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依賴甘草,不僅僅是因為甘草價格低廉,更是因為甘草的作用有很多,能治療以及預防多種身體疾病。甘草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中藥藥材,不但可以和中緩急、潤肺,還能起到解毒,調(diào)和諸藥的作用。那么甘草在醫(yī)學上究竟有哪些具體的功效和作用呢?在中醫(yī)中又有哪些方劑需要用到它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詳細了解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甘草的食用方法和禁忌。
本文目錄
1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2 甘草的性味與炮制3 甘草的實用驗方4 甘草的食用方法5 甘草的副作用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補脾益氣
李東垣指出:“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充盈,而后能滋養(yǎng)元氣”,強調(diào)了脾胃對元氣的充養(yǎng)作用。不論是“先天之精”還是“后天之精”,都需要脾胃源源不斷地提供營養(yǎng),才能盛而不衰,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由此可見脾胃保養(yǎng)是養(yǎng)生的重中之重。
用于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jié)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
前者,常與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后者,常與黨參、白術(shù)等同用,如四君子湯、理中丸等。
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
常與芍藥同用,能顯著增強治攣急疼痛的療效,如芍藥甘草湯。
用于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
可單用,內(nèi)服或外敷,或配伍應用。癰疽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共奏清熱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飲。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如桔梗湯。若農(nóng)藥、食物中毒,常配綠豆或與防風水煎服。
清熱解毒
甘草性溫,用具有清熱、解熱毒作用治療毒癥及痛腫疔毒等病證有一定作用。
緩急止痛
跟其他藥配伍以后可以一步一步漸進性的緩解比較急重的癥狀。
用于氣喘咳嗽
可單用,亦可配伍其他藥物應用。如治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湯,治熱毒而致肺癰咳唾腥臭膿痰的桔梗湯,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湯等。另風熱咳嗽、風寒咳嗽、熱痰咳嗽亦常配伍應用。
調(diào)和諸藥,用于調(diào)和某些藥物的烈性
如調(diào)味承氣湯用本品緩和大黃、芒硝的瀉下作用及其對胃腸道的刺激。另外,在許多處方中也常用本品調(diào)和諸藥。甘有緩的作用,用甘草後,把每個藥的藥性稍稍甘緩一下,自然有點調(diào)和的意思,也有延緩並拉長其有效期的效果。
抗炎抗過敏
甘草還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保護發(fā)炎的咽喉和氣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對某些毒物有類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護肝養(yǎng)肝
甘草里含有甘草酸等有效成分,能通過抑制補體防止肝細胞受損,進而起到保肝作用,并通過改變細胞膜通透性阻止病毒進入肝細胞,達到抗病毒的效果。
保護胃腸健康
甘草有類似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對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過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作用。
鎮(zhèn)咳作用
甘草黃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顯的鎮(zhèn)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較顯著,其作用強度為甘草酸>甘草黃酮>甘草浸膏。
甘草能增強方劑中其它藥的功效
這與甘草中所含的甘草酸、甘草甙元、異甘草甙元有關(guān)。比如甘草酸芍藥甙在鎮(zhèn)痛、解痙、解熱、抗炎、抑制胃液分泌和松弛平滑肌方面均有協(xié)同作用。
除口臭
用小葉麥冬和甘草泡茶喝,或者在嘴里含上一粒話梅、青橄欖、山楂,也能防止口臭。
治關(guān)節(jié)疼痛
炙甘草具有益氣、止痛的功效,在用藥中發(fā)現(xiàn),一些關(guān)節(jié)疼痛的患者,服用炙甘草后,疼痛緩解。因此,腸胃不適引起疼痛、關(guān)節(jié)疼痛的市民,可以服用炙甘草。
上面給大家仔細介紹了一下甘草,其實身邊很多人都喜歡拿甘草泡茶喝,那是為什么呢?下面就來說說甘草片泡水喝的功效。
甘草片泡水喝的功效
甘草在我國古代就已經(jīng)開始使用了,中醫(yī)對于甘草的功效也進行了深入研究。
老中醫(yī)告訴我們,甘草具有很好的止痛以及解毒、清熱、益氣、止咳、祛痰等作用,同時調(diào)和諸藥的功效也是非常明顯的。
