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shí) >> 偏方秘方

    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荔枝核的藥用價(jià)值

    道醫(yī) 2023-06-25 00:07:02

    本文目錄

    1 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2 荔枝核配伍應(yīng)用3 荔枝核的方劑制劑4 荔枝核的藥用價(jià)值5 荔枝核的副作用與禁忌

    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荔枝核的作用

    1、理氣止痛

    本品辛溫

    ,入肝
    、腎經(jīng)
    ,有理氣止痛作用

    《本草綱目》曰:“荔枝核入厥陰

    ,行散氣滯
    、其實(shí)雙結(jié)而核肖睪丸
    ,故其治癩疝卵腫
    ,有述類象形之義”

    故多用于厥陰肝經(jīng)寒凝氣滯所致的疝痛、睪丸腫痛等少腹疼痛

    ,并可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婦人經(jīng)前腹痛和產(chǎn)后腹痛

    2、溫中散寒

    荔枝核味辛性溫

    ,故有溫中散寒之功
    ,常用于寒凝氣滯之胃脘疼痛。

    本癥多由于素體氣虛或久病脾胃虛弱

    ,中陽不振
    、寒從內(nèi)生、胃失溫養(yǎng)

    癥見

    胃脘隱隱作痛

    ,綿綿不絕,食少納呆
    、泛吐清水
    ,喜按喜溫,饑餓時(shí)痛甚
    ,得食稍減
    ,遇冷則劇,畏寒肢冷
    ,大便稀溏
    ,小便清長,胃痛時(shí)輕時(shí)重
    ,數(shù)年不愈
    ,嚴(yán)重者可兼嘔血或便血,舌淡嫩
    、邊有齒痕
    、苔薄白而滑
    ,脈沉遲或濡弱。

    《備要》載:“辟寒邪

    、治胃脘痛”
    。故用本品可治本癥。

    荔枝核可以降血脂

    ,調(diào)節(jié)血脂代謝紊亂

    荔枝核可以用于疝痛,睪丸腫疼

    ,胃脘痛
    ,腹疼。

    應(yīng)用

    1

    、疝氣痛
    ,睪丸腫痛

    本品主入肝經(jīng),味辛能行

    ,味苦能泄
    ,性溫祛寒
    ,有疏肝理氣
    、行氣散結(jié)、散寒止痛之功

    治寒凝氣滯之疝氣痛

    、睪丸腫痛
    ,可與小茴香、青皮等同用
    ,如荔核散(《世醫(yī)得效方》)
    ,或與小茴香、吳茱萸
    、橘核等同用
    ,如疝氣內(nèi)消丸(《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若睪丸腫痛屬濕熱者
    ,可配龍膽草
    、川楝子、大黃等同用

    2

    、胃脘久痛,痛經(jīng)
    ,產(chǎn)后腹痛

    本品辛行苦泄溫通,入肝胃經(jīng)

    ,有疏肝和胃
    、理氣止痛作用

    治肝氣郁結(jié)、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

    ,可與木香研末服
    ,如荔香散(《景岳全書》),若肝郁氣滯血瘀之痛經(jīng)及產(chǎn)后腹痛
    ,可與香附研末服
    ,如蠲痛散(《婦人大全良方》),或酌加川芎
    、當(dāng)歸
    、益母草等同用,療效更好

    荔枝核的功效

    性味

    甘澀

    ,溫。

    ①《綱目》:"甘

    ,溫
    ,澀,無毒
    。"

    ②《醫(yī)林纂要》:"甘澀

    ,溫,微咸
    。"

    ③《廣西中藥志》:"味甘微苦澀

    ,性平,無毒
    。"

    歸經(jīng)

    入肝

    、腎經(jīng)。

    ①《綱目》:"入厥陰

    。"

    ②《本草經(jīng)疏》:"入肝

    、腎。"

    ③《本草撮要》:"入足太陰

    、厥陰經(jīng)
    。"

    功能主治

    溫中,理氣

    ,止痛

    有理氣散寒之用,能治疝氣

    、睪丸腫痛及少腹氣聚脹痛等癥

    此外,還可用于胃脘痛和婦女寒凝瘀滯腹痛等癥

    ①《綱目》:"行散滯氣

    。治頹疝氣痛
    ,婦人血?dú)獯掏础?

