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鐘書
在非文學書中找到有文章意味的妙句,正像整理舊衣服,忽然在夾袋里發(fā)現(xiàn)了用剩的鈔票和角子;雖然是份內的東西,確有一種意外的喜悅。譬如三年前的秋天,偶爾翻翻哈德門(NicolaiHartmann)的大作《倫理學》,看見一節(jié)奇文,略謂有一種人,不知好壞,不辨善惡,仿佛色盲者的不分青紅皂白,可以說是害著價值盲的病(Wertblindheit)。當時就覺得這個比喻的巧妙新鮮,想不到今天會引到它。借系統(tǒng)偉大的哲學家(并且是德國人),來做小品隨筆的開篇,當然有點大材小用,好比用高射炮來打蚊子。不過小題目若不大做,有誰來理會呢 小店、小學校開張,也想法要請當?shù)厥组L參加典禮,小書出版,也要求大名人題簽,正是同樣的道理價值盲的一種象征是欠缺美感;對于文藝作品,全無欣賞能力。這種病癥,我們依照色盲的例子,無妨喚作文盲。在這一點上,蘇東坡完全跟我同意。東坡領貢舉而李方叔考試落第,東坡賦詩相送云:“與君相從非一日,筆勢翩翩疑可識;平時漫說古戰(zhàn)場,過眼終迷日五色?!蹦憧矗绨巡蛔R文章比作不別顏色了。說來也奇,偏是把文學當作職業(yè)的人,文盲的程度似乎愈加厲害。好多文學研究者,對于詩文的美丑高低,竟毫無欣賞和鑒別。但是,我們只要放大眼界,就知道不值得少見多怪。看文學書而不懂鑒賞,恰等于帝皇時代,看守后宮,成日價在女人堆里廝混的偏偏是個太監(jiān),雖有機會,確無能力!無錯不成話,非冤家不聚頭,不如此怎會有人生的笑劇 文盲這個名稱太好了,我們該向民眾教育家要它過來。因為認識字的人,未必不是文盲。譬如說,世界上還有比語言學家和文字學家識字更多的人么 然而有幾位文字語言專家,到看文學作品時,往往不免烏煙瘴氣眼前一片灰色。有一位語言學家云:“文學批評全是些廢話,只有一個個字的形義音韻,才有確實性?!卑蓠鲋拢唤氲礁窭?Gulliver)在大人國瞻仰皇后玉胸,只見汗毛孔不見皮膚的故事。假如蒼蠅認得字——我想它是識字的,有《晉書.苻堅載記》為證——假如蒼蠅認得字,我說,它對文學和那位語言學家相同。眼孔生得小,視界想來不會遠大,看詩文只見一個個字,看人物只見一個個汗毛孔。我坦白地承認,蒼蠅的宇宙觀,極富于詩意:除了勃萊克(Blake)自身以外,“所謂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的胸襟,蒼蠅倒是具有的。它能夠在一堆肉骨頭里發(fā)現(xiàn)了金銀島,從一撮垃圾飛到別一撮垃圾時,領略到歐亞長途航空的愉快。只要它不認為肉骨頭之外無樂土,垃圾之外無五洲,我們盡管讓這個小東西嗡嗡的自鳴得意。訓詁音韻是頂有用、頂有趣的學問,就只怕學者們的頭腦還是清朝樸學時期的遺物,以為此外更無學問,或者以為研究文學不過是文字或其它的考訂。樸學者的霸道是可怕的。圣佩韋(Sainte-Beuve)在《月曜論文新編》(NouveauxLundis)第六冊里說,學會了語言,不能欣賞文學,而專做文字學的功夫,好比向小姐求愛不遂,只能找丫頭來替。不幸得很,最招惹不得的是丫頭,你一抬舉她,她就想蓋過了千金小姐。有多少丫頭不想學花襲人呢 色盲決不學繪畫,文盲卻有時談文學,而且談得還特別起勁。于是產生了印象主義的又喚作自我表現(xiàn)或創(chuàng)造的文學批評。文藝鑒賞當然離不開印象,但是印象何以就是自我表現(xiàn),我們想不明白。若照常識講,印象只能說是被鑒賞的作品的表現(xiàn),不能說是鑒賞者自我的表現(xiàn),只能算是作品的給予,不能算是鑒賞者的創(chuàng)造。印象創(chuàng)造派談起文來,那才是真正熱鬧。大約就因為缺乏美感,所以文章做得特別花花綠綠;此中有無精神分析派所謂補償心結,我也不敢妄斷。他會怒喊,會狂呼,甚至于會一言不發(fā),昏厥過去——這就是領略到了“無言之美”的境界。他沒有分析——誰耐煩呢 他沒有判斷——那太頭巾氣了?!办`感”呀,“純粹”呀,“真理”呀,“人生”呀,種種名詞,盡他濫用。濫用大名詞,好像不惜小錢,都表示出作風的豪爽。“印象”倒也不少,有一大串陳腐到發(fā)臭的比喻。