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是人一體遭受低一溫一侵襲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一性一的損傷,多發(fā)于兒童、婦女及久坐少動者,以四肢遠端及暴露處為好發(fā)部位。
1 .黃苗桂枝五物湯加味治療局限一性一凍瘡
[方劑] 黃芪、桂枝、芍藥、生姜、大棗、雞血藤、制附片。
[加減] 病發(fā)于面部加白芷、川芎,發(fā)于上肢加片姜黃、桑枝;發(fā)于下肢加川牛膝、獨活;有瘀斑腫脹加桃仁、泡山甲、當歸;有水疤加茯苓 、烏梢蛇、蒼術(shù)、玉米;痛甚加細辛、晚蠶砂、一乳一,香、蔥白;麻木不仁加地龍、海風藤、全蝎;兼紅腫熱痛加土茯苓、紅藤、敗醬草、蒲公英、連翹。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一溫一經(jīng)散寒、活血消腫。
[驗證] 梅某,女,24歲。每至冬季面頰、雙手背及小魚際處、兩足趾及足外側(cè)均發(fā)生凍瘡,現(xiàn)已6年。經(jīng)西藥、中草藥單驗方治療‘癥減,但來年仍發(fā)。診見兩顴紅暈略腫脹,有少許水疤,感覺較遲鈍;兩手足腫脹明顯,并有杏核大小水疤,局部熱痛感消失。診為面部20凍傷,雙手足30凍傷,予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處方:黃芪、雞血藤各30克,桂枝、薏苡仁各1克,. 生姜、制附片、川牛膝各15克,烏梢蛇、白芥子各12克,土茯苓24克,白芍9克,細辛3克,大棗6枚。水煎服,每天l劑。服3劑后水疤消失,余癥均減。又服5劑,余癥大減。更方為:黃芪、雞血藤各24克,桂枝、川牛膝各12克,生姜、制附片各9克,白芍6克,大棗6枚。10劑告愈,追訪至今未.復發(fā)。
2 .復方烏頭酊防治凍瘡
[方劑] 生川烏、生草烏、桂枝各50克,芒硝40克,細辛、紅花各20克,樟腦15克,60%酒一精一1000毫升。
[制用法] 先將生川烏、生草烏、桂枝、細辛、紅花研粗末,再與芒硝、樟腦相混后兌人酒一精一內(nèi)密閉浸漬7天,濾藥液備用。用時用棉簽蘸藥汁(破潰者涂在患部周圍,潰瘍面按外科潰瘍處理)頻頻涂擦患處,每天早晚各l次,每次擦藥5 分鐘左右。
[功效] 一溫一經(jīng)散寒,活血消腫定痛。
[驗證] 李xx ,女,28歲,職工。雙下肢患凍瘡,外用凍瘡膏及中草藥單方效果不顯,于今年元月6日來診。檢查:雙腳趾及腳跟有紅腫斑,邊界模糊,有癢、脹、痛感,兩腳小趾及腳跟可觸及黃豆大結(jié)節(jié)數(shù)個,壓之易退色,得暖則舒。診為凍瘡。即用復方烏頭配如法外搽。3天后復診,欣然而告腫脹癢痛癥大減。囑再續(xù)用,l周而愈。
[備注] 本病主要由寒冷之氣所襲,一陽一氣不能四達,一陽一抑血凝,經(jīng)脈澀滯,流行不暢而成?!?醫(yī)宗金鑒》 曰:“凍瘡觸犯嚴寒傷,氣血:肌肉硬腫僵… … ”,今以寒者一溫一之,結(jié)者散之之法,取辛一溫一大’熱的純一陽一之品烏頭、桂枝、細辛一溫一散凝寒涸冷,配以紅花、芒峭、律腦活血通絡(luò),并能增強消腫定痛之功。諸藥徑達病所, 故易應(yīng)手獲效。
3 .茄子方治凍瘡
[方一] 茄梗、蒜梗各適量。
[制用法] 切碎,煎水。洗燙,每晚1 次。
[功效] 清熱,消腫。用治凍瘡紅腫、發(fā)一癢。
[方二] 茄子秧1公斤,辣椒500克。
[制用法] 上藥放鐵鍋內(nèi)加水熬5小時,取3次濾液合并濃縮成膏。涂患處,或?qū)⒏嗳苡谒醒?,每?次。
[功效] 清熱消腫,散寒燥濕。用治凍瘡。
[驗證] 上述兩方療效肯定,值得推廣應(yīng)用。
4 .辣椒酒防治凍傷
[方劑] 尖辣椒10-15克,白酒適量。
[制用法] 將辣椒切作細絲,以好白酒浸泡10天,去渣過濾即成。涂于局部紅腫發(fā)一癢處,每日3-5次。要輕輕涂擦,防止將皮膚一搓一破。
[功效] 活血散瘀。治凍瘡初期局部紅腫發(fā)一癢。
[驗證] 吳x ,女,17歲,雙手紅腫發(fā)一癢難甚經(jīng)用本方涂擦逐漸好轉(zhuǎn)。
5 .老絲瓜末治凍瘡
[方劑] 老絲瓜,豬油。
[制用法] 將老絲瓜燒灰存一性一,和豬油調(diào)和。涂患處。
[功效] 通絡(luò),消腫。用治手足凍瘡。
[驗證] 屢用效佳。
6 .谷糠治凍瘡
[方劑] 谷糠。
[制用法] 將谷糠放盆內(nèi)點燒,烘烤患處。每日烤l次,數(shù)日即可生肌。
[功效] 活血,消腫。
[驗證] 據(jù)《衛(wèi)生報》介紹,本方治療患者94例均愈。
7 .花生皮治凍傷
[方劑] 花生皮、醋、樟腦、酒一精一各適量。
[制用法] 先將花生皮炒黃,研碎,過篩成粉末,每50克加醋100毫升調(diào)成糊狀,放人樟腦粉1克、酒一精一少許調(diào)勻。將厚一層藥敷于患處,用紗布包好固定,一般輕癥2-3天可愈。
