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血暈指產婦分娩后,突然頭暈眼花,不能坐起或心胸滿悶,惡心嘔吐,痰涌氣急心煩不安,甚至口禁神昏、不省人事。本病病因有虛有實,臨一床一常用的有效偏方主要如下。
1 .回魂湯治療產后血暈
[方劑] 人參(太子參)60克,丹參、黃芪、煅龍骨各30克,當歸15克,荊芥炭10克,川芎3-6克。
[制用法] 每天 劑,水煎,分2次服。
[功效] 產后血暈,癥見頭暈、目眩、眼前黑花,昏悶欲絕,重者口噤不語。
[驗證] 經治61例,治愈38例(服1-3劑,諸癥消失),顯效19例(服1-4劑,癥狀明顯好轉),無效4例(治療前后癥狀與體征無改變。)李x , 24歲。分娩后半日,突然流血不止,惡寒發(fā)一熱,暈厥,不省人事,口嚓不語,面色蒼白,手足逆冷,少氣息微;脈微,似有若無,唇面爪甲俱蒼白。此乃血脫證,急令火燒紅鐵器淬醋,使氣從鼻嗅以醒腦清神。內服益氣固脫兼以祛邪的回魂湯加防風10克,水煎分2 次服,連進2劑,人事清醒,脈來應指緩弱。仍用上方加服2 劑,諸癥悉平。
針灸培訓荊芥有多好吃?或許成年人才會知道它的美味。
夏天吃的荊芥配面筋,一碗面條放一把荊芥,吃起來很好吃。然而,大家可能并不清楚,荊芥作為一種中藥材,在中醫(yī)藥方面應用廣泛。解表散風,透疹,消瘡。
速認荊芥:
荊芥呈不規(guī)則的段。莖呈方柱形,表面淡黃綠色或淡紫紅色,被短柔毛。切面類白色,葉多已脫落。穗狀輪傘花序,花冠多脫落,宿萼鐘狀,氣有芳香,味微澀而辛涼。荊芥炭全體黑褐色,形似荊芥,略具香氣,味苦而辛。
從性味功用來看,荊芥辛,微溫。常用于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荊芥炭則辛,澀,微溫,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常用于便血,崩漏,產后血暈。常用量在5到10克。
來源產地:
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產于河北、江蘇、浙江杭州、江西等地。
精選驗方:
1.咽喉腫痛:荊芥5克,桔梗4克,甘草3克,水煎服。
2.麻疹不透:荊芥、防風、浮萍各6克,蘆根、紫草各9克,水煎服。
3.皮膚瘙癢:荊芥、苦參各15到30克,水煎洗患處。
杜衡中藥作用:
1、鎮(zhèn)靜作用。
2、抗驚厥作用。
3、鎮(zhèn)痛作用。
4、降脂作用。
5、抗過敏作用。
功效:杜衡具有祛風散寒,消痰行水,活血止痛,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風寒感冒,痰飲喘咳,水腫,風寒濕痹,跌打損傷,頭痛,齒痛,胃痛,痧氣腹痛,瘰疬,腫毒,蛇咬傷。
擴展資料:
杜衡使用注意事項:體虛多汗、咳嗽咯血患者及孕婦禁服。大量服用可引起頭痛、嘔吐、黃疸、血壓升高、煩躁、痙攣等中毒等癥狀,嚴重的可導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治風寒頭痛,傷風傷寒,頭痛、發(fā)熱初覺者:馬蹄香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少頃飲熱茶一碗,催之出汗。
治哮_:馬蹄香,焙干,研為細末,每服二、三錢。如正發(fā)時,用淡醋調下,少時吐出痰涎為效。
治噎食膈氣:馬蹄香四兩,為末,好酒三升,熬膏,每服二匙,好酒調下,日三服。
治產后血暈:杜衡、牙皂等分,上研末,?入鼻孔。
?杜衡
紅花,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紅花的筒狀花冠,主產于河南、河北、浙江、四川、云南、山東等地。夏季花瓣由黃變紅時采摘。紅花的功效主要是活血通經,用于血瘀經閉、痛經、腹中包塊等證,常與桃仁、當歸、川芎、生地黃、赤芍藥等同用,稱為桃紅四物湯。用于冠心病,可與川芎、丹參等同用。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瘀血肋痛,癰腫及吐血而有瘀滯者,可與桃仁、乳香、沒藥等同用。藏紅花,又稱西紅花或番紅花。原產歐洲及中亞、南亞,我國西藏有出產。其藥力較紅花強,兼有清血解毒之功,可用于發(fā)斑發(fā)疹大熱之證。紅花的主要成分含紅花甙又名紅色素。另含紅花黃色素。紅花煎劑及流浸膏能使子宮發(fā)生緊張性或節(jié)律性收縮,對已孕子宮更明顯,作用較迅速而持久,并有降壓作用,且能維持較長時間。其水浸液有一定的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又對腸管、血管、支氣管平滑肌有興奮作用,可使腎血管收縮,腎血流量減少。紅花副作用紅花可活血化淤,但若用法不當,會造成經血不止或心腦血管疾病,孕婦可導致流產。
希望采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939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四十二、小兒肝炎_中藥偏方
下一篇: 四十、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