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古詩詞唐詩宋詞查詢,古詩詞分享!
作者:黛珂,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
01
在武則天的時代,由她領(lǐng)頭萌生了幾位代表女性,如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和韋后。她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淫亂后宮、渴望權(quán)力。武則天是由一個不受待見的才人一步步走上皇帝寶座,身邊人便都想效仿她。
而在這當(dāng)中,最不可能成功的就是上官婉兒。她不僅不容易成功,而且一直處于如履薄冰的境地。對于這種心情,后世可能多多少少有些誤讀。
公元644年,宰相上官儀給皇帝建議廢掉武則天皇后之位,武媚一哭二鬧,將圣旨撕個粉碎。結(jié)果死的卻不自己,而是上官儀。
上官儀死前才明白,李治原來是這么怕老婆??!但也終究沒換回什么。接著,武則天下令誅他九族。上官家經(jīng)過屠戮后只剩下兩人——上官婉兒和她的母親鄭氏。鄭氏是太常少卿鄭休遠的姐姐,念其弟弟求情,母女倆得免一死。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鄭氏抱著襁褓中的女兒,來到掖庭為奴。
婉兒這個名字是母親所取,期望她性格溫婉,免得罪人。終其一生,她似乎也在盡力朝著母親的希望發(fā)展。因為每天做著一些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這樣的活,女兒的教育也就成了問題。當(dāng)時后宮中有內(nèi)文學(xué)館,對宮人婢女開放,母親便托人將她送去學(xué)習(xí)。
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上官婉兒結(jié)識了義陽和宣城兩位公主。這兩位都是從前蕭淑妃的女兒。蕭淑妃被武則天害死后,她的女兒也淪為奴仆。上官婉兒和她們也就是談?wù)勎膶W(xué),跟著一起讀了點書。幾年后,兩位公主出嫁,婉兒白天做雜活,晚上將自己沉浸在書海中。直到被武則天發(fā)掘。
02
這天,武則天來到自己曾經(jīng)畢業(yè)的母校,想挑選一位有才華的女子,作為太子李賢的伴讀。老學(xué)士得知來意后,立即向皇后推薦了上官婉兒。
武后此刻并沒有忘記十四年前的事,但她是個有器量的人,于是讓人把上官婉兒叫來問話。因見這小姑娘生得亭亭玉立、唇紅齒白,衣著樸素卻不失艷麗,便想看看她的詩詞。上官婉兒遂將平日的詩作默寫了幾首,武則天讀了頗為滿意。心想:得,就是你了。雖然兩人有著血海深仇,但武則天還是當(dāng)眾夸贊:此女絕非凡骨!
要說上官婉兒此時的水平有多高,我想肯定不高。在此之前,李賢還有一位陪讀,他就是四杰之首的王勃。王勃的才華世所公認,上官婉兒自是不如。甚至,她可能還不及現(xiàn)在的這位太子。李賢比婉兒年長八九歲,自幼生活條件又好,他的學(xué)識,也在這個初來乍到的小丫頭之上。那么,武后派上官婉兒來這兒的目的,無非就是監(jiān)視太子。因為母子不是一條心,所以他的很多行為,對武則天來說都很敏感。
在陪讀的過程中,正處于青春期的上官婉兒,一不小心陷入了愛情的漩渦。她愛上了身邊的這位太子。李賢雖然知道她是母親派來的,但依舊百般信賴。而說到武則天,她對上官婉兒的工作一向很滿意。漸漸地,不僅交待她事情,還會詢問她意見,甚至像批閱奏折這樣的事情也會交由她去做。婉兒一時成了皇后身旁的紅人。而更讓她受到追捧的,是她的作品。
五月,牡丹盛開的季節(jié),李治和武則天一起在御花園賞花。叫來一幫大臣和兒女們填詞作詩。李治病情好轉(zhuǎn),高興地先寫出第一句,接著大家依次續(xù)下去。輪到武則天身旁這位小丫頭時,她蹦出一句:勢如連璧友,心似臭蘭人。
當(dāng)時在坐人士紛紛叫好,夸贊不已。老實說,這聯(lián)詩很“宮體”,是一個時代的文學(xué)象征。如果在場的眾人都晚生個幾十年,就會看見李白那完全不一樣的絕句!
