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退匈奴,擴疆域,改幣制,漢朝的繁榮他功不可沒。
他是一位長壽帝王,70歲的高齡,讓他做了54年皇帝,一生有6個兒子,6個女兒。
在眾多兒子中,漢武帝臨終前,選年僅8歲的幼子劉弗陵繼位。
那么問題來了,漢武帝為何選年僅8歲的幼子繼位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漢武帝其余五個兒子,為何沒有被漢武帝選為繼承人
起初,漢武帝是有繼承人的,他就是衛(wèi)子夫的兒子劉據(jù),也是漢武帝的嫡長子,名副其實的太子。
他這個太子不用爭不用搶,為何這么說呢
按照漢朝太子繼承制度,太子一般由嫡長子繼承,言外之意,只有正老婆的大兒子有份,其余幾個兒子都沒份,只能眼巴巴地看著。
劉據(jù)能夠順利坐穩(wěn)太子之位,主要靠強大的衛(wèi)氏家族撐腰,不過大將軍衛(wèi)青去世后,衛(wèi)氏家族失去寵幸,以至于遭到漢武帝的清算。
因此,劉據(jù)沒有了衛(wèi)氏家族的支撐,無論做什么事,都充滿危機感。
由于劉據(jù)的思想和做事風格,與漢武帝截然相反,導致他漸漸不受漢武帝寵愛。
尤其是巫蠱事件后,劉據(jù)被懷疑有謀反的可能,在沒有徹查的情況下,漢武帝下令抓了他,還殺了他的全家人,后因拒捕而自殺。
漢武帝的眾多兒子中,劉據(jù)是最有出息的,如果他能做上皇帝,估計大漢朝也不會讓權(quán)臣把持朝政。
漢武帝親手害死自己的接班人,后經(jīng)詳查,劉據(jù)是被誣陷的,為了承認錯誤,漢武帝頒布罪己詔,可是已經(jīng)太晚了。
可憐的太子劉據(jù),就這樣走了!
漢武帝活了70歲,可他的二兒子只活了18歲,所以從史料上看不出劉閎有什么才能,不過后來他被封為齊王。
當時前任齊王自殺后,這一任齊王也英年早逝,因此大家認為齊國不適合封王。
劉閎死后,在他無子嗣的情況下,漢武帝便取消齊國,將該地封為郡。
齊王的母親有些來頭,她叫王夫人,由于衛(wèi)子夫年老色衰,漢武帝開始寵愛王夫人,后來王夫人生下了劉閎。
可惜王夫人英年早逝,為了懷念王夫人,漢武帝將王夫人封為齊王太后。
太子劉據(jù)自殺后,漢武帝三兒子劉旦不僅沒有悲傷,反而背地里偷偷高興。
他為什么高興呢
他認為,老大,老二都掛了,自己歲數(shù)也大,后面自己肯定會被封為太子,所以等到漢武帝病重的時候,他就上書請求帶兵保護漢武帝。
對于漢武帝而言,腦子一轉(zhuǎn)就知道他的意圖,于是漢武帝下令,收回劉旦封地的三個縣。
這意思是,你,劉旦,不要惦記太子之位,這個位置不是你的,你趁早死了這份心。
劉旦心里就是不服,心想:太子之位按繼承制度,也該輪到我了。
等到漢昭帝劉弗陵即位后,劉旦四處游說,劉弗陵不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還想方設(shè)法起兵造反。
為此劉旦發(fā)動2次造反,最終被劉弗陵先后識破,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劉旦只能選擇自殺。劉旦心術(shù)不正,早已被漢武帝看在眼里,所以在考慮繼承人的時候,就把他排除在外。
據(jù)說漢武帝的眾多兒子中,只有四兒子劉胥性格豪放。
平時劉胥有俠客之風,騎馬射箭,游山玩水,唯獨不喜歡讀書,對朝政之事也不上心,因此漢武帝沒打算,讓劉胥做繼承人。
劉胥和劉旦都是李姬的兒子,當劉弗陵繼位后,劉胥也開始爭奪皇位。
他認為,一個8歲的孩子都能當皇帝,我為什么不可以,按照年齡來排的話,也排不到最小的劉弗陵。
所以劉胥盼望著劉弗陵早點死,劉弗陵死后,依然沒有輪到劉胥繼位,霍光從民間找來漢武帝的重孫,漢宣帝劉詢繼位。
