 28.1組成28.2主治28.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28.4制備方法 29《張皆春眼科證治》 29.1組成29.2功效29.3主治29.4各家論述 30《圣濟總錄》卷一四四 30.1組成30.2主治30.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30.4制備方法 附:1古籍中的阿膠湯 1拼音 ā jiāo tāng

2《圣濟總錄》卷九十六:阿膠湯

2.1處方

阿膠(炙令燥,別搗末)人參各30克 干姜(炮)60克 遠志(去心)120克 附子1枚(炮裂,去皮、臍)甘草(炙,銼)90克 大麻仁(爛研)175克

2.2制法

上七味,粗搗篩五味,與麻仁拌勻。

2.3功能主治

腎虛小便多。

2.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18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入間膠末1.5克,更煎兩沸,空腹時溫服,一日三次。

2.5摘錄

《圣濟總錄》卷九十六

3《圣濟總錄》卷五十九:阿膠湯

3.1處方

阿膠(炙燥)1兩,干姜(炮)1兩,遠志(去心)4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人參1兩,甘草(炙)3兩,大麻仁(研)2兩。

3.2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3.3功能主治

消腎小便數(shù)。

3.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方中大麻仁用量原缺,據(jù)《普濟方》補。

3.5摘錄

《圣濟總錄》卷五十九

4《圣濟總錄》卷九十六:阿膠湯

4.1處方

阿膠(炒燥)3分,黃芩(去黑心)3分,甘草(炙)半兩,生地黃(絞取汁)、車前葉(生者,絞取汁)、藕節(jié)(絞取汁)、生蜜1盞。

4.2制法

上為粗末,同后四味攪勻。

4.3功能主治

腎客熱連心,小便出血疼痛。

4.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1大匙,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4.5摘錄

《圣濟總錄》卷九十六

5《圣濟總錄》(人衛(wèi)本)卷六十八:阿膠湯

5.1處方

阿膠(炙燥)3兩,艾葉(焙)3兩,地榆4兩,芍藥4兩,薊根5兩。

5.2制法

上為粗末。

5.3功能主治

卒吐血不止。

5.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原書文瑞樓本引作“阿膠散”。

5.5摘錄

《圣濟總錄》(人衛(wèi)本)卷六十八

6《醫(yī)學集成》卷二:阿膠湯

6.1處方

阿膠、玉竹、元參、麥冬、花粉、陳皮、百部、桔梗、甘草。

6.2功能主治

燥痰。

6.3摘錄

《醫(yī)學集成》卷二

7《葉氏女科》卷三:阿膠湯

7.1處方

阿膠2兩(炒珠),赤小豆1鐘。

7.2功能主治

難產(chǎn)。

7.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水2碗,煮豆令熟,去豆入膠化服,每服半鐘。不過3服即出。

7.4摘錄

《葉氏女科》卷三

8《千金》卷二引《徐之才逐月養(yǎng)胎方》:阿膠湯

8.1阿膠湯的別名

旋覆花湯

8.2處方

阿膠4兩,旋覆花2合,麥門冬1升,人參1兩,吳茱萸7合,生姜6兩,當歸2兩,芍藥2兩,甘草2兩,黃芩2兩。

8.3功能主治

妊娠五月,有熱,苦頭眩,心亂嘔吐;有寒,苦腹?jié)M痛,小便數(shù),卒有恐怖,四肢疼痛;寒熱,胎動無常處,腹痛悶頓欲仆,卒有所下。

8.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旋覆花湯(《外臺》卷三十三)。

8.5注意

忌海藻、菘菜。

8.6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妊娠五月雖屬足太陰養(yǎng)胎,然胎息始受火精而能運動,務(wù)宜養(yǎng)氣以定五臟。設(shè)有觸動而卒有所下,則宜大固氣血以安之。方中諸藥皆平調(diào)氣血之劑,惟旋覆花一味不可不講,《本經(jīng)》治結(jié)氣,《別錄》消胸上痰結(jié),甄權(quán)開胃止嘔逆,仲景治心下痞堅,噫氣不除,同蔥白、新絳治婦人半產(chǎn)漏下,合諸治推之,則覆花之用可了然矣。大抵婦人經(jīng)漏胎息之病,元氣雖虛,未有不挾風氣痰濕瘀積者,觀柏子仁丸、五石澤蘭丸等方自明。