03
說到“宮體詩”,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上官儀。而婉兒的詩風(fēng),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家學(xué)。上官體綺麗婉媚,聞一多將其視為垃圾。不僅在近代,就從陳子昂出世之后,也沒幾個人再學(xué)“上官體”了。如果她始終寫的都是那一類作品,詩名也絕不會留傳下來。幸虧的是,她還寫了一些小小的山水詩,就中透著一股自由閑逸的氣息,稱得上是好作品。
在曲水流觴之風(fēng)盛行下,長寧公主也修了流杯池,上官婉兒前去玩游,寫下了二十五首記事詩。其中最為出名的當(dāng)是第一首:
攀藤招逸客,偃桂協(xié)幽情。
水中看樹影,風(fēng)里聽松聲。
——《游長寧公主流杯池·其一》
清幽、嫻靜、自由,根本不像一個整日生存在政治夾縫中人寫出來的。末尾一聯(lián),滋味竟有些像后來的詩佛王維。
再看她的第十四首:
登山一長望,正遇九春初。
結(jié)駟填街術(shù),閭閻滿邑居。
斗雪梅先吐,驚風(fēng)柳未舒。
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虛。
——《游長寧公主流杯池·十四》
唐代婦女的確很開放,當(dāng)街騎馬那都是很正常的事??墒撬哪康牟皇菫榱遂乓R技,也不是為了玩游戲,而是為了去看風(fēng)景??吹氖裁茨?看的是梅花先吐,看的是柳條未舒。
“此刻,我擔(dān)心的是時光飛快,而不是酒杯停到我面前——我要再喝一杯,并作詩一首!”可見,那種宮外的自由閑適生活,一直是她所向往的。
而回過頭來,再看第十三首,大概就會發(fā)現(xiàn)她最終的心聲。
玉環(huán)騰遠創(chuàng),金埒荷殊榮。
弗玩珠璣飾,仍留仁智情。
鑿山便作室,憑樹即為楹。
公輸與班爾,從此遂韜聲。
——《游長寧公主流杯池·十三》
鑿山便作室,憑樹即為楹。這和謝道韞《泰山吟》中的“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復(fù)非匠,云構(gòu)發(fā)自然”意思是一致。想隱居,想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等她后來在宮外修建了自己的莊園,卻終其一生沒能走出政治的泥淖。
04
太子李賢因為一直和武則天作對,先是被彈劾沉溺女色,接著又查出私藏兵器。于是走上了被廢、被囚禁、被流放的道路。
在他走的這日,天下著大雪,衣不蔽體的李賢默默地與長安告別。他弟弟李顯看不下去了,給皇帝上了《請給庶人衣服表》。難以相信的是,堂堂太子竟然會淪落到乞丐一般的地步。而這正是天后武則天的絕情。任何觸碰到她手中權(quán)力的人,都會被一一打壓。無論是大臣還是兒子。
上官婉兒自李賢離去,心中一直藏著幽怨,不久寫下了《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馀。
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別意,惆悵久離居。
李賢后來被賜死,上官婉兒的第一段感情也走向了終點。隨后,被立為太子的李顯又向她發(fā)動進攻,而武則天也給她下了新的任務(wù)——輔佐太子李顯。
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逝于洛陽。臨死將位子交給太子,并任命幾位顧命大臣輔助,此外還特意囑咐:有什么不能解決的,就和天后偕同處理。于是,李顯任何事情都變得無法解決了,其結(jié)果就是全權(quán)由天后一人處理。
他為了發(fā)泄心中不滿,肆意提拔媳婦的娘家人,結(jié)果因為一句玩笑話,被武則天抓住把柄,前后不過三十六天就滾蛋了。這次依舊是由上官婉兒書寫詔令。不久,她又寫下武則天的旨意,讓相王李旦回來當(dāng)皇帝。這一段歷史,簡直有點像兒戲。其真諦就是,一切全都掌控在皇太后武則天手中,只要她不放手,沒有人能反對她。就連徐敬業(yè)的十多萬起義軍,也被武后輕而易舉地收拾了。上官婉兒越來越意識到,這個女人,可能會開拓出歷史上嶄新的一面。
05
公元690年,67歲的武則天登上了皇帝寶座。在此之前,她整整籌劃了三十多年,這也是為什么后來再也沒有女子能效仿她走向成功的原因之一。
武則天上位后,上官婉兒的權(quán)力也達到了巔峰。但她永遠是上官婉兒,不敢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武則天。因為近朱者赤,婉兒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這位偶像的影響,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愛情觀。
