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號西楚霸王。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钝蛳赂琛妨Π紊劫鈿馍w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經(jīng)過的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項羽兵敗垓下。英雄末路,想到自己曾經(jīng)英雄蓋世,最后卻落得這樣一個下場,是命運不眷顧他罷了。項羽又是多情的,在英雄末路之時,他擔心的是他所愛的女子將要走向何方 千百年來,人們喜歡贊頌項羽,就是因為他在臨死之前還有一絲人情味。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漢高祖,西漢開創(chuàng)者。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zhàn)略家和指揮家。歷經(jīng)反秦戰(zhàn)爭、楚漢戰(zhàn)爭后,建立西漢?!洞箫L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劉邦親征,很快就平定了這場戰(zhàn)爭。彼時,劉邦順路回到家鄉(xiāng)沛縣。昔日好友、尊長、晚輩共聚一堂,盡興歡飲。衣錦還鄉(xiāng)本是人生最得意的事情,可已經(jīng)身居高位的劉邦卻心懷憂慮,大風吹得云飛揚,我統(tǒng)一了天下,可是怎么找到勇士幫我鎮(zhèn)守四方。劉邦的遠大抱負,對國家的憂慮,在這一首詩,盡皆體現(xiàn)。他終于不再是那個混跡街頭的混混了。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zhàn)略家。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并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開創(chuàng)了漢武盛世的局面。《秋風辭》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劉徹不但是政治家,也是一位愛好文學、提倡辭賦的詩人。他的這首清麗雋永,筆調(diào)流暢的《秋風辭》,一波三折,抒寫得曲折纏綿,歷來為人稱道。魯迅稱此詩“纏綿流麗,雖詞人不能過也。”詩以景物起興,繼寫樓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熱鬧場面,最后以感嘆樂極生悲,人生易老,歲月流逝作結(jié)。全詩比興并用、情景交融,意境優(yōu)美,音韻流暢,歷來備受贊譽。曹操(155年-220年)魏武帝,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 ,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所處的時代, 正值東漢末年,東漢政權岌岌可危,董卓進京,天下大亂。在這個亂世中,曹操披肝瀝膽,建立曹魏政權。這首《短歌行》據(jù)說是曹操南征孫權時途中所作。這首詩將曹操內(nèi)心對時光易逝,求賢若渴,建功立業(yè)的心理描寫的淋漓盡致?!爸芄虏?,天下歸心”不可謂不霸氣。曹丕(187年—226年)魏文帝,曹操之子,與父親曹操、弟弟曹植稱“三曹”,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曹丕的文學才能一直被忽視,其實,他的文學造詣非常高?!堆喔栊卸住て湟弧非镲L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fā)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堆喔栊小穭t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此對后世七言詩的創(chuàng)作有很大影響。明代胡應麟說:“子桓《燕歌》二首,開千古妙境?!边@首詩寫一個女子思念在遠方作客的丈夫,全詩語言清麗,情致委婉,音節(jié)和諧,把人物情感表現(xiàn)得纏綿緋惻,凄婉動人。李世民(598年-649年)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軍事家、詩人。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顿n蕭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很少有人知道,李世民也是一位詩人,他留下近百首詩作。“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已經(jīng)成為諺語了,在猛烈狂疾的大風中才能看出誰是堅勁的草,在激烈動蕩中才能辨別誰是忠臣。武則天(624年-705年)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tǒng)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與漢朝的呂后并稱為“呂武”。武則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頗有詩才?!度缫饽铩房粗斐杀趟技娂?,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在大家的印象中,武則天是一個冷酷狠毒的皇帝,可這首情詩卻讓我們看到武則天的柔情的一面,其實,她也曾是一個渴望被愛的女子呀!《如意娘》是武則天在感業(yè)寺出家時寫給唐高宗的情詩。此詩極盡相思愁苦之感,簡短的篇幅之中曲折有致,融合了南北朝樂府風格于一體,明朗又含蓄,絢麗又清新。黃巢(820年-884年)黃巢,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袖。公元880年,黃巢兵進長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tǒng),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黃巢敗死狼虎谷。《不第后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是唐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的領袖,這首詩是他赴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后所作。對于這次落第,他非常憤慨,他將自己自比為菊花, 等到秋天時,百花凋零,我獨開放,到那時,滿長安都是我的香味,浸透長安。不可謂不霸氣!李煜(937年―978年)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國君,世稱南唐后主。南唐為宋所滅后,李煜淪為囚徒,死于汴京。《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這首詞是李煜降宋后所作,上片寫南唐曾經(jīng)的繁華富饒,不曾經(jīng)歷戰(zhàn)亂的侵擾。下片寫家國覆亡的慘狀。全詞由建國寫到亡國,極盛轉(zhuǎn)而極衰,極喜而后極悲,看似只是平平無奇的寫實,卻飽含了對故國的留戀與亡國的悔恨之意。讀這首詞時,就可以感受到李煜此時凄愴無法排解的心情。趙匡胤(927年-976年)宋太祖,北宋開國皇帝,軍事家。趙匡胤結(jié)束五代十國戰(zhàn)亂局面,基本完成統(tǒng)一?!对伋跞铡诽柍醭龉夂蘸?,千山萬山如火發(fā)。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对伋跞铡芬粴夂浅?,詩意質(zhì)樸而又粗獷,境界開闊而又壯觀。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句,但氣勢磅礴,寓意深刻,形象生動,是一篇比較成功的述志之作。陳巖肖贊嘆說:混一之志,先形于言,規(guī)模宏遠矣。據(jù)說,趙匡胤還有一首《詠月詩》。有一天他詩興大發(fā),吟了兩句:為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梢魍赀@兩句,就卡住了,再也想不出來。這兩句詩,有宋一朝,無人敢接,一直到了明朝時,明太祖朱元璋才接上后兩句:恒持此志成永志, 百戰(zhàn)問鼎開太平。距離趙匡胤作詩時已經(jīng)四百年了。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濠州鐘離人(今安徽鳳陽),政治家,戰(zhàn)略家,軍事統(tǒng)帥,明朝開國皇帝?!稇嶎}和尚詰問》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山僧不識英雄主,只顧嘵嘵問姓名。這首詩題目就告訴我們這首詩是為了反駁和尚的追問。朱元璋剛剛打敗陳友諒,來到一個寺院,主持看其面非善類,煞氣很重,便想化解他,打問其姓名。朱元璋在寺院墻壁上賦詩一首,大笑而去。剛殺盡江南的百萬兵,腰間的劍還透著血腥味。你這個老僧連英雄也不認得,只在這里不停地追問姓名。看來,朱元墇對自己的英雄氣慨很是自得呀!朱厚熜(1507年-1567年)明世宗,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號嘉靖,后世稱嘉靖帝。《送毛伯溫》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zhàn)袍。嘉靖即位早期,做了很多大事,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對外抗擊倭寇,重振國政,開創(chuàng)了嘉靖中興的局面。這首詩是毛伯溫出征安南時,明世宗朱厚熜(cōng)為其寫的壯行詩。整首詩充滿豪壯之氣。士氣凜然,撼動山河,明白曉暢,鏗鏘有力,反映出明世宗早期勵精圖治的精神面貌。
大賽作品集,人手一冊哦!已加主編微信的可直接微信聯(lián)系購買!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
寫詩填詞
○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有詩還有遠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40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