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文詳細介紹了冰片的功效與作用,冰片的副作用,冰片的臨床配伍應用,冰片的使用禁忌等知識。
冰片的簡介
冰片,是由菊科艾納香的莖葉或樟科植物龍腦樟的枝葉經蒸餾后重新結晶而得的。
其可用于閉證神昏、用于目赤腫痛,喉痹口瘡、用于瘡瘍腫痛,潰后不斂等。有毒慎用。
冰片的作用
1、抗菌
抑菌試驗,本品在試管內能抑制豬霍亂弧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
2、止痛和防腐
冰片用于局部,其對感覺神經末梢的刺激性很小。
實驗證明本品有某些止痛及溫和的防腐作用。
冰片味辛苦,歸心經,本品氣味芳香,辛香走竄,避惡氣。通九竅。
入心經,心主神明、謂之君主之官,故能芳香開竅而醒神。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p>
其性寒清熱,辛散苦泄。故可用于中風,痰厥,高熱等引起的神志不醒之證。
4、清熱止痛生肌
本品性寒清熱,外用具有清熱止痛,止癢生肌的作用。
《本草經疏》載:冰片“散一切風濕,故主心腹邪氣,及風濕積聚也。”
5、鑒別應用
冰片與麝香,二者均辛香走竄,開竅醒神,對于熱病神昏、暑熱卒厥,中風閉證等,相須為用。
但麝香性溫,其芳香走竄之力強,二者有一峻,一緩之不同。
麝香還兼有活血通絡的作用。
6、用于神昏痙厥
冰片開竅回蘇的功效類似麝香,但作用稍遜,用治竅閉神昏,兩藥往往配伍應用。
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溫熱病神昏厥,以及中風痰厥、氣厥、中惡、卒然昏倒等內閉癥候。
用于瘡瘍疥癬,口瘡,喉痛及眼疾等癥本品外用有消腫止痛,且有防腐、止癢之效。
主要作為外用,配硼砂、玄明粉,可治牙齦腫痛、咽喉紅腫痛、口瘡等癥,如遇鼻塞流涕,用少量冰硼散吹鼻,可通鼻塞,其它如中醫(yī)外科、喉科、傷科、眼科等外用方中多有配用本品。
7、用于閉證神昏
本品有開竅醒神之功效,但不及麝香,二者常相須為用。
然冰片性偏寒涼,為涼開之品,宜用治熱病神昏、痰熱內閉、暑熱卒厥、小兒驚風等熱閉,常與牛黃、麝番、黃連等配伍,如安宮牛黃丸。
若與溫里祛寒及性偏溫熱的開竅藥配伍,也可以治療寒閉。
本品苦寒,有清熱止痛、消腫之功,為五官科常用藥。
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常與硼砂、朱砂、玄明粉共研細末,吹敷患處,如冰硼散。
治療風熱喉痹,《瀕湖集簡方》以之與燈心草、黃柏、白礬共為末,吹患處取效。
9、用于瘡瘍腫痛,潰后不斂
本品亦有清熱解毒、防腐生肌作用。
以本品與銀朱、香油制成紅褐色藥膏外用,可治燙火傷,與象皮、血竭、乳香等同用,治療瘡瘍潰后不斂,如生肌散。
近代以本品攪溶于核桃油中滴耳,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有較好療效。
10、通諸竅
冰片辛香走竄,內服能開竅回蘇,類似麝香,故兩藥時常同用,如成方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等。
11、散火郁
本品性味苦寒,外用消腫止痛,且能止癢,所以又為外用治口瘡、咽腫以及瘡瘍的要藥。
冰片的功效
性味
辛苦,涼。
①《唐本草》:"味辛苦,微寒。"
③張元素:"熱。"
④《本經逢原》:"辛苦,溫,有毒。"
歸經
入心、肺經。
①《綱目》:"肺、心、脾。"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肝二經。"
通諸竅,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
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痹,口瘡,中耳炎,癰腫,痔瘡,目亦翳膜,蟯蟲病。
①《別錄》:"婦人難產,取龍腦研末少許,以新汲水調服。"
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氣,風濕積聚,耳聾。明目,去目赤膚翳。"