看見皇帝給自己找了那么多男寵,無論是后宮的妃嬪還是民間的女子都意識到,原來女人也可以有三四個丈夫。這不是失德,而是地位與能力的象征。于是,這股不良風(fēng)氣就蔓延開來了。
老太太對男寵是相當(dāng)溺愛。因為一次刑事案件,上官婉兒被卷入其中,有密而不告之責(zé)。女皇震怒,本來想要殺掉,又因為愛惜才華,改為黥面之刑。從監(jiān)獄出來后。上官婉兒的額頭上就多了兩個字:忤旨。
如果頂著這張臉出去,就算是一個長相丑陋之人,也會被她嚇跑。因為她不僅殘缺,而且名標犯罪。一代女相,皇帝竟然說翻臉就翻臉。這不禁有些令人心寒。但也恰巧成就了她的另一番美。
當(dāng)她再次出現(xiàn)在人前時,額頭的烙印竟變成了一朵美艷的梅花。武后見了之后,忍不住夸贊起來。于是,宮女們開始紛紛效仿了,爭相在自己額頭上點上梅花。這就是流傳千古的“梅花妝”。
這樣的美女,既然能引發(fā)“東施效顰”的效果。那么她的命運自然不會太好。最起碼對于愛情,她是無法決定的。
上官婉兒在和李賢分手后,又投入了李顯的懷抱,李顯被流放后,她又和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談起了戀愛。武三思自然很喜歡這樣的美女,這樣有略微瑕疵的美玉,比完好無比的更吸引人。對于這件事,皇帝是比較認可的,因為她一直希望將來由武氏子弟來繼承大統(tǒng)。侄兒武三思是個不錯的人選。
06
雖然武三思、武承嗣為皇位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因為狄仁杰等老臣的堅持,武則天最終下旨迎回李顯。李顯這次回來可以說是順承民意。距離他上次流放,已經(jīng)過去十四年了。上官婉兒已經(jīng)三十六歲了,依舊未婚。如果李顯不回來,她肯定一輩子就這樣了。
李顯雖然回來,也做了太子。但他的兒子和女婿卻因為辱罵皇帝的男寵張易之兄弟被逼殺了。此時,母子之間的矛盾再次上升到制高點。到了神龍元年正月的一天,張柬之等人擁護李顯,趁武則天病重之際逼宮奪權(quán)。武則天終于卸下冠冕,將皇位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年底病逝于上陽宮。臨死前陪伴她的,唯有她一生的知己——上官婉兒。
隨著李顯的上位,韋后的權(quán)力越來越大,她開始拉攏人才,和女兒安樂公主不斷謀劃,企圖效仿武則天。上官婉兒這時只能周旋于韋后和太平公主之間,因為任何一方她都得罪不起。甚至為了保全自己,她又主動貼上李顯,兩人舊情復(fù)燃。不久,婉兒被封為昭容,屬于九嬪,比妃子第一級。
李顯對她萬般寵幸,允許她在宮外私建宅邸,并隨意組織詩文雅會。在這個過程中,她又與詩人崔湜走到了一起。兩人行不軌之事,李顯卻蒙在鼓里。正因為如此昏庸,所以在他死的一刻,才發(fā)現(xiàn)是韋后和女兒在他的餅里下毒了。
李顯一死,上官婉兒草擬了假的遺詔。接著,臨淄王李隆基就和姑姑太平公主聯(lián)合起來,發(fā)動了政變。當(dāng)天夜里,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全部被殺。從此,大唐開啟了新的局面。這段由女人攝政的日子結(jié)束了。
多年后,唐玄宗命張說收集上官婉兒的詩文,編成《昭容文集》,他還親自寫了序,將其比作班婕妤和左芬。可見在他的心中,還是承認了這位曾經(jīng)一直痛恨著的昭容才華。對于上官婉兒來說,短短的四十多年雖然步步驚心,但也名正言順地成為了李唐皇室的一員,讓后人屢屢追道,名垂青史。
-作者-
孔堯。筆名黛珂。熱愛生命,熱愛文學(xué),熱愛詩詞。一個清純樸素的文藝青年;一個難以自拔的紅迷;一個性空靈的古詩詞作者!
現(xiàn)在新建了粉絲群以供各位詩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請在后臺輸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區(qū)回復(fù)喔)。
唐詩宋詞唐詩宋詞300首唐詩宋詞三百首唐詩宋詞元曲 唐詩宋詞精選回復(fù)“唐詩”、“宋詞”,即可查詢詩詞。
以500萬字作品蜚聲文壇的滿族女作家趙玫,自受著名導(dǎo)演張藝謀之約創(chuàng)作長篇歷史小說《武則天》后,對唐朝宮廷的一些重要女性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接連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高陽公主》后,又把全部熱情投在了唐宮里最有爭議、最富傳奇色彩的上官婉兒身上。