劉胥依然不死心,想辦法盼著漢宣帝劉詢早點死,后來劉胥的這點小伎倆,被漢宣帝發(fā)現(xiàn),被逼無奈選擇自殺。
縱觀劉胥一生,年輕時不爭奪皇位,到老了開始爭奪皇位,把自己弄得非常累,真替他有些不值。
漢武帝的第五個兒子劉髆(同膊字),沒有什么傳奇故事,他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身邊的人。
第一位便是他的母親李夫人,話說衛(wèi)子夫失去了漢武帝的寵愛,平陽公主為了鞏固地位,便將李夫人送入宮中,結(jié)果李夫人得到漢武帝的寵愛,帶動整個李家發(fā)達。
李夫人有兩個哥哥,一個是著名音樂家李延年,另一個是大名鼎鼎的將軍李廣利。
其中李廣利因妹妹受漢武帝寵愛,得到漢武帝重用,有了較高的職位和軍權(quán),相當于當年的衛(wèi)青。
起初,劉膊對太子之位并沒有想法,不過他的舅舅李廣利想讓他做太子。
因此著手布局,為了讓自己的外甥當上太子,李廣利到處使絆子,后來讓漢武帝發(fā)現(xiàn),漢武帝勃然大怒,他為了保命投降匈奴。
參與此事的人都被處死,李家親眷都被關(guān)入死牢,劉膊也失去了漢武帝的重視,從此無緣當太子,算是他舅舅害了他。
不過劉膊被封為昌邑王后,生了一個很有名的兒子劉賀,在漢昭帝去世后,只做了27天皇帝,他是西漢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至少人家做了皇帝,不像有些人想做也沒得做。
漢武帝前五個兒子都無緣皇位,最后只能傳給幼子劉弗陵。
可憐的漢武帝活到70歲,才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沒有一個貼心的兒子。
當年最貼心的太子劉據(jù),被自己親手害死,或許這就是他的報應(yīng)吧。
為了防止劉弗陵繼位后外戚干政,他把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賜死,此外又派霍光等四位輔政大臣輔佐。
結(jié)果霍光把持朝政,劉弗陵成了傀儡皇帝,這些不是漢武帝所能預(yù)料的,好在霍光比較忠心,讓大漢天下繼續(xù)延續(xù)下去。
3634429372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漢武帝是有六個兒子,他們分別是長子劉據(jù)、次子劉閎、劉旦、劉胥、劉髆和劉弗陵。但是,他們六個人并不是每一個都優(yōu)秀。
可以說漢武帝的六個兒子中,長子劉據(jù)應(yīng)該是皇位的最佳繼承人,他也是漢武帝最為滿意的一個。但是,因為劉據(jù)在漢武帝晚年,遭受小人江充的陷害,卷入到了巫蠱之禍當中,被漢武帝給逼死了。
沒想到這人間最為悲慘的父子相殘的一幕,竟然發(fā)生在了漢武帝身上。不知這是不是對漢武帝最大的諷刺。
后來漢武帝知道太子劉據(jù)是被冤殺的之后,他還建了思子臺,寫了《罪己詔》。目的就是昭告天下,自己做了錯事,自己也是要懲罰自已的。
比較仁慈的太子劉據(jù)被冤殺之后,漢武帝在選接班人的時候,就比較困難了。
因為剩下的這些兒子,好像都不怎么行,我們一個一個的來給大家排除一下。
接著說漢武帝的第二個兒子劉閎,他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離開了人世,所以,他也就無緣與大漢的接班人之選了。
因為老大和老二都去世了,按道理說,這個皇位的繼承人,應(yīng)該輪到老三,也就是劉旦了,沒錯劉旦也是這么想的。
他始終覺得自己文武全才,而且在漢武帝存活的兒子當中,排行也是最長。所以,太子之位非他某屬。
有一句話叫做聰明反被聰明誤,劉旦就是因為太聰明了。最終他惹怒了漢武帝,漢武帝告訴他,這個太子之位,給誰都不會給他的。
那么劉旦做了什么事,把漢武帝給惹怒了的呢?
