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詩詞歌賦

      你所不知道的“三家分晉”

      佩蘭 2023-07-27 16:12:51

      三家分晉是發(fā)生在中國歷史上的大事

      ,發(fā)生在春秋末年(公元前376年)
      ,韓、趙
      、魏三家卿大夫劃分晉國公室的事情,自此晉國滅亡
      ,變成了三個新興的國家
      ,韓
      、趙、魏三國
      。自此之后進入戰(zhàn)國時代,大規(guī)模戰(zhàn)亂自此開始

      驪姬之亂

      三家分晉只是事情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

      ,它的根源最早可追溯到晉獻公時的驪姬之亂
      ,公元前672年,晉獻公攻打驪戎(陜西臨潼)
      ,驪戎首領(lǐng)將他的女兒驪姬獻給獻公,以圖自保
      。驪姬嫁入晉國后深受晉獻公的寵愛
      ,生下奚齊,獻公想要立驪姬為夫人
      ,大臣極力勸阻,說不能太過寵愛驪姬
      ,不然必有禍害,獻公不聽
      ,最終立驪姬為夫人。驪姬想要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就和大臣梁五個和東關(guān)嬖五(以下簡稱兩五)竄通
      ,離間太子申生
      、公子重耳
      、公子夷吾與獻公之間的關(guān)系

      獻公二十一年(前656年)

      ,驪姬陷害太子申生毒害晉獻公
      ,太子申生無奈之下在曲沃自殺
      。當時夷吾和重耳到朝中去
      ,有人對驪姬說:“這兩位公子都怨恨你進讒言害死太子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斌P姬害怕
      ,又向晉獻公誹謗二人說:“申生在胙肉中放毒,兩位公子都知道此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币奈岷椭囟寺牭竭@消息
      ,非常害怕。于是重耳逃到蒲邑
      ;夷吾逃到屈邑
      ,依據(jù)屈邑,親自守備

      獻公二十二年、二十三年(前655

      、654年),獻公派兵攻打重耳和夷吾
      ,兩位公子先后逃到狄國(又稱翟國,一說為白狄
      ,今陜北一帶
      ;一說為赤狄
      ,今山西富平一帶)
      ,和梁國(陜西渭南)
      。獻公二十六年(前651年)
      ,獻公去世死,公子奚齊繼位
      ,一直支持太子申生的晉國卿大夫里克、邳鄭父等人趁機聚眾作亂
      ,先后刺死幼主奚齊和卓子(史記稱為悼子)在朝堂之上,又將驪姬活活鞭死
      ,并派狐偃之兄狐毛至翟國迎接公子重耳,打算擁立他
      。重耳辭謝,最終
      ,里克讓人到梁國去迎接夷吾,夷吾的謀臣呂省
      、郤芮認為難以相信
      ,就商量以河西之地換取秦國支持夷吾歸晉,并允諾夷吾為君之后以汾陽之邑封予里克
      。在秦國的幫助下成功登上國君之位,史稱晉惠公
      。這場禍亂被史學家成為“驪姬之亂”。驪姬之亂時
      ,獻公追殺諸位公子,從此以后晉國不再設立公子
      、公孫為貴族,史稱“晉無公族”
      ,到成公時
      ,權(quán)臣趙盾將各家異姓大夫代為公族
      ,晉公室的力量由此衰微
      ,對于作亂的異姓卿大夫沒有可靠的制約力量。君權(quán)開始被逐漸分離
      ,為后世三家分晉埋下隱患