洋洋40余萬言的《上官婉兒》與趙玫的《武則天》和《高陽公主》一樣,體現(xiàn)著“趙玫體”的歷史小說特色:不重細節(jié)考據(jù),不重時代氛圍,只重人物形象,在歷史的框架中,用她所擁有的那一份解釋歷史的能力,把歷史的人物拉近自己的面前,依照她自己的理解和情感,重新解釋這些人,重新解釋這些人物的關(guān)系,重新解釋歷史。然而,趙玫的歷史小說又絕非“戲說”之作,真實的歷史框架和歷史事件是小說的基本準則。趙玫小說的特點重在對歷史人物性格的層層剖析,對歷史人物生命軌跡的細致詮釋。上官婉兒,因其史學(xué)家們的褒貶并重而顯其濃重的傳奇色彩。
在趙玫的這部《上官婉兒》中,上官婉兒在襁褓里就沐浴了腥風(fēng)血雨,她在仇恨中生存并且成長。將她收在身邊讓她時時面對的是那個曾將她的家族滿門抄斬的武則天,然而她竟然歸順了這個唯一的女皇,并為她赴湯蹈火,伴其一生。婉兒因了她與女皇的日夜相伴,造就了她天才的政治才華。她依仗超人的聰明智慧,以奴婢的身份,慢慢雕琢成了一個中庸狡黠、八面玲瓏的女官。她學(xué)會了圓融的關(guān)照,學(xué)會了左右逢源,學(xué)會了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以至于在諾大的男性朝廷中,唯有婉兒才堪稱智慧的主宰,才能夠真正地權(quán)秉國政,叱咤風(fēng)云。而這一切又始終與她和另一個偉大的政治女人則天女皇的戲劇性關(guān)系糾葛在一起。她倆的愛與恨,生與死的沖突在小說中更多地與朝廷中的權(quán)力爭奪、陰謀詭計、血腥殺戮連在一起,以至使上官婉兒在紛繁的更朝換代、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中的生存技巧透達出驚心動魄的魅力?!渡瞎偻駜骸繁磉_的是一種近乎偏執(zhí)的崇拜之情,為我們塑造的是一個女性之最的鮮活形象。小說融美麗、愛情、心靈、欲望、政治、陰謀、殘忍、殺戮等等眾多內(nèi)涵為一體,為讀者營造出的唐朝宮廷景觀,顯得格外的異彩紛呈。
上官婉兒是陜州陜縣人,是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的孫女。麟德元年,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后所殺,家族籍沒。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庭。她十四歲的時候,出落得妖冶艷麗,秀美輕盈,一顰一笑,自成風(fēng)度,加上天生聰秀,過目成誦,文采過人,下筆千言。儀鳳二年上官婉兒曾被武則天召見宮中,當(dāng)場命題,讓其依題著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珠圓玉潤,調(diào)葉聲和,尤其她的書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則天看后大悅,當(dāng)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此后,武則天所下制誥,多出上官婉兒的手筆。
當(dāng)時的少女婉兒即使情竇初開,這時的太子是時年二十四歲的李賢,上官婉兒見得最多的男人,除了皇帝李治,恐怕就得數(shù)李賢了。因此又有了這樣的傳說:婉兒是李賢的侍讀,與“容止端雅”的李賢之間產(chǎn)生了愛情。然而傳說中的愛情即使存在過,也很快就被碾得粉碎。
八月二十二日,二十七歲的李賢被廢去太子位。而置他于死地的那份廢黜詔書,正是十七歲的上官婉兒替武則天草擬的。宮廷中沒有愛情,事實再一次證明,婉兒已經(jīng)堅定了自己緊跟武則天的決心。而這樣的決心將跟隨她的一生。
武則天將上官婉兒倚為心腹,甚至與張昌宗在床榻間交歡時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兒免不得被引動,加上張昌宗姿容秀美,不由地心如鹿撞。一天,婉兒與張昌宗私相調(diào)謔,被武則天看見,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dāng)處死?!碧澋脧埐谔嫠蚯?,才得赦免。婉兒因額有傷痕,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誰知卻益加嬌媚。宮女們皆以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有了這種紅梅妝。
