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評委簡介
.png)
楊強
,號雪窗
,網名帝鄉(xiāng)子
,唐社副社長。浙江衛(wèi)視首屆《向上吧
,詩詞》決賽總冠軍。曾獲第二屆“譚克平杯”青年詩詞創(chuàng)作獎
,第三屆“國詩大賽”詩部榜眼,首屆“海岳杯”詩詞大賽詩部行卷第一
,詞部決賽第三
。擔任“蘭鄉(xiāng)情”詩詞大賽詞部評委,第二屆“湘天華杯”詩詞大賽詩部評委
。
7分入選作品(1-20)
xdsc_201910078
少年游·憶家山春色
紫桐爛漫繞湘濱,湘水碧氤氳
。布裙三兩
,輕歌素手,陌上采春云
。
茶香花氣應猶在
,除卻賞花人
。雨過林梢
,麓山空寂,歸鳥沒黃昏
。
【楊強評】全詞借寫回憶中的家山春色,表達思鄉(xiāng)之情
。上闋前兩句先點染景物
,后三句刻畫采茶婦女
。寫勞動生活
,而能富于美感,尤其“陌上采春云”一句
,神采十足。下闋發(fā)端一筆勾轉到現在
,想象家山茶花依舊盛開
,只是賞花之人(指作者)已經遠在他鄉(xiāng)了
,含蓄地流露出思鄉(xiāng)之意
。末三句以虛想遠景勾勒,亦富于悠遠韻味
。
xdsc_201901132
生查子·讀六朝史有感顧山紅豆事
前番君去時,手植雙紅豆
。語我莫相思
,結子人歸后
。
春秋幾度回
,紅豆生紅豆。不見遠歸人
,日日鮫綃透。
【楊強評】寫悲劇愛情故事
,而語言老到
,哀感動人。上闋寫離別之時
,初種紅豆
,男子(民間傳說是蕭統)應允紅豆樹結子即可歸來;下闋寫女子癡等
,以至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紅豆生紅豆”
,卻不見男子歸來
,女子則悲傷無已
。全詞以“紅豆”意象貫穿始終,上闋寫得浪漫
、美好,尤其“語我莫相思
,結子人歸后”二句
,留下懸想
。下闋再一反跌
,“紅豆生紅豆”五字力透紙背,寫歲月流逝之久
,而男子仍不見歸來,與上闋“結子人歸后”形成極大反差
。此詞,“豆”字押兩次韻
,而不嫌重復,反而恰到好處
。
xdsc_201811068
浪淘沙·秋釣
秋水泛漁舟
,打網垂鉤
,蘆灘日暖臥沙鷗
。欲借浮云三兩片,抹去閑愁
。
肥蟹滿魚兜
,篝火方遒,賒來老酒半灰甌
。殘暮醉邀堤上柳
,新月枝頭
。
【楊強評】此詞寫漁夫漁釣之況
,富于生活氣息。上闋寫漁夫泛舟漁釣
,“蘆灘日暖臥沙鷗”一句點染得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坝韪≡迫齼善?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抹去閑愁”兩句
,構思巧則巧矣
,但形容文人倒是合適,形容漁夫
,略顯不大自然。下闋寫收獲之后
,漁夫大醉的情景
。全詞語言較為自然
,但亦有流于率易處
,如“打網垂鉤”、“肥蟹滿魚兜”等
,稍顯雅致不足。
xdsc_201910079
踏莎行·讀白石詞
雨失垂楊
,風銷紅萼
,一春心事爭堪約
。梨花滿地不成歸
,臨流悵望青衫薄。
清吹迢迢
,幽懷落落
,林泉舊夢翻成昨
。野云飛去杳無痕
,冷香月底橫溪彴
。
【楊強評】全詞寫讀白石詞的印象
,略覺化用白石詞中的意象過多
,顯得有些虛,未能剴切
。大抵上闋寫春事已盡
,而白石仍客居外地,未能歸去
,寫出白石之客感
。下闋寫白石之幽懷孤抱,有清冷之味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耙霸骑w去杳無痕”
,當是化用張炎評論白石詞“如野云孤飛
,去留無跡”。此詞措辭極為精雅
,可見錘煉之功。
xdsc_201812095
西江月·歸來
流水石橋依舊
,炊煙雀語尤親
。鄉(xiāng)音娓娓暖歸人
,一路風塵散盡
。
老酒滿杯輕酌,鮮蔬盈箸重溫
。閑談又過兩三巡,月上窗前木槿
。
【楊強評】寫歸鄉(xiāng)情景