      三軍六卿制

      前636年春,在外流亡19年的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到晉國

      ,發(fā)動政變殺死晉惠公的兒子晉懷公
      ,成為國君
      ,也就是晉文公。

      晉文公雄才大略

      ,有一統(tǒng)天下的志向
      ,在位之初就重視發(fā)現(xiàn)農(nóng)業(yè)
      、經(jīng)歷、軍事
      ,重用賢能人才
      ,任用狐偃
      、先軫
      、趙衰、賈佗
      、魏犨等人。國家實力大增
      ,聯(lián)秦齊而伐曹衛(wèi)、救宋服鄭
      ,平定周王室“子帶之亂”,深受到周天子感激
      。等到文公四年(前633年),在攻打宋國前夕
      ,晉文公重耳在被廬創(chuàng)立三軍六卿制
      ,每軍設將
      、佐各一名,依次為中軍將
      、中軍佐
      、上軍將
      、上軍佐、下軍將
      、下軍佐
      ,其中中軍將為正卿,執(zhí)政晉國
      ,六卿出將入相,掌管晉國軍政大事
      。六卿制度最大的敗筆就是世襲制
      ,建立之初主要由狐氏
      、先氏、郤氏、胥氏
      、欒氏、范氏
      、中行氏、智氏
      、韓氏
      、趙氏
      、魏氏等十一個世族所把持,他們按照“長逝次補”的原則
      ,輪流執(zhí)政
      。但是這種制度在當時 激勵了大批的將士為國君效命
      ,晉國也因此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勝仗之后國君以土地作為封賞
      ,大批的國土落入臣子之手
      ,為三家分晉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臣強君弱

      文公之后歷經(jīng)襄公、靈公

      、成公
      、景公
      、厲公
      、悼公
      、平公,六卿制度幾經(jīng)變革
      ,到晉平公八年(前550年)
      ,最終從十一家六卿世家變?yōu)榇藭r韓氏
      、趙氏、魏氏、智氏
      、范氏、中行氏六家
      ,之后此六家每家占據(jù)一卿位
      ,長期把持晉國軍政大權(quán),故此后來晉國六卿又被用來特指六大家族
      。再往后,又經(jīng)歷了昭公
      、頃公
      、定公
      。到晉定公時又發(fā)生一件大事,晉定公十九年(前493年)
      ,晉國發(fā)生內(nèi)訌
      ,六家大夫爭權(quán)
      ,最終引發(fā)晉鄭鐵丘之戰(zhàn),晉國最終慘勝
      ,但是這次戰(zhàn)爭的結(jié)果是定公二十二年(前490年)范氏
      、中行氏被滅
      ,遂取消中軍
      ,六卿變?yōu)榱酥恰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趙、韓四卿
      。智氏變?yōu)榈谝淮笞澹龣?quán)進一步削弱
      ,臣權(quán)再次擴大,危險進一步加劇

      晉陽之戰(zhàn)

      一般講三家分晉這段歷史是必講的重點

      ,就是因為晉陽之戰(zhàn)之后,晉國國君徹底淪為三家公卿的傀儡
      ,那么廢除國君也就是沒有任何阻礙。晉出公時
      ,智氏的智伯瑤執(zhí)政,打著復興晉國的旗號對三家大夫趙襄子
      、魏桓子、韓康子說:“晉國本來是中原霸主
      ,后來被吳、越奪去了霸主地位
      。為了使晉國強大起來,我主張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來歸給公家
      ,我智家先拿出一個萬戶邑獻給晉公,你們呢 ”那其余三家肯定不愿意了
      ,我們自己祖輩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家底怎么可能白白送給國君
      ,可是迫于智伯的威壓
      ,最終韓康子首先屈服,割讓了土地和一萬家戶口給晉君
      ,魏桓子也懼怕了智伯的壓力
      ,將土地
      、戶口割讓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墒勤w襄子不服
      ,堅決不給
      ,說:“土地是上代留下來的產(chǎn)業(yè)
      ,到手的東西說什么也不能再交出來
      。”

      智伯于是命令韓

      、魏兩家一起發(fā)兵攻打趙家。出公二十年(前455年)
      ,智伯率領(lǐng)中軍
      ,韓家的軍隊擔任右路
      ,魏家的軍隊擔任左路
      ,三隊人馬直奔趙家。趙襄子自知寡不敵眾
      ,就帶著趙家兵馬退守晉陽(今山西太原市)。沒過多長時間
      ,智伯就率領(lǐng)的三家人馬已經(jīng)把晉陽城團團圍住。趙襄子吩咐將士們堅決守城
      ,不許交戰(zhàn)。逢到三家兵士攻城的時候
      ,城頭上箭好像飛蝗似的落下來,使三家人馬沒法前進一步
      。就這樣趙氏就憑借弓箭堅守了三個多月
      ,智、魏
      、韓三家愣是沒攻下晉陽城。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啊
      ,突然有一天,智伯瑤到城外察看地形
      ,看到晉陽城東北的那條晉水,忽然想出了一個主意:晉水繞過晉陽城往下游流去
      ,要是把晉水引到西南邊來,晉陽城不就淹了嗎 他就吩咐兵士在晉水旁邊另外挖一條河
      ,一直通到晉陽
      ,又在上游筑起壩,攔住上游的水
      。恰逢趕上雨季
      ,水壩上的水滿了。智伯命令兵士在水壩上挖開了個豁口
      。這樣,大水漫灌晉陽城
      ,城里的房子被淹了
      ,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頂上去避難,灶頭也被淹沒在水里
      ,人們不得不把鍋掛起來做飯?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墒牵瑫x陽城的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瑤
      ,寧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就這樣趙氏君臣百姓又死守了一年半,城內(nèi)開始人心惶惶
      ,很多臣子都有叛逃的心思了