所以說,日常服用甘草可以很好的治療身體倦怠、腹部以及四肢疼痛痙攣的情況,同時咳嗽痰多、脾胃虛弱還有心慌氣短都可以服用。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甘草味甜,所以大量的獨用會導致身體出現(xiàn)滋膩的情況,長期服用容易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導致身體內(nèi)熱,還有咳嗽痰多的情況。
甘草片常見的服用方法就是泡水服用,他能夠更好的擴大甘草本身的功效。
除了直接沖泡甘草片之外,也可以和翻炒過的決明子、枸杞子以及白菊花按照一比一比一的藥量進行沖泡,然后代替茶水飲用,具有很好的保護雙眼以及提神的作用。
另外,也可以和紅棗、麥芽等一起沖泡,具有很好的養(yǎng)生作用。
如果想要獲得最大的效果,那么甘草片泡水喝最好當日沖泡當日喝完,避免甘草片等這些中藥裸露時間過長出現(xiàn)氧化的情況,嚴重影響藥效。
中醫(yī)方面認為甘草的主要作用就是補中益氣,能夠很好的治療身體虧損、元陽不足以及脾氣虛弱的情況。
可以將甘草片和人參、黃芪等一起混合熬煮,制作成為補中益氣湯還有升陽益胃湯等。另外,甘草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能夠很好的治療各種熱度、潰瘍以及痤瘡等毛病。
現(xiàn)代醫(yī)學中,使用甘草片更多的是用于治療呼吸困難的情況,常見的就有肺結(jié)核、過敏、感冒以及支氣管炎等,這是因為甘草具有祛痰的作用,能夠有效的保障呼吸順暢。
甘草片廣泛的應用在現(xiàn)代的咳嗽糖漿中,他能夠很好的溶解粘液。除此之外,這種中藥材對于口腔還有胃潰瘍也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甘草的性味與炮制甘草別名
美草、蜜甘(《本經(jīng)》),蜜草、蕗草(《別錄》),國老(陶弘景),靈通(《記事珠》),粉草(《群芳譜》),甜草(《中國藥植志》),甜根子(《中藥志》),棒草(《黑龍江中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狀莖。秋季采挖,除去莖基、枝叉、須根等,截成適當長短的段,曬至半干,打成小捆,再曬至全干。也有將外面栓皮削去者,稱為"粉草"。置干燥通風處,防霉蛀。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約30~70厘米,罕達1米,根莖圓柱狀;主根甚長,粗大,外皮紅褐色至暗褐色。莖直立,稍帶木質(zhì),被白色短毛及腺鱗或腺狀毛。單數(shù)羽狀復葉,托葉披針形,早落;小葉4~8對,小葉柄甚短,長1毫米許;小葉片卵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偶近于圓形,長2~5.5厘米,寬1.5~3厘米,先端急尖或近鈍狀,基部通常圓形,兩面被腺鱗及短毛。總狀花序腋生,花密集,長5~12厘米;花萼鐘形,長約為花冠的1/2而稍長,萼齒5,披針形,較萼筒略長,外被短毛及腺鱗;花冠淡紫堇色,長約14~盟毫米,旗瓣大,長方橢圓形,先端圓或微缺,下部有短爪,龍骨瓣直,較翼瓣短,均有長爪;雄蕊10,2體,花絲長短不一,花藥大小不等;雌蕊1,子房無柄。莢果線狀長圓形,鐮刀狀或彎曲呈環(huán)狀,通常寬6~8毫米,密被褐色的刺狀腺毛。種子2~8,扁圓形或腎形,黑色光滑。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于向陽干燥的鈣質(zhì)草原、河岸砂質(zhì)土等地。分布東北、西北、華北等地。主產(chǎn)內(nèi)蒙古、甘肅;其次為陜西、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以內(nèi)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所產(chǎn)品質(zhì)最優(yōu)。
性狀
干燥根呈長圓柱形,不分枝,多截成長30~120厘米的段,直徑0.6~3.3厘米。帶皮的甘草,外皮松緊不等,顯紅棕色、棕色或灰棕色,具顯著的皺紋、溝紋及稀疏的細根痕,皮孔橫生,微突起,呈暗黃色。兩端切面平齊,切面中央稍陷下。質(zhì)堅實而重。斷面纖維性,黃白色,粉性,有一明顯的環(huán)紋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微具特異的香氣,味甜而特殊。根狀莖形狀與根相似,但表面有芽痕,橫切面中央有髓。粉草外表平坦,淡黃色,纖維性,有縱裂紋。帶皮甘草以外皮細緊、有皺溝、紅棕色、質(zhì)堅實、粉性足、斷面黃白色者為佳;外皮粗糙,灰棕色、質(zhì)松、粉性小、斷面深黃色者為次;外皮棕黑色、質(zhì)堅硬、斷面棕黃色、味苦者不可入藥。粉草較帶皮甘草為佳。
炮制
甘草:揀去雜質(zhì),洗凈,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時,撈出,潤透切片,晾干。蜜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煉熟的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變?yōu)樯铧S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甘草片100斤,用煉熟蜂蜜25~30斤)
①《雷公炮炙淪》:"凡使甘草,須去頭尾尖處,用酒浸蒸,從巳至午出,暴干,細銼使。一斤用酥七兩,涂上炙,酥盡為度。又先炮令內(nèi)外赤黃用良。"
②《綱目》:"方書炙甘草皆用長流水蘸濕炙之,至熟刮去赤皮?;蛴脻{水炙熱。"
③《得配本草》:"粳米拌炒,或蜜炙用。"
性味
甘,平。
①《本經(jīng)》:"味甘,平。"
②《別錄》:"無毒。"
③《本草衍義》:"微涼。"
④《珍珠囊》:"生甘,平;炙甘,溫。"
歸經(jīng)
入脾、胃、肺經(jīng)。
①《湯液本草》:"入足厥陰、太陰、少陰經(jīng)。"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脾二經(jīng)。"
③《本草通玄》:"入脾、胃。"
④《本草經(jīng)解》:"入手太陰肺經(jīng)、足太陰脾經(jīng)。"