假使他做篇文章論雪萊,你在他的文章里找不出多少雪萊;你只看到一大段描寫燃燒的火焰,又一大節(jié)摹狀呼嘯的西風,更一大堆刻劃飛行自在的云雀,據(jù)說這三個不倫不類的東西就是雪萊。何以故 風不會吹熄了火,火不至于烤熟了云雀,只能算是奇跡罷。所以,你每看到句子像“他的生命簡直是一首美麗的詩”,你就知道下面準跟著不甚美麗的詩的散文了。這種文藝鑒賞,稱為“創(chuàng)造”的或“印象主義”的批評,還欠貼切。我們不妨小試點鐵成金的手段,各改一字?!皠?chuàng)造的”改為“捏造的”,取“捏”鼻頭做夢和向壁虛“造”之意,至于“印象派”呢,我們當然還記得四個瞎子摸白象的故事,改為“摸象派”,你說怎樣 這跟文盲更拍合了。
捏造派根本否認在文藝欣賞時,有什么價值的鑒別。配他老人家脾胃的就算好的,否則都是糟的。文盲是價值盲的一種,在這里表現(xiàn)得更清楚。有一位時髦貴婦對大畫家威斯婁(Whistler)說:“我不知道什么是好東西,我只知道我喜歡什么東西。”威斯婁鞠躬敬答:“親愛的太太,在這一點上太太所見和野獸相同?!闭娴?,文明人類跟野蠻獸類的區(qū)別,就在人類有一個超自我(Trans-subjective)的觀點。因此,他能夠把是非真?zhèn)胃患旱睦Ψ珠_,把善惡好丑跟一己的愛憎分開。他并不和日常生命粘合得難分難解,而盡量企圖跳出自己的凡軀俗骨來批判自己。
所以,他在實用應付以外,還知道有真理;在教書投稿以外,還知道有學問;在看電影明星照片以外,還知道有崇高的美術;雖然愛惜身命,也明白殉國殉道的可貴。生來是個人,終免不得做幾椿傻事錯事,吃不該吃的果子,愛不值得愛的東西;但是心上自有權衡,不肯顛倒是非,抹殺好壞來為自己辯護。他了解該做的事未必就是愛做的事。這種自我的分裂、知行的歧出,緊張時產出了悲劇,松散時變成了諷刺。只有禽獸是天生就知行合一的,因為它們不知道有比一己奢欲更高的理想。好容易千辛萬苦,從猴子進化到人類,還要把嗜好跟價值渾而為一,變作人面獸心,真有點對不住達爾文。痛恨文學的人,更不必說:眼中有釘,安得不盲。不過,眼睛雖出毛病,鼻子想極敏銳;因為他們常說,厭惡文人的氣息?!芭c以足者去其角,付之翼者奪其齒”;對于造物的公平,我們只有無休息的頌贊。
擴展閱讀 遲子建散文|泥濘原創(chuàng)晨讀散文|溫煦的春風原創(chuàng)散文朗誦|《春雨潤江南》—畢小龍(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晨讀散文|渡娘(原創(chuàng))李漢榮散文|夜晚的河流散文朗誦|那年我十五歲原創(chuàng)夜讀散文|春(原創(chuàng))小說朗讀|植樹的牧羊人(節(jié)選)聆聽散文|列夫托爾斯泰《窮人》朗誦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散文:不要等到明天原創(chuàng)散文隨筆:說來已久的思念(原創(chuàng))
公眾號 | 散文精選大全
網(wǎng)站 |
散文精選大全
「最受歡迎關注散文精選大全,邂逅詩歌散文」
詩詞 |朗誦|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閱人生
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
錢先生是個很有名的文人,他寫文章,然后出版肯定會審閱很多遍,也不會這么大意 所以你提出的2就不成立,至于另有出處,這個可能也不大吧,因為這句話一點影像也沒有,所以可能是在表達什么吧 至于什么意思 這個需要慢慢琢磨。。。他的文章很多都是有深意的。樓下不懂裝懂,請問楊絳是先生嗎?真是可笑。。
錢鐘書的主要代表作如下:
1、小說: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2、散文:《十七世紀英國文學里的中國》、《寫在人生邊上》、《貓》、《人·獸·鬼》。
3、學術著作:《談藝錄》《宋詩選注》、《古典文學研究在現(xiàn)代中國》 、《舊文四篇》、《詩可以怨》、《管錐編》、《管錐編增訂》、《也是集》。
4、還有《七綴集》、《模糊的銅鏡》、《槐聚詩存》、《石語》、《錢鐘書手稿集 容安館札記》、《宋詩紀事補訂》、《錢鐘書手稿集·中文筆記》。? ??