    ②《本草備要》:"辟寒邪,治胃脘痛

    。"

    荔枝核配伍應(yīng)用配橘核

    專入肝經(jīng)

    ,直達(dá)少腹,祛寒止痛
    ,散結(jié)消腫之功益彰

    治小腸疝氣,陰囊

    、睪丸腫痛等以及少腹刺痛
    ,腹內(nèi)包塊,虛寒性帶下等癥

    配香附子

    專功肝郁

    ,常治療閉經(jīng)、痛經(jīng)
    、經(jīng)前及產(chǎn)后血瘀腹痛
    ,為婦人之良方。

    《本草綱目》:用荔枝核燒存性半兩

    ,香附子炒一兩
    ,為末。

    每服二錢

    ,鹽湯
    、米飲送下。治婦人血?dú)獯掏?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皆是也?/p>

    配木香

    常治療心腹胃脘久痛

    ,食欲不振之脘腹脹痛等癥。

    配炒小茴香

    肝腎同治

    、為理氣療疝之良劑

    常治療小腸疝氣、陰囊

    、睪丸腫痛等癥

    配酒

    以酒調(diào)服,治心痛及小腸氣

    荔枝核附方有哪些

    1

    、治氣滯胃痛

    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

    ,丁香10克
    ,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
    ,白芍10克
    ,柴胡10克
    ,枳實(shí)10克
    ,香附10克, 甘草1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早晚分服
    ,連服2周為1個(gè)療程

    服藥期間要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

    2

    、治睪丸腫痛

    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

    ,梔子10克
    ,金銀花30克,連翹10克
    ,苦參30克
    ,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15克
    ,野菊花30克
    ,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早晚分服
    ,連服2周為1個(gè)療程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之品

    3

    、治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fā)者

    荔枝核一錢

    ,木香八分
    。為末。

    每服一錢

    ,清湯調(diào)服
    。(《景岳全書》荔香散)

    4、治心痛及小腸氣

    荔枝核一枚。

    煅存性

    ,酒調(diào)服
    。(《本草衍義》)

    5、治腎大如斗

    舶上茴香

    、青皮(全者)
    、荔枝核等分。

    銼散

    ,炒
    ,出火毒,為末

    酒下二錢

    ,日三服。(《世醫(yī)得效方》荔核散)

    6

    、治疝氣頹腫

    荔枝核四十九個(gè)

    ,陳皮(連白)九錢,硫黃四錢

    為末

    ,鹽水打面糊丸綠豆大。

    遇痛時(shí)

    ,空心酒服九丸
    ,良久再服,亦治諸氣痛
    。(《坦仙皆效方》玉環(huán)來復(fù)丹)

    7

    、治血?dú)獯掏?/p>

    荔枝核(燒存性)半兩,香附子一兩

    上為末

    。每服二錢,鹽酒送下
    。(《婦人良方》蠲痛散)

    8

    、治肋間神經(jīng)痛

    荔枝核燒炭存性搗碎,取6克

    ,加廣木香6克
    ,水煎服。

    9

    、治疝氣疼痛

    1)荔枝核15克

    ,焙干研末,空腹時(shí)用開水送服

    2)炒荔枝核

    、大茴香各60克
    ,研末,每日早晨用黃酒送服10克
    ,亦治疝氣疼痛

    10、治癬

    荔枝核研末

    ,調(diào)醋搽患處

    11、治婦女痛經(jīng)