功能主治
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diào)和諸藥。炙用,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fā)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癇;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經(jīng)》:"主五臟六府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腫,解毒。"
②《別錄》:"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臟咳嗽,止渴,通經(jīng)脈,利血氣,解百藥毒。"
③《藥性論》:"主腹中冷痛,治驚癇,除腹脹滿;補益五臟;制諸藥毒;養(yǎng)腎氣內(nèi)傷,令人陰(不)痿;主婦人血瀝腰痛;虛而多熱;加而用之。"
④《日華子本草》:"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yǎng)氣,壯筋骨,解冷熱。"
⑤《珍珠囊》:"補血,養(yǎng)胃。"
⑥《湯液本草》:"治肺痿之膿血,而作吐劑;消五發(fā)之瘡疽,與黃耆同功。"
⑦《綱目》:"解小兒胎毒、驚痼,降火止痛。"
⑧《中國藥植圖鑒》:"治消化性潰瘍和黃疸。"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煎水洗。
藥材鑒別
粉末淡綜黃色.纖維成束細長,直徑8-14微米,微彎曲。末端漸尖,具緣紋孔導管較大,草酸鈣方晶呈略扁的雷雙錐形。長方形,或類方形,淀粉粒多為單粒,橢圓形,卵形。或球形,臍點點狀或短縫狀。
注意
實證中滿腹脹忌服。
①《本草經(jīng)集注):"術(shù),干漆、苦參為之使。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②《醫(yī)學入門》:"痢疾初作,不可用。"
甘草的實用驗方治榮衛(wèi)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人參(去蘆)、茯苓(去皮)、甘草(炙)、白術(shù)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
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四兩(炙),干姜二兩(炮)。 上藥細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治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與甘草湯不差者: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溫分再服。
治失眠、煩熱、心悸:甘草一錢,石菖蒲五分至一錢。水煎服。每日一劑,分二次內(nèi)服。
治瘧疾:甘草二份,甘遂一份。共研細末,于發(fā)作前二小時取用一分放肚臍上,以膠布或小膏藥貼之。
治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數(shù)欠伸: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取三升,溫分三服。亦補脾氣。
治痘瘡煩渴:粉甘草(炙)、栝樓根等分。水煎服之。
治陰下濕癢: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漬洗之,日三、五度。
治農(nóng)藥(1059、1605、4049等有機磷制劑)中毒:甘草四兩,滑石粉五錢。用時將甘草煎湯,冷后沖滑石粉頓服。一日連服三次。
治飲饌中毒,中砒毒:甘草伴黑豆煮汁,恣飲無虞。(《本草蒙筌》)
治鉛中毒:生甘草三錢,杏仁(去皮、尖)四錢。二味煎服,一日兩次,可連服三至五天。
肺痿(頭昏眩,吐涎沫,小便頻數(shù),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兩、炮干姜二兩,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幾次服。此方名甘草干姜湯。
肺痿久嗽(惡寒發(fā)燒,骨節(jié)不適,嗽唾不止)。用灸甘草三兩,研細。每日取一錢,童便三合調(diào)下。
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甘草12~20克。水煎,早晚分服。
低血壓:甘草、五味子各6~12克,茯苓15克。每日1劑,分2次煎服或泡茶飲。
肺結(jié)核:甘草50克。每日1劑,煎計分3次服用。
傳染性肝炎:用100%甘草煎劑15~20毫升(小兒減半),每日3次。
甘草的食用方法甘草絲瓜湯
材料:甘草10克,絲瓜1根,瘦肉片200克,雞高湯500克,清水600克,鹽3克。
做法:
(1)甘草、肉片、加高湯、清水,如湯煲煮沸。轉(zhuǎn)文火煲30分鐘。
(2)絲瓜去皮,切塊備用。
(3)加入絲瓜。
(4)轉(zhuǎn)旺火煲10分鐘。最后加鹽調(diào)味。
大麥甘草茶
材料:大麥10克,甘草2克,冰糖適量,煮茶包。
做法:
(1)準備好所有的食材。
(2) 把大麥仁和甘草放入煮茶包中。
(3)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煮茶包煮上7-10分鐘。
(4) 再把冰糖放入煮至溶化即好。
甘草的副作用據(jù)認為,甘草的副作用是由于攝入量過高引起的。其中一些不免影響包括:
1.甘草提取物中的甘草酸可以引起稱作假性醛固酮增多癥的疾病,其特點是體內(nèi)叫做醛甾酮的激素水平過高。正常情況下,這種激素有助于平衡體內(nèi)鉀和鈉的水平。這種激素的水平過高會阻礙鈉的排泄,并導致鉀從尿液中排出,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和肌肉損傷。損失鉀可導致心臟和肌肉運作異常。它也導致保水,造成水腫。
2.根據(jù)歐盟2008年的報告,過度使用甘草可以導致血壓升高,肌肉無力,慢性疲勞,頭痛,腫脹,男性睪酮水平降低等問題。
