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宋】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
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
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注釋】⑴建康:今南京。
⑵賞心亭:《景定建康志》:“賞心亭在(城西)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賞之勝?!?/p>
⑶遙岑(cén):遠山。
⑷玉簪(zān)螺髻(jì):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狀的發(fā)髻,這里比喻高矮和形狀各不相同的山嶺。
⑸斷鴻:失群的孤雁。
⑹吳鉤:唐李賀《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眳倾^,古代吳地制造的一種寶刀。這里應(yīng)該是以吳鉤自喻,空有一身才華,但是得不到重用。
⑺鱸魚堪膾:后來的文人將思念家鄉(xiāng)稱為莼鱸之思。季鷹:張翰,字季鷹。
⑻求田問舍:置地買房。劉郎:劉備。才氣:胸懷、氣魄。
⑼流年:流逝的時光。
⑽憂愁風雨:風雨,比喻飄搖的國勢。
⑾樹猶如此:出自北周詩人庾信《枯樹賦》:”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處以“樹”代“木”,抒發(fā)自己不能抗擊敵人、收復(fù)失地,虛度時光的感慨。
⑿倩(qìng):請托。
⒀紅巾翠袖:女子裝飾,代指女子。
⒁揾(wèn):擦拭。
【譯文】楚天千里遼闊一派凄清秋色,長江水隨天流去秋色無邊際。極目眺望北國崇山峻嶺的風景,他們仿佛都在傳送憂怨仇恨,就好似碧玉發(fā)簪和螺形發(fā)髻。夕陽西下之時落日斜掛樓頭,孤雁悲啼聲里游子悲憤壓抑,吳鉤把玩不已拍遍九曲欄桿,沒人能理會我登樓遠眺之心。
別提家鄉(xiāng)的鱸魚肉精細味美,盡管秋風吹不會像季鷹不歸 更不想許汜只顧謀私利。那將羞于見雄才大氣的劉備。惜時光如水憂愁國勢如風雨,樹猶如此。倩人誰能去換來啊 就讓那紅巾翠袖多情歌女,為我擦去英雄失志時的熱淚。
【賞析】這首詞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闋開頭以無際楚天與滾滾長江作背景,境界闊大,觸發(fā)了家國之恨和鄉(xiāng)關(guān)之思?!奥淙諛穷^”以下,表現(xiàn)詞人如離群孤雁、像棄置的寶刀難抑胸中郁悶。下闋用三個典故對于四位歷史人物進行褒貶,從而表白自己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嘆惜流年如水,壯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熱淚。全詞通過寫景和聯(lián)想抒寫了作者恢復(fù)中原國土,統(tǒng)一祖國的抱負和愿望無法實現(xiàn)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難酬、報國無門、抑郁悲憤的苦悶心情,極大地表現(xiàn)了詞人誠摯無私的愛國情懷。
明日詞牌望海潮,詞牌名。以柳永詞《望海潮·東南形勝》為正體,雙調(diào)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韻,后段十一句六平韻。另有前段十一句五平韻,后段十二句七平韻變體。代表作有秦觀《望海潮·洛陽懷古》、厲聲教《望海潮·悼周恩來總理》、納蘭性德《望海潮·寶珠洞》等。
1. 托物言志的詩句關(guān)于云
托物言志的詩句關(guān)于云 1.關(guān)于托物言志的古詩
1、《青松》
現(xiàn)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3、《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畫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6、《菊花》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7、《沁園春·雪》
現(xiàn)代·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關(guān)于托物言志的詩或句
(唐)駱賓王《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唐)虞世南《詠蟬》
垂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唐)李商隱《詠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唐)李賀《南國十三首》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東風不用媒。
(唐)來鵠《云》
千形萬象還成空,影水藏山片復(fù)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宋)鄭思肖《畫菊》
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感遇?江南有丹橘
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3.關(guān)于托物言志的古詩
1.《山行》唐朝·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2.《愛蓮說》宋朝·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3.《江城子·密州出獵》宋朝·蘇軾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
4.《石灰吟》明朝·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卜算子·詠梅》近現(xiàn)代·毛澤東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6.《琵琶行》唐朝·白居易(詩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7.《早梅》唐朝·柳宗元早梅發(fā)高樹,迥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8.《早梅》唐朝·齊己萬木凍欲折, 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 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yīng)律, 先發(fā)望春臺。
9.《清平樂·六盤山》近現(xiàn)代·毛澤東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10.《卜算子·詠梅》宋朝·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11.《白梅》元朝·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12.《感遇·其一》唐朝·張九齡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13.《少年行》唐朝·李白少年行其一擊筑飲美酒,劍歌易水湄。經(jīng)過燕太子,結(jié)托并州兒。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因聲魯句踐,爭情勿相欺。
少年行其二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
14.《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唐朝·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15.《菩薩蠻·黃鶴樓》近現(xiàn)代·毛澤東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16.《金錯刀行》宋朝·陸游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京華結(jié)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17.《天香·龍涎香》宋朝·王沂孫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
汛遠槎風,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紅甆候火,還乍識,冰環(huán)玉指。
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天云氣。幾回殢嬌半醉。
剪春燈,夜寒花碎。更好。
18.《武夷山中》宋朝·謝枋得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19.《詠風》唐朝·王勃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
驅(qū)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20.《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宋朝·辛棄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
4.表達托物言志的詩句
白居易的《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精神閑適、渴望擺脫俗務(wù),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運用象征手法寫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和閑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風浪象征社會風浪,言淺意深,理趣盎然。