③《海藥本草》:"主內外障眼,三蟲,治五痔,明目,鎮(zhèn)心,秘精。"
④張元素:"治大腸脫。"
⑤李杲:"治骨痛。"
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熱。"
⑦《綱目》:"療喉痹,腦痛,鼻息,齒痛,傷寒舌出,小兒痘陷。通諸竅,散郁火。"
⑧《本草備要》:"治驚癇痰迷。"
⑨《會約醫(yī)鏡》:"治肢節(jié)疼痛。"
冰片的配伍應用
1、冰片配伍黃柏
冰片苦辛性涼 長于通諸竅、散郁火、去翳明目,外用能清熱消腫、止癢止痛。
二者相伍外用 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燥濕斂瘡、止痛止癢之功效。
用于治療火熱內郁上攻所引起的口腔糜爛、潰瘍、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癥。
2、冰片配伍天南星
冰片苦辛性涼、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天南星苦辛性溫 燥濕化痰、祛風定驚、消腫散結。
長于通經絡、開閉結、散風痰,系“開滌風痰之專藥”。
二者合用,其醒腦通竅、祛風開閉之功效更著, 用于治療熱入心包、中風痰厥或驚癇等證見神志昏迷、牙關禁閉者。
3、配麝香
開竅醒神,消腫止痛。
麝香辛散溫通,芳香走竄,具開竅醒神,消腫止痛之功。
冰片,開竅醒神,清熱止痛,二藥合用。
增強其通竅醒神,消腫止痛之功,常相須為用,內服治療中風,痰厥,高熱神昏等癥。外用治療癰疽腫毒,跌打損傷等癥。
4、配硼砂
清熱解毒。硼砂味甘咸性涼,甘涼清熱,成可軟堅,外用有可清熱解毒之效。
冰片外用清熱止痛,二者合用。
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捎糜诳谏嗝訝€,咽喉腫痛,痰火久嗽,聲嘶喉痛等證。
冰片藥用價值
冰片是臨床常用的中藥,中醫(yī)多取其醒腦開竅、清熱止痛、防腐生肌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冰片具有多種藥用功效。
冰片易透過血腦屏障。研究表明,冰片能明顯松弛血腦屏障的胞間閉鎖小帶,從而加速物質胞間轉移。
2、促進藥物吸收作用
①促進透皮吸收作用。龍腦是一種有效的透皮促進劑,可促進外用皮質激素、雙氯滅痛等藥的透皮吸收。
②促進藥物透過眼角膜,提高眼部用藥的生物利用度。
③促進藥物透過鼻黏膜,提高藥物經鼻腔吸收入腦的速度,增加了腦組織藥物的吸收量,是治療缺血性腦血管機能不全急性期的一種速效途徑。
3、對抗循環(huán)系統(tǒng)缺血與損傷
冰片有利于冠脈痙攣的防治,并可減輕缺血引起的心肌損傷。實驗發(fā)現:單味冰片對急性心肌梗死的麻醉動物產生與冠心蘇合丸類似的作用,能使冠狀竇血流量回升,減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
一是對中樞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冰片對中樞神經興奮性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既能“鎮(zhèn)靜安神”,又有醒腦作用。
二是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保護作用。冰片對大腦還有保護作用,利于腦水腫恢復,保護腦缺血后繼發(fā)損傷,改善受損覺醒能力。
此外,冰片還有促進神經膠質細胞分裂作用。
5、抗菌、抗炎、鎮(zhèn)痛作用
天然冰片能明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抗炎作用,能明顯延長熱刺激引起小鼠痛反應時間及痛反應,具有鎮(zhèn)痛作用,體外直接抗病毒試驗顯示具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
6、抗生育作用