    荔枝核10克

    ,川楝子10克
    ,延胡索10克
    ,黃芪30克
    ,當(dāng)歸20克,川芎10克
    ,丹參20克
    ,益母草30克。

    水煎服

    。于經(jīng)前7天每日1劑
    ,早晚分服,服至月經(jīng)來潮為止
    ,連服3個(gè)月經(jīng)周期為1個(gè)療程

    服藥期間要避免情志刺激,忌食辛辣

    、油膩之品

    12、治乳腺小葉增生

    荔枝核10克

    ,地龍12克
    ,當(dāng)歸20克,川芎10克
    ,益母草30克
    ,丹參15克,桃仁10克
    ,紅花10克
    ,青皮10克,柴胡12克
    ,川楝子10克
    ,延胡索10克,香附12克
    ,昆布10克
    ,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早晚分服
    ,連服2周為1個(gè)療程。

    服藥期間要避免情志刺激

    ,忌食辛辣

     荔枝核的食用方法

    1、荔枝核蜜飲

    材料

    荔枝核30克

    ,蜂蜜20克

    做法

    (1)將荔枝核敲碎后放入沙鍋。

    (2)加水浸泡片刻

    ,煎煮30分鐘

    (3)去渣取汁,趁溫?zé)嵴{(diào)入蜂蜜

    ,拌和均勻
    ,即可。

    (4)早晚2次分服

    健康提示

    本品能理氣

    ,利濕,止痛

    主治各類慢性盆腔炎

    ,下腹及小腹兩側(cè)疼痛,不舒
    ,心情抑郁
    ,帶下量多。

    2

    、荔枝核海帶湯

    材料

    荔枝核

    、茴香、青皮各5錢
    ,海帶50克

    做法

    將所有材料加適量水煮成湯即可。

    每日飲用1次

    ,可以改善肝硬化現(xiàn)象

     3、荔枝核散

    材料

    荔枝核60克

    ,炮山甲15克
    ,黃酒少許。

    做法

    將荔枝核

    、炮山甲一同研成細(xì)末

    每天2次

    ,每次服9克,用溫黃酒送下

    功效

    適用于急性腰扭傷患者的治療

    4、荔枝核葛根羹

    材料

    荔枝核15克

    ,葛根10克
    ,山藥60克。

    做法

    將荔枝核

    、葛根
    、山藥分別洗凈,曬干或烘干
    ,敲碎或切碎
    ,共研成細(xì)末,用溫開水調(diào)勻
    ,呈稀糊狀
    ,置小火上制成黏稠羹。早晨空腹服用

    功效

    適于各型糖尿病。

    5

    、荔枝核研細(xì)末降糖

    方法

    取荔枝核烘干后研為細(xì)末

    ,每次10克,每日3次
    ,飯前30分鐘溫水送服
    ,1個(gè)月為1療程?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颊卟环烈辉?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中醫(yī)認(rèn)為,荔枝核性溫

    ,味甘
    、微苦。

    具有行氣散結(jié)

    、祛寒止痛之功效
    ,常用于胃脘痛、脅痛及疝氣等病癥

    近年來研究表明

    ,荔枝核中所含的皂甙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臨床應(yīng)用單味荔枝核輔助治療非胰島素依賴性(2型)糖尿病有較滿意的療效

    ,能較好輔助降糖
    ,治療中未見副作用發(fā)生

    荔枝核的方劑制劑1、荔香散《景岳全書》

    荔枝核3克

    ,木香0.2克

    劑型:散劑。

    服法用量

    每服3克

    ,清湯調(diào)服
    。具有溫中、行氣
    、止痛功效

    主治寒凝氣滯的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fā)者

    2

    、荔核散《世醫(yī)得效方》

    本品、青皮(全者)

    、舶上茴香等分

    劑型:散劑。

    服法用量

    酒下二錢

    ,日三服
    。治腎大如斗。

    3

    、荔枝散《證治準(zhǔn)繩》

    本品(用新鮮者

    ,燒灰存性)14枚,八角茴香(炒)
    、沉香
    、木香、青鹽
    、食鹽各3克
    、川楝子肉、小茴香各6克
    。上為細(xì)末
    ,每服9克,空服時(shí)熱酒調(diào)下