3.人們還認為,孕婦過量使用甘草可以引起大量出血,甚至導致早產(chǎn)。
4.還有報告顯示,長期使用甘草,還會引起體重異常增加等副作用。
患有血壓過高,肥胖,糖尿病,腎臟疾病,心臟病,或肝臟和月經(jīng)問題的人應避免攝入甘草。孕婦和哺乳期女性,以及存在性功能障礙的男性也應避免這種草藥。正在使用血管緊張素抑制劑和利尿劑藥物(如阿司匹林,地高辛,皮質(zhì)類固醇,胰島素,口服避孕藥和瀉藥)的人也應該避免使用甘草。
盡管人們認為消費含有甘草提取物的糖果沒有害處,但是過量消費也同樣可以產(chǎn)生副作用。因此,為了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最好在使用甘草制品及保健補品前咨詢醫(yī)生。
結(jié)語:看完本文,相信大家對甘草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其實甘草對人體的功效和作用有很多,而且甘草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介紹了。希望本文對大家有幫助。
今天給各位分享蜜甘草功效與作用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蜜甘草功效與作用功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收藏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1、甘草蜂蜜泡水的功效和作用甘草蜂蜜泡水的功效有哪些2、蜜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蜜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4、蜜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甘草蜂蜜泡水的功效和作用甘草蜂蜜泡水的功效有哪些1、甘草和蜂蜜的功效包括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增強身體免疫力、美容養(yǎng)顏等。
2、而且如果是每天晚上選擇使用甘草和蜂蜜泡水喝的話,也可以起到幫助睡眠的作用。
3、因為甘草具有一定的潤肺和止咳的作用,所以說如果有止咳的現(xiàn)象,也可以選擇使用甘草和蜂蜜泡水喝來緩解一下癥狀。
蜜甘草的功效與作用蜜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你知道蜜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有什么嗎?相信很多人都沒有通過蜜甘草,蜜甘草是一種十分少見的中藥材,其營養(yǎng)價值十分豐富,是對人體較為有幫助的藥材。
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下蜜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感興趣的朋友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蜜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
1、健脾養(yǎng)血
清熱去火,止咳化痰,輕重緩急止疼,調(diào)合諸藥。
用以脾胃虛寒,怠倦困乏,氣短乏力,咳嗽有痰,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瘡瘡毒,減輕藥品毒副作用、烈性。
2、甘草劑有抗感染和抗超級變態(tài)體現(xiàn)的作用
因而在西醫(yī)方面臨床醫(yī)學上關(guān)鍵做為緩和劑。
緩解咳嗽,化痰,醫(yī)治咽喉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層大環(huán)內(nèi)酯功效,對漫性腎上腺作用機能減退有優(yōu)良作用;甘草中藥制劑能推動胃里黏液產(chǎn)生和代謝,增加鱗狀上皮細胞使用壽命,有抗感染特異性,常見于漫性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醫(yī)治;甘草的黃酮類具備消炎、解痙和抑酸功效;甘草也是人丹的關(guān)鍵原材料之一。
3、甘草有利于降低經(jīng)前綜合癥和絕經(jīng)期癥狀
除開這種之外,它還能夠避免產(chǎn)生高血鉀或提升血液中鉀的水準,由于鉀處在這二種極端化狀況都能夠造成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非常容易造成心臟驟停,乃至身亡。
殊不知,不建議大使用量服食甘草,由于甘草帶有的化合物會造成低鉀血癥和提升血壓的問題。
4、甘草次酸對大白鼠移殖的OberlingGuerin骨髓瘤有抑制效果
甘草酸單氨鹽、甘草次酸鈉及甘草次酸演化物之化合物,對實驗鼠艾氏肝腹水癌及肉瘤均有抑制效果,即便內(nèi)服亦合理。
5、甘草還廣泛運用于食品工業(yè)生產(chǎn)
特制糖塊、果脯和泡泡糖。
甘草浸膏是生產(chǎn)制造朱古力的破乳劑,還能提升葡萄酒的酒氣及香氣,提升黑啤酒的砂漿稠度和顏色,制做一些柔性飲品和米酒;煙草矯味。
在化工廠、印染廠工業(yè)生產(chǎn)中,甘草也廣有主要用途。
蜜甘草的功效與作用2
1、蜜甘草可以補腎益氣
甘草是一種可以治療體虛情況的藥草,對于腎虛患者來說,甘草能夠補腎益氣,中氣不足的人可以適當?shù)氖秤靡恍墓π欠浅o@著的。
可以調(diào)和腎臟,對于治療腎病患者來說,蜜甘草無疑是一種功效顯著地藥材哦,但是不能隨便亂用,最好遵照醫(yī)囑。
2、蜜甘草可以止痛鎮(zhèn)靜
蜜甘草還是一種天然的鎮(zhèn)定劑,對于身體來說,可以有效地緩解一些疼痛,對于關(guān)節(jié)痛或者急性疼痛的人來說,食用一些蜜甘草可以緩急止痛,讓身體告別痛苦,比起其他的鎮(zhèn)定劑來說,對身體的.傷害更小,依賴性也會小一些,不會有很多副作用。
3、蜜甘草止咳化痰
天氣干燥或者換季的時候,人們很容易會咳嗽,而咳嗽是一種慢性病,不太容易治療。