[功效] 活血,消腫。用治凍傷初起局部紅腫發(fā)一癢未潰爛者。
[驗證] 治療128例,其中119例,l周內(nèi)即愈,余9例好轉(zhuǎn),用至第2周痊愈。
針灸培訓很多人問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我已回答過多次了。民間有個偏方很管用,我小時用過,管用!
每天用花椒水熱泡,一周左右可治愈。(凍瘡程度不同,治愈時間不同,輕的時間短一點;重的時間長一些。)
一把花椒,大半個臉盆的水,用火煮沸;晾至溫度合適時,浸泡凍瘡處。注意別燙著!熱泡后涂抹一些凍瘡膏或擦手油,效果會更好。
這個偏方最大的特點就是去根!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鐘,連續(xù)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于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霉素軟膏涂擦,待炎癥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后就沒有了。
4.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干后將藥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云南白藥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云南白藥藥粉調(diào)成糊狀外敷,并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凈后,直接撒云南白藥藥粉于創(chuàng)面,用消毒紗布包扎,數(shù)日內(nèi)可愈。
6.傷濕止痛膏的妙用治凍瘡:傷濕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潰的凍瘡引起的皮膚紅腫、癢痛,先用熱水洗凈局部擦干,然后貼上膏藥,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xiàn)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8.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涂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fā)熱,每日3次,連續(xù)3周,適用于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yù)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fā)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jīng)常,保證不再復發(fā)。
10.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皸裂處,涂擦后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shù)天即愈。
11.凍瘡初起時,用熱醋涂抹, 醋干后, 再行涂抹, 一日數(shù)次, 可見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鐘,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jīng)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有一個方法比較簡單,我自己也試過很管用:
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攝氏度的水和一盆45攝氏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高溫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如果有疤的話可以用大蒜頭搗爛涂擦老疤處,每日1次,連續(xù)1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940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八、帶下病_中藥偏方
下一篇: 十四、接觸性皮炎_中藥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