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頭中寒濕發(fā)黃膽。
瓜蒂(二七個) 赤小豆 秫米(各二七粒)
上細末,水法丸如大豆大,一枚許納鼻中,縮鼻令入,當出黃水,切不可吹入。
庚戌年避地維揚界,有一家病傷寒七八日,身一體洞黃,鼻目皆痛,兩髀及項頸腰脊強急,大而 調(diào)五 又記一家病身一體痛,面黃喘滿,頭痛,自能飲食,大小一便如經(jīng)。予診之脈大而虛,鼻塞且煩 發(fā) 藥 之 又記一舟梢病傷寒發(fā)黃,鼻內(nèi)酸痛,身與目如金,小一便赤而數(shù),大便如經(jīng)?;蛘哂靡痍愇?清道 鼻 一呷散,即《九龠衛(wèi)生》方驅(qū)風妙應散。療危惡諸風,角弓反張,失音不語,牙關(guān)緊急,涎潮發(fā)搐,目瞪直視,一精一神昏塞。(呷迄甲切吸呷也)
大天南星(不拘多少)
上選臘辰日,以河水露星宿下浸四十九日,浸畢取出,用米泔水洗去滑,焙干為細末。
每服大人用一錢,小兒一字。并生姜薄荷湯調(diào)服。如牙關(guān)緊急,口緊不開,即斡開口。先以此藥
針灸培訓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味苦寒) 赤小豆一分(味酸溫)
右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傍,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jié)。死。
傷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jié)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shù)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脈浮,發(fā)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视嬎?,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太陽少陽并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PS:咕嚕,無言
目錄1拼音2處方3制法4功能主治5加減瓜蒂散的用法用量6摘錄附:1古籍中的加減瓜蒂散 1拼音 jiā jiǎn guā dì sǎn
2處方瓜蒂1兩,藜蘆1兩,硼砂1兩,郁金6錢。
3制法上為末。
4功能主治癲病。呆呆癡癡,喜怒哀樂,發(fā)之皆不中節(jié),或忘前失后,或言語不倫,或無故喜怒,或忽泣忽止而體壯者。
5加減瓜蒂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錢,滾水沖服。
6摘錄《醫(yī)學探驪集》卷五
古籍中的加減瓜蒂散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卷上]在上涌之 以胸膈有宿痰故也,當先涌之,次以白虎湯(二十二)加減。《傷寒標本心法類萃》金劉完素公元111512...
《傷寒論辯證廣注》:[卷之五附昔賢治太陽病方論變法]又方 吐不止者。作蔥豉粥解之。必息。琥按上方。即仲景瓜蒂散。用加減法也。孫真人治傷寒溫病。千金方有解肌葛...
《張氏醫(yī)通》:[卷十五]口門 方祖)蘇子降氣湯(七氣湯下)養(yǎng)正丹(金液丹下)瓜蒂散(痰飲門)神丸(十棗湯下)浚川散(伊芳尹三黃湯...
《幼科證治準繩》:[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喘]痰實 ,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生姜湯下,量大小加減。枳實湯主傷風傷寒,胸滿氣促,咳嗽不活,食多夾痰...
《儒門事親》:[卷十一]婦人風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944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卷第九,傷寒時疫(下)-小承氣湯
下一篇: 卷第九,傷寒時疫(下)-來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