擴展資料:
1、錢鐘書(1910年10月20日—1998年12月19日),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鐘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xiàn)代作家、文學研究家,與饒宗頤并稱為“南饒北錢”。?
2、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學士學位。 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
3、1958年創(chuàng)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鐘書開始寫作《管錐篇》。? 1976年,由錢鐘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chuàng)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
-錢鐘書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寫在人生邊上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寫在人生邊上讀后感1《寫在人生邊上》是錢鐘書先生的散文集,共收入《魔鬼夜訪錢鐘書先生》《論文人》《讀伊索寓言》《釋文盲》等十篇作品??吹竭@些題目就打動了我的心,我自己何嘗不是站在了人生的邊上,自己心里的陰霾不能釋懷,生活永遠無法活的輕松自由,為了解開心中的謎團我就迫不及待地讀起來。
捧讀此書心中無限感慨,在人生邊上看人生的錢鐘書,把人生看得更真切、更清晰,給人的感覺----風趣、幽默、又富有哲理。
《寫在人生邊上》眾多內容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論快樂》。錢先生的觀點透徹、達觀,讓我明白快樂的本質?!坝肋h快樂”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愿望,但在先生眼中,這四個字是渺茫得不能實現(xiàn),荒謬的不能成立的,就好像說“四方的圓形,靜止的動作”同樣自相矛盾。
快樂在人生里,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更像跑狗場里引誘狗賽跑的電兔子,我們往往為短暫的快樂,要忍受許多痛苦,甚至用一生的時間來盼望和等待。
我們希望它來,希望它留,希望它再來----這三句話概括了整個人類努力的歷史。
人類文明的進步發(fā)現(xiàn)了快樂是由精神來決定的,精神上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在我們當今時代,物質生活基本得到了滿足,甚至有些人可以說是吃穿不愁,還有大把的錢可以揮霍,但他們就真的快樂嗎?
物質上不夠富裕的人,卻往往能夠從普通的小事中體會到精神上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內在的,它只有在人類的心靈里才能發(fā)現(xiàn)。我認為,錢鐘書先生還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地對,那就是“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但我們可以選擇樂觀地面對生活,對生活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快樂,去享受快樂----即使快樂是轉瞬即逝的,樂觀地過一生人便會變得豁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合理與美好;悲觀地看世界,人生的苦痛就會變得越來越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就會被放大。即使人生注定是不快樂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憑借自己的智慧樂觀地過一生。
書中許多章節(jié)像《說笑》《吃飯》《窗》《談教訓》我都反復閱讀。特別是“寫在人生邊上”的注釋填補了我許多時間上和心靈上的空白。我能從文中細品出很多生活的哲理,給了我眾多的人生啟示。特別是錢先生的觀點是“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
所以我不得不說,錢鐘書先生的《寫在人生邊上》真是在人生邊上看人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后感2《人為什么活著》,一本稻盛和夫探析經(jīng)營哲學的書,卻滲透了很多人生哲學。其實也是在之后才明白,或許這本書,它本來就應取名為《人就應怎樣活著》。
人為什么活著?就應怎樣活著?其實在某些方面,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能夠互通的,雖然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法準確地面面俱到地回答。但看完這本書,至少有一個原先就有的觀點被再次鞏固和強化,那就是:勤奮努力地工作,用樂觀用心、與人為善的心態(tài)好好活著。
首先一點,勤奮。按稻盛和夫書中的定義來說:勞動的目的不應僅取得糧食、免于饑餓,也是為了鍛煉人類的心智,如果每個人都勤奮努力,就能夠培養(yǎng)出完美的心智,讓人變得更完美。
我認同這個觀點,我們都不完美,但都能夠努力讓自我更完美,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想,努力勞動在給我們帶來物質回報的同時,確實帶來了精神上的收獲,雖然在勞動的過程中,我們不免抱怨、煩惱,情緒郁悶,但當事情過去后再回頭看,或許這其實也是一個修煉心智的過程,正是因為有好多好多這樣的抱怨和煩惱,我們才逐漸變得成熟,變得穩(wěn)重,變得能獨當一面了。