,歷歷在目
,頗為真切。不足之處在于語言略顯白話
,錘煉不夠
,佳處在于善于捕捉鄉(xiāng)村景物及生活場景
,能真切地道出歸鄉(xiāng)的感受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袄暇茲M杯輕酌
,鮮蔬盈箸重溫”兩句
,語感不佳。
xdsc_201903023
鷓鴣天·憶母
斷續(xù)鵑聲隔岸聞
,瀟瀟暮雨打荒墳。微茫嶺外憐幽獨
,凄寂風中思故親
。
情切切
,語殷殷
。慈容每在夢中存。常悲寸草恩難報
,憶到深時欲斷魂。
【楊強評】追憶亡母之情
,深摯可感
,一片嗚咽
。語言略顯白話
,顯得太順,而錘煉頓挫不足
。情深,而筆力不逮
。末兩句樸實中較有動人之致
。
xdsc_201907152
鷓鴣天·野寺聞笛
蕭寺巍然起大荒
。一聲蘆管撼蠻岡
。忽如波下魚龍動,搖醒宣山帝女桑
。
驚百鳥,哢孤凰
。巴猿泣子絕中腸
。梅花落盡慵歸去
,愁倚禪林淚滿裳
。
【楊強評】首句寫野寺巍然而立
,次句寫笛聲傳來
。中間幾句皆從虛寫著筆
,以各種畫面寫笛聲魅力
,末句寫自己聽笛落淚。小令
,而有如此重筆,尤覺力大氣沉
,功力老到
。
xdsc_201811003
憶秦娥·相思
紅箋字
,中間多少相思意
。相思意,幾行離別
,幾行清淚。
青春帶雨梨花媚
,儂家不解情滋味
。情滋味,掌心紅豆
,少年心事。
【楊強評】綺懷相思
,運筆輕靈
。略覺有擬古之感
,語言亦顯得太順
,而錘煉不足,未能頓挫搖曳
。
xdsc_201901128
點絳唇
小院風來,木犀點點留秋住
。一枝香吐
,偏遇無情雨。
夢好難留
,芳草還非故。顰不語
。問愁何去 片片飛花處。
【楊強評】寫木犀飄零
,筆致宛轉
。上闋開端兩句寫木犀綻開
,似欲留秋
。三四句轉筆,雖則吐出清香
,偏遇無情之雨
。下闋開端再遞進一筆,且以芳草為襯
,末三句依依含情
,富于情致
。所寫題材普通
,筆法較佳,略能迂曲
。
xdsc_201811101
烏夜啼
落葉乾坤大,翻云覆雨江湖
。因風持作蕭蕭舞
,今古一榮枯
。
春綠秋黃定數
,是生是死同株。人間漂泊非由我
,別久不成孤。
【楊強評】全詞當是寫落葉
,其他幾處都很扣題
,惟“翻云覆雨江湖”一句似顯游離
。運筆較重
,如“落葉乾坤大”、“今古一榮枯”、“是生是死同株”等句
,稍顯太用力,若能從容一些更好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耙蝻L持作蕭蕭舞”
,寫落葉隨風而舞的情狀
,較佳?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叭碎g漂泊非由我,別久不成孤”
,借落葉之漂泊
,寫身世之漂泊
,語不虛發(fā)
。全詞語言略有些粗。
xdsc_201902068
定風波·額爾古納河右岸
忽自云中落響鞭
,馬群飛縱似奔川。賽后歸來邊地晚
,天遠
,夕陽鍍盡萬千山。
對此物華須放眼
,堪嘆,界碑偏惹淚長潸
。不忍憑高朝北看
,魂斷
,隔江曾是舊鄉(xiāng)關
。
注:中俄界碑臨江而立,對岸領土曾屬中國
,近代始被割讓。
【楊強評】題材選得好
,視角也好
。上闋寫縱馬競賽之樂,“夕陽鍍盡萬千山”一句富于神采
。下闋陡轉反跌
,實則上闋之樂,乃為下闋之悲作鋪墊
。昔日國土淪喪
,永淪異國
,能不愴然 末句“隔江曾是舊鄉(xiāng)關”,惹人深思
。
xdsc_201903030
憶秦娥
江南陌
。年年來去長為客
。長為客
,眉邊煙雨,肩頭風色
。
六朝舊事蘆花白,我來只看秦淮碧
。秦淮碧
,桃根桃葉
,曾經朝夕
。
【楊強評】此詞寫江南漂泊之感。上闋寫客感
,“長為客,眉邊煙雨
,肩頭風色”三句較有風致
。下句似加入吊古之思
,情感主題似未能統一
。
126現代杯編號313
踏莎行·老街
螢火偷移,蟬聲高掛
,蝸牛爬上秋千架?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h笆小院似曾經