關(guān)于婉兒的傷疤另有一說,因上官婉兒厭惡武則天男寵對自己的調(diào)戲關(guān)閉甬道致使皇權(quán)象征的通天壇被毀,武曌大怒,下旨欲殺之。在宮內(nèi)臨刑前,改變主意,賜給了婉兒生存的機會,卻連卻在額頭那里刻了忤旨二字。自此,婉兒一為紀念李賢,二是因為無欲無求,整日素衣打扮,再不梳妝照鏡。
以后,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從圣歷元年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wù),權(quán)勢日盛。
神龍元年,中宗復(fù)位。中宗即位后政權(quán)掌握在韋皇后的手中。中宗一生顛沛流離,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養(yǎng)成了一副柔弱性格。而韋后則一心學(xué)武則天,勾結(jié)女兒安樂公主,把持了朝綱。后來中宗被廢,幽囚在房州地方,只有韋氏伴著中宗皇帝在幽囚地方,吃盡苦楚。中宗到了復(fù)位以后,大權(quán)在握,便接著把婉兒召幸,合成一個鸞鳳交,冊為昭容,封婉兒母鄭氏為沛國夫人。又令婉兒專掌起草詔令。
上官婉兒曾與武三思私通,武三思相貌不凡,枕席上的功夫也很讓她滿意。為了保住武家日漸衰微的地位,為了武家和李家可以像武曌所想世世代代交好下去,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她把武三思薦給了韋后。韋后平日在宮中愛賭雙陸游戲,她和武三思對坐著賭雙陸,韋后故意撒癡撒嬌,逗著武三思玩笑;中宗手中握著一把牙簽兒,還替他二人算著輸贏的籌碼。
由于有武三思的加入,韋后勢力大增,把唐中宗的權(quán)柄完全架空。武三思依靠韋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shè)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權(quán)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兒為保情人地位,在所草詔令中,經(jīng)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景龍元年七月,李重俊與左御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皇帝旨意,發(fā)左御林軍及千騎三百余人,在半夜時分,分兩路軍馬直撲武三思、武崇訓(xùn)府第。并誅其親黨十余人,又統(tǒng)兵300余,直趨肅章門,斬關(guān)直入,搜索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急至唐中宗和韋后處,并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后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表f后和中宗一時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令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率飛騎二千余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太子兵敗被殺。中宗下詔將太子首級獻上太廟。這時,韋皇后見死了武三思,心中萬分凄涼,聽說太子首級到京,便下懿旨:“將太子首級,在三思、崇訓(xùn)父子柩前致祭?!表f皇后和安樂公主親自到靈前吊奠。
上官婉兒慫恿中宗設(shè)立修文館,大召天下詩文才子,邀請朝中善詩文的大臣入修文館,摛藻揚華。多次賜宴游樂,賦詩唱和,連流竟夕,醉不思歸。上官婉兒每次都同時代替中宗、韋后和安樂公主,數(shù)首并做,詩句優(yōu)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對大臣所做之詩,中宗又令上官婉兒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zé)o比。
相傳婉兒將生時,母親鄭氏夢見一個巨人,給她一秤道:“持此稱量天下士。”鄭氏料想腹中,必是一個男子,將來必能稱量天下人才,誰知生下地來,卻是一個女兒,鄭氏心中甚是不樂。這婉兒面貌美麗,卻勝過她母親,自幼兒長成聰明伶俐,出世才滿月,鄭氏抱婉兒在懷中戲語道:“汝能稱量天下士么?”婉兒即呀呀地相應(yīng),如今果然。因此,朝廷內(nèi)外,吟詩做賦,靡然成風(fēng)。韋后本不工詩,即由婉兒代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親筆,但當(dāng)面只好認她自制,格外稱揚,韋后遂把婉兒寵上加寵。