冰片能使中晚期妊娠小鼠流產,妊娠終止率分別為100%和91%,但對早期妊娠作用不明顯。
7、促進創(chuàng)傷愈合
冰片能增加肉芽組織結構和表皮細胞再生,修復皮膚附屬器官而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傷愈合作用。
冰片的附方有哪些
1、治內外痔瘡
片腦一、二分,蔥汁化搽之。(《簡便單方》)
龍腦一分,雄雀糞一分。上件藥,研如粉,以人乳汁一合,相合,調勻成膏,每以銅箸取少許點之。(《圣惠方》龍腦膏)
腦子,真酥調涂敷。(《海上方》)
4、治牙齒疼痛
梅花腦、朱砂。末,各少許揩之。(《瀕湖集簡方》)
5、治急中風目瞑牙噤,不能下藥
天南星(生搗為細末)、龍腦(別研)。
上二味,各等分,重研細,以中指點散子,揩齒三、二十次在大牙左右,其口自開,始得下藥。
患者只使一字至半錢匕。(《圣濟總錄》開關散)
6、治時疾發(fā)豌豆瘡及赤瘡子未透,心煩狂躁,氣喘,妄語
龍腦一錢。細研,旋滴豬心血和丸,如雞頭肉大。
每服一丸,紫草湯下,少時心神便定,得睡,瘡復發(fā)透,依常將息取安。(《經驗后方》)
7、治伏熱在心,昏瞀不省,或悮服熱藥,搐熱冒昧不知人,及瘡疹倒靨黑陷
生梅花腦子(研)半字或一字。
取新殺豬心一個,取心中血同研作大丸,用新汲水少許化下,未省再服,如瘡疹陷伏者,溫酒化下。(《小兒藥證直訣》)
8、治傷寒舌出過寸者
梅花片腦半分,為末,摻之。(《夷堅志》)
9、治頭目風熱上攻
龍腦末半兩,南蓬砂末一兩。頻搐兩鼻。(《御藥院方》)
片腦一錢,紙卷作拈,燒煙熏鼻,吐出痰誕即愈。(《壽域神方》)
11、治風熱喉痹
燈心一錢,黃柏五分(并燒存性),白礬七分(煅過),冰片腦三分。
12、治咽喉口齒新久腫痛,及久嗽痰火咽啞作痛
冰片五分,朱砂六分,玄明粉、硼砂各五錢。
共研極細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
13、治口瘡咽燥
龍腦三錢,黃柏三兩。
為末,蜜丸梧子大,每麥門冬湯下十丸。(《摘元方》)
14、治鼻中息肉垂下者
片腦點之。(《瀕湖集簡方》)
15、治燙、燒傷
冰片10克,銀朱5克,香油100毫升。
先將香油倒入鋁鍋熬開,后把銀朱、冰片放入,加熱成紅褐色,即成膏。
將創(chuàng)面消毒后涂抹,一天一次。(遼寧《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16、治療雞眼
將冰片少許置于雞眼上,用火點燃,至感覺疼痛時將火吹滅。
17、治口腔潰瘍
取冰片1克,枯礬10克,共研細末,裝瓶密封備用。
也可將雞蛋數枚煮熟,取蛋黃置鐵鍋中,文火翻炒至渣黑油出,濾渣取油,加入冰片細末少許,用棉簽蘸油涂患處,每日3次。
18、中耳炎
冬季取新鮮豬苦膽1個,冰片、明礬比例為1∶5(具體多少視豬苦膽大小而定)。
將豬苦膽上端切一小口,再將按比例混合好的冰片、明礬粉末灌入豬苦膽中,邊灌邊攪拌,灌滿用線將口結扎,置于干燥通風處陰干。
待完全干燥后,去掉豬苦膽外皮,將內容物裝入瓶中密封備用,待用時再研細。
用藥前,先用雙氧水將耳道沖洗干凈,棉簽拭干,然后取一細管,將適量研好的細粉吹入患耳,每日2——3次。
19、治面神經麻痹
取冰片適量,研為細末,加醫(yī)用凡士林、香粉(婦女化妝用品)各適量,調勻成膏。
用時取藥膏適量攤成錢幣大,外敷于患側面部,外用紗布固定,3小時后取下。
每日1次,1周后即見顯著效果。取新鮮蓖麻子10克,去皮研碎,冰片3克,研末。
二者混勻后裝入紗布袋中,將紗布袋放在患側面部,以覆蓋頰車、地倉、翳風穴為宜。
然后用熱水袋或熱水杯放在紗袋上加熱,持續(xù)半小時。每日2次。
冰片的臨床應用
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冰片3克(有的用7.5克)研細,和入等量凡士林調勻,涂在油紙上,貼于膻中穴。
據201例的觀察,其短期療效為:臨床痊愈15例(7.4%),顯效76例(37.8%),好轉94例(46.8%),無效16例(8%)。又75例50歲以上患者的短期有效率為90.6%,停藥后1年隨訪的有效率為58.66%(計痊愈12例,顯效16例,好轉12例)。