原來劉旦在哥哥劉據(jù)被處死之后,他就主動上書給父皇漢武帝,當時的劉旦在自己的封 國,并沒有在長安城。
他寫信給漢武帝,就是想讓漢武帝把他調(diào)到長安來,他在信中表示,愿意來漢武帝身邊干點打雜的事情。
劉旦的心思漢武帝看的是透透的,劉旦這樣做,無非就是想來到漢武帝身邊,等漢武帝去世之后,他好捷足先登,當大漢王朝的皇帝。
漢武帝看了劉旦的信之后,不但沒讓他來,還告訴他太子的事,你就別操心了,選誰也不會選你的。就這樣漢武帝還覺得不解恨,他又削去了劉旦的三個縣。
我們再說皇四子劉胥,他和劉旦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但是,這個劉胥和劉旦還不一樣,他的肚子里是一點墨水都沒有,說白了就是一個莽夫。這樣的人,漢武帝肯定不會選他為接班人的。
重點的皇五子劉髆來了,也許他是繼太子劉據(jù)之后的,大漢皇位最佳接班人。
漢武帝也很喜歡劉髆,因為劉髆是漢武帝和他最為寵愛的李夫人所生的。再加上漢武帝是一個愛屋及烏的人,他還真有把劉髆立為太子的意思。
可是,因為一個人的叛變,讓漢武帝改變了這個想法。那個叛變的人不是別人,他正是劉髆的舅舅李廣利。
李廣利在最后一次出征打匈奴的時候,投降了匈奴。
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劉髆和太子之位擦肩而過了。
個人覺得沒有什么隱情,他之所以要立劉弗陵為太子,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比較喜歡劉弗陵,覺得劉弗陵像自己。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時他也沒有什么人可立了,不立劉弗陵立誰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霍光啊,他安排霍光來輔助劉弗陵,而且他也認為霍光是靠得住的人,所以他就立年僅8歲的劉弗陵為太子了。
要說這漢武帝啊,年輕的時候那可真的是一代霸主啊,不僅有手段,有計謀,而且還打的匈奴直哭,但是晚年的漢武帝卻完全顛覆了這個形象。晚年的他又自私,又多疑,為了自己的心中的一點疑慮,不惜殺兒殺女,而且還把那么敦厚誠懇的劉據(jù)給逼死了,真的是有點難以接受,這樣昏庸的老頭竟然是英明神武的漢武大帝。
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他立劉弗陵為太子,還算是做得比較正確的一件事。真的,那個時候,除了劉弗陵以外,其他的人還真的沒辦法確保會對大漢王朝做出什么事情來。其他幾個兒子都已經(jīng)長大了,都有自己的私心,如果說傳位給他們的話,那么大漢王朝的走向還真的難說。
但是劉弗陵還小啊,什么都不懂,三觀也沒形成,讓他當太子繼承皇位,不是最好的選擇嗎?而且還有一個萬能的霍光呢,有他在,其他人也沒轍,所以說漢武帝雖然說稍微有點自私多疑吧,但是對于大漢王朝的走勢還是很清醒的。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西漢是一個非常強盛的王朝。而西漢的強盛,自然離不開眾多君主的努力。比如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等,都是非常有作為的皇帝。其中,就漢武帝劉徹來說,創(chuàng)設(shè)刺史制、察舉制。頒行推恩令,削弱地方藩王。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并設(shè)立太學。并且,衛(wèi)青、霍去病等名將則在漢武帝時期建功立業(yè),重創(chuàng)匈奴,促使西漢王朝的疆域和實力都來到了一個巔峰。當然,到了漢武帝在位后期,自然需要選擇合適的繼承人了。值得注意的是,漢武帝總共有六個兒子,在嫡長子繼承制下,古代皇帝往往會優(yōu)先選擇嫡長子來繼位。那么,問題來了,漢武帝有六個兒子,各個都很優(yōu)秀,為何最后選擇劉弗陵繼位呢?
