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史記·大宛傳》。
司馬遷的史記是最早記載《山海經》一詞,他也是做了一番點評,這表明司馬遷讀過《山海經》,在司馬遷之前,《山海經》的書名應該已經有了,只是卷數(shù)多少、何人編寫都是一個謎團。
《山海經》看似是神話傳說,如今卻有一些神話傳說得到了證實,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當中,從神話傳說到信史時代還有一個長達1500多年的過渡期,這段時期,我們也是稱之為空白期。
歷史“空白期”就是夏商周三代。
可能有人就要問,歷史書上編寫的夏商周三代歷史不是標注的明明白白嗎
其實夏商周三代的年表是上世紀90年代末“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階段性成果,是考古專家根據(jù)春秋時期的歷史文獻、《竹書紀年》、還有出土的一些文物推演出來的。
《夏商周年表》問世后,也是產生了諸多爭論,國際上學者并不支持,多數(shù)的學者認為:夏商周年表只是提出了基本框架,并不等于夏朝歷史,不要讓一般公眾誤以為夏朝的歷史已經被證實了。
《夏商周年表》排出了西周10位君王的在位時間,并明確了商武王以下十二王在位年代,推動夏代始年為公元前2070年。
周代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868年(另外一說791年)東周時期又包含春秋戰(zhàn)國,這段時期文字記載較多,至于西周文獻記載并不是很多,因此就出現(xiàn)了100年的缺失,連建國之年都爭論不斷(目前定公元前1046年,存疑)。
商朝的歷史就更少,商也被史學家定為“半信史”時代,在商朝500多年歷史當中,甲骨文記載混淆不清,甚至出現(xiàn)了一個人物多個年代,一個人活了幾百年的傳說,比如彭祖。
彭祖歷史可以追溯到夏朝,商朝、周朝,《史記·楚世家》載: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
在傳說當中彭祖活了八百年,夏朝時期被封為侯伯、商朝為守藏史,官拜賢大夫,周朝時擔任柱下史。
商朝的歷史最讓考古學家頭疼,歷史文獻不多,加上神話傳說,有些歷史也不好敲定,從商到周也誕生了數(shù)百年的空白期,這期間發(fā)生了什么也沒有歷史文獻記載。
夏朝的歷史就更加難以確定了,連商朝的甲骨文都沒有提及,先商都是由神話傳說構成的,商朝先祖為契,他是五帝帝嚳的兒子。
《詩經·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夏朝的歷史一般認為延續(xù)了471年,共傳14代,推出400多年的歷史是為了無縫銜接先商,夏商之間的歷史即便加上神話傳說,中間也少了近500年的歷史。
更令考古專家頭疼的,夏朝還沒考證出來,夏朝之前還有一個延續(xù)了1500年的虞朝,《韓非子》中說:虞夏兩千歲。
既然夏朝有近500年的歷史,那么這個虞朝就有1500年,《左傳》、《國語》中虞夏商周四代連稱的文句不勝枚舉。
然而夏朝都沒確定,更加不好確定虞朝,既然有一個虞朝,夏朝建國、滅國時間都要重新考證,從虞。夏、商、周四代中間至少也有1500多年空白期。公元841年,中國歷史才有了確切的紀年。
在中國紀年還未開始之前,神話構成了文明體系,在眾多的文明當中,《山海經》一直都是文明的傳承者。
《山海經》是一本怪志古籍,但現(xiàn)代專家更多地認為這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地理著作,古人在崇拜動物時,往往都會夸大其詞,不過仔細看看它們的行為特征,也能發(fā)現(xiàn)《山海經》的異獸是有現(xiàn)實動物作為原型的。
3634429372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不是真的,中國是世界上史料記載最嚴密最詳盡、史料延續(xù)最完備的國家,2000年史料從未中斷,只因有時候因為戰(zhàn)亂或者政治影響 導致史料不全,而后代歷史學家因年代久遠,產生誤記,導致有時候今人拿來全面同系的時候時間銜接不是很清楚。
擴展資料:
中國西周末年各諸侯國已有歷史記載,如晉國之《乘》、鄭國之《志》、楚國之《梼杌》、魯國之《春秋》等,《墨子》里面說墨翟曾見過“百國春秋”。
從先秦開始,就有專門的歷史記錄家族,而后有專門的史官,歷代對于修訂前代史籍也是相當重視。撇開歷史記錄的傾向性和歷史細節(jié)的真實性不談,在傳承方面看,中華文明的歷史是延續(xù)的、清晰的。
夏之前,從考古學來說,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現(xiàn)代人聽到的學到的,都是口口相傳的傳說,或是后代人們對未知神秘事物的想象,因此有夏之前的中國屬于傳說時代,而從夏朝的建立開始,中國進入了半信史時代。
-信史時代
-史書
中國歷史的信史階段從共和執(zhí)政開始,直到今天為之,中國的歷史是沒有空白期的。
所謂的歷史空白期是在歷史上某一個時間段因為戰(zhàn)爭、動亂、疾病瘟疫等因素導致文明脈絡中斷,這一時期的歷史記載模糊或者不清楚,才能稱之為歷史空白期。
中國歷史的信史階段從共和執(zhí)政開始,直到今天為之,中國的歷史是沒有空白期的。這和中國歷朝歷代重視歷史典籍修編整理,重視文化傳承延續(xù)有著很大的關系。
擴展資料
從先秦開始,就有專門的歷史記錄家族,而后有專門的史官,歷代對于修訂前代史籍也是相當重視。撇開歷史記錄的傾向性和歷史細節(jié)的真實性不談,在傳承方面看,中華文明的歷史是延續(xù)的、清晰的。
夏之前,從考古學來說,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現(xiàn)代人聽到的學到的,都是口口相傳的傳說,或是后代人們對未知神秘事物的想象,因此有夏之前的中國屬于傳說時代,而從夏朝的建立開始,中國進入了半信史時代。
據(jù)《中國人史綱》記載,信史時代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記載著當時社會的情況的時代,而與它相反的便是傳說時代。傳說時代與信史時代,從傳說時代到信史時代之間有一個過度的時期,這個過度時期有點長,達到了1500多年。這個時期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空白期。
在這個時代,有一部分歷史史實得到了考古學家的肯定,但也不缺少神話傳說,而往往還有多次一連數(shù)百年的歷史空白,這段時間沒有任何的歷史記載,也沒有傳說,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后代人們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因此這種錯綜復雜的時代,就被稱作半信史時代。
半信史時期是最讓歷史學家頭疼的時期,有些人物會出現(xiàn)在多個年代,還有些人物活了幾百年,傳說的,甲骨文記載的互相混淆多變,讓人無法分辨,有些事件也是無法澄清出頭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4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中國最早的“黑社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