婉兒趁此機會,將兵部侍郎崔湜引做面首。從來佳人才子,沒有不相憐相惜的!當(dāng)初上官婉兒和武三思尚結(jié)一份私情,見了崔湜,神情之間,若接若離。如今武三思被韋皇后管住,丟下婉兒一個人孤凄凄的,一縷癡情,便全寄在崔湜身上。崔湜年少多才,與婉兒堪為一對佳偶,如今結(jié)成露水緣,婉兒才得如愿以償,但尚有不滿意處,崔湜在宮外,婉兒在宮內(nèi),宮闈雖然弛禁,究竟有個中宗在上面,終究不方便。婉兒又想出一法,請營外第,以便游賞。中宗派人在上官婉兒居地穿池為沼,疊石為巖,窮極雕飾,常引大臣宴樂其中。此地亭臺閣宇,園榭廊廡,風(fēng)雅為洛陽第一家,上官婉兒與崔湜從此日日鴛鴦戲浴。崔湜的弟兄崔蒞、崔液、崔滌弟兄四人個個都生成眉清目秀,面如冠玉,崔湜一個一個地引他們進宮來,和上官婉兒見面。婉兒見了這許多美貌少年,一時里愛也愛不過來。從此,上官婉兒行走坐臥,無時無刻都有這崔家弟兄四人追隨陪伴在一旁。上官婉兒常常在宮中設(shè)宴,一個美人兒中間,坐著四個少年兒郎,在兩旁陪著飲酒說笑,行令賦詩。后來崔湜又在主持銓選時,多有違失,被御史李尚隱彈劾,以罪被貶外州司馬;也因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為其申理,仍官復(fù)原職。為了保護情人崔湜,他又被婉兒介紹給了太平公主。
景龍四年,勢力日盛,上官婉兒一直交好的太平公主便派上了用場。六月,唐中宗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三天后即位是為唐殤帝。韋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wù)。七月,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沖入宮中,殺韋后及其黨羽。而李隆基正是婉兒曾經(jīng)保護過也曾預(yù)言過有帝王之相的當(dāng)時的被囚禁的皇孫。因偶然看見武三思與婉兒在院內(nèi)私通,便狠下決心,“我日后定要殺了這女人?!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意。知是李隆基領(lǐng)軍,婉兒自知命不久矣,秉燭出迎,各位官兵在整日的勞頓奔波后竟見到如此這般美妙恬靜之景,竟都愣了,尤其還是從一個被誅殺的女子這里得到的溫暖。劉幽求心軟下來,對婉兒說,請讓我代為求情。婉兒不置可否的應(yīng)允了。聽此信,李隆基由指揮所急馳而來,馬蹄聲在那天的夜里顯得格外響亮。奔入院內(nèi),卻只見一把劍在婉兒身體內(nèi)。一幕幕小時候這個如若天仙如若母親般散發(fā)著母愛光輝的女子給自己講故事、關(guān)心關(guān)愛自己的畫面浮現(xiàn)在眼前?!拔也幌胍闼腊?。你給我活過來。我還要聽你講故事……”之后便大吼“誰殺了她?我不是說要我親自結(jié)果的嗎?”一位士兵統(tǒng)領(lǐng)站了出來?!笆悄锬镒约簱屃宋覀兊膭?,她說臨淄王來了,聽著他急切的要索我命的馬蹄聲,我也該去了。”
上官婉兒(664~710) 陜州陜縣(今屬河南)人,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孫女。麟德元年(664),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后所殺,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廷。在掖廷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培養(yǎng)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儀鳳二年(677),上官婉兒曾被武則天召見宮中,當(dāng)場命題,讓其依題著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yōu)美,真好像是夙構(gòu)而成。武則天看后大悅,當(dāng)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讓其掌管宮中詔命。