蜜甘草比起生甘草來說,藥性平和,但是補力不足,所以可以補中益氣,對于身體來說,寒氣入侵很容易導致疾病,所以蜜甘草非常有效哦。
4、甘草有普遍的診療作用
其最普遍的主要用途包含緩解呼吸不暢,如發(fā)燒感冒,咽喉腫痛,支氣管炎,皮膚過敏,乃至肺結(jié)核,這是由于它具備化痰的功效。
因為其融解黏液的特點,因而愈來愈多的運用于當代咳嗽糖漿中。
它還是口腔和胃潰瘍的基本治療措施。
除此之外,甘草還被覺得有傾泄劑的功效。
這類藥草還能夠做為抗病毒的藥醫(yī)治帶狀皰疹和眼,口腔或生殖器皰疹。
蜜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蜜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蜜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甘草是由蜜烘制的甘草,經(jīng)過特殊的加工之后,會有很多的功效與作用,但是蜜炙甘草畢竟是藥物,所以服用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以下分享蜜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蜜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1
蜜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為類圓形或橢圓形切片,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澤,切面黃色至深黃色,形成層環(huán)明顯,射線放射狀。
炙甘草湯具有益氣滋陰,通陽復脈治療功效。
蜜炙甘草作用
1、甘草黃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顯的鎮(zhèn)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較顯著,其作用強度為甘草酸甘草黃酮甘草浸膏。
2、甘草還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保護發(fā)炎的咽喉和氣管粘膜。
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對某些毒物有類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3、甘草常用來治療隨更年期而來的癥狀。
因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種類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體內(nèi)的激素含量。
4、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斷致癌物誘發(fā)腫瘤生長的作用。
炙甘草臨床應用多為炙甘草湯,是以炙甘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湯。
源于漢代張仲景《傷寒論》,原文曰:“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參、生地、阿膠、麥冬、麻仁、大棗、清酒組成。
蜜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2
炙甘草的副作用是怎樣的?
炙甘草的毒副作用較小,但若長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水腫,血壓升高及血鉀減少等癥狀并有脘腹脹滿,納呆等消化障礙。
因此,偶爾泡一泡水喝可以,不宜長期大量使用。
炙甘草,以生甘草用蜂蜜按100:25炒至甘草呈金黃色,放在紙上不粘紙即成。
蜜炙甘草性溫,有甘溫助脾而補中益氣和胃、緩急止痛之功。
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抗炎及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可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抗腫瘤和止痛作用。
炙甘草抗驚厥、止痛作用優(yōu)于生甘草。
炙甘草對抗氯化鋇誘發(fā)大鼠心律失常作用也優(yōu)于生甘草。
炙甘草臨床應用多為炙甘草湯,是以炙甘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湯。
因此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可以從炙甘草湯中來分析。
炙甘草湯主要功效與作用有以下四點:
綜合歷代醫(yī)家,認為炙甘草湯主要功效與作用有以下四點:
1、補陰為主的功效,清代柯琴《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指出“生地為君、麥冬為臣、炙甘草為佐,大劑以峻補真陰,開來學之滋陰一路也。
”清代田宗漢《醫(yī)寄優(yōu)陰論》也認為本方是“滋陰之祖方”。
2、補血為主的功效,以清代唐容川為代表的一派醫(yī)家認為炙甘草湯是“補血之大劑”。
3、氣血雙補的功效和作用,以《注解傷寒論》為代表,認為炙甘草湯的功效當為氣血雙補,“益虛補血氣而復脈”。
4、陰陽并調(diào),清代醫(yī)家尤在涇《傷寒貫珠集》指出炙甘草湯是“擴建中之制,為陰陽并調(diào)之法”。
本方主治傷寒病后或重病恢復期陰血不足,血不榮心,虛羸少氣,心慌心悸,虛煩少眠,大便干澀,舌質(zhì)略紅少苔,脈象結(jié)代不整。
或肺痿久咳,吐涎沫稀痰,量多,咽燥而渴,或痰中帶血,心悸氣短,心中溫溫液液,失眠多汗,脈虛細而數(shù),或偶見結(jié)代。
蜜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3
炙甘草的功效和副作用
炙甘草,豆科植物,是用蜜烘制的甘草,具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的功效。