      智伯約韓康子

      、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勢
      。他指著晉陽城得意地對他們兩人說:“你們看
      ,晉陽不是就快完了嗎 早先我還以為晉水像城墻一樣能攔住敵人,現(xiàn)在才知道大水也能滅掉一個國家呢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表n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順從地答應
      ,但越聽越心驚
      。原來魏家的封邑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
      、韓家的封邑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旁邊各有一條河道
      。智伯瑤的話正好提醒了他們
      ,今天晉水既能淹晉陽
      ,那明天安邑和平陽也會遭到晉陽同樣的命運呢
      ,畢竟唇亡齒寒啊,在心底埋下一顆種子

      正巧城里的趙襄子現(xiàn)在非常著急

      ,這樣下去城破是早晚的事
      ,城一破,趙氏族人可就全完了
      ,門客張孟談對趙襄子說:“我看韓家和魏家現(xiàn)在追隨給智伯瑤
      ,也不是心甘情愿的
      ,我想辦法找他們說說,當天晚上
      ,趙襄子就派張孟談偷偷地出城
      ,先找到了韓康子
      ,再找到魏桓子
      ,約他們反過來一起攻打智伯瑤
      。韓
      、魏兩家正在猶豫
      ,經(jīng)張孟談一說
      ,自然都同意了

      其實

      ,智伯的屬臣智過張孟同
      ,已經(jīng)發(fā)覺韓
      、趙兩氏可能倒戈,就馬上報告智伯
      ,建議速殺韓康子及魏桓子,或者以重賄收買二人身邊謀臣
      。但智伯并不重視,未采納知過的建議
      。這邊趙襄子擔心事情有變,連忙通知韓
      、魏當即行動
      。三月丙午日夜
      ,韓
      、魏軍秘密出動
      ,殺死守河堤的知吏,突然決堤放水反灌智軍
      。智軍因忙于救水而陷于混亂
      。韓
      、魏軍急從兩翼進攻
      。趙襄子則親率精銳從正面出城反擊,大敗智軍
      ,擒獲智伯,遂解晉陽之圍
      。趙、韓
      、魏三卿殺智伯,同時未得晉君同意就刮分了智氏的土地
      ,滅了智氏滿門
      ,壯大了三族的實力,從此形成“三家分晉”的局面

      三家分晉

      前438年,晉哀公死

      ,晉幽公即位。韓
      、趙
      、魏瓜分晉國剩余土地
      ,只有絳與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
      。從此韓
      、趙
      、魏稱為三晉
      。幽公死后烈公繼位
      ,晉烈公十四年(前403年)
      ,韓趙魏三家打發(fā)使臣去洛邑見周天子(威烈王)
      ,要求周天子封他們?nèi)覟橹T侯,周威烈王想不如就做個順水人情
      ,就把三家正式封為諸侯

      之后又經(jīng)歷孝公

      、靜公
      ,晉靜公二年(前376年)
      ,廢晉君為庶民,瓜分了晉公室僅存的土地
      ,輝煌百年的晉國至此滅亡

      此時天下強國只剩下了齊

      、楚、燕、趙
      、韓、魏
      、秦七家
      ,史稱“戰(zhàn)國七雄”
      ,從此開啟了戰(zhàn)國時代!

      3634429372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
      ,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急求?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文言文翻譯

      譯文:

      季成有一次對魏文侯說:“田子方雖然是一位賢人

      ,但并不是擁有封地的君王,國君您卻常常以對待君王的禮節(jié)去對待他
      ,那假如有一位比他還賢明的人出現(xiàn)
      ,您又該如何對待呢
      ?”