,依稀夢里青磚瓦。
墻角苔深
,額頭紋亞
,流年往事輕輕寫。門前竹馬去無痕
,街頭老樹空相迓。
【楊強評】全詞語言雖不免有些粗疏
,而氣息
、味道尚佳。寫老街印象
,風物歷歷在目,而于寫景之中
,加入歲華之感
,尤能觸動人心
。
xdsc_201909059
踏莎行·烏鎮(zhèn)印象
墻聳烏檐
,柳開青眼,風來溪畔晴絲卷
。櫓搖煙水過橫橋,萍添橋下波痕淺
。
窄巷幽幽
,流光緩緩
,鄰家誰拍紅牙板
。弄堂深處酒旗斜,一籬花影斜陽半
。
【楊強評】首句“墻聳烏檐”四字不佳。后幾句皆能打磨得溫潤妥帖
,清新可喜
。有些畫面的描述
,如“櫓搖煙水過橫橋
,萍添橋下波痕淺”、“弄堂深處酒旗斜
,一籬花影斜陽半”
,都非常符合江南小鎮(zhèn)的印象,沁人心脾
。
xdsc_201908221
鷓鴣天·友人賜詞
,步韻以答
,時逢中秋
萬里霜天發(fā)浩吟
,人間信有伯牙琴。忘懷最是桑山月
,縈夢還聽渭水音。
芳草綠
,白云深
。星光點點識君心
。樓臺十二清輝滿,一夜金風沁素襟
。
桑山:家鄉(xiāng)桑浦山
渭水:渭河水
【楊強評】運筆老到
。起筆“萬里霜天發(fā)浩吟”
,未免寫得闊大而不真切
,“樓臺十二清輝滿,一夜金風沁素襟”
,亦顯得有些虛。功力尚佳
,上闋稍顯用筆較重
,下闋稍顯用筆略虛。
xdsc_201910096
攤破浣溪沙
八月錢江赤水平
,一潮緊似一潮生。疊浪重重飛岸起
,上青冥
。
潮去千軍無影退
,潮來玉帶一波橫
。欲守江潮從不斷,只須聽
。
【楊強評】此詞寫錢塘八月之潮
,筆力較佳。上闋正面刻畫
,“一潮緊似一潮生
。疊浪重重飛岸起
,上青冥”
,可見刻畫本領;下闋前兩句比喻
,亦富于聲勢。
xdsc_201908224
鵲橋仙
琉璃月色
,闌珊燈火
,天上人間沉醉
。年年今夜續(xù)三生
,言不得、斷魂滋味
。
煙波千里,因緣一劫
,今古多情若是
。鵲橋飛渡奈匆匆
,更多少
、新愁又系。
【楊強評】起筆較平
,而后漸入佳境?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澳昴杲褚估m(xù)三生
,言不得、斷魂滋味”
,已見思力。至下闋“煙波千里
,因緣一劫
,今古多情若是”
,更是概括精煉
。結處寫鵲橋相會結束
,各自歸去
,又添新愁
,似借鑒范成大“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
、新愁歸去”。
xdsc_201902064
少年游·回校
,舊址荒蕪
。
別來霜雪染青絲,幽徑草離離
。憑欄輕嘆,匆匆日落
,從不為誰遲
。
而今再把梅花數
,少了兩三枝
。午夢可知,故園楊柳
,猶待少年歸。
【楊強評】此詞有佳處
,亦有平淡無奇之處
。如開端“別來霜雪染青絲,幽徑草離離
。憑欄輕嘆”
,皆平平無味;至于“匆匆日落
,從不為誰遲”,則頗有幾分意味
。下闋優(yōu)于上闋
,先以梅花起筆
,側面反映校園之荒涼
。“故園楊柳
,猶待少年歸”
,亦依依含情,宛轉有味
。
xdsc_201905079
卜算子·擬秋葉對樹說
攜手在紅塵
,共著風和雨
。抱守同枝到死生
,那得天教許。
留是為君妍
,別是為君舞
。莫說紛飛不是情
,落也歸根處
。
【楊強評】構思甚好。借秋葉辭樹
,寫盡離合之感,讀罷讓人生無可奈何之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傲羰菫榫瑒e是為君舞”
,寫秋葉對樹之深情,可謂善于構思
、發(fā)揮
,的是妙筆
。
xdsc_201907008
臨江仙·昨夜槳聲入夢
昨夜槳聲入夢
,夢回月下荷塘。垂楊岸里影成雙
。數聲環(huán)佩響,驚起睡鴛鴦
。
半世江湖長醉
,醒來鬢已成霜
。故人千里各相忘
。只今衣領上,還帶藕花香
。
【楊強評】上闋寫夢回故地
,與戀人游賞情景,“垂楊岸里影成雙