是甘草的炮炙加工品。
多用于治療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失眠等。
1、治療氣虛
用于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jié)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
前者,常與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
后者,常與黨參、白術(shù)等同用,如理中丸等。
2、治療腫痛
用于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
可單用,內(nèi)服或外敷,或配伍應用。
癰疽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共奏清熱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飲。
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如桔梗湯。
若農(nóng)藥、食物中毒,常配綠豆或與防風水煎服。
3、治療氣喘
用于氣喘咳嗽。
可單用,亦可配伍其他藥物應用。
如治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湯;治熱毒而致肺癰咳唾腥臭膿痰的桔梗湯;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湯等。
另風熱咳嗽、風寒咳嗽、熱痰咳嗽亦常配伍應用。
4、治療胃病
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常與芍藥同用,能顯著增強治攣急疼痛的療效,如芍藥甘草湯。
5、調(diào)和藥物
用于調(diào)和某些藥物的烈性。
如調(diào)味承氣湯用本品緩和大黃、芒硝的瀉下作用及其對胃腸道的刺激。
另外,在許多處方中也常用本品調(diào)和諸藥。
炙甘草的副作用
過量的使用甘草會導致血壓升高、身體越來越疲勞、頭痛腦脹、肌肉軟而無力、男性睪丸酮水平降低等癥狀發(fā)生,所以要適當?shù)氖褂?,不要過量了。
長期使用甘草還有可能引起異常的體重增加,所以不宜長期使用。
孕婦忌用甘草,臨床發(fā)現(xiàn)孕婦過度使用甘草會引起大量出血,嚴重會引發(fā)早產(chǎn)發(fā)生,孕婦在用于各種藥物都要嚴格一些。
灸甘草中含有甘草酸激素,如果此種激素過高的話會使鉀從尿液中排出,最終致使肌肉損傷及血壓升高。
鉀的流失也會導致水腫。
注意事項:使用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并且要嚴格按照醫(yī)生的醫(yī)囑執(zhí)行,不能自己盲目用藥。
蜜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4
炙甘草的副作用和禁忌是什么?
炙甘草的副作用是可能出現(xiàn)水腫以及增加患病率等,禁忌是孕婦以及心臟病患者等禁止服用。
1、炙甘草,別名又稱蜜炙甘草,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
常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jié)代,可解附子毒。
但炙甘草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大量地服用炙甘草可能會導致體內(nèi)的鉀大量流失,使心臟、肌肉的功能出現(xiàn)異常,造成水腫的現(xiàn)象。
而且炙甘草中含有甘草酸,可能會增加患病幾率,還容易引起體內(nèi)激素水平過高等情況。
2、妊娠期女性不能服用,臨床發(fā)現(xiàn)孕婦過度地使用甘草會引起大量出血,嚴重會引發(fā)早產(chǎn)。
心臟病患者也不能服用,因為含有較高的甘草酸激素,對健康情況沒有好處。
而且長期地使用甘草還有可能引起異常的體重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炙甘草雖然好處多多,但是也不能隨意添加,是藥三分毒,還是要謹慎使用。
蜜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蜜甘草聽名字好像很“甜”的一種草,因為有“蜜”而且很“甘”,但是名不副實,蜜甘草味苦,涼,有清熱利濕,清肝明目之功效。
蜜甘草,大戟科葉下珠屬一年生草本
學名:PhyllanthusussuriensisRuprechtMaximowicz
別名:飛蛇仔
一年生草本,高達60厘米;莖直立,?;糠种Γl細長;小枝具棱;全株無毛。
葉片紙質(zhì),橢圓形至長圓形,長5-15毫米,寬3-6毫米,頂端急尖至鈍,基部近圓,下面白綠色;側(cè)脈每邊5-6條;葉柄極短或幾乎無葉柄;托葉卵狀披針形。
花雌雄同株,、單生或數(shù)朵簇生于葉腋;花梗長約2毫米,絲狀,基部有數(shù)枚苞片;雄花:萼片4,寬卵形;花盤腺體4,分離,與萼片互生;雄蕊2,花絲分離,藥室縱裂;雌花:萼片6,長橢圓形,果時反折;花盤腺體6,長圓形;子房卵圓形,3室,花柱3,頂端2裂。
蒴果扁球狀,直徑約2.5毫米,平滑;果梗短;種子長約1.2毫米,黃褐色,具有褐色疣點。
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產(chǎn)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qū),生于山坡或路旁草地。
分布于俄羅斯東南部、蒙古、朝鮮和日本。
模式標本采自俄羅斯烏蘇里地區(qū)。
藥用,全草有消食止瀉作用。
蜜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1、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
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2、甘草有廣泛的醫(yī)療功效。
