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和氣血,理脾胃。虛損屬于氣血兩虛,脾胃不和者。
用法用量 : 上藥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
摘錄 : 《丹溪心法》卷四
功能主治 : 遍身傷,老人氣弱氣虛者。
摘錄 : 《青囊全集》卷上
功能主治 : 保胎氣,令人有子。主
摘錄 : 《元戎》
功能主治 : 痘已齊,兼氣血俱虛證。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錄 : 《外科啟玄》卷十二
功能主治 : 氣血平補。主氣沉血滯,而成嘔逆、躄廢之癥。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石室秘錄》卷二
功能主治 : 養(yǎng)胎。主
用法用量 : 加砂仁末5分,生姜1片,水煎服。妊娠六七八月用之。
摘錄 : 《醫(yī)徹》卷四
功能主治 : 產后氣血兩虛,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 : 加大棗2枚,生姜1片,水煎服。
摘錄 : 《醫(yī)徹》卷四
用法 : 上?咀,每服三錢(9克),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候,通口服。 現代用法:或作湯劑,加生姜3片,大棗5枚,水煎服,用量根據病情酌定。
功效 : 益氣補血。
主治 : 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心悸怔忡,四肢倦怠,氣短懶言,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臨床應用 : 1.用方要點:本方是治療氣血兩虛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氣短乏力,心悸失眠,頭目眩暈,舌淡,脈細無力為辨證要點。2.現代運用:本方常用于治療病后虛弱、貧血、遷延性肝炎、神經衰弱等各種慢性病,以及婦女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等屬氣血不足者。3低血壓:以八珍湯加減治療原發(fā)性低血壓患者63例,療程為40日。以血壓升至90/60mmH克,癥狀消失,隨訪半年無復發(fā)為治愈標準。結果:治愈38例,有效23例,無效2例。(《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4.高血壓:以加味八珍湯治療氣血虧虛型高血壓病100例(觀察組),與常規(guī)西藥治療100例對照。療程均為12周。以頭痛、頭暈等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血壓基本回復正常為顯效標準。結果: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顯著,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改善程度從治療第2周開始均較對照組明顯。(《當代醫(yī)學》2011年第33期)5.更年期綜合征:以八珍湯加減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患者60例,療程為60~100日。以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為治愈標準。結果:治愈22例,顯效3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7%。(《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5年第3期)6.冠心病心絞痛: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基礎上配合加味八珍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40例(治療組),與單純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40例對照,療程均為4周。以心絞痛癥狀消失或減輕,心電圖恢復大致正常或達正常為顯效。結果:治療組臨床療效及心電圖改善均優(yōu)于對照組。(《中國中醫(yī)急癥》2008年第8期)7.風濕性關節(jié)炎:以八珍湯加減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100例。結果:治愈58例(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遇陰雨天或吹電風扇無明顯癥狀,隨訪1年未復發(fā)),好轉38例(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遇陰雨天發(fā)作,但癥狀較前輕),無效4例(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減輕),有效率96.0%,療程最短10日,最長15日,平均12.5日。(《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4年第4期)8.痤瘡:以八珍湯加減內服配合生大黃、白及、硫黃研末調敷治療痤瘡患者65例,療程為90日。以皮損全部消退,除有輕微色素沉著外,無新皮損產生,面部無不適感為臨床痊愈標準。結果:痊愈38例,顯效18例,好轉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92%。臨床治愈時間最短15日,最長3月。(《新中醫(yī)》2008年第11期)
方解 : 本方所治之氣血兩虛為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調、或失血過多所致。病位在心、肝、脾。氣血兩虧,心肝失養(yǎng),則見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怔忡;脾氣虛弱,則面色萎黃,四肢倦怠,氣短懶言,飲食減少,脈虛無力。治宜益氣與補血并施。方中人參、熟地黃益氣養(yǎng)血,共為君藥。白術、茯苓健脾滲濕,助人參益氣補脾;當歸、白芍養(yǎng)血和營,助熟地黃補益陰血,共為臣藥。川芎活血行氣,使補而不滯;煎加姜棗,調和脾胃,同為佐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為使藥。本方即四君子湯與四物湯相合,共收氣血雙補之功,故以“八珍”名之。
現代研究 : 早期文獻報道本方可治療白細胞減少癥、慢性胃炎、習慣性流產、席漢綜合征、功能性子宮出血、月經不調,又用以治療痹證、脫發(fā)等病癥。
方歌 : 氣血雙補八珍湯,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棗調營衛(wèi),氣血虧虛服之康。
摘錄 : 元·《瑞竹堂經驗方》,本方制丸,名“八珍丸”“女科八珍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7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八珍散
下一篇: 八珍湯/八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