    主治疝氣陰核腫大

    ,痛不可忍。

    4

    、荔橘香散《中藥臨床應(yīng)用》

    本品

    、橘核各9 克,小茴香4.5克

    劑型:湯劑

    服法用量

    水煎服

    ,日三服。治男子疝痛

    5

    、玉環(huán)來復(fù)丹《坦仙皆效方》

    本品49個(gè),陳皮 (連白)27克

    ,硫磺l2克

    劑型:丸,綠豆大

    服法用量

    遇痛時(shí)

    ,空心酒服9丸,良久再服
    。主治疝氣腫以 及諸氣痛

     荔核散的功效有哪些

    功效一

    處方

    舶上茴香、青皮(全者)

    、荔枝核各等分

    制法

    上銼散,去火毒

    ,為末

    功能主治

    腎大如斗。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酒下
    ,日3次。不過2劑
    ,除根。

    摘錄

    《得效》卷九

    功效二

    處方

    荔枝核14個(gè)(新者

    ,燒存性),沉香1錢
    ,木香1錢
    ,青鹽1錢,食鹽1錢
    ,八角茴(炒)1錢
    ,小茴香2錢,川楝子肉2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疝氣。陰核腫大

    ,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荔枝散(《保命歌括》卷十六)

    。本方原名荔核丸,據(jù)《準(zhǔn)繩類方》改

    摘錄

    《普濟(jì)方》卷二四七引《德生堂方》

    荔枝核的藥用價(jià)值功能主治

    行氣散結(jié),祛寒止痛

    。用于寒疝腹痛
    、睪丸腫痛。

    藥理作用

    將此物給饑餓22小時(shí)的小鼠皮下注射(60-400mg/kg)

    ,可使血糖下降
    ,肝糖元含量亦顯著降低。

    荔枝核干浸膏1.3

    、2.6mg/kg給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灌胃
    ,連續(xù)30天,每10天測血糖一次
    ,均表明用蘊(yùn)含組血糖低于對(duì)照組

    所含-次甲基環(huán)丙基甘氨酸給小鼠皮下注射230-400mg/kg,可使血糖從正常的71-103mg/100ml降至35-57mg/100ml

    。A-亞甲環(huán)丙基甘氨酸給小鼠皮下注射230-400mg/kg
    ,可使血糖從正常的71-103mg/100ml降至57-35mg/100ml。還能對(duì)抗鼠傷寒沙門氏菌的誘變作用

    臨床應(yīng)用

    1

    、荔香散(《景岳全書》)治疝氣疼痛,及小腹疼痛:荔枝核(炮微焦)
    、大茴香(炒)各等分
    ,為末,每服6-9g
    ,酒調(diào)下

    若寒加制吳茱萸,藥量減半

    。方中荔枝核理氣散寒
    ,為君藥。

    2

    、荔枝散(《證治準(zhǔn)繩》)治疝氣陰核腫大
    ,痛不可忍。

    荔枝核(用新鮮者

    ,燒炭存性)14枚
    ,八角茴香(炒)、沉香
    、木香
    、青鹽
    、食鹽各3g,川楝子肉
    、小茴香各6g

    上為細(xì)末,每服9g

    ,空腹時(shí)熱酒調(diào)下

    方中荔枝核理氣散寒,為君藥

    3

    、荔橘香散(《中藥臨床應(yīng)用》)治男子疝痛

    荔枝核、橘核各9g

    ,小茴香4.5g
    。水煎服。方中荔枝核理氣散寒
    ,為君藥

    4、臨床研究:以荔枝核烘干為末口服

    ,治療糖尿病
    ,治愈7例40歲以上中老年非胰島素依賴型無合并癥的糖尿病患者,另以荔枝核片(每片0.3g)口服
    ,治療30例輕型和中型糖尿病
    ,經(jīng)3~6個(gè)月治療,總有效率83.33%