      魏文侯說:“田子方這樣的人,可不是季成你能隨意評論的
      。子方是一位品德高尚
      、富有愛心的仁者
      ,仁者是國家的財富
      ,多謀善斷
      、運籌帷幄的智者是國家的棟梁
      ,博覽群籍、通曉百科的學者是國家尊貴的象征
      。國家有了仁者,那么大臣們就不會內(nèi)斗不休
      ,國家有了智者
      ,那周邊的鄰國就不敢進犯
      ,國家有了學者,那么國君的地位也會很尊貴
      。這些人可都不是季成你隨意議論的啊
      。”

      季成聽罷便到郊外住了三天
      ,以表示謝罪。

      此外
      ,樓主可以了解一下此文的兩個人物:

      魏文侯叫做魏斯
      ,是春秋霸主晉國的最有勢力的六位大夫(趙
      、魏
      、韓
      、中行
      、智
      、范)中魏家的子弟
      。晉國后期王權(quán)旁落于六卿之手
      ,其中韓、趙
      、魏三家逐漸在政治斗爭占得了上風,最后瓜分了晉國
      ,即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魏斯便是魏國的建立者


      他在位時禮賢下士,重視人才,其治國方略更是集大成者
      ,成為后世諸多王朝的范本。比如他任用李悝等法家學者為相
      ,內(nèi)修政治,以法治國
      ,這也影響了其后秦國幾代國君的執(zhí)政思路
      ,才產(chǎn)生了對秦國的富國強兵乃至攻取天下有著決定意義的商鞅變法


      另外,魏文侯在戰(zhàn)國七雄中率先將儒學抬高到治國的高度
      ,他重用儒家學派的子夏(即卜商
      ,被譽為“孔門十哲”之一)和田子方(即本文中的子方)
      ,其對知識分子的籠絡
      ,開創(chuàng)了中國千百年來帝王統(tǒng)治者對待學者的策略之先河(在這篇文章中他對“博通之士”的評價反映了這一點)


      魏文侯還任用樂羊、吳起等軍事奇才為將
      ,特別是因為“殺妻求將”而備受爭議的吳起
      ,將魏國的軍事戰(zhàn)略思想和軍隊戰(zhàn)斗力都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
      。他在任期間,魏國牢牢地控制著河西地區(qū)
      ,對秦國形成強大的壓制力
      ;他親自訓練的特戰(zhàn)部隊“武卒”
      ,精銳悍勇
      ,攻無不克
      ,也成為后來諸侯國競相效仿的對象


      總體來看
      ,魏文侯所倚重和信任的人才
      ,大多是出身于小貴族或平民階層的“士”,文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在政治
      、軍事等方面充分發(fā)揮作用的舞臺,這也標志著自商周以來的世族政治開始被官僚政治所代替


      “公季成”指魏文侯的弟弟季成,“公”是對他的敬稱

      《趙氏孤兒》真實的歷史故事是什么

      趙氏孤兒無疑是一個煽情催淚的故事:趙家遭遇奸臣滅門

      ,孤兒僥幸死里逃生
      ,八位義士前仆后繼,血海深仇終得昭雪

      正是洋溢其中的感天動地的情義

      ,價值千金的忠誠
      ,讓這個故事受到了古今中外觀眾的追捧
      ,在其中,大家找到了久違的“堅持”和“溫暖”
      ,心靈得到了一遍又一遍的撫慰。但是
      ,在一次又一次的轉(zhuǎn)述和接受的過程中,歷史的本來面貌漸漸被大家遺忘了
      、忽略了,故事重復千變就成了歷史
      ,然后就變成了信史。然而
      ,歷史真的會有如此多情
      ,如此煽情
      ,如此矯情嗎
      ?歷史上的“趙氏孤兒”又是在什么樣的情形之下成為孤兒的?歷史上真實的“趙氏孤兒”關(guān)乎正義和忠誠嗎

      既然是說“趙氏孤兒”的故事,我們第一個問題就是

      ,“趙氏”指的是誰?這一切要從晉文公開始
      。晉文公名曰重耳,乃春秋時期晉國獻公的兒子
      。重耳大名鼎鼎
      ,經(jīng)歷坎坷而傳奇
      。他的坎坷遭遇和一個女人有關(guān)
      ,這個女人就是驪姬

      在一次戰(zhàn)爭中

      ,作為勝利者
      ,晉獻公得到了兩個女孩——驪氏姐妹
      。晉獻公將她們納入后宮
      ,寵愛無比。等到驪姬生下一個男孩之后
      ,晉獻公為了表達自己對于驪姬的喜愛
      ,就決定廢掉原來的太子
      ,改立驪姬的孩子