當然,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該持續(xù)用心樂觀的心態(tài),與人為善。稻盛和夫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持續(xù)謙虛真誠的態(tài)度,盡量少摻雜個人主觀意識,秉承他人之心看待所處的局面。
拿我們的工作來說,總有人抱怨廣告占用了太多版面,也聽人說誰踩了誰的線,是誰在本該截稿的時候還沒拿出稿子來,或者是誰不管稿件資料如何就只管把自我的稿子放在頭條位置……這樣的狀況我們幾乎天天碰見,摩擦也不少見。但如果在摩擦發(fā)生之前,我們能夠嘗試著將心比心,或是設身處地,有些摩擦和爭議說不定就能避免。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當一個人低落的情緒也會對一個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樂觀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論結局如何,最起碼我們贏得了經(jīng)驗和持續(xù)樂觀的心態(tài),因而心懷感恩、欣然理解這個考驗。換句話來說,事已如此,生氣并無用處,又何必拿別人的錯懲罰自我?所以,還不如一笑而過。
或許,我們能夠學習作者避免煩惱的一些方法:
1、如果有時間去煩惱,就比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
2、持續(xù)謙虛絕不驕傲;
3、每一天自我反省,反省并不是意味著每一天煩惱一下;
4、以知足、感恩之心而活;
5、秉持利他之心而活。
讓我們以此共勉。
寫在人生邊上讀后感3不一樣的人對待任何事物總有不一樣的看法。因此,有人樂觀地看待人生;有人悲觀地應對人生,而我們就應樂觀地看待人生,應對人生的一切。
一看《寫在人生邊上》這個書名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是你只要看看這本書的序就能懂一點,“家事人生是一本大書,那末,下面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蔽覀兠總€人對待自我的人生又能讀懂多少?能在邊上寫上一些,算是不錯了。
人生不可能完全是快樂的,也不可能完全是痛苦的。我們的人生都是有苦有樂,只是我們如何去看待?樂觀的人對待一切事物都會感覺是快樂的,而悲觀的人對待一切事物都會覺得是痛苦的。即使我們不能完全樂觀地對待一切,但我們能夠在困難時苦中作樂。這樣我們就能夠感覺到自我的人生。
《寫在人生邊上》與其稱之為書,倒不如說是錢鐘書先生一生的感悟。如先生所言,我目前所經(jīng)歷的生活既不是個性快樂,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對,平平淡淡才是真,有哪個人能夠輝煌一世?又有哪個人能夠暗淡一輩子?人生的大起大落,換來的只但是是若有若無的虛名罷了,何必讓自我受苦。
錢先生的文字有些晦澀,有時看得我云里霧里迷迷糊糊摸不到頭腦,但一旦看懂了,就像太陽趕走陰天,一下劃開云霧,把我從里面揪出來,眼前一片清明。這集子里每一篇短文,都蘊含了錢先生獨特的觀點,并且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讓我一步一步靠近他的世界。
一篇一篇,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融化了,如養(yǎng)料一般灌溉在我的心田,卻不急著與那里的土壤融為一體,一點點滲進去,滋潤中夾雜著痛苦,讓我慢慢的看清了眼前,看清了自我。讀書的過程,有些迷茫,漸漸的清晰了,又有些膽怯,逐漸的變得勇敢起來,手捧著書頁就像腳踏在堅實的土地上,腳上越來越重,心卻漸漸充實起來,一點一點被從未見過的東西填滿,無限滿足。
錢鐘書先生在生活的細微之處,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體驗出人生百態(tài)。我只期望,我的人生邊上不會只是空白,只要有些簡單快樂的批注就夠了。
寫在人生邊上讀后感4
不同的人對待任何事物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有人樂觀地看待人生;有人悲觀地面對人生,而我們應該樂觀地看待人生,面對人生的一切。
一看《寫在人生邊上》這個書名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是你只要看看這本書的序就能懂一點,家事人生是一本大書,那末,下面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我們每個人對待自己的人生又能讀懂多少?能在邊上寫上一些,算是不錯了。
人生不可能完全是快樂的,也不可能完全是痛苦的。我們的人生都是有苦有樂,只是我們如何去看待?樂觀的人對待一切事物都會感覺是快樂的,而悲觀的人對待一切事物都會覺得是痛苦的。即使我們不能完全樂觀地對待一切,但我們可以在困難時苦中作樂。這樣我們就可以感覺到自己的人生。
《寫在人生邊上》與其稱之為書,倒不如說是錢鐘書先生一生的感悟。如先生所言,我目前所經(jīng)歷的生活既不是特別快樂,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對,平平淡淡才是真,有哪個人可以輝煌一世?又有哪個人可以暗淡一輩子?人生的大起大落,換來的只不過是若有若無的虛名罷了,何必讓自己受苦。
