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分高低貴賤
、三六九等的。但人所處的境界,卻是有高有低。俗話說,上等人談智慧
,中等人講事情,下等人辯是非。境界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
,眼界、格局自然也就隨之改變。,你到了哪一重.png" />
那么
N1 自 知 水調(diào)歌頭
(題永豐楊少游提點一枝堂)
宋代:辛棄疾
萬事幾時足
無窮宇宙
一葛一裘經(jīng)歲
老子舊家風(fēng)
更著一杯酒
記當(dāng)年,哧腐鼠
衣冠神武門外
休說須彌芥子,看取鹍鵬斥鷃
,小大若為同。
君欲論齊物
,須訪一枝翁。人貴有自知之明。
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無缺的完人
,若是沒有自知之明,我們平時在不經(jīng)意間,或許就得罪了別人,又或許自視過高,總是眼高手低要明白
清醒地認識自己
N2知 足 頌古五十五首
宋代:釋梵思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
若無閑事在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俗話說得好
懂得知足
知足常樂
俗話說
現(xiàn)實生活中
學(xué)會知足
N3坦 然秋 詞
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人生當(dāng)中
那么,便坦然面對你所做錯的也好
人生的第三重境界,就是學(xué)會坦然
。N4曠 達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代: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
不把心執(zhí)著在一個點上
N5超 我登 高
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
安得廣廈千萬間
當(dāng)杜甫的茅屋被風(fēng)刮走時的這句感慨
,便是一種“超我”。N6出 塵菩提偈
唐代:惠能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紅塵之中
,誘惑多、欲望也多。能抵抗這些誘惑,修心
、修性情,便是第六重境界:出塵。人生在世
,就是這樣一場修行。N7通 透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
,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燈火闌珊處
很多時候
放松下來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
,原來自己追求的東西一直都在身邊。人生第七重境界便是通透
。清醒地認清自己,再加上一點靈性
,看穿所有的真相而不點破,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人生七大境界
,七種心態(tài),七種人生態(tài)度。而你,又準(zhǔn)備修煉到哪一層呢作者:蕭蕭木下,熱愛中國文化
,也愛西方文學(xué);喜歡詩歌,也喜歡戲劇。對跟文化有關(guān)的事兒,永遠充滿好奇心。微信公眾號:晨起讀詩(ID:bcy-cqds)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2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上一篇:
,不負歸期!.png" alt="非常在理的一段真實話!"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
,上巳節(jié),讓我們重拾古人風(fēng)雅.png" alt="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