      另立太子當然是件大事

      ,晉獻公也深知其中的利害
      。為了清除障礙
      ,他決計就將包括原來的太子和重耳在內(nèi)的諸王子打發(fā)到外地去。即使這樣
      ,驪姬依然不放過他們
      ,極盡落井下石之能事,太子和重耳他們只好流亡別國
      。這是一次漫長的流亡。等重耳再次踏上晉國的土地之時
      ,已經(jīng)是19年之后
      。令人欣慰的是
      ,流亡歸來
      ,重耳就被擁立為晉國國君
      。在這漫長的流亡生涯中
      ,重耳身邊始終有一幫忠實的擁躉跟隨
      。其中最重要而且功勞最大的一個人就是趙衰。趙衰有多重要呢
      ?一個例子也許可以說明問題

      在重耳流亡到齊國的時候

      ,齊桓公以禮相待
      ,很給重耳面子
      ,不僅把公室的女兒嫁給他
      ,還送給了他80匹駿馬
      。重耳沒有受到過如此的待遇
      ,因而
      ,在溫柔富貴鄉(xiāng)里,他喪失了所有的斗志
      ,感覺就這樣在齊國終其一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他這樣想可以
      ,但跟隨他的人不干了。是啊
      ,大家跟隨你
      ,就是覺得你有前途有奔頭是潛力股啊,一旦你重耳在齊國止步不前
      ,每天醇酒婦人享受起來,不再想著殺回晉國
      ,大家辛辛苦苦跟隨你這么多年,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關(guān)鍵時候,趙衰果斷出手

      ,用高度酒將重耳灌醉,在其半夢半醒之際
      ,直接裝進車里拉出了齊國國境
      。待重耳酒醒之后
      ,早已被趙衰他們拉到了另外的國家
      。很顯然
      ,若沒有趙衰他們的堅定支持
      ,沒有趙衰他們的苦口婆心,就不可能有重耳后來的發(fā)跡
      。用《史記》的話來評價趙衰就是:“文公所以返國及霸,多趙衰計策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彼裕囟隽藝?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功勞最大的趙衰就被封為原邑大夫,并且在朝堂之上代理晉國國政
      ,他的身份一下子變成了晉國的公卿。

      趙衰的繼承人是他的兒子趙盾

      ,在晉文公重耳去世之后
      ,趙盾繼續(xù)代理晉國國政
      ,輔佐晉文公的兒子晉襄公
      。趙盾主持國政兩年之后,晉襄公就去世了
      。晉襄公的去世,給趙盾出了一個大難題
      ,這個難題給趙盾以后的日子帶來嚴重的影響
      。這個問題和晉襄公的太子有直接關(guān)系

      晉襄公的太子叫夷皋,本來父死子繼

      ,理所應當
      ,但是
      ,因為當時夷皋年紀太小
      ,趙盾覺得這孩子生活尚且不能自理
      ,怎么作國君
      ?因此
      ,趙盾打定主意
      ,不讓太子接任
      ,要改立晉襄公的弟弟
      、太子的叔叔
      、當時正作為人質(zhì)滯留在秦國的公子雍為國君
      。主意既定
      ,趙盾馬上就付諸行動
      ,在第一時間派使臣前去秦國迎接公子雍
      。從這一行動可以看出在晉國政壇上
      ,趙盾已經(jīng)到了只手遮天
      、隨心所欲的程度。

      但是

      ,趙盾也有趙盾的缺點和軟肋
      。他是靠了他的父親追隨重耳才換來了今天的地位
      ,在某種程度上
      ,趙盾只能算是“權(quán)二代”
      ,“權(quán)”而不“貴”
      。雖然趙盾位高權(quán)重
      ,但和晉國統(tǒng)治者沒有任何血緣關(guān)系
      。在宗法社會
      ,趙盾實在稱不上貴族
      。他們趙家在晉國政壇也沒有足夠的人脈關(guān)系
      ,沒有人脈關(guān)系就等于沒有足夠的實力

