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美的8首短詩
,句句精辟,誰讀了都會心醉!
艾灸師小愛
2023-07-24 03:24:53
唐詩宋詞古詩詞唐詩宋詞查詢
,古詩詞分享
!
老話常說:“濃縮就是精華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度纸?jīng)》句句僅3個字
,卻蘊含了深刻的含義
。中國人一向喜歡用簡短的語言表達內心的情緒
,詩詞也是如此。詩詞君今天要分享8首經(jīng)典的短詩
,短小精悍
,卻意韻悠長
,誰讀了都會心醉。01最暖心的詩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一個春日
,陸凱率兵南征
,在戎馬倥傯中經(jīng)過梅嶺,正值梅花怒放
。他立馬于梅花叢中
,回首北望,想起了好友范曄
。恰好
,信使打這走過,他要往北方去
。陸凱忙折下一枝梅花
,遞到信使手中,“幫我傳給我朋友
,我寫首詩
, 一并帶去?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彼厣砟贸黾埞P
,寫下了這首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
,聊贈一枝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蔽骸り憚P《贈范曄詩》在陸凱眼中
,這一枝梅就代表著江南的春天?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敖?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沒什么可送的,送你一枝春天可好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笔前。@枝開放的梅花
,是江南春意的寫照
,陸凱像在說:“給,我把江南的春天送給你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闭媸抢寺譁嘏≡谶@一刻
,所有的一切通通不重要
,遙遙千里
,你我心靈相依。02最溫馨的詩同樣是思念友人
,白居易卻極不浪漫
。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冬夜里,他坐在火爐前
,倒一壺新釀的米酒
,看著爐火熊熊,不由想起許久未見的好友
。于是他脫口而出:綠蟻新醅酒
,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 ——唐·白居易《問劉十九》通覽全詩
,語淺情深,言短味長
。沒有深遠寄托
,沒有華麗辭藻,字里行間卻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和溫馨熾熱的情誼
,表現(xiàn)了溫暖如春的詩情
。我們可以想象,劉十九在看了白居易的詩后
,定然是立刻欣然而來
,兩人痛快暢飲,也許此時屋外正下著鵝毛大雪
,但屋內卻是溫暖
、明亮,是多么溫馨愜意
,令人身心俱醉
。有的人,奮斗了半生
,忙碌了半生
,到頭來卻找不到一個陪自己喝酒閑聊的人。人生海海
,最大的財富就是擁有三五好友
,談悲歡,暢交談
,不求驚艷歲月,只求溫暖余生
。03最孤獨的詩公元761年
,李白最后一次登上敬亭山
,此時他已年過花甲。沒有人夾道歡迎
,也沒人與他把臂同游
,更沒有人陪他一醉方休。他獨自一人
,蹣跚地登上了敬亭山
,在那靜坐良久。茫茫天地
,仿佛只剩他和那座亙古不變的敬亭山
,孤獨落寞的情緒盈滿了心間,他情不自禁地吟出了這首《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獨坐敬亭山》全詩似乎全是景語
,無一情語
,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
,因而
,雖句句是景,卻句句是情
,就像王夫之所說
,是“情中景,景中情”
。都說李白瀟灑恣意
,狂傲不羈,浪漫如仙
,卻不知他也同樣備受孤獨之苦
。孤獨,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大概只有嘗遍這世間冷暖
,才可超脫。往后余生
,掬一捧清水
,握一份淡然,盈一眸清遠,靜以修身
,隨遇而安
。04最冷清的詩公元805年秋,柳宗元失意地離開了長安城
。10年前
,他獨自走進長安,以弱冠之歲在“三十老明經(jīng)
,五十少進士”的萬人海選中脫穎而出
,金榜題名。10年后
,人到而立
,亦如當初孤身來到長安
,這一次仍是踽踽獨行,寂靜離場。人到中年
,他為自己寫了一首詩: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啤ち谠督费┞访C?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天地之間
,只有一人、一輕鉤
。人世間最冷清的滋味
,莫過于此。一身寂寞
、千萬孤獨
,像極了中年以后的你、我
、他
。但柳宗元告訴我們,世界再冷清
,亦抵不過心中的一份清高
。無論何時何地,身邊有人無人
,都要如那孤舟獨釣的老翁
,任四時流轉
,我自巋然,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05最悲涼的詩公元672年,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
,無所事事,本想借著游山玩水以消解胸中的積憤
,卻不料更增添了他的鄉(xiāng)愁與煩憂
。奔騰的長江,紛飛的落葉
,都讓他感到由衷的凄涼
。于是他揮筆寫下: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
,山山黃葉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啤ね醪渡街小烽L江不會有悲感
,有悲感的是詩人。長江日夜奔流不息
,并無半點停滯
,認為它滯重不暢的也是詩人。他遠離家鄉(xiāng)已太久太久
,內心因為思念家鄉(xiāng)而分外悲涼
。秋風蕭瑟、黃葉飄零
,這些既是實際的景物
,也表現(xiàn)了詩人內心的蕭瑟、凄涼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走遍天下的路
,最美的還是故鄉(xiāng);喝遍天下的水
,最甜的還是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是靈魂的根
,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風景
。06最憂愁的詩同樣是思鄉(xiāng),孟浩然則要含蓄得多
。公元730年
,孟浩然離開家離鄉(xiāng)趕赴洛陽,再漫游吳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郁悶
。漂泊日久
,他在煙霧迷蒙的江邊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為自己的抒發(fā)感情的歸宿
,寫出了這首詩: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詩人曾滿懷希望奔入長安
,而今卻只能懷著一腔被棄置的憂憤南尋吳越
。此刻,他孑然一身
,面對著這四野茫茫
、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
,那羈旅的惆悵
,故鄉(xiāng)的思念,仕途的失意
,理想的幻滅
,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來沓至
,涌上心頭
。沒有永遠風平浪靜的人生,所有的跌宕起伏
,都是生命長河中翻騰的浪花
,有些苦難,是無法避免的
。但每當你抬頭望
,明月依舊在,告訴自己
,沒什么大不了的
,一切總會過去。07最清新的詩與很多名垂千古的詩人一樣
,王維的人生也經(jīng)歷了許多起伏
。而最終令他獨樹一幟,榮膺“詩佛”的
,是他從未動搖的灑脫與隨意
。身處盛唐的他
,詩里總是帶著一股清新幽美的意境,同時又受佛學影響
,透著一縷禪意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啤ね蹙S《鳥鳴澗》夜深人靜
,游人離去,白天的喧鬧消失殆盡
,山林也空閑了下來,其實“空”的還有詩人作為禪者的心境
。唯其心境灑脫