。數聲環(huán)佩響
,驚起睡鴛鴦”
,意境美好
。下闋寫往昔如夢,如今江湖相忘
。“半世江湖長醉
,醒來鬢已成霜
。故人千里各相忘”,這幾句都顯得過于平順
,而缺乏頓挫。末兩句“只今衣領上
,還帶藕花香”
,則宛轉富于情致,較佳
。
大賽作品集
,人手一冊哦!
風聲
、雨聲
、讀書聲,聲聲入耳
;
○
寫詩填詞
○
家事
、國事
、天下事
,事事關心
。
有詩還有遠方...
薦號1
李白杜甫的詩
簡介:李白杜甫的詩
,走近詩仙詩圣,體味李白杜甫的詩意人生
!
薦號2
唐詩宋詞古詩三百首
簡介:腹有詩書氣自華
,品質就用讀詩開始...
中國20年代到30年代的詩歌和作品
生命的體驗與沉思——論卞之琳30年代詩歌的思想發(fā)展
【原文出處】天津師大學報:社科版
【分 類 名】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 作 者】具guāng@①范
(韓 具guāng@①范)
精湛的藝術“技巧”〔①〕和深刻的思想深度的高度統一
,是卞之琳對中國現代詩歌的杰出貢獻
,也是他被稱為中國現代杰出詩人之一的原因所在?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并凇尘退枷胄远?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我以為卞之琳詩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在于,它是詩人對人生的體驗和沉思的思想結晶
。對人生的體驗
,是指卞之琳的詩思(或者說藝術“靈感”)是有感而發(fā)
,而不是無病呻吟
。卞之琳說過:“沒有真情實感,我始終是不會寫詩的
。”〔③〕所謂“沉思”
,是指卞之琳的詩不是浪漫的抒情
,而是把來自人生(對他人和自我兩個方面)的體驗和觀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即詩人的所謂的“喜愛淘洗
,喜愛提煉,期待結晶
,期待升華”〔④〕。
基于這種理解
,我把卞之琳30年代詩歌的思想內容
,分為兩個方面加以考察:一是對自我之外的人生形式的觀察和思考;二是對自我人生體驗的思考
。而事實上,這兩點作為關于“人生”的大主題
,貫穿卞之琳整個30年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
,并且是并行不悖
、相生相依
,只不過前后略有偏重而已。
一
卞之琳第一階段的創(chuàng)作(1930—1932)〔⑤〕
,如他自己所說,“我主要用口語,用格律體
,來體現深入我感觸的北平郊外
,室內院角
,完全是北國風光的荒涼境界”〔⑥〕
。這一類作品如《一個閑人》、《一個和尚》
、《傍晚》、《寒夜》
、《酸梅湯》
、《叫賣》、《過節(jié)》
、《苦雨》、《幾個人》等等
,都是寫自我之外的種種人生形式和生活態(tài)度
,即卞之琳所謂的“傾自于小說化
,典型化
,非個人化
,甚至偶爾用出了戲擬(parody)”〔⑦〕。也許我們可以注意這些作品的現實性和社會性
,透視到30年代北平市民生活的一個側面,進而考察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態(tài)度
、觀察和思考
。因為
,卞之琳也曾自謙地說過
,他“這階段寫詩,較多表現當時社會的皮毛
,較多寄情于同歸沒落的社會下層平凡人
,小人物”〔⑧〕
。但是,我倒更傾向于關注詩人這些作品中所蘊含的人生沉思的思想。
《幾個人》這首詩
,十分突出地表現了這種思想。原詩如下:叫賣的喊一聲“冰糖葫蘆”
,
吃一口灰像滿不在乎
;
提鳥籠的望著天上的白鴿,
自在的腳步踩過了沙河
,
當一個年輕人在荒街上沉思。
賣蘿卜的空揮著磨亮的小刀
,
一擔紅蘿卜在夕陽里傻笑
,
當一個年輕人在荒街上沉思
。