8.7摘錄

《千金》卷二引《徐之才逐月養(yǎng)胎方》

9《千金翼》卷七:阿膠湯

9.1處方

阿膠1兩,當歸1兩,黃柏1兩,黃連1兩,陳廩米1升,蠟如棋子3枚。

9.2功能主治

產(chǎn)后下痢。

9.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米蟹目沸,去米納藥,煮取2升,去滓,納膠、蠟令烊,分4次服,1日令盡。

9.4摘錄

《千金翼》卷七

10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見《圣濟總錄》卷九十九:阿膠湯

10.1處方

阿膠2兩,當歸2兩,青葙子2兩,艾葉1把。

10.2功能主治

脈痔,下部癢痛,生瘡出血。

10.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3次服。

10.4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青葙治蟲,艾葉導熱,阿膠、當歸以和其血。

10.5摘錄

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見《圣濟總錄》卷九十九

11《圣濟總錄》卷六十五:阿膠湯

11.1處方

阿膠(炒令燥)1兩,五味子1兩,麻黃(去節(jié))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甘草(炙,銼)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半兩。

11.2制法

上為粗末。

11.3功能主治

冷嗽。

11.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1.5摘錄

《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12《圣濟總錄》卷七十七:阿膠湯

12.1處方

阿膠(炙令燥)1兩,黃連(去須,炒)1兩,龍骨1兩,艾葉(微炒)半兩,倉米2合(炒)。

12.2制法

上為粗末。

12.3功能主治

休息痢。

12.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溫服,日午再服。

12.5摘錄

《圣濟總錄》卷七十七

13《圣濟總錄》卷一五八:阿膠湯

13.1處方

阿膠(炙令燥)3分,冬葵子(炒)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當歸(切,焙)3分。

13.2制法

上為粗末。

13.3功能主治

妊娠墮胎,胞衣不出。

13.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以下為度。

13.5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八

14《圣濟總錄》卷一五四:阿膠湯

14.1處方

阿膠(炒令燥)半兩,桑上寄生(銼,焙)半兩,大腹皮(銼)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黃耆(銼)半兩,防風(去叉)半兩,丹參半兩,羚羊角(屑)半兩,柏子仁(微炒)半兩,縮砂仁半兩,人參1兩,白術(shù)1兩。

14.2制法

上為粗末。

14.3功能主治

妊娠驚胎,轉(zhuǎn)動不定。

14.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

14.5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四

15《圣濟總錄》卷一五四:阿膠湯

15.1處方

阿膠(炒燥)1兩半,劉寄奴1兩半,赤石脂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白龍骨1兩半,烏梅5枚(碎,焙),桑寄生1兩,甘菊花1兩,當歸(切,焙)1兩,旋復花(炒)1兩,地榆1兩,白術(shù)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1分,艾葉(炒)半兩,石膏(碎)2兩。

15.2制法

上為粗末。

15.3功能主治

妊娠胎漏,下血不止。

15.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5.5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四

16《圣濟總錄》卷四十三:阿膠湯

16.1處方

阿膠(炙燥)2兩,桂(去粗皮)半兩,生姜(切,焙干)半兩,黃連(去須)3分。

16.2制法

上為粗末。

16.3功能主治

小腸寒,腸中懊痛,下赤白。

16.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稍熱服,日3次。

16.5摘錄

《圣濟總錄》卷四十三

17《圣濟總錄》卷一五四:阿膠湯

17.1阿膠湯的別名

芎膠散

17.2處方

阿膠1兩(炒令燥),芎?1兩半,當歸(切,焙)2兩,甘草1兩(炙)。

17.3制法

上為粗末。

17.4功能主治

妊娠胎動不安,腹痛。

17.5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芎膠散(《產(chǎn)寶諸方》)。

17.6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四

18《圣濟總錄》卷一五七:阿膠湯

18.1處方

阿膠(炙令燥)1兩,熟干地黃(焙)1兩,艾葉(微炒)1兩,芎?1兩,當歸(切,焙)1兩,杜仲(去皴皮,炙,銼)1兩,白術(shù)1兩。

18.2制法

上為粗末。

18.3功能主治

妊娠數(shù)墮胎,小腹(疒丂)痛不可忍。

18.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水1盞半,加大棗3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溫服。