,才能捕捉到到別人無法感受的情景。正如周國平所說: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于一顆澄明的心
,唯有內心富有充盈
,方能從容抵抗世間所有的不安與躁動。真正的寧靜
,不在于山水
,而在于自己的內心。無論四季風景如何變化
,守住心中的一份安寧
,便可不染塵埃。08最惆悵的詩身處晚唐時期的李商隱
,則要消沉許多
,這也是那個時代大多數(shù)詩人的通病。滿腔抱負
,無處施展
,人生實在不得意,眼見夕陽無限好
,他不由慨嘆道: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唐·李商隱《登樂游原》“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這兩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
,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fā),也是對自己
,對時代所發(fā)出的感嘆
。但其實,跳出詩人生平來看
,“近黃昏”并不意味著就是遺憾
。一天最美的時刻,莫過于清晨的山風和傍晚的云霞
。一生最美的時刻
,莫過于新生和暮年。新生的孩子
,朝氣蓬勃
;暮年的老人,和藹沉穩(wěn)
。所以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日子平凡如水
,文短情長中,絕美的意境躍然紙上
。愿你生活有清風
,歲月有歡笑。把日子過成一首絕美的詩
!來源:詩詞天地?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在新建了粉絲群以供各位詩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
,請在后臺輸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區(qū)回復喔)
。
,誰讀了都會心醉
!.png" />
唐詩宋詞唐詩宋詞300首唐詩宋詞三百首唐詩宋詞元曲 唐詩宋詞精選回復“唐詩”、“宋詞”
,即可查詢詩詞
。
一首關于爭當最美少年的古詩,五字一行,四段
張若虛一首《春江花月夜》冠絕全唐
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1)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2)
,月照花林皆似霰(3)
。 空里流霜(4)不覺飛,汀(5)上白沙看不見
。 江天一色無纖塵(6)
, 皎皎空中孤月輪(7)。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 人生代代無窮已(8),江月年年望(一作“只”)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9)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10)
,青楓浦(11)上不勝愁
。 誰家今夜扁舟(12)子?何處相思明月樓(13)
? 可憐樓上月徘徊(14),應照離人(15)妝鏡臺(16)
。 玉戶(17)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18)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19)
,愿(20)逐月華(21)流照君
。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22)
。 昨夜閑潭(23)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古音xiá)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 (24)無限路(25)
。 不知乘月(26)幾人歸
,落月?lián)u情(27)滿江樹。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
。此詩乃千古絕唱
,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聞一多稱之為“詩中的詩
,頂峰上的頂峰”
。全詩三十六句
,每四句一換韻,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
,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了江南春夜的景色
,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里長江畫卷,同時寄寓著游子思婦的離別相思之苦
。詩篇意境空明
,纏綿悱惻,洗凈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
,詞清語麗
,韻調優(yōu)美,膾炙人口
。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
,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
,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
,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 月色如霜
,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
,看不分明
。 江水、天空成一色
,沒有一點微小灰塵
,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
,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么人
,只見長江不斷地輸送著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
,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
,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臺
。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
,照在她的搗衣砧上
,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
,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
;月照江面
,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 (此二句寫月光之清澈無邊
,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 昨天晚上夢見花朵落在幽靜的水潭上
,可憐春天過了一半還不能回家
。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 斜月慢慢下沉
,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
,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
,一千多年來使無數(shù)讀者為之傾倒
。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 美麗的春江花月夜
,也因這一首詩
,被喻為“孤篇橫絕全唐”
。 作者抓住揚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揚子江一帶月下夜景中最動人的五種事物:春、江
、花
、月、夜
。作者更是透著對生活美好的向往把揚州的景色以文字表達出來
。 整篇詩由景、情
、理依次展開,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
。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chǎn)生的感慨
。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愁別緒?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詩人入手擒題