其最常見的用途包括減輕呼吸困難,如感冒,喉痛,支氣管炎,過敏,甚至肺結(jié)核,這是因為它具有祛痰的作用。
由于其溶解粘液的特性,因此越來越多的應用于現(xiàn)代咳嗽糖漿中。
它還是口腔和胃潰瘍的常規(guī)治療措施。
此外,甘草還被認為有傾瀉劑的作用。
這種草藥還可以作為抗病毒藥物治療帶狀皰疹和眼,口腔或生殖器皰疹。
3、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tài)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醫(y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
緩解咳嗽,祛痰,治療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質(zhì)酮類作用,對慢性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癥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劑能促進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長上皮細胞壽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甘草的黃酮具有消炎、解痙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4、甘草有助于減少經(jīng)前綜合癥和絕經(jīng)期癥狀。
除了這些以外,它還可以防止發(fā)生高血鉀或提高血液中鉀的水平,因為鉀處于這兩種極端情況都可以引起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容易導致心臟驟停,甚至死亡。
然而,不建議大劑量服用甘草,因為甘草含有的化合物會引起低鉀血癥和增加血壓的問題。
5、甘草次酸對大白鼠移植的OberlingGuerin骨髓瘤有抑制作用,甘草酸單銨鹽、甘草次酸鈉及甘草次酸衍化物之混合物,對小白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均有抑制作用,即使口服亦有效。
6、甘草還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yè),精制糖果、蜜餞和口香糖。
甘草浸膏是制造巧克力的乳化劑,還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澤,制作某些軟性飲料和甜酒;香煙矯味。
在化工、印染工業(yè)中,甘草也廣有用途。
關(guān)于蜜甘草功效與作用和蜜甘草功效與作用功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收藏本站。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甘草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藥材,甘草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適當食用甘草不僅可以改善氣喘咳嗽,而且還可以抵御風寒咳嗽,本文內(nèi)容為大家介紹更多的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1、用于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jié)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前者,常與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后者,常與黨參、白術(shù)等同用,如四君子湯、理中丸等。
2、用于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蓡斡?,內(nèi)服或外敷,或配伍應用。癰疽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共奏清熱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飲。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如桔梗湯。若農(nóng)藥、食物中毒,常配綠豆或與防風水煎服。
3、用于氣喘咳嗽??蓡斡?,亦可配伍其他藥物應用。如治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湯;治熱毒而致肺癰咳唾腥臭膿痰的桔梗湯;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湯等。另風熱咳嗽、風寒咳嗽、熱痰咳嗽亦常配伍應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常與芍藥同用,能顯著增強治攣急疼痛的療效,如芍藥甘草湯。
5、用于調(diào)和某些藥物的烈性。如調(diào)味承氣湯用本品緩和大黃、芒硝的瀉下作用及其對胃腸道的刺激。另外,在許多處方中也常用本品調(diào)和諸藥。
甘草片泡水喝的禁忌
甘草片連續(xù)使用的時間不要超過七天
長期服用甘草片容易出現(xiàn)上癮的情況,這是因為甘草片中含有一些,這種物質(zhì)長期服用容易上癮。所以專家建議,連續(xù)服用甘草片的時間不要超過一個星期,發(fā)現(xiàn)咳嗽等的不適癥狀減輕之后就要立即停止。
小孩服用千萬不能夠超量
甘草中所含有的對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過涼服用,那么會導致呼吸系統(tǒng)出現(xiàn)停止,身體就容易出現(xiàn)呼吸衰竭的情況,嚴重影響我們的生命健康。專家告訴我們,一歲以內(nèi)的小孩每次服用甘草片大約四分之一片。
甘草片別和其他的止咳藥一起混合服用