矮叫化子癡看著自己的長影子
,
當一個年輕人在荒街上沉思。
有些人捧著一碗飯嘆氣
,
有些人半夜里聽別人的夢話,
有些人白發(fā)上戴一朵紅花
,
像雪野的邊緣上托一輪落日……〔⑨〕
十月十五日
詩中一再重復“當一個年輕人在荒街上沉思”
,并且重復的間距越來越小
,顯然突出了全詩“沉思”的思想
。把“年輕人”的“沉思”放在一個極不和諧的境地,既暗示讀者沉思他和荒街上其他人的對照,又暗示讀者沉思“年輕人”眼前現實的種種人生和他聯想到的“有些人”的人生形式之間的對照
。這個“在荒街上沉思”的“年輕人”顯然帶有明顯的卞之琳的個人色彩?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并狻骋虼耍覀儾环涟驯逯者@一類表現平凡人物的無奈而可憐的人生形式和生活態(tài)度的作品
,看作是詩人對外在于他的某種人生的審視,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詩人關于人生的“沉思”的結果
。
《一個閑人》的最后一句:“唉
!磨掉了多少時光?”這一句顯然是詩人的聲音
,肯定性的問句實際上表現了詩人對“一個閑人”白白消耗人生時光這種人生態(tài)度的否定
。《苦雨》
、《叫賣》
、《過節(jié)》等作品
,既有對小人物可憐人生的同情
,也有對他們無奈的生活態(tài)度的批判和微諷。這就是詩人所說的
,“我也常用冷淡蓋深摯,或者玩笑出辛酸”〔①①〕
。但實質上
,詩的主題卻是在否定性的敘述中隱含著詩人對人生的思考。也許正因為如此
,詩人在另外一些作品中,明確表達了超越現實的
,當下的人生的思想
。
卞之琳1932年10月15日寫有《登城》一詩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暗浅恰笔侵袊糯娫~的一個常見的題材,無論由此而生的是“懷古”或者“懷遠”的情懷
,都寄托了某種針對現實的思想?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并佗凇尺@首詩中兩句“不愿”
,包含了詩人對過去和未來的雙重回避,或者說是惘然
。但是,詩的主題顯然是詩人表達試圖超越當下的自我人生的情懷
。僅隔四天(即1932年10月19日)
,卞之琳又寫了一首題為《大車》的詩
,同樣表達了對自己當下的灰色人生的否定這個主題
。全詩如下:拖著一大車夕陽的黃金,
騾子搖擺著踉蹌的腳步
,
穿過無邊的疏落的荒林
,
無聲的揚起一大陣黃土。
叫坐在遠處的閑人夢想
古代傳下來的神話里的英雄
騰云駕霧去不可知的遠方——
古木間涌出了浩嘆的長風
!
十月十九日(1932)
這首詩中的“閑人”和《幾個人》中的“一個年輕人”形象相似,也帶有詩人自己的影子
。詩人通過“騾子”形象,從時間(“夕陽的黃金”)和空間(“無邊的疏落的荒林”)兩個維度上
,表現了對現實的否定(彌漫的“黃土”)
,繼而把詩的思想指向“夢想/古代傳下來的神話里的英雄/騰云駕霧去了不可知的遠方”。和《登城》一樣
,在否定中(既有對現實的否定,又有對“夢想”的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隙ǖ乃枷耄簩硐肴松乃伎己吞綄?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事實上,早在1930年
,卞之琳就通過《遠行》一詩
,表現了超越現實的人生形式,對理想人生向往的思想
。“遠行”即意味著對當下的現實人生的否定
,而向往探尋和追求的人生
。并且
,詩的最后一節(jié)以毅然決然的語調結束全詩
,強調詩的主題。
當我們認識到卞之琳描寫北平市民人生和生活的作品是“抒情詩”〔①③〕
,蘊含著作者對人生的沉思,也就不難看出這些作品的藝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