此法的平喘效果較好,并有一定的鎮(zhèn)咳、祛痰效力,但不能排除熱敷所起的作用。
治療期間多數病人食欲增加,睡眠改善,但部分病人有輕度頭昏,頭痛,大汗淋漓,貼藥處皮膚發(fā)紅、發(fā)癢,出現疹子。故在天氣炎時不宜采用。
實踐中觀察到,年齡越大,病程越長,病情越重者,療效越低。復發(fā)病例與往年同期相比,癥狀體征均有所減輕。
②治療蟯蟲病
取冰片5分,香油1錢,混勻調成糊狀,先用一棉球蘸藥糊塞入肛門內涂抹,再用另一棉球蘸藥在肛門口涂抹。
③治療小兒燒傷
取冰片5克,藥用炭100克,香油200毫升。
先將香油煮沸,慢慢倒入炭末中,邊倒邊攪拌,使成稀膏狀,冷卻后加入冰片粉,置無菌容器內備用。
用時將油膏涂于紗布上(或制成油膏紗布)敷于創(chuàng)面。
視創(chuàng)面情況每日換藥或隔日換藥1次。對無感染的創(chuàng)面經一般消毒后即可上藥,有感染的創(chuàng)面需清除分泌物后才可上藥。
共治療216例,其中46例通過較系統(tǒng)觀察,結果淺Ⅱ度燒傷平均治愈天數約10天,深Ⅱ度燒傷平均治愈天數約24天。
治療中發(fā)現,燒傷早期因創(chuàng)面疼痛、燒傷后期因創(chuàng)面刺癢而哭鬧不安。
④治療潰瘍性口腔炎
取冰片0.3克,加入1個雞蛋的蛋白混和(宜臨時配制,不宜久貯)。
初步觀察,對某些潰瘍性或糜爛性口腔炎有較好療效。
止痛作用明顯,加速炎癥消除,促進口腔粘膜剝脫,糜爛和潰瘍的愈合。
特別對物理因素所引起的粘膜損害效果良好,而對細菌或其他復雜因素所致的粘膜損害,亦能發(fā)揮輔助治療作用。
⑤治療慢性鼻腔炎
將冰片溶于熱液狀石蠟中,配成2%透明液體。
滴藥后鼻塞癥狀消失,分泌物由黃綠色變?yōu)榘咨置诹繚u趨減少。
⑥治療化膿性中耳炎
取冰片1克研成細末,放入核桃袖(用紗布將核桃仁包好加壓擠油澄清)16毫升中,不斷攪和使其溶解。
用時先洗凈外耳道內之膿性分泌物,用棉球拭干后滴入藥液2~3滴,再用棉球將外耳孔堵住,以免藥液外溢。
經治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27例,一般5天痊愈,慢性患者8~10天治愈。個別病例有復發(fā)。
⑦治療雞眼
將冰片少許置于雞眼上,用火點燃,至感覺疼痛時將火吹滅。
每日治療1~2次,每次約半分鐘,一個療程5~7天。
愈后局部無瘢痕,治療期間可照常行動。
1、雪克果汁
材料
梨1個,蛋白1/2個,檸檬1個。蜂蜜1小茶匙,冰片1——2片,薄荷葉1——2片。
將去皮與心的梨、去皮的檸檬與蜂蜜一齊放進壓榨器中榨汁。在干碗中將蛋白打出大量白色泡沫,與果汁充分混合,丟進冰片。
養(yǎng)生小貼士
熱量少的梨中含有良性蛋白質、維生素,加入富無機質的蛋白,成為一種控制糖分的果汁。蛋白與香瓜類、梨子等的清淡氣味甚合。
2、芹菜檸檬汁
材料
芹菜(連葉)30克,檸檬1/2個,蘋果1個。鹽少許,冰片1——2片。
芹菜選用新鮮的嫩葉,洗凈后切妥,與去皮的檸檬、蘋果全部放進壓榨器中榨汁。隨喜好加入少許鹽與冰片。
養(yǎng)生小貼士
芹菜含有均衡的維生素A(葉紅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無機質等。其葉含有許多維生素且風味亦佳,可善加利用。本品是仰制甜品的果汁。
3、草莓綜合果汁
材料
主草莓100克,優(yōu)酪乳1/2杯,副檸檬1/3個,冰片1-2片,方糖1小茶匙。
做法
將草莓、檸檬去皮,全部放進壓榨器中榨汁,并與優(yōu)酪乳混合。 再注入杯中,放進冰片與甜料。
冰片的各家論述
1、《西陽雜俎》:龍腦香樹,出婆利國,呼為個不婆律。亦出波斯國,樹高八丈,大可六七圍。葉圓而背白,無花實。
其樹有肥有瘦,瘦者出龍腦香,肥者出婆律膏香在木心中。波斯斷其樹,剪取之,其青于樹端流出,斫樹作坎而承之。入藥用,有別法。
江南有杉木未經試?;蚍酵翢o脂,猶甘蕉無實。
3、《本草圖經》:冰片出婆律國,今惟南海番舶賈客貨之。
相傳云,其木高七八丈,大可六七圍,如積年杉木狀,傍生枝葉,正圓而背白,結實如豆蔻,皮有甲錯。香即木中脂,似白松脂,作杉木氣,膏乃根下清液耳,亦謂之婆律膏......亦云南海山中亦有此木。唐天寶中,交趾貢龍腦,皆如蟬蠶之形,彼人云老根節(jié)方有之,然極難得。時禁中呼為瑞龍腦,帶之衣紟,香聞十余步外,是后不聞有此。