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以后,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從圣歷元年(698)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wù),權(quán)勢日盛。神龍元年(705),唐中宗復(fù)位以后,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被信任,又拜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二年,武三思依靠韋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shè)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權(quán)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并在所草詔令中,經(jīng)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景龍元年(707)七月,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詔發(fā)羽林軍三百余人,殺武三思、武崇訓(xùn)于其府第,并誅其親黨十余人,又引兵從肅章門斬關(guān)而入,叩擊閣門而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韋后處,并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后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鬼f后和中宗一時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令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率飛騎二千余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太子兵敗被殺。此后,上官婉兒又經(jīng)常勸說中宗,大量設(shè)置昭文館學(xué)士,廣召當(dāng)朝詞學(xué)之臣,多次賜宴游樂,賦詩唱和。上官婉兒每次都同時代替中宗、韋后和安樂公主,數(shù)首并作,詩句優(yōu)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對大臣所作之詩,中宗又令上官婉兒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zé)o比。因此,朝廷內(nèi)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fēng)。中宗派人又在上官婉兒居地穿池筑巖,窮極雕飾,常引大臣宴樂其中。當(dāng)時,宮禁寬疏,允許宮內(nèi)官員任意出入。上官婉兒遂與一些宮官在宮外購筑宅第,經(jīng)常同一些不三不四的紈?子弟和巿井無賴鬼混其間,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職。中書侍郎崔湜就是因為與上官婉兒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為相的。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銓選時,多有違失,被御史李尚隱彈劾,以罪被貶外州司馬;也因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為其申理,仍官復(fù)原職。景龍四年(710),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陰附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韋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wù)。七月,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沖入宮中,殺韋后及其黨羽。上官婉兒執(zhí)燭率宮人迎接,并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劉幽求拿著遺詔在李隆基處為其說項,但李隆基不許,殺上官婉兒于旗下。開元初年,唐玄宗派人將上官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文集二十卷,令張說作序。此集今佚,《全唐詩》僅收其遺詩三十二首?!痉詈褪ブ屏⒋喝帐萄鐑?nèi)殿出翦彩花應(yīng)制】上官昭容
