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窮鬼。反映了漢族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tǒng)心理。正月初六馬日,下田備春耕,窮氣送出門。初六是馬日,古稱挹肥,人們在這一天才真正開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進入正月以來,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掃,廁所中的糞便累積,于是這一天做一大掃除,并祭拜廁所神明,將平日污穢的廁所清掃干凈。所以稱為“挹肥”。這一天也表示舊時農(nóng)民于此日開始下田,準備春耕。正所謂大年初六求順扔窮鬼。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又稱“窮子”。那么,窮神倒底是誰呢
漢族民間相傳窮鬼是上古帝王顓頊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即使將新衣服給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窮子”。正月的晦日,窮子死了,宮人把他理葬,并說:“今天送窮子?!睆哪侵?,窮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窮鬼了。據(jù)錢鐘書先生《管錐編》考證,我國唐代漢族民間便開始盛行送“窮鬼”,然而只稱“鬼”而不稱“神”。明清之后,“窮鬼”才被尊為“窮神”。到底是神是鬼,也沒人說得清。漢族正月初六民俗
01.作糜、棄破衣、祀于巷。就是把污穢雜物、破衣爛衫均打掃出門外火燒祭祀。02.供煎餅,芭蕉船,點明燭,送窮鬼上路。03.廁神要來檢查衛(wèi)生,所以要清理廁所。04.三六九,朝外走?!八透F日”是哪天
關(guān)于送窮的日期,有幾種說法:正月晦日唐韓愈《送窮文》李翹注:“予嘗見《文宗備問》云:顓頊高辛時,宮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宮中號為窮子。其后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卻窮子。自爾相承送之?!碧埔稀痘奕账透F》詩之一:“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闭露?/p>
《歲時廣記·月晦》引《圖經(jīng)》:“池陽風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正月初六
《歲時廣記·人日》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苯裉毂本┤员A粲姓鲁趿透F鬼的風俗。正月初三
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遠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掃積塵于箕,并加敝帚,委諸歧路以送窮?!彼透F的日子雖各有異,各地送窮的日子也各不同,但有一點還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進行。正月初六送窮儀式
《歲時雜記》送窮風俗具體的儀式,據(jù)《歲時雜記》記載:“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送窮鬼》另宋朝巴淡的一首《送窮鬼》也曾提到:“正月月盡夕,芭蕉船一只,燈盞兩只明輝輝,內(nèi)里更有筵席。奉勸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窮鬼,空去送窮鬼?!薄吨胁靠h志》民國陜西《中部縣志》記載:“五日未明,束紙為人、舟車、糗餌,送之通衢,謂之送窮。”所說的舟車、糗餌均是韓愈送窮文中的描寫。而民國陜西《續(xù)修南鄭縣志》更明確指出:“五日,掃除門庭塵積炮滓,棄通衢,亦韓退之‘送五窮’故事也?!备鞯孛袼?/p>
老北京漢族民俗謂
送窮鬼:這一天,家中的婦女偶爾要把節(jié)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送窮神:門上的掛箋可摘下來同時扔出去。男孩扔窮:正值本命年的男孩,以劉海打扮,背著5個用白紙或彩紙剪成的小人上街,誰搶到就算誰搶到了財神,被搶者叫扔掉窮,家中應(yīng)給“扔窮”的男孩買“驢打滾”吃。晉西北地區(qū)
太陽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掃一些炕土,送到野外;鳴炮、燒香、敬紙,稱為“送窮”。晉北地區(qū)
民間習慣用彩色紙剪成人的圖像,小孩子拿到街頭,互相交換。把自己的紙人送給別人,稱為“送走窮媳婦”;把別人的紙人換回來,稱為“得到有福人”。晉東南地區(qū)
民間習慣將爛衣服扔到墻外。傳說上古高陽氏之子正月里穿一身破衣爛褲,生活上吊兒郎當,后來慘死在巷外。民間扔衣以祭,稱為“送窮鬼”。送窮詩
源自:唐詩宋詞元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23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莫言:我懷念那時候的過年
下一篇: 思念過重,就抬頭看看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