    荔枝核治病藥方

    1

    、荔枝核治疝氣疼痛

    方法一

    材料

    炒荔枝核60克、大茴香60克

    方法

    將上面的藥材研磨成粉

    ,每天早上用黃酒送服10克即可。

    方法二

    材料

    荔枝核9克

    、橘核9克、小茴香4.5克

    方法

    將以上的藥材先用水浸泡數(shù)分鐘后

    ,然后放入淹沒藥材的水,用文火水煎服即可

    2

    、荔枝核經(jīng)期理氣解郁

    材料

    荔枝核9克,小茴香6克

    、橘核9克
    、粳米30克

    方法

    先將荔枝核、橘核

    、小茴香放在水中一起煎煮
    ,如同煮中藥一樣,然后濾掉藥渣
    ,將藥液與粳米一起煮粥

    用量

    在每次月經(jīng)結(jié)束后,每天早上

    、晚上各服用一劑
    ,連續(xù)一個(gè)星期。

    3

    、荔枝核調(diào)理胃痛方法

    材料

    荔枝核10克

    ,木香10克,丁香10克
    ,海螵蛸10克
    ,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
    ,白芍10克
    ,柴胡10克,枳實(shí)10克
    ,香附10克
    ,甘草10克。

    方法

    以上所寫藥材

    ,放入專用的藥鍋中煮開后
    ,慢火熬煮成一碗藥水。

    用量

    每天一劑

    ,早晚分開服用
    ,兩周為一個(gè)療程。

    服用期間

    ,避免精神刺激
    ,忌食辛辣。

    4

    、荔枝核調(diào)理痛經(jīng)

    材料

    荔枝核10克

    ,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
    ,黃芪30克
    ,當(dāng)歸20克,川芎10克,丹參20克
    ,益母草30克

    方法

    將以上所有的藥材用水泡好后,然后煮開文火燉好后煎服

    用量

    經(jīng)期前面7天開始服用

    ,每天1劑,同樣早晚分別服
    ,直到月經(jīng)來潮
    ,3個(gè)經(jīng)期周為一個(gè)療程。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

    、油膩食物

    荔枝核的副作用與禁忌荔枝作為果品,深受人們喜愛

    ,不僅味美
    ,而且營養(yǎng)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果糖
    、維生素
    、蛋白質(zhì)、檸檬酸等
    ,對(duì)人體有補(bǔ)益作用

    然荔枝究屬濕熱之品,因?yàn)槿藗兊摹柏澇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于是就有人患上了荔枝病?/p>

    臨床表現(xiàn)為

    頭暈心悸

    、疲乏無力、面色蒼白
    、皮膚濕冷
    ,有些患者還可出現(xiàn)口渴和饑餓感,或發(fā)生腹痛腹瀉癥狀

    個(gè)別嚴(yán)重患者可突然昏迷

    ,陣發(fā)性抽搐,脈搏細(xì)弱而速
    ,瞳孔縮小
    ,呼吸不規(guī)則。

    呈間歇性或嘆息樣

    ,面色青灰
    ,皮膚紫紺,心律失常
    ,血壓下降等。

    食用荔枝核,并無明顯副作用

    用法用量

    內(nèi)服:5—9克

    ,煎湯,或入丸
    、散

    使用注意

    《本草從新》:無寒濕滯氣者勿服。

    毒性

    荔枝核急性毒性甚低

    ,以20g/kg的劑量給小鼠灌胃
    ,服藥后3天內(nèi)無一死亡。

    宜忌配伍

    得橘核

    、香附為之使

    禁忌

    無寒濕滯氣者勿服。

    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 荔枝核怎么服用

    1 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1

    、行氣散結(jié)