首先,就劉弗陵來說,是漢武帝的小兒子,也即在他上面,還有五個兄長??赡軇⒏チ暌矝]有想到,自己會有機會繼承西漢皇帝之位。對于他的五個兄長來說,其實各個都比較優(yōu)秀,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五個人在皇位爭奪中相繼出局,從而讓劉弗陵笑到了最后。
長子劉據(jù)
長子劉據(jù),是漢武帝和衛(wèi)皇后所生。作為嫡長子,劉據(jù)繼承皇位,顯然是名正言順的。對于這一天,漢武帝也是認同的,所以在他六歲的時候,就冊立他為太子。在史料中,劉據(jù)是一位性格寬厚溫和的太子,如同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一樣,獲得了朝臣的擁護和支持。但是,因為被小人陷害,長子劉據(jù)被牽連到“巫蠱之禍”中,被迫起兵,最終兵敗自盡。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劉據(jù)起兵不是謀反,而是為了自保。但是,不管怎樣,劉據(jù)自從被牽連到“巫蠱之禍”時,就注定了凄慘的結(jié)局了。
次子劉閎
對于漢武帝的次子劉閎,死在前太子劉據(jù)之前,因此,他并沒有參與到西漢皇位的爭奪中。
三子劉旦
在筆者看來,因為漢武帝前兩個兒子的去世,三子劉旦自然可以順位繼承,成為下一任太子人選。但是,在劉據(jù)去世后,三子劉旦太過著急了,他竟然上書給劉徹,要求到京城護衛(wèi)漢武帝。就這樣,史料中給出“能言善辯,廣有謀略”的三子劉旦,最終敗給了缺乏耐心這一性格。在得知三子劉旦要來到京城的消息后,本來就在氣頭上的漢武帝,可謂勃然不怒,從而削去了他三個縣的封地,這等于告訴天下,三子劉旦在太子之位的爭奪上出局了。
四子劉胥
四子劉胥雖然比較聰明,但是,因為太喜歡玩了,所以不討漢武帝劉徹的喜歡。所以,漢武帝劉徹在選擇新太子的時候,沒有考慮聰慧但又愛玩的四子劉胥。
五子劉髆
對于五子劉髆,也比較優(yōu)秀。雖然不知道五子劉髆是否覬覦太子之位,但是,他的舅舅李廣利是比較著急的。在漢武帝前幾個兒子相繼出局后,李廣利也缺乏足夠的耐心,準備密謀冊立五子劉髆為太子。正所謂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強,在事情敗露后,不僅參與奪嫡之爭的李廣利被迫投降匈奴,對于五子劉髆,自然也被漢武帝劉徹給排除在外了。
最后,劉弗陵的五個哥哥相繼落敗和出局,所以,盡管是漢武帝六個兒子最小的一個,但是,不爭不搶的劉弗陵,最終在漢武帝臨終前被立為太子,繼位為漢昭帝,因為已經(jīng)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選了。漢昭帝即位后,因年幼,遵從武帝遺照,由霍光輔政。燕王劉旦等陰謀叛亂時,劉弗陵和霍光君臣相互信任,從而平定了叛亂,確保了西漢王朝的穩(wěn)定。
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因內(nèi)外措施得當,漢昭帝使得漢武帝后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zhuǎn)。因此,漢昭帝在位期間,西漢王朝的國力開始得到了恢復(fù),為“昭宣中興”揭開了序幕。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漢武帝晚年時期在世的兒子只有三個,第三子劉旦、第四子劉胥以及第六子劉弗陵。劉旦與劉婿早就被漢武帝厭惡,失去了成為太子的機會,所以漢武帝只能立下長相與品性與自己最為相似的劉弗陵為繼承人。
漢武帝一生有6個兒子,其中最有能力且最受到漢武帝重視的便是他的嫡長子劉據(jù),可惜漢武帝晚年聽信小人讒言,猜忌太子劉據(jù),后來劉據(jù)擔心不能自辯清白于是便起兵自保,這讓漢武帝非常惱怒,后來劉據(jù)還在兵敗之后自殺身亡,于是漢武帝便失去了帝國最合適的繼承人。
漢武帝的第二個兒子是劉閎,這個兒子早夭,而他的第三子劉旦也是漢武帝最頭疼的兒子,這個劉旦完全遺傳了漢武帝尚武的基因,但是沒有遺傳到漢武帝的智慧,劉旦在大哥劉據(jù)自殺身亡后便覺得太子之位是自己得了,但是漢武帝遲遲沒有冊立自己為太子,所以劉旦就著急,于是便上書漢武帝要求回到長安,這等于是在告訴漢武帝,他劉旦要太子之位,漢武帝非常生氣,心想我還沒死呢。于是很是惱火劉旦,不僅沒有給劉旦太子之位,從此還被漢武帝踢出帝國的權(quán)力中心。
而漢武帝第四子劉胥與第五子劉髆都比較有能力,但是劉胥殘暴不具備一個明君所有的仁厚,劉髆雖然各個方面都不錯,但是他有一個坑人的舅舅,在太子劉據(jù)自殺身亡后,他舅舅李廣利與宰相勾結(jié)要擁立劉髆為太子,后來被漢武帝知悉后,便殺掉了他的舅舅,他也因此被漢武帝深深顧忌,最后抑郁成疾病逝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3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