,一開篇便就題生發(fā),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
,月共潮生
。這里的“海”是虛指
。江潮浩瀚無垠
,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
。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
,景象壯觀。一個“生”字
,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
。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
,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
。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
,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
。同時
,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
,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
。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
,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
。細膩的筆觸,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
,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
。這八句,由大到小
,由遠及近
,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世界
,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
,但又緊緊聯(lián)系著人生
,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這種探索
,古人也已有之
,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
,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
,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
,人生短暫
。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
,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眰€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
,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
。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
,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回響
。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來的
。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
。一輪孤月徘徊中天
,象是等待著什么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愿
。月光下
,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
,詩篇遂生波瀾
,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
,流水無情
,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 “白云”四句總寫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游子的兩地思念之情
。“白云”
、“青楓浦”托物寓情
。白云飄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蹤不定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扒鄺髌帧睘榈孛皸鳌薄捌帧痹谠娭杏殖S脼楦袆e的景物
、處所
。“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
,正因不止一家
、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
,一種相思
,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
,詩情蕩漾
,曲折有致。 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
,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
。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
,悲淚自出
。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云游動
,故光影明滅不定
;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
。它要和思婦作伴
,為她解愁
,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
、搗衣砧上
。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
。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
,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
,真誠地依戀著她
。這里“卷”和“拂”兩個癡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xiàn)出思婦內心的愁悵和迷惘
。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攪擾著她
,此時此刻,月色不也照著遠方的愛人嗎
?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
,只好依托明月遙寄相思之情。 最后八句寫游子
,詩人用落花
、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氨庵圩印边B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
,人還遠隔天涯
,情何以堪!江水流春
,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
,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
。江潭落月
,更襯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
;碣石
、瀟湘,天各一方
,道路是多么遙遠
。“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
;“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xiāng)思
。他思忖: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xiāng)
!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
,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 “落月?lián)u情滿江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