    荔枝核具有行氣散結(jié)的功效

    ,可用于寒疝腹痛,婦女的血?dú)獯掏吹炔“Y

    2

    、祛寒止痛

    荔枝核屬于性溫的食物,具有祛寒止痛的作用

    ,且可以緩解胃脘痛

    2 荔枝核怎么服用1、泡茶:這種方法是最簡潔方便的

    ,只需要將荔枝核曬干之后
    ,放入開水之中就可以了。和泡茶的方式基本差不多

    2

    、熬藥:這其實(shí)也是荔枝核健康的吃法,能夠發(fā)揮荔枝核的藥用價(jià)值

    在熬藥的過程當(dāng)中

    ,加入一些其他的中藥藥材,比如人參和紅花這些對(duì)治療郁氣有幫助的藥材
    ,這樣就可以把荔枝核的功效發(fā)揮出來

    3、煲粥:這個(gè)服用方法相對(duì)來說是要繁瑣一點(diǎn)的

    ,在放過鍋中之前
    ,是需要提前將荔枝核碾碎的。

    如果不碾碎

    ,荔枝核的顆粒又比較大還挺硬
    ,因此很難煮爛
    ,這樣對(duì)粥的影響就很大。

    3 荔枝核的副作用和禁忌荔枝核的副作用:可能個(gè)別會(huì)出現(xiàn)荔枝過敏的情況

    ,也可能會(huì)導(dǎo)致習(xí)慣性的低血糖這樣的情況發(fā)生

    禁忌:荔枝核不能直接直接吃,可以研磨成粉末用水進(jìn)行沖服

    避免私自濫用

    ,必要時(shí)還是要注意配合醫(yī)生適當(dāng)食用,這樣才達(dá)到行氣散結(jié)
    、祛寒止痛的作用

    4 荔枝核煮水一般煮幾顆合適10-20克的重量即可。

    一般來說

    ,像荔枝核這樣的藥材
    ,用來煮水的話都是按照重量來算的,所以在10-20克的量是合適的

    通常荔枝核煮水都是一兩個(gè)人煮的

    ,按照數(shù)量的話放兩顆較好,如果開水較多
    ,還是可以適量的增加一點(diǎn)的

    除了荔枝核數(shù)量的控制,控制開水的量也是尤為重要的

    ,開水過多會(huì)影響荔枝核營養(yǎng)的分散
    ,除了荔枝核煮水,用荔枝核煮粥也是大家常見的的做法

    荔枝核功效主治是什么
    ?怎樣鑒別

    荔枝核

    又名:荔仁、枝核

    、大荔核

    性味歸經(jīng):味辛

    、微苦;性溫
    ,歸肝
    、腎經(jīng)。

    治小腸寒疝之專用藥

    荔枝核具有行氣散結(jié)

    、散寒士痛的功效
    。善行血中之氣,為治療小腸寒疝
    、睪丸冷痛的專用藥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侗静輦湟酚涊d荔枝核“入肝腎散滯氣,辟寒邪
    ,治胃脘痛
    、婦人血?dú)馔础
    !爆F(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荔枝核還兼有類似雙胍類降糖藥的作用
    ,能夠降血糖
    、并能調(diào)節(jié)血脂代謝紊亂。

    【荔枝核小檔案】

    荔枝核主產(chǎn)于福建

    、廣東
    、廣西等地。屬于無患子科常綠喬木植物
    ,荔枝樹的成熟種子可人藥
    ,一般夏季采摘成熟果實(shí),除去果皮及肉質(zhì)假種皮
    ,曬干
    ;或?qū)⒗笾藫v碎,用鹽水拌勻
    ,悶潤
    ,再用小火加熱炒干。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
    ,荔枝核中主要含有皂苷
    、鞣質(zhì)、揮發(fā)油
    、甘氨酸等

    【功效主治】

    功效行氣散結(jié),散寒止痛

    主治1.用于寒疝腹痛

    ,睪丸腫痛。2.用于肝氣郁結(jié)引起的胃痛
    、痛經(jīng)或產(chǎn)后腹痛等癥

    【注意事項(xiàng)】

    無寒濕氣滯者忌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58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yùn)用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摘要:本文為總結(jié)歸納胸痹病辨證及治療規(guī)律
    ,根據(jù)《金匱要略》一書中張仲景對(duì)胸痹的論述,通過對(duì)導(dǎo)師李敬孝教授臨床治療胸痹的病例的分析總結(jié)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1分(炮裂),密陀僧1分
    ,露蜂房1分
    ,槐枝灰半兩。制法 : 上為末
    ,別入生地黃汁1合
    和中解托湯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厚樸1斤
    ,蒼術(shù)1斤
    ,神曲1斤,麥芽1斤
    ,山楂1斤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防風(fēng)
    、桂心
    、天麻、萆薢
    、石斛
    、虎骨(酥炙)、白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