18.5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七

19《雞峰》卷十

19.1阿膠湯的別名

阿膠散

19.2組成

豬苓4分,茯苓4分,澤瀉4分,滑石4分,阿膠4分,車前子2分。

19.3主治

血淋。

19.4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9.5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19.6附注

阿膠散(《古今醫(yī)鑒》卷八)。

20《圣濟總錄》卷六十九

20.1組成

阿膠(炒令燥,搗末)1兩,蒲黃半兩。

20.2主治

舌上出血不止,及鼻久衄不止。

20.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煎至6分,入生地黃汁1合,更煎12沸,溫服,不拘時候。

20.4制備方法

上和勻。

21《醫(y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煙霞圣效方》

21.1組成

真阿膠7片(于鐵器內(nèi)炮盡膠性)。

21.2主治

便血不止。

21.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用水1中盞,煎35沸,溫服。

21.4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都作一服。

22《圣濟總錄》卷二十九

22.1組成

阿膠(炙令燥)1分,黃芩(去黑心)1分,蔥白5寸(連須),豉100粒,干艾葉(炒)半兩。

22.2主治

陽毒攻肺,傷寒鼻衄不止。

22.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用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下生地黃汁1合,攪勻,食后溫服。

22.4制備方法

上銼細,分作二服。

23《外臺》卷十七引《深師方》

23.1組成

阿膠2兩,干姜2兩,麻子1升(搗碎),遠志4兩(去心),附子1枚(炮),人參1兩,甘草1兩(炙)。

23.2主治

虛勞,小便利而多。

23.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6味取3升,去滓,納膠烊消,分3次服。

23.4制備方法

上切。

23.5用藥禁忌

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

24《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八

24.1組成

阿膠3錢(糯粉炒),人參1錢半,當歸3錢,條芩1錢半(酒炒),白芍1錢半(酒炒),白術(shù)1錢半(炒),麥冬3錢(去心),生地5錢,炙草5分,蘇梗3錢。

24.2主治

懷妊五月,胎動無常處,脈滑疾按之不散者。

24.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水6升,煮藥減半,去滓,加清酒1升,并膠烊盡,煎取1升溫服。肝虛,用雞汁煮藥。

24.4各家論述

陰陽盤踞,男女已定,動無常處,宜此清熱培陰以養(yǎng)其胎。生地滋陰壯水以資血室,人參撫元補氣以固胎元,當歸養(yǎng)血榮經(jīng),阿膠補陰益血,條芩清熱安胎,白術(shù)健脾生血,白芍斂陰和血以固沖任,麥冬潤燥清心以生津液,炙草緩中益胃氣,蘇梗順氣以安胎形也。肝虛者亦用雞汁煮藥,無不胎安而日長矣。

25《溫氏經(jīng)驗良方》

25.1組成

阿膠1錢,當歸1錢,寸冬1錢,黨參1錢半,白芍2錢,甘草3分。

25.2功效

妊娠五月養(yǎng)胎。

25.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日1次,共服4日。

26《圣濟總錄》卷一五五

26.1組成

阿膠(炙燥)1兩半,當歸(切,焙)1兩,甘草(炙,銼)3分,白術(shù)2兩。

26.2主治

妊娠胎萎燥,全不轉(zhuǎn)動。

26.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次。

26.4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27《圣濟總錄》卷一四五

27.1組成

阿膠(炙令燥)1兩,熟干地黃(焙)1兩,赤芍藥1兩,當歸(切,焙)1兩,芎?1兩,干姜(炮)半兩。

27.2主治

傷損,血滯在內(nèi),吐唾中血不止。

27.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7.4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28《圣濟總錄》卷九十三