密葉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
春至由來發(fā),秋還未肯疏。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群臣上菊花壽酒】上官昭容
帝里重陽節(jié),香園萬乘來。卻邪萸入佩,獻壽菊傳杯。
塔類承天涌,門疑待佛開。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
【彩書怨】上官昭容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馀。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駕幸三會寺應(yīng)制】上官昭容
釋子談經(jīng)處,軒臣刻字留。故臺遺老識,殘簡圣皇求。
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太平詞藻盛,長愿紀鴻休。
【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上官昭容
三冬季月景龍年,萬乘觀風(fēng)出灞川。
遙看電躍龍為馬,回矚霜原玉作田。
鸞旗掣曳拂空回,羽騎驂驔躡景來。
隱隱驪山云外聳,迢迢御帳日邊開。
翠幕珠幃敞月營,金罍玉斝泛蘭英。
歲歲年年常扈蹕,長長久久樂升平。
【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上官昭容
逐仙賞,展幽情,逾昆閬,邁蓬瀛。
游魯館,陟秦臺。污山壁,愧瓊瑰。
檀欒竹影,飆風(fēng)日松聲。不煩歌吹,自足娛情。
仰循茅宇,俯眄喬枝。煙霞問訊,風(fēng)月相知。
枝條郁郁,文質(zhì)彬彬。山林作伴,松桂為鄰。
清波洶涌,碧樹冥蒙。莫怪留步,因攀桂叢。
莫論圓嶠,休說方壺。何如魯館,即是仙都。
玉環(huán)騰遠創(chuàng),金埒荷殊榮。弗玩珠璣飾,仍留仁智情。
鑿山便作室,憑樹即為楹。公輸與班爾,從此遂韜聲。
登山一長望,正遇九春初。結(jié)駟填街術(shù),閭閻滿邑居。
斗雪梅先吐,驚風(fēng)柳未舒。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虛。
霽曉氣清和,披襟賞薜蘿。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
跂石聊長嘯,攀松乍短歌。除非物外者,誰就此經(jīng)過。
暫爾游山第,淹留惜未歸。霞窗明月滿,澗戶白云飛。
書引藤為架,人將薜作衣。此真攀玩所,臨睨賞光輝。
放曠出煙云,蕭條自不群。漱流清意府,隱幾避囂氛。
石畫妝苔色,風(fēng)梭織水文。山室何為貴,唯馀蘭桂熏。
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
漸覺心神逸,俄看云霧低。莫怪人題樹,只為賞幽棲。
攀藤招逸客,偃桂協(xié)幽情。水中看樹影,風(fēng)里聽松聲。
攜琴侍叔夜,負局訪安期。不應(yīng)題石壁,為記賞山時。
泉石多仙趣,巖壑寫奇形。欲知堪悅耳,唯聽水泠泠。
巖壑恣登臨,瑩目復(fù)怡心。風(fēng)篁類長笛,流水當(dāng)鳴琴。
懶步天臺路,惟登地肺山。幽巖仙桂滿,今日恣情攀。
暫游仁智所,蕭然松桂情。寄言棲遁客,勿復(fù)訪蓬瀛。
瀑溜晴疑雨,叢篁晝似昏。山中真可玩,暫請報王孫。
傍池聊試筆,倚石旋題詩。豫彈山水調(diào),終擬從鐘期。
橫鋪豹皮褥,側(cè)帶鹿胎巾。借問何為者,山中有逸人。
沁水田園先自多,齊城樓觀更無過。
倩語張騫莫辛苦,人今從此識天河。
參差碧岫聳蓮花,潺湲綠水瑩金沙。
何須遠訪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憑高瞰險足怡心,菌閣桃源不暇尋。
馀雪依林成玉樹,殘霙點岫即瑤岑。
【句】上官昭容
勢如連璧友,心似臭蘭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076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孟浩然的《春曉》:沒有歡喜,盡是黯淡
下一篇: 聰明的女人,都將自己活成了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