如果需要服用甘草片,那么就不要和其他具有強力止咳的藥物一起服用,避免對呼吸中樞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另外,如果患者正在服用強心藥物、降壓藥物以及降血糖藥物,那么也不應該和甘草一起服用。
過量服用甘草片水腫
因為甘草中含有甘草酸,這種物質(zhì)會增加身體患有假性醛固酮增多癥疾病,主要的特點就是身體中的某一些激素增加,而這種激素會令我們體內(nèi)的鉀元素以及鈉元素增加,而鈉元素不能夠通過尿液排出身體,這樣體內(nèi)就會出現(xiàn)血壓增高以及肌肉受損的情況。而鉀元素增加,體內(nèi)出現(xiàn)積水,身體自然就會水腫了。
孕婦不應該過量服用甘草片
專家建議,孕婦服用甘草片一定要慎重,不能過量服用,否則容易導致身體中血壓增加,甚至還有可能出現(xiàn)早產(chǎn)。
甘草的食用方法 1、甘草銀花酒
材料:金銀花150克、甘草30克、黃酒250毫升。
做法:將金銀花、甘草置入砂鍋內(nèi),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渣,加入黃酒,煎沸即可。
用法:每日1次,3次分服。藥渣外敷患處。
功效:解毒消癰。
作用:適用于癰疽惡瘡、肺癰、腸癰初起等。
2、甘草當歸雞湯
材料:當歸9克、桃仁9克、川芎3克、炮姜5克、炙甘草5克、母雞1只。
做法:將母雞宰殺后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切塊;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用紗布包好;兩者共放砂鍋內(nèi),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燉至雞肉爛熟,去藥包加入調(diào)料即可。
用法:食雞肉飲湯,每劑分2次服完。
功效:活血散瘀、養(yǎng)血生新。
作用:適用于血瘀之產(chǎn)后惡露不凈。
3、甘草桂枝肉桂茶
材料:肉桂、桂枝各5克,炙甘草5克。
做法:肉桂、桂枝各洗凈切薄片,和炙甘草同放在大茶杯中,加入沸水200毫升,加蓋燜浸15分鐘。
用法:代茶頻飲,連服10-20日。
功效:適用于體質(zhì)虛弱、低血壓病、消瘦、怕冷、食欲不振。
4、甘草熟地鹿角膠湯
材料:鹿角膠15克、熟地50克、肉桂5克、白芥子10克,麻黃、姜炭各2克,生甘草6克。
做法:將以上各味一起放入砂鍋內(nèi),加適量水煎煮。
用法:每日服1次。
功效:強筋骨,補腎虛。
作用:適用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鶴膝風及其他陰疽。
5、甘草萵苣子米粥
材料:萵苣子10—15克,生甘草3—5克,糯米或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萵苣子搗碎,與甘草同煎取汁,棄渣,入米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食3次,3—5日為l療程。
功效:補脾胃,下乳汁。
作用:適用于婦女產(chǎn)后體虛乳少或乳汁不通。
1 藥用法煎服,2-10g。生用性微寒,可清熱解毒;蜜炙藥性微溫,并可增強補益心脾之氣和潤肺止咳的作用,可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
甘草不宜與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不可大劑量服用,否則可造成水鈉潴留,引起浮腫。
2 甘草酸棗材料:酸棗1kg、甘草粉5kg、白糖300g、涼水400ml、茯苓適量。
做法:1,將無腐爛的酸棗洗凈。2,將涼水、甘草粉、、酸棗、茯苓和白糖放入鍋中,置于大火上煮沸后,再用小火煮35分鐘左右,離火后浸泡12小時。3,將酸棗撈出,放在竹屜上瀝干汁液,晾曬一天,曬制七八成干時,將鍋中剩余的汁液分兩次灑在酸棗表面,攪勻后即可食用。
功效:本食材有酸,有苦,有補脾益氣,寧心,斂汗、生津的作用,對于或有頭痛、失眠、神經(jīng)衰弱、貧血、眩暈的癥狀的患者是理想的保健食品。
3 甘草西瓜子材料:西瓜子500g、花生油10g、精鹽25g、甘草3g、生石灰50g。
制作方法:1,將生石灰倒入大碗中加入500ml清水拌勻,兌成石灰水,再倒入西瓜子浸泡5個小時左右,撈出后清水洗凈,除去殼上黏膜。2,將精鹽和甘草放入鍋中,倒入150ml清水,置于旺火上煮沸15分鐘左右,濾去甘草,兌成甘草鹽汁。3,取鐵鍋加4g花生油置于旺火上燒至八成熟,倒入洗凈的西瓜子不斷翻草,待西瓜子水分快干時候,再加入3個花生油,改用文火翻炒至西瓜子肉熟后,第三次加入3g花生油,稍加翻炒即可離火。4,將炒好的西瓜子趁熱倒入甘草鹽汁中,蓋上蓋浸悶2小時作用即成。
功效:改食材黑客經(jīng)營,甘草香味濃郁,具有鎮(zhèn)咳止喘的功效。
4 各式甘草茶1,黃芪甘草茶:黃芪、甘草各5g泡水,具有清熱解毒、抗病毒、提升免疫力等功效。
2,荷葉甘草茶:有鮮荷葉100g、甘草5g、水1000ml配制而成。把切碎的荷葉和甘草放入開水中煮10分鐘作用,濾去渣,加白糖飲用或?qū)⒑扇~和甘草直接泡水飲用。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止渴的功效。
3,靈芝甘草茶:靈芝6g、甘草5g、將其置于保溫瓶中,沖入沸水大半瓶,蓋上悶20分鐘后,即可飲用。有補益肝氣、保肝強腎的功效。
4,紅棗甘草茶:甘草15g、小麥50g、紅棗15g、開水1000ml,將所有藥材加入開水中煮沸,小火煮15分鐘左右,去渣后即可飲用。該茶對焦慮不安、不易入睡、淺眠易醒的人有宣郁解憂、益氣健脾的作用。
5,蓮子心甘茶:干蓮子心、生甘草各3g泡水即可服用。具有調(diào)理情緒緊張、焦慮不安、飲食無味、失眠等癥狀。
6,銀花甘草茶:取甘草60g、銀花30g,將其搗碎放熱水瓶中,沖入適量沸水,加蓋悶15分鐘后,即可飲用,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53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驗方治療陰虛血少導致的不孕癥
下一篇: 八珍益母丸加減治療不孕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