28.1組成

阿膠(炒燥)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玄參1兩,丹參1兩,防風(去叉)1兩,黃耆1兩,生干地黃(焙)1兩,葛根1兩,柴胡(去南)1兩,秦艽(去苗土)1兩,黃連(去須)1兩,龍膽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地骨皮1兩,百合1兩,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甘草(炙)1兩,桔梗(炒)1兩,知母(焙)1兩,貝母(去心)1兩,款冬花1兩,石膏(碎)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黃芩(去黑心)1兩,梔子仁1兩,麥門冬(去心)1兩,防己1兩,栝樓根1兩,馬兜鈴1兩,大黃(炒)1兩,桑根白皮(炙)1兩,白藥子1兩,葶藶子(隔紙炒)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檳榔5枚。

28.2主治

骨蒸虛勞,熱氣上熏,咽嗌焦干,津液枯燥,煩渴引飲。

28.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臨臥溫服。

28.4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29《張皆春眼科證治》

29.1組成

阿膠3g,酒白芍6g,當歸9g,防風3g,僵蠶6g。

29.2功效

養(yǎng)血舒筋祛風。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BMI指數(shù)計算及評價女性安全期計算器預(yù)產(chǎn)期計算器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壓評價體溫水平評價糖尿病飲食建議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基礎(chǔ)代謝率計算補鈉計算器補鐵計算器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yī)學百科,馬上計算!

29.3主治

通睛癥。

29.4各家論述

方中阿膠、酒白芍、當歸補養(yǎng)肝血,筋脈得養(yǎng),伸縮皆靈;更兼防風、僵蠶除風散邪,珠之偏斜自能復正。

30《圣濟總錄》卷一四四

30.1組成

阿膠(炙燥)2兩,艾葉2兩,干姜(炮)半兩,芍藥1兩。

30.2主治

從高墮下傷五臟,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瘡傷經(jīng)崩中。

30.3阿膠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0.4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古籍中的阿膠湯 《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卷七]辨少陰病脈證并治全篇 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

《傷寒論輯義》:[卷五]辨少陰病脈證并治 金翼。外臺。作一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三枚)阿膠(三兩一云三挺○千金翼。作三挺。外臺。作三片。)...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三、醫(yī)論]87.論鼠疫之原因及治法 義,而合為一方也。黃連阿膠湯原黃連、黃芩、芍藥、阿膠、雞子黃并用。為此時無真阿膠,故以玄參代之;為方...

《醫(yī)述》:[卷九·雜證匯參]痢 者,便屬陰虛。急宜救陰為主,如阿膠梅連丸、黃連阿膠湯、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等方選用。(《張氏醫(yī)通》)...

《胎產(chǎn)心法》:[卷之上]痢論

黃連阿膠湯

1、治療失眠,促進睡眠。中醫(yī)上失眠主要是由于人體心腎不叫所導致的,腎屬水,心屬火,水火要相互融合才能使睡眠趨于正常。而黃連、阿膠則有瀉心火,滋陰安神之效。故能夠治療失眠,幫助人體促進睡眠。

2、治療焦慮癥。用黃連阿膠湯對焦慮癥患者進行治療,依舊不同情況分別對患者進行服用加減方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黃連阿膠湯對焦慮癥的恢復有著顯著的療效。

3、產(chǎn)后發(fā)熱。 對于一些分娩時流血過多,而產(chǎn)后又持續(xù)發(fā)熱不退的女性朋友而言,出現(xiàn)這類狀況的原因在于陰虛火旺,應(yīng)服用黃連阿膠湯來滋陰降火,如此發(fā)熱癥狀自然消除。

4、神經(jīng)衰弱。神經(jīng)衰弱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胸悶、心神不寧、四肢無力等。這種癥狀應(yīng)該注意養(yǎng)陰清熱,養(yǎng)神安腎。黃連阿膠湯則剛好對癥治療,略服兩劑即可見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45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