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實導滯丸
出自《內(nèi)外傷辨惑論》
【組成】 大黃一兩(30g) 枳實麩炒 神曲炒,各五錢(各15g) 茯苓去皮 黃芩去腐 白術各三錢(各9g) 澤瀉二錢(6g)
【用法】 上為細末
,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溫開水送下,食遠,量虛實加減服之(現(xiàn)代用法:共為細末,水泛小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功用】 消導化積,清熱利濕
【主治】 濕熱食積證。脘腹脹痛
〖方歌〗枳實導滯首大黃,芩連曲術茯苓襄
【方解】 本方證因濕熱食滯,內(nèi)阻胃腸所致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濕熱食積
2.加減運用:腹脹滿較甚,里急后重者
3.現(xiàn)代運用:本方常用于胃腸功能紊亂
【附方】
木香檳榔丸(《儒門事親》):木香 檳榔 青皮 陳皮 廣荗燒 枳殼 黃連各一兩(各30g) 黃柏 大黃各三兩(90g) 香附子炒 牽牛各四兩(各120g)上為細末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內(nèi)外傷辨惑論》卷下:“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滿
2.方論選錄
汪昂《醫(yī)方集解·攻里之劑》:“飲食傷滯,作痛成積
,非有以推蕩之則不行,積滯不盡,病終不除,故以大黃、枳實攻而下之,而痛瀉反止,《經(jīng)》所謂通因通用也。傷由濕熱,黃芩、黃連佐以清熱;茯苓、澤瀉佐之以利濕。積由酒食,神曲蒸窨之物,化食解酒,因其同類,溫而消之。芩費伯雄《醫(yī)方論》卷1:“治濕熱蘊結(jié)
,腹痛泄瀉,頗為得力。但黃芩、黃連尚在可減之列,恐苦寒太過,反傷中、上二焦也。”【臨床報道】
用枳實導滯丸治療慢性便秘患者31例
,并設對照組29例,對照組應用果導片。結(jié)果:兩組服藥時間平均為5天,治療組顯效25例,有效3例,無效3例,有效率90%;對照組顯效12例,有效8例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898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