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毒嚴重正難御,內(nèi)陷厥陰入血營。突然高燒昏驚厥,中毒痢疾病非輕。發(fā)病急驟變化速,中西結(jié)合治可行。中藥白芍馬齒莧,連柏秦皮白頭翁。昏驚局方至寶丹,或用安宮牛黃丸。神昏痰鳴蔞菖郁,熱深厥深蘇合香。陽氣暴虛肢厥逆,脈細欲絕溫不升。改用回陽救逆劑,參附四逆均可醫(yī)。
注:中毒性痢疾發(fā)病急驟,變化迅速,宜中西結(jié)合治療。中醫(yī)配合治療有以下藥物:
治痢湯:
白芍10g 馬齒莧30g 黃連6g 黃柏10g 白頭翁30g 秦皮10g? 日服一劑。
神昏驚厥,在治痢湯中加入局方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神昏痰鳴、治痢湯中加入菖蒲10g,瓜蔞10g,郁金9g。熱深厥深,治痢湯中加入蘇合香丸(用三分之一至半丸)。
癥見四肢逆冷,體溫不升,脈細欲絕,此屬陽氣暴脫,棄上方不用,急用回陽救逆之劑參附湯(人參10g,附子8g)或四逆湯(附子10g,干姜8g,炙甘草5g)。煎湯分次頻服。
我建議你還是先吃完中藥在看西藥,多種藥想混不好.寶寶是母乳喂養(yǎng)嗎,還是先以喂奶為主吧.你也可以給他喂點蔬果汁.
并非所有的抗生素都適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應注意選擇對痢疾桿菌有殺滅作用的抗生素。另外,應用抗生素時,在用藥的方法,用藥的療程上,因急性、中毒性、慢性痢疾而有所不同。常用的藥物有復方新諾明、氨芐青霉素、氟哌酸、吡哌酸、慶大霉素、卡那霉素、菌必治、痢特靈、黃連素等。在用藥方法上,有口服和注射,注射分肌肉注入和靜脈輸入,還有將藥物經(jīng)肛門注入的灌腸。如前所述采用哪種方法,須根據(jù)不同年齡、病情的輕重、痢疾的類型(急性、中毒性、慢性)而決定。給寶寶用藥最好還是當面征求醫(yī)生的意見比較好.
急性期為減少腸道刺激,使腸道乇底清理休息,發(fā)病1--2天首先應禁食,必要時應從靜脈補液。如癥狀嚴重禁食時間應延長,使腸道完全休息。待癥狀緩解后,開始進食時應給以清流,最好的食物是米湯、稀藕粉,可每日6--7次,并適當飲用鹽開水。大便次數(shù)再減少可改為流食食物。除米湯藕粉之外可增加蒸蛋羹、蛋花湯、果汁、過籮菜汁、杏仁霜等。病情再進一步好轉(zhuǎn)可改為低脂少渣半流。食物要易于消化吸收,忌用脹氣及具有強烈刺激性調(diào)味品??捎冒酌字?、細掛面、薄面片、烤面包、烤饅頭片和少量易消化的蛋白質(zhì)食物,如魚肉、雞肉末等。恢復期可用少渣軟飯。但在病人大便恢復正常之前暫不用粗糧、豆類及含纖維高的蔬菜和水果。如欲食用可制成菜泥、果泥、果汁等。牛奶不宜應用。有報道茶葉含有鞣酸,具有抑菌收斂作用,大蒜亦有殺菌作用。每日可飲濃茶2--4次,或大蒜2--3次。
慢性痢疾應根據(jù)個人病情和耐受情況,多數(shù)采用少渣軟飯。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怯闪〖矖U菌引起的常見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發(fā)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感及粘液膿血便為特征。其基本病理損害為結(jié)腸粘膜的充血、水腫、出血等滲出性炎癥改變。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消化道隔離。給予易消化、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對于高熱、腹痛、失水者給予退熱、止痙、口服含鹽米湯或給予口服補液鹽(ORS),嘔吐者需靜脈補液,每日1500ml~3000m。
2.病原治療 由于耐藥菌株增加,最好應用≥2種抗菌藥物。 (三)慢性菌痢的治療
1.尋找誘因,對癥處置。避免過度勞累,勿使腹部受涼,勿食生冷飲食。體質(zhì)虛弱者應及時使用免疫增強劑。當出現(xiàn)腸道菌群失衡時,切忌濫用抗菌藥物,立即停止耐藥抗菌藥物使用。改用酶生或乳酸桿菌,以利腸道厭氧菌生長。
2.對于腸道粘膜病變經(jīng)久有愈者,同時采用保留灌腸療法。
(二)中毒性菌痢的治療
1.抗感染 選擇敏感抗菌藥物,聯(lián)合用藥,靜脈給藥,待病屬于情好轉(zhuǎn)后改口服。
2.控制高熱與驚厥
3.循環(huán)衰竭的治療: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療。主要有:①擴充有效血容量;②糾正酸中毒;③強心治療;④解除血管痙攣;⑤維持酸堿平衡;⑥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
4.防治腦水腫與呼吸衰竭 最好去醫(yī)院,祝你早日康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58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論述中醫(yī)治療黃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