錢先生的文字有些晦澀,有時看得我云里霧里迷迷糊糊摸不到頭腦,但一旦看懂了,就像太陽趕走陰天,一下劃開云霧,把我從里面揪出來,眼前一片清明。這集子里每一篇短文,都蘊含了錢先生獨特的觀點,并且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讓我一步一步靠近他的世界。
一篇一篇,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融化了,如養(yǎng)料一般灌溉在我的心田,卻不急著與那里的土壤融為一體,一點點滲進去,滋潤中夾雜著痛苦,讓我慢慢的看清了眼前,看清了自己。讀書的過程,有些迷茫,漸漸的清晰了,又有些膽怯,逐漸的變得勇敢起來,手捧著書頁就像腳踏在堅實的土地上,腳上越來越重,心卻漸漸充實起來,一點一點被從未見過的東西填滿,無限滿足。
錢鐘書先生在生活的細微之處,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體驗出人生百態(tài)。我只希望,我的人生邊上不會只是空白,只要有些簡單快樂的批注就夠了。
寫在人生邊上讀后感5錢鐘書寫的文章,給人的感覺總是很風趣、很幽默,但是又很富有哲理。
就說這個書名吧,,初看上去還真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題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錢鐘書先生寫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書,那末,下面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庇谑?,恍然大悟。是呀,人生這本大書我們又能讀懂多少呢?能在它邊上寫上些什么的,也算是不錯了。
我們學生們是還不夠資格在人生的邊上作批注的――至少我還沒有這資格,因此只能在錢鐘書先生這本《寫在人生邊上》的大作中選上這么一小段,叫做《論快樂》的議論的邊上,寫上一小段隨感,也算是“隨手在書邊的空白上注幾個字”吧。
畢竟是個孩子,我從不覺得人生太長或是太短,因此,依照錢鐘書先生的觀點來看,我目前所經(jīng)歷的生活既不是特別快樂,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
不過,平平淡淡的人生可以是一種事實,但決不可以是一種觀點。而且平平淡淡的過一生其實也是不快樂的,因為平平淡淡就是“沉悶”,就是“長時間”,就是“痛苦”。不過,“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確實是這樣的,雖然錢鐘書先生的一串論證,已證明人生不可能是永遠快樂,甚至說“永遠快樂”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實現(xiàn),并且荒謬得不能成立”。但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是屬于物質范疇的,而意識是物質能動的反應,當然,不同的人,它的意識所反映出的物質世界是不同的,因此有人是樂觀看人生,有人是悲觀過一世,而我們理應樂觀地對待人生。
錢鐘書先生將人生是不快樂的與我們應當樂觀的看待人生這對矛盾稱之為“這是人生對于人生觀開的玩笑”,我還沒有這么高的覺悟去理解這句話,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對矛盾是辯證統(tǒng)一的。既然人生注定是不快樂的,那么我們何不苦中作樂呢?至少精神上的快樂可以抵消一些物質上的痛苦,況且“快樂是由精神決定的”。這樣一來,我們至少會感覺到什么是快樂。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長的,但也正是因為它是漫長的,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快樂,去感受快樂――即使快樂是轉瞬即逝的,矛盾的雙方是辯證統(tǒng)一的。樂觀的過一生,人便會變得闊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美好;悲觀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會變得愈加冗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會被無限的放大。
因此,雖然人生注定是不快樂的,我們仍能樂觀地過一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后感6錢鐘書寫的文章,給人的感覺總是很風趣、很幽默,但是又很富有哲理。
就說這個書名吧,,初看上去還真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題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錢鐘書先生寫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書,那末,下面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庇谑?,恍然大悟。是呀,人生這本大書我們又能讀懂多少呢?能在它邊上寫上些什么的,也算是不錯了。
我們學生們是還不夠資格在人生的邊上作批注的——至少我還沒有這資格,因此只能在錢鐘書先生這本《寫在人生邊上》的大作中選上這么一小段,叫做《論快樂》的議論的邊上,寫上一小段隨感,也算是“隨手在書邊的空白上注幾個字”吧。
畢竟是個孩子,我從不覺得人生太長或是太短,因此,依照錢鐘書先生的觀點來看,我目前所經(jīng)歷的生活既不是個性快樂,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