于謙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乍一看,這首詩寫的是石灰從采掘、冶煉到被使用的整個過程。再細細體會,詩中每一句既是在寫“物(石灰)”,實際上也是在寫人,寫作者自己不怕“千錘 萬鑿”、“烈火焚燒”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氣概。詩中流露出的凜然正氣和豪邁情懷,不知鼓舞和激勵了多少后人為真理和正義事業(yè)奮斗不息。
鄭板橋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幅傲然挺立、堅貞不屈的勁竹形象浮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中。立根破巖,咬定青山,千磨萬擊,屹立挺然。這副錚錚傲骨也正是詩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種堅定的意志、頑強的精神和不向邪惡勢力屈服的氣節(jié)通過這首詩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5.描寫托物言志的古詩詞
原發(fā)布者:BAI1234561314
石灰吟[明]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譯文:石頭是經(jīng)過千萬次錘打才從深山里開采出來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因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間簡單的意思:石灰石經(jīng)過千錘萬鑿才從深山中開采出來,用烈火焚燒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間。[簡析]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fā)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zhì)和不同流合污與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顧炎武《精衛(wèi)》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冈讵z詠蟬」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梅花王安石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青松陳毅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墨梅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竹石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石灰吟于謙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懂嬀铡粪嵥夹せㄩ_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毒栈ā伏S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
6.關(guān)于托物言志的古詩
石灰吟
明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詩的首句寫石灰的來之不易,鏗鏘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錘百煉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詩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間”是前三句的收結(jié)與歸宿,是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樣,關(guān)鍵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志向,這也是詩人的志向和理想。
菊花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顯然把它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征?!鞍倩ā笔怯鞣磩痈嗟姆饨ńy(tǒng)治集團。 思想深刻,想象奇特、設(shè)喻新穎、辭采壯麗、意境闊大。
畫菊
南宋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獨立疏芳,自甘寂寞,不求虛榮,不屑與“百花”為伍。它堅持節(jié)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窮。這里的菊花具有了某種神韻,而菊花同時又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相對應(yīng)的“百花”則是影射那些屈節(jié)仕元的故宋臣屬。
7.有關(guān)托物言志的詩
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后世人稱道。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征。“垂緌”暗示顯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tǒng)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tǒng)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yīng)?!傲黜憽睜钕s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tài)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fā)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chǔ)上引發(fā)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于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diào)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quán)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象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边@里所突出強調(diào)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yīng),表達出對人的內(nèi)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xiàn)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jīng)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云:“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這三首詩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際、氣質(zhì)的不同,雖同樣工于比興寄托,卻呈現(xiàn)出殊異的面貌,構(gòu)成富有個性特征的藝術(shù)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chǔtiānqiānlǐqīngqiū,shuǐsuítiānqùqiūwújì。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yáocényuǎnmù,xiànchóugōnghèn,yùzānluójì。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luòrìlóutóu,duànhóngshēnglǐ,jiāngnányóuzǐ。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
bǎwúgōukànliǎo,lángānpāibiàn,wúrénhuì,dēnglínyì。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xiūshuōlúyúkānkuài,jìnxīfēng,jìyīngguīwèi?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qiútiánwènshè,pàyīngxiūjiàn,liúlángcáiqì。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
kěxīliúnián,yōuchóufēngyǔ,shùyóurúcǐ!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qiànhérénhuànqǔ,hóngjīncuìxiù,wènyīngxiónglèi!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_英雄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42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周易》:人生5大定律,誰都躲不過!
下一篇: 余生,心中要有一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