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灰散
出自《十藥神書》
【組成】 大薊 小薊 荷葉 側(cè)柏葉 茅根 茜根 山梔 大黃 牡丹皮 棕櫚皮各等分(各9g)
【用法】 上藥各燒灰存性,研極細末
【功用】 涼血止血。
【主治】 血熱妄行證
【方歌】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櫚隨
【方解】 本方主治上部出血諸證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主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上部出血證而設(shè),以血色鮮紅,舌紅苔黃,脈數(shù)為辨證要點
。本方為急則治標之劑,血止之后,還當(dāng)審因圖本,方能鞏固療效。對虛寒性出血則不宜使用。本方為散劑,既可內(nèi)服,也能外用,但應(yīng)預(yù)先制備,使火氣消退,方可使用。方中藥物皆燒炭,但應(yīng)注意“存性”,否則藥效不確。2.加減法:若氣火上逆
,血熱較盛者,可用本方改作湯劑使用,此時當(dāng)加大大黃、梔子的用量,作為君藥,并可配入牛膝、代赭石等鎮(zhèn)降之品,以引血下行。3.現(xiàn)代應(yīng)用:本方常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支氣管擴張及肺結(jié)核咯血等屬血熱妄行者。【附方】
四生丸(《婦人大全良方》) 生荷葉 生艾葉 生柏葉 生地黃各等分
,共研,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功用:涼血止血。主治: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血色鮮紅,口干咽燥,舌紅或絳,脈弦數(shù)。本方與十灰散
,均為涼血止血之劑,均可用于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上部出血證。但十灰散諸藥炒炭,意在治標;本方四藥生用,為標本兼顧之方。【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十藥神書》“治癆證。嘔血、吐血
、咯血、嗽血,先用此藥止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2.方論選錄:
張秉成《成方便讀》卷2:“治一切吐血、咯血不止
,先用此遏之。夫吐血、咯血,固有陰虛、陽虛之分,虛火、實火之別,學(xué)者固當(dāng)予為體察。而適遇卒然暴起之證,又不得不用急則治標之法,以遏其勢。然血之所以暴涌者,姑無論其屬虛屬實,莫不皆由氣火上升所致。丹溪所謂氣有余即是火。即不足之證,亦成上實下虛之勢?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臨床報道】
十灰散對于上消化道出血,肺結(jié)核及支氣管擴張咯血證屬熱迫血行者
【實驗研究】
龔氏為探討十灰散止血作用的物質(zhì)基礎(ch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57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溫中補脾湯加減治療慢脾風(fēng)
下一篇:
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慢驚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