      太子夷皋的母親就是拿捏準了這一點

      ,開始找趙盾討說法
      ,表面上她用的武器是眼淚
      ,但實際上她真正的武器是她背后的宗族
      。太子既然能被立為太子
      ,他背后一定有一批既得利益者
      。而趙盾也許正是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
      ,才以太子年齡太小為借口
      ,要另立國君
      。一旦成就此事
      ,趙盾就有了立國定主之功,不但有效地改變了晉國的政治生態(tài),而且將更加突顯其位高權(quán)重的形象

      太子背后的力量不肯善罷甘休

      ,太子的母親更是不依不饒。她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攔著趙盾
      ,啼哭不止,她甚至不顧身份
      ,見到趙盾就下跪,弄得趙盾手足無措
      。她只問趙盾一個問題:“請你告訴我
      ,剛?cè)ナ赖南骞惺裁催^錯
      ,你為什么要拋棄他的太子而另立國君
      ?”問得趙盾是啞口無言

      趙盾為此事憂慮

      ,越想心越虛
      ,太子背后的勢力
      、太子母親背后的勢力
      ,不知比趙盾強多少倍
      ,如果另立別人頂替太子
      ,也許會有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
      。趙盾騎虎難下
      ,只好改弦更張
      ,答應按既定方針辦
      ,國君的位子還讓太子來坐
      。接任的太子就是后來的晉靈公

      這件事情又說明雖然趙盾只手遮天

      ,但他還有所顧忌
      ,不能為所欲為
      。太子即位,可被趙盾正式派到秦國去迎接雍的人已經(jīng)在歸途上
      。無奈之下,趙盾只好再派一支小分隊
      ,去攔截并干掉早前派到秦國應請公子雍的那批人。趙盾必須把這個屁股擦干凈

      既想只手遮天,又不能無所顧忌

      ,同時思維又不縝密
      ,這樣的人想平平安安占據(jù)高位
      ,似乎不會有那么容易
      。在他志得意滿之時
      ,危機已悄悄向他走來——在太子母親的心目中
      ,在太子擁護者的心目中
      ,在太子也就是后來的晉靈公本人的心目中
      ,趙盾是一個心懷不測的奸邪小人
      ,是自己的敵人
      。這樣的情形之下
      ,慢慢長大的晉靈公該怎樣處理和趙盾的關(guān)系呢
      ?歷史的記載很耐人尋味。

      長大后的晉靈公自暴自棄,驕縱無常

      ,其行為到了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程度。譬如
      ,他平時喜歡爬到王宮最高的建筑上,用彈弓往下射過往的行人
      。行人為了不被射中,就會四處躲閃
      。每當晉靈公看到下面的行人驚慌失措、像無頭蒼蠅逃竄的樣子就會特別開心。晉靈公愛美食
      ,但胃口很刁,有一次吃熊掌
      ,他覺得廚師做得火候不到
      ,就傳令殺掉廚師
      ,大卸八塊
      ,放在筐子里讓宮女們頂在頭上運到外面去

      晉靈公這樣的荒淫無道

      ,表明了一種態(tài)度:你趙盾不是執(zhí)掌國政嗎
      ?我偏不和你配合
      ,偏不和你合作
      。當年你連廢掉我的心思都有
      ,我今天為什么還要和你一唱一和呢面對這種情況
      ,主持國政的趙盾只有時時進諫
      ,靈公呢,則是任憑風浪打
      ,穩(wěn)坐釣魚臺,對于趙盾的意見一概不予理睬
      。一來二去,兩人的關(guān)系就發(fā)展到了不可調(diào)和的程度

      這就出現(xiàn)了《趙氏孤兒》中所講述的情節(jié):晉靈公派刺客去殺趙盾,結(jié)果被派去的刺客中途撂挑子

      ,自尋短見去了
      ,趙盾僥幸得以存活
      。一計不成
      ,再生一計
      。晉靈公以宴請為名
      ,想趁機埋伏好士兵除掉趙盾,可是中間有人給趙盾通風報信
      ,趙盾再次逃脫。

      這些后來都成了晉靈公的罪名

      ,但是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想一想
      ,就會發(fā)現(xiàn)事情的不可思議之處:一般來說
      ,用刺客去殺人的人
      ,往往都是弱勢群體
      ,譬如燕太子丹讓荊軻去殺秦始皇等等。而身為國君的晉靈公居然用如此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可見在晉靈公那里,趙盾已經(jīng)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
      。晉靈公連續(xù)兩次下手都沒能得逞,趙盾又該如何應對呢
      ?三十六計,走為上
      。于是
      ,趙盾倉皇出逃
      。趙盾這一逃卻逃出來了意外
      。趙盾前腳剛走
      ,晉國后腳就出了大問題:趙盾的同父異母兄弟名叫趙穿
      ,他就在朝廷之上公然殺死了晉靈公
      ,此時
      ,趙盾連晉國國境還沒有出呢