今海南龍腦多用火煏成片,其中亦容雜偽。入藥惟貴生者,狀若梅花瓣甚佳也。"腦入心經,非龍腦能入心也。(《綱目》)
4、繆希雍:冰片,其香為百藥之冠。凡香氣之甚者,其性必溫熱,李珣言溫,元素言熱是矣。
5、倪朱謨:冰片,開竅辟邪之藥也,性善走竄,啟發(fā)壅閉,開達諸竅,無往不通,然芳香之氣能辟一切邪惡,辛烈之性能散一切風熱。
故《唐本草》主暴赤時眼,腫痛羞明,或喉痹癰脹,水漿不通,或腦風頭痛,鼻瘜鼻淵,或外痔腫痛,血水淋漓,或交骨不分,胎產難下,或風毒入骨,麻痛拘攣,或痘毒內閉,煩悶不出。
此藥辛香芳烈,善散善通,為效極捷,一切卒暴氣閉,痰結神昏之病,非此不能治也。(《本草匯言》)
6、張景岳:味微甘大辛,敷用者其涼如冰,而氣雄力銳。本非熱,陽中有陰也。善散氣,散血,散火,散滯,通竅,辟惡,逐心腹邪氣。(《本草正》)
7、劉若金:冰片,其所療諸癥,所謂通利關隔熱塞,節(jié)齋所謂散熱通利結氣,中梓所謂氣閉生熱諸癥,舉能開之,是其散壅、利結、開團,對待不爽,更諸說皆以為從治之法者,良不謬也。故如喉痹腫塞,大人小兒風涎閉塞,舍此何以拯其危急乎?又如鼻瘜,舌腫,目赤內外膚翳,下疳,痔瘡,小兒痘陷等患,何莫非熱之結于血者。
實本于熱之傷氣乎!如對癥而施,誰謂不宜。又如類中屬虛,繆氏亦切戒之,不知痰涎隨風上潮,非此散壅開閉之味,他藥何處著手乎?即謂痰涎宜下,然亦先散而后可下,且不如從治者之易于奏效也。
雖然,此味概謂辛散,是矣。第非從里而達表之為散,乃無內無外,凡壅者、結者、閉者,隨其所患之處而能散也。(《本草述》)
8、汪紱:冰片,辛香之氣,固無不達......或疑辛味補肝,則不當寒,香氣屬陽,亦不當寒。
豈知陰陽之中,又各分陰陽......郁金亦辛而寒,梅花獨作寒香,勿謂辛香遂不寒也,但寒而香者,陰中之陽耳......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除熱,治驚癇,痰迷,喉痹,舌脹,牙痛,耳聾,鼻瘜,目赤膚翳,痘毒內陷,殺蟲,瘡痔,催生,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然散而易竭,是終歸陰寒也。(《醫(yī)林纂要·藥性》)
宜忌
氣血虛者忌服,孕婦慎服。冰片性涼,過量服用可能帶來副作用。
龍腦的半數致死量(2879±290mg/kg)大於異龍腦(2269±238mg/kg),表明龍腦的毒性較異龍腦小。合成冰片的毒性較大,可能與其含有半數致死量較小的異龍腦有關。
臨床應用
冰片制劑外用治療痔瘡及其術后恢復期,結果有2例在3——6小時后出現肛周發(fā)癢、灼熱、皮膚發(fā)紅并散在紅丘疹,停藥并給予抗過敏治療后恢復正常。亦有使用冰片引起過敏性皮炎的報告。
《本草經疏》:凡中風非外來之風邪,乃因氣血虛而病者忌之,小兒吐瀉后成驚者為慢脾風,切不可服,急驚屬實熱可用,慢驚屬虛寒不可用,眼目昏暗屬肝腎虛者不宜入點藥。
大劑量:不宜大劑量使用。
使用方法:不入水煎劑,研末或入丸、散吞服,浸酒內服,外敷。
不良反應
中毒反應
用量過大時使胃腸道有刺激作用,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可見肝、脾大,可使中樞神經興奮,引起驚厥、意識喪失、痙攣,嚴重時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過敏反應
常量可出現皮疹、全身起風團塊、陰囊和口唇部瘙癢、心慌、胸悶、喉頭水腫、呼吸急促等。
治療與解救
中毒后停藥,用1%腎上腺素O.5ml皮下注射,肌注苯海拉明,靜推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
出現過敏反應后,可口服強的松5mg及維生素C、B2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908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