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瘡,又名膿疙瘡,或浸一婬一瘡,多發(fā)生于夏秋季節(jié),以兒童罹患為多。
多因心脾濕勢,蘊蒸皮膚,復(fù)外感風邪;或肺胃蘊熱,外受濕毒,蘊蒸肌膚所致;或素體虛弱,復(fù)感風熱之邪所致。
本病隨處可發(fā),尤以頭面、四肢、胸腹居多。始如黃豆大樣膿瘡,邊緣城紅,濃漸蔓延,痊癢異常,抓破流黃水,或浸一婬一成片,淋一漓不凈。
1 .膿瘡洗劑外治黃水瘡
[方劑] 黃柏、生大黃、苦參各30克,蒲公英、百部、銀花各20克。
[制用法] 水煎外洗患處。有粘一稠滲出液或結(jié)痂時,宜先以一溫一熱淡鹽水輕洗清除后,再用本藥液洗。每天3-5次。
[功效] 清熱解毒祛濕,殺蟲止癢消炎。
[驗證] 王x ,男,4歲。6天前覺頭頂部有輕度灼痛,即頭頂有銅錢大紅片,2 天后覺有癢感,且痛,抓后局部有粘一液而來診。自覺輕度發(fā)一熱,查頭部散在分布斑片狀膿疤疹,滲出淡黃色混濁液,并見膿痂附著,周圍有炎一性一紅暈。耳后有3個蠶豆大淋巴結(jié)??捎|及,壓痛(+ )。血液檢查白細胞12500/立方毫米中一性一80% ,淋巴20%。診為膿疤瘡。即用上方洗劑,5天痊愈,未見復(fù)發(fā)。
2 .麥稈灰治黃水瘡
[方劑] 陳小麥稈1握,白礬30克,松香30克,食油少許。
[制用法] 先將白礬、松香放熱鍋內(nèi)化開,晾涼研成細末,再將陳小麥稈燒成灰后與白礬、松香末調(diào)和,倒人少許食油拌勻。涂于患處,數(shù)次可愈。
[功效] 燥濕解毒,去腐療瘡。治療黃水瘡有較好療效。
[驗證] 據(jù)《家庭醫(yī)生》雜志介紹許多讀者來信反映上方多用有奇效。
針灸培訓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940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十四、接觸性皮炎_中藥偏方
下一篇: 十、爛腳丫_中藥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