      趙盾聞聽消息

      ,馬上興沖沖調(diào)頭返回
      。在第一時間趕到了晉國都城
      ,料理亂局。他果斷地讓趙穿從周朝的京城迎來晉文公重耳的兒子
      ,晉襄公的弟弟
      ,晉靈公的叔叔黑臀
      ,讓他即位
      ,這就是晉成公
      。史書沒有記載在晉靈公被殺這一事件中
      ,趙盾到底發(fā)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但有一點是明確的
      ,晉靈公的被殺
      ,趙盾難逃干系

      果然

      ,不久之后
      ,晉國朝野就對此有了風言風語
      。國人這么議論趙盾:“你身為正卿
      ,說是逃亡
      ,卻連國境都沒有走出
      。等到你回來繼續(xù)主持朝政之時
      ,你也不追查國君被殺的事件
      ,更不去誅討逆賊
      ,真有你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

      所以

      ,晉國的史官就在史書上這樣記載:“趙盾弒其君
      !”意思就是趙盾有殺君之罪
      。這個史官名叫董狐
      ,董狐因在此事上堅持原則而名垂青史
      。孔夫子曾對此大加贊賞
      。后來文天祥在《正氣歌》里也曾這樣寫道:“在齊太史簡
      ,在晉董狐筆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蓖ㄟ^這些
      ,我們也許可以看到
      ,世人和歷史并沒有站到趙盾這邊。同時這也讓我們看到
      ,歷史上真實的趙盾
      ,和《趙氏孤兒》中趙盾的形象相去甚遠。

      晉成公在位七年之后去世

      ,在趙盾的幫助下,晉成公黑臀的兒子據(jù)即位
      ,他就是晉景公
      。在晉景公的時候
      ,趙盾去世
      ,他的兒子趙朔承襲了他的爵位
      ,其夫人則是晉成公的姐姐
      。此時
      ,趙家已經(jīng)成為晉國政壇上炙手可熱的勢力了
      。然而物極必反
      。晉景公即位之后
      ,要對趙氏家族下手了
      。此事事關(guān)重大
      ,晉景公在下定決心之前
      ,顯然做過周密的部署

      首先

      ,他把行動的前鋒選定為屠岸賈
      ,之后將屠岸賈提拔為司寇
      。司寇地位較高
      ,略相當于卿
      ,主要職責就是掌管刑獄
      、糾察等事務
      。為什么選定屠岸賈呢
      ?首先
      ,因為屠岸賈這個人是當年晉靈公的近臣
      ,深得晉靈公的信任
      。而晉靈公是被趙盾的兄弟趙穿殺害的
      ,因此
      ,屠岸賈對趙氏家族心懷不滿
      ,由來已久

      其次

      ,他要讓讓屠岸賈制造政治輿論
      。因為屠岸賈負責刑獄
      、糾察等事務
      ,因此
      ,他就有資格重提晉國歷史事件,譬如重新審查晉靈公被殺事件
      。屠岸賈果然以晉靈公被殺事件為突破口,抓著這件事不放手
      ,揚言要懲治當年殺害晉靈公的元兇。這樣一來
      ,趙穿就在劫難逃,趙穿是趙盾的兄弟
      ,此事最終也必然會牽連到已經(jīng)去世的趙盾
      。一旦牽連到趙盾,那么趙盾的兒子趙朔就岌岌可危了
      。因為屠岸賈公開宣稱:“趙盾雖然不知情,但仍然是逆賊之首
      。做臣子的殺害了國君
      ,他的子孫卻還在朝為官
      ,顯然這不符合道德和法律
      ,必須予以糾正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這是趙盾家族長期控制國政

      、朝政的自然反彈
      ,也是晉景公意欲結(jié)束大權(quán)旁落局面所做的一次努力
      。很明顯
      ,這次重提歷史的舉動
      ,矛頭針對的是趙朔
      ,根本目的在于改變眼下晉國政治格局的對比。

