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補益之劑
補益之劑,即補益劑。是以補益物為主組成的方劑,用于治療各種虛證。虛,是指人一體 正氣不足,包括氣、血陰、陽等各種虛損。根據(jù)“虛者補之”(《素問.三部九候論》)的原則,補益劑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的區(qū)別,應(yīng)當注意辨證選用。
l.四君子湯 助陽補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歌訣】
四君子①湯中和義參術(shù)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氣陽虛餌②
除卻半夏名亦功或加香砂胃寒使③
【詞解】①四君子:古代稱有地位,并具沖和之德的人為君子。本方參、術(shù)、苓、草四味藥皆為補氣常用之品,不燥不峻,其性平和,故名為四君子。
②餌:餌(ěr),音耳。即服用。
③使:即使用。
【組成】人參(10克) 白術(shù)(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癥見面色萎白,語聲低微,四肢無力,食少便溏,舌質(zhì)淡,脈虛緩無力。
【方析,】本方為補氣的基本方。脾胃氣虛為其主證。脾失建運,易生濕邪,為其兼證。方中以人參大補脾胃之氣,為君藥。白術(shù)助君藥燥濕健脾,為臣藥。茯苓淡滲利濕,使從小便出,則脾不為濕邪所困,為佐藥。炙甘草甘一溫一 益氣,并可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
【附方】(1)六君子湯(《醫(yī)學(xué)正傳》)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各一錢(各3克)。水煎服。
功用:健脾止嘔。
主治:脾胃氣虛兼痰濕。不思飲食,惡心嘔吐,胸脘痞悶,大便不實,或咳嗽痰多稀白等癥。
(2)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四君子湯加陳皮等分。上藥為細末,每服二錢(6克),水一盞,生姜5片,大棗2個,同煎至7分,食前,一溫一 ,量多少與之(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健脾益氣,理氣和胃。
主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或胸脘痞悶,或嘔吐泄瀉。
(3)香砂六君子湯(《醫(yī)方集解》)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水煎服。
功用:健脾和胃,理氣止痛。
主治:脾胃氣虛,寒濕氣滯。納呆噯氣,脘腹脹滿疼痛,嘔吐泄瀉。
按:四君子湯是補氣的基礎(chǔ)方,歌中助陽一詞當從氣屬陽來理解,因方中四味藥均無助陽作用。加入陳皮為異功散,以加強健脾理氣之功。再加半夏為六君子湯,加強化痰止嘔作用。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重在理氣止痛。臨證時隨癥加減,變換巧妙,當細心領(lǐng)悟。
中醫(yī)良方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923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5.金匱腎氣丸__一、補益之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