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楞嚴經(jīng)云:“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xù)。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xiàn)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圓覺經(jīng)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睂氺o大師云:“古今多少英雄好漢,誰不于此茫茫欲海中,為恩愛奴,作色情魔 恩愛綢繆,曠劫相纏,無有了期。悲夫!色欲之害人,實甚于猛獸橫流,吾儕凡夫,應當猛省而討斥之。 世無無因之果,果必有因,如桃樹由桃核而來?,F(xiàn)在生死,由貪欲而生,吾人最初受生,亦由一念愛心而來,納想為胎,流愛成種。 吾人來世如何,不必問他人,問自心便知。吾等現(xiàn)須看破一切,斷去貪欲,切不可被其所迷,于無量劫中為恩愛奴。 所謂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無了期,自己要向自己度,求人不如求自己?!贝戎鄞髱熢疲骸皻⑽?、盜我、騙我者,作隨緣消舊業(yè)想。唯有“淫”,是不能作隨緣消舊業(yè)想的,這個業(yè)是不能隨緣消業(yè)的。別的戒自不犯,他犯只是片面的。淫戒,我淫他(她),他(她)也淫我,雙方犯戒,這個因果無有了期定規(guī),要從此一刀兩斷,絕對不淫才好?!睆V欽老和尚云:“如果情執(zhí)不斷,嘴里念佛,念念還是墮娑婆。如果懇切至誠放下萬緣,那么一念之間便能到西方。萬緣牽扯,割舍不下,那么百年萬年還是在三界內(nèi)。我們這里能看到十方人,形形色色,雙雙對對。年輕出家眾愛情惜別之念較重,看到情侶時,若被環(huán)境所轉(zhuǎn),對他們生起羨慕之心,則是沒有道心。若認為他們這樣下去會墮落的,才是有道心。愛情惜別,千萬劫也是在輪回這些,也是為這些在輪回。”妙蓮長老云:“六道眾生都在生死輪回中,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一般人只知是從媽媽肚子來,不錯,是從媽肚子來的,但為什么人會到媽媽肚子呢 因為有情欲,顛倒想,一有了顛倒想,霎時昏蒙就徑直投胎了。什么是顛倒想呢 顛倒想就是欲念。人就是從動淫念而來,也就是中陰身來投胎時有此欲念。因為有情有愛,有愛就造“生”因,有生必有“死”,生死是個大苦趣呀!你想斷絕苦,就要斬情斷愛,千萬不可再有顛倒想。要想了生死,不受凡夫之苦就不要生,不生才不滅,那就決定要斷淫欲,斷淫欲才是出世之道。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我們修行一定要出離三界。如果守五戒不邪淫,只可保人身,一定要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脫死,出離三界。說到愿生西方,念佛的人誰不愿往生呢 可是這里頭還有個重要的問題:愿有兩種意義:一是欣求,要歡喜生西方,二是厭離,要厭離這個世界。要厭離它??!什么情情愛愛的,那都是魔,殺你法身慧命的魔,你還當它是怎樣的好,舍不得,說什么我們要白頭偕老,長相廝守,死在一起……。世間這一切不厭離,怎能生西方去 所以重在要“厭離”,那生西方就決定成就了。當有人拉你作惡或找你麻煩時,沒有關系!只要念句“阿彌陀佛”就沒事。但怕的就是人家對你好,就情情愛愛的沉迷下去……,我們凡夫一定要突破情感這一關,此關若不破,生死難了?。τ谀信g的情愛,當用金剛利劍來斬,要斬情絕愛不可藕斷絲連,只要有一絲情愛在,就會被束縛住。是誰縛你 是你自己啊!”來果禪師云:“要知身為淫本。防淫如防火,防愛如防賊;火不防既成灰燼,賊不防悉為賊有。無始劫來攀情扯愛,極惡深交,致使改頭換面不知凡幾,直到今天再隨情欲轉(zhuǎn)去,辜負佛祖父母師長,何臉見人 ”宣化上人云:“千經(jīng)萬論,三藏十二部,都是講這個“欲”的問題。我們初發(fā)心修行,最障礙我們用功的,就是男貪女、女貪男的淫欲心,這是最根本的問題。如想不除淫心而能成道,就像蒸砂欲想它成飯一樣,是不可能的事。什么是“無明” 較文雅的說,就是愚癡;若往顯明露骨來說,就是“淫欲心”。有了無明,就會發(fā)生男女的性“行為”,發(fā)生之后,就有了“識”(父精母血的胎兒),有“識”之后便有“名色”(名是心理,色是生理)。有了“名色”之后,便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全,十月期滿,出生于人間,便有“觸”的感覺,能分別冷暖軟硬,有了感觸之后,便生“領受”的作用,在順境曉得快樂,在逆境曉得痛苦,隨時隨地生起“愛憎”的感情。有了愛心,就生出自私心,要占為己有。人貪戀財貨異性,而生出種種欲望。有了愛心,乃想盡方法,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因此盡造不清凈的身、口、意三業(yè)。 愛欲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從無始劫以來,生死不了,為什么 就因為被“情愛”二字所害。若能斷欲去愛,才能超出三界,了生脫死?!碧撛评虾蜕性疲骸?《楞嚴》一經(jīng)由阿難發(fā)起作我們的模范。全經(jīng)著重說一“淫”字,由這“淫”字,說出很多文章來?!毖╂滔勺釉疲骸扒榧词腔茫眉词乔?。情愛之根即是菩提之本。”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14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仁者勸善
下一篇: 放生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