      但是,經(jīng)過了趙衰

      、趙盾
      、趙朔三代的努力
      ,趙氏家族在晉國政壇上已經(jīng)發(fā)展出來了一支相對穩(wěn)定的力量
      ,為了降低行動的風險
      ,屠岸賈采取的是突然襲擊的戰(zhàn)術(shù)
      。他帶領(lǐng)將士在下宮突襲趙氏
      ,殺死了趙朔
      、趙同
      、趙括
      、趙嬰齊,并且滅絕了他們的家族

      在這次大清洗中

      ,晉景公還沒有喪心病狂到六親不認的程度
      。在趙氏被滅門之時
      ,晉景公為自己的姑媽留了一條生路
      ,讓懷孕的姑媽躲到自己的宮殿里
      ,這個可憐的女人因此保全了性命

      趙朔的妻子后來生下來一個男嬰

      ,這個男嬰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趙氏孤兒
      。他的名字叫趙武
      。這段史實
      ,就是趙氏孤兒之所以成為孤兒的原因
      ,可以看做趙氏孤兒前傳
      。這個命苦趙氏孤兒
      ,將要迎來什么樣的命運呢

      經(jīng)過四代的積蓄和發(fā)展

      ,至趙襄子時代,趙家再次成為晉國政壇重要的政治勢力
      ,趙氏和知氏、范氏
      、中行氏、韓氏
      、魏氏號稱晉國六卿。六卿之間勾心斗角
      ,相互火并
      ,最終的結(jié)果是,韓趙魏三家滅掉了晉國
      ,三分其地
      ,并建立起來了韓國
      、趙國
      、魏國

      趙氏家族終于跑贏了晉國

      ,和別人一起瓜分了晉國
      !在這里
      ,我們依然看不到戲劇《趙氏孤兒》中所宣揚的“忠君”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叭曳謺x”是個標志性事件
      ,一般也被看作是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代的分界線
      。晉國被一分為三,從此灰飛煙滅
      ,代之而起的是三個國家。

      建立了國家的趙氏

      ,對歷史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美容
      ,因此
      ,我們在他們自己所記錄的歷史中
      ,看到的滿是冤枉和委屈
      ,看到的是他們代表了正義和道德
      ,趙氏孤兒的故事也被重新改寫
      ,將晉國政壇的你死我活的斗爭,加入了忠奸對立的元素
      ,并且自己總是站在正義的一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3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為何一生不受皇帝重用
      ,難道唐玄宗有眼不識泰山
      ?" rel="prev"> 李白才華蓋世
      ,為何一生不受皇帝重用
      相關(guān)文章
      非常在理的一段真實話
      做人
      ,知理
      ,知足
      ,知趣
      不要活得跟缺心眼似的
      更多精彩,請點擊上方藍字關(guān)注我們
      !心眼這東西
      ,很難懂!想多了
      ,小心眼,想少了
      ,沒心眼,一直想吧
      ,死心眼
      ,不想了吧,缺心眼...現(xiàn)在的社會
      ,現(xiàn)在的人,都是喜歡虛的
      ,不喜歡真的,會做的不如會說的
      ,會說的不如會騙的
      【聽睡前故事】媽媽爸爸不住一起了兒童故事
      每晚8點哄孩子入睡 | 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免費收聽更多睡前故事點擊上方收聽音頻親愛的寶貝們大家晚上好,歡迎收聽兒童故事集匯
      ,我是你們的婷姐姐
      三月三
      ,上巳節(jié),讓我們重拾古人風雅
      上巳(sì)節(jié)俗稱三月三
      ,古稱上巳節(jié)
      ,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jié)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
      ,中原地區(qū)自古有“二月二
      ,龍?zhí)ь^;三月三
      ,生軒轅”的說法
      。魏晉以后,上巳節(jié)改為三月三
      ,后代沿襲 ,讓我們重拾古人風雅.png" alt="三月三,上巳節(jié)
      ,讓我們重拾古人風雅" onerror="nofind(this)" >
      時光帶走了一切
      ,惟獨沒有帶走我
      1時光帶走了一切
      ,惟獨沒有帶走我?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疵鳌秹衾锘渲嗌佟?愛一個人多痛, 恨一個人多累
      , 想一個人多傻, 一個人有多孤單
      趕集
      偶爾會想起小時候去趕集。在提起我姥爺?shù)臅r候
      ,在吃豌豆涼粉的時候
      ,在聽到“趕集”二字的時候
      詩詞歌賦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