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湯證:頭痛,惡風,發(fā)熱,無汗,身痛而喘者。——《傷寒論》
麻黃湯(《金匱》去桂枝,《千金方》以桂枝易桂,皆名還魂湯)。
【麻黃湯配方和服法】麻黃、杏仁各11克,桂枝7克,甘草5.5克。以水三合,煎成一合,去渣。一日三次,溫服,服后,覆取以汗(通常不溫覆取汗)。
【癥狀表現】原書所載麻黃湯證,有多條,今為省略,歸納如下:
發(fā)熱,無汗,頭痛,身疼,或腰痛,骨節(jié)痛,惡風,脈浮緊或浮數,喘而胸滿。
李時珍云:時兼面赤,怫郁,咳嗽痰喘之證。
【立方意義】本方證由表邪遏伏于分肉之間所致。為用麻黃開泄腠理;桂枝溫經通絡,合力以驅逐風寒便從汗腺排出;更用杏仁利氣散結,與麻黃合作,則增強平喘之功;甘草主治急迫,兼有鎮(zhèn)咳緩痛之能,其主要意旨,重在逐表邪,而以杏草治表邪所生之癥也。用是以治風寒而來之咳喘,身熱胸滿,身疼諸證,其有不消除者哉。
【治療范圍】據《皇漢醫(yī)學要訣》:此方以脈浮緊而無汗,身熱,惡寒,頭痛,身體痛,有喘鳴之候者為主。
【諸家經驗談】《中國內科醫(yī)鑒》:乳兒犯風邪,起鼻加答兒,苦于鼻閉時,本方與之,有神效。
方輿輗:余常值小兒之發(fā)熱昏沉者,發(fā)其汗,十無一誤。
柯韻伯:予治冷風哮,與風寒濕三氣成痹等證,用此方輒效。
張錫純:服此湯后,間有汗出不解者,非因汗出未透,實因余熱未清也,佐以知母,于發(fā)表之中,兼屬清熱之意,自無汗后不解之虞,此乃屢經試而確知其然,非敢于經方輕為加減者。
《方技雜志》:哮喘痰潮,聲音不出,抬肩而不得臥,惡寒發(fā)熱,冷汗如油者,合生姜半夏湯用之,則立效。
《女科要訣》:舒詔,治一產婦發(fā)動六日,兒已出胞,頭已向下,醫(yī)用催生方,又用催生符,神靈爐丹,俱無效。延余視之,其身壯熱,無汗,頭頸腰背強痛,作一大劑麻黃湯投之,令溫服,少頃得汗,熱退,乃索食,食訖,豁然而生。
《皇漢醫(yī)學要訣》:本方加薏苡仁、蒼術,應用于急性僂麻質斯,有奇驗。
《眼科錦囊》:麻黃湯治為風寒所侵,而眼目赤腫,生障翳者。
【諸家緒論】《外臺秘要》:深師療久上氣,麻黃湯改為散,于氣上發(fā)時,服之有效。
又:《肘后》用治中惡,短氣欲絕,并通療諸昏,客忤良,分服含咽。
又:深師,于本方去杏仁,易大棗,治新久咳嗽,吐膿血,連年不差,晝夜肩息等。
又:于本方加生姜,治上氣,咳嗽,喉中水雞鳴,吐膿血腥臭。
《圣惠方》于本方加大黃、芍藥,名解肌散。治小兒傷寒,發(fā)熱,四肢煩痛。
《和劑局方》本方去桂,三味生用,加生姜,名三拗湯,治感冒風邪,鼻塞,聲重,四肢拘倦,胸悶,氣喘等癥。
其他:有將桂枝,易桑白皮名杏仁甘湯,治煩燥渴,更有以石膏易桂,加臘茶,亦名麻黃湯,治煩喘燥渴者。
《皇漢醫(yī)學要訣》此方應用于熱性病初期及小兒肺炎等之機會甚多。
《栗園醫(yī)訓》:麻黃湯證,喘而不惡寒,發(fā)熱,身疼痛,若發(fā)熱惡寒而身疼痛者大青龍湯證也。
李時珍:麻黃湯雖為太陽發(fā)汗劑,實為發(fā)散肺經火郁之藥也。
【憑證使用】感冒性氣管支炎,肺炎,喘急,麻疹,腸傷寒,風濕性關節(jié)痛,百日咳,斑疹傷寒,瘡癬內攻,鼻感冒,乳兒鼻孔閉塞,及其他熱性病之初期等。
——本文摘自《經方隨證應用法》
麻黃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可以治療發(fā)汗、哮喘等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中藥麻黃有哪些功效吧。
01主要治療:
麻黃可以用來治療風寒發(fā)汗、哮喘、頭痛、失眠等多種疾病,還可以驅寒等作用。一般是和其他藥材配合使用。
02使用方法
麻黃不是直接食用的,一般是把麻黃和其他藥材放在鍋里,再入適量的水煎熟再飲用。
03驅寒作用
麻黃還被稱為“發(fā)汗驅寒第一藥材”,如果患有風寒的話,可以喝點麻黃湯,能夠改善癥狀。
04治療水腫
麻黃還具有治療水腫的作用,對于患有水腫癥狀的人可以喝些麻黃湯,能夠改善水腫癥狀。
射干麻黃湯功效與作用
射干麻黃湯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藥方劑,在古代的時候就非常常用,因為確切的效果也一直沿用到今天。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射干麻黃湯功效與作用,讓更多的人可以了解這個古老的配方。
射干麻黃湯功效與作用
射干麻黃湯的主要成分就是射干和麻黃,同時還會搭配生姜以及其他輔助藥物,通過用水煎湯來釋放出其中的有效成分,也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出中藥之間的協(xié)同效果。它能夠治療很多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比如說因為寒氣入侵所導致的咳嗽或者是肺炎,都能夠通過熱飲而發(fā)揮良好的治療效果,一般連續(xù)服用兩三天的時間就可以讓癥狀大幅度減輕,并且最終痊愈。在古代沒有先進醫(yī)療手段的情況下,還會用這種藥來治療肺結核,雖然難以徹底治愈,卻可以緩解癥狀,也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以上為大家簡單介紹了射干麻黃湯功效與作用,在中醫(yī)院當中依然會使用這個湯藥來治療肺部疾病,不但作用溫和,也還能從根本上調節(jié)病人的肺部功能,所以是非常有用的一個方劑。不過也并不建議病人自己配置,當出現相關癥狀的時候,最好還是去醫(yī)院請醫(yī)生開方,而且現在的醫(yī)院當中也普遍有代煎湯藥的服務。
厚樸五兩 麻黃四兩 石膏如雞子大 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兩 細辛二兩小麥一升 五味子半升
原方用法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滓。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咳而脈浮者。證見咳嗽喘逆, 胸滿煩躁,咽喉不利,痰聲漉漉,苔白滑。
治療哮病發(fā)作期寒包熱哮證,應首選的方劑是厚樸麻黃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78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祁寶玉眼科方藥心得
下一篇: 男女科5000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