但是,平平淡淡的人生能夠是一種事實,但決不能夠是一種觀點。而且平平淡淡的過一生其實也是不快樂的,因為平平淡淡就是“沉悶”,就是“長時間”,就是“痛苦”。但是,“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確實是這樣的,雖然錢鐘書先生的一串論證,已證明人生不可能是永遠快樂,甚至說“永遠快樂”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實現(xiàn),并且荒謬得不能成立”。但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是屬于物質范疇的',而意識是物質能動的反應,當然,不一樣的人,它的意識所反映出的物質世界是不一樣的,因此有人是樂觀看人生,有人是悲觀過一世,而我們理應樂觀地對待人生。
錢鐘書先生將人生是不快樂的與我們應當樂觀的看待人生這對矛盾稱之為“這是人生對于人生觀開的玩笑”,我還沒有這么高的覺悟去理解這句話,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對矛盾是辯證統(tǒng)一的。既然人生注定是不快樂的,那么我們何不苦中作樂呢?至少精神上的快樂能夠抵消一些物質上的痛苦,況且“快樂是由精神決定的”。這樣一來,我們至少會感覺到什么是快樂。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長的,但也正是因為它是漫長的,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快樂,去感受快樂——即使快樂是轉瞬即逝的,矛盾的雙方是辯證統(tǒng)一的。樂觀的過一生,人便會變得闊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完美;悲觀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會變得愈加冗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會被無限的放大。
因此,雖然人生注定是不快樂的,我們仍能樂觀地過一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后感7喜歡看錢鐘書先生的文字,因為在他的風趣與幽默之間,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昂然,細品出生活的哲理。
就說這本書《寫在人生邊上》吧,單是這書名就起的既有詩意,又有深意。先看看錢先生寫的序吧:“假使人生是一部大書,那么,下面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庇谑?,也會覺醒:是呀,人生這本大書我們每個人又能參透多少?能在它的邊上看到怎樣的風景,又能在它的邊上寫下怎樣的理解呢?
書中的許多章節(jié)我都愛不釋手,像《魔鬼夜訪錢鐘書先生》、《說笑》、《吃飯》、《論快樂》,都曾反復閱讀,這些“寫在人生邊上”的注釋也填補了我許多時間上和心靈上的空白。
在《魔鬼夜訪錢鐘書先生》一節(jié)中,錢先生的詼諧發(fā)揮的淋漓盡致,魔鬼先生也被塑造的彬彬有禮,像極了紳士。在你感悟道理的同時,又會忍俊不止。在《論快樂》中,錢先生的觀點透徹、達觀,讓我明白快樂的本質?!坝肋h快樂”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愿望,但在先生眼中,這四個字是渺茫得不能實現(xiàn),荒謬的不能成立的,就像說“四方的圓形,靜止的動作”同樣自相矛盾?!翱鞓吩谌松?,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我們往往為短暫的快樂,要忍受用一生的時間來盼望和等待。不過,好在人類文明的進步發(fā)現(xiàn)了快樂是由精神來決定的,所以錢先生的觀點是“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的確是這樣,不同的人,它的意識所反映出的物質世界是不同的,因此有人是樂觀看人生,有人是悲觀過一生,而我們應該像錢先生那樣,樂觀地對待人生,苦中作樂也好,把忍受變?yōu)橄硎芤埠茫敲慈松€有什么威脅,還有什么可畏懼的哪!
是啊,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長的,但也正是因為它的漫長,我們才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快樂,去享受快樂——即使快樂是轉瞬即逝的。樂觀地過一生,人便會變得豁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合理與美好;悲觀地看世界,人生的苦痛會就變得愈加冗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會被放大,因此,人生即使注定是不快樂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憑籍自己的智慧,樂觀地過一生。
清晨,當我輕揉雙眼,端詳雙手,觸摸新的一天開始的時候,會問自己:今天會快樂嗎?今生我幸福嗎?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人生狀態(tài),或許答案不同,但是,嶄新的一天,總是可以帶著樂觀去希望,當我把人生邊上的事做完,把人生邊上的事寫下,也許,那就是我幸??鞓返囊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27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散文精選:春筍
下一篇: 午讀散文|四季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