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 “ ”
文|圖片|網(wǎng)絡(luò)
1一個人去看《無問西東》。
發(fā)現(xiàn)整個影院只有我一個人。直到散場。
我沒提前看內(nèi)容簡介和剪輯,也沒看影評,不知道故事情節(jié),我是沖著章子怡、黃曉明去的。
影院里黑下來,本地的商家廣告播完,電影放映了好長一段時間,大概十分多鐘吧,我忍不住拿出電影票,借著銀幕上反射的微弱光線,確認了片名是《無問西東》,我懷疑自己買錯了票或電影院放錯了片子。
直到鏡頭切換,字幕上出現(xiàn)1962,戴著清華大學?;盏狞S曉明(飾演陳鵬)在窗口探頭探腦找章子怡飾演的王敏佳。我才意識到這部影片用敘事蒙太奇的手法,講述的是不同時空不同背景的故事。
張震飾演的張果果的故事發(fā)生在21世紀,陳鵬和王敏佳的故事發(fā)生在60年代,王力宏飾演的沈光耀的故事發(fā)生在40年代抗戰(zhàn)時期,陳楚生飾演的吳嶺瀾為學文科還是理科糾結(jié)是20年代。
其中穿插有泰戈爾訪華在清華演講,西南聯(lián)大基建雨中跑操躲突襲,原子彈爆炸成功,商業(yè)競爭爾虞我詐……王佳敏挨批斗是在原子彈爆炸成功之前,應(yīng)該是WG剛剛開始。
四條敘事主線,鏡頭最少吳嶺瀾的故事卻是影片中的點睛之處。他和同學們圍在那里看成績榜,國文英文名列前茅,物理差到需要補考,梅老師勸他轉(zhuǎn)文科,他覺得學理科方能實業(yè)報國,悶悶不樂,直到聽了泰戈爾的演講。
“因此我竭我的至誠懇求你們不要錯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記你們的天職,千成不要理會那惡俗的力量的引誘……”
吳嶺瀾看到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每個人,梅貽崎、梁啟超、徐志摩、林徽因等人神態(tài)氣質(zhì)自信而篤定,便堅定了從文的信心。
在西南聯(lián)大,空襲警報響起,沈光耀本不打算躲突襲,問吳老師為何不跑,他說的是“學生不跑老師怎么能跑”,他問老師:“您每次躲突襲都帶著它們(飼養(yǎng)的小動物)嗎”,吳嶺瀾說的是“能救一個是一個?!?/p>
2很多人都知道一則小品文,肯定有學生寫過作文。
大海退潮后,沙灘上的淺水洼里,有許多漲潮時留下來的小魚。大海近在咫尺,但小魚被困,用不了多久,淺水洼就舉干涸,小魚就會死掉。
這時候,來了個小男孩,他不停地在水洼旁彎下腰去,捧起水洼里的小魚,并且用力把它們?nèi)踊卮蠛?。這個男人忍不住說:“孩子,這里面有成百上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
“哦 那你為什么還在扔 誰在乎呢 !”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小魚扔進大海?!斑@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吳嶺瀾說“能救一個是一個”的時候,我想起了這個故事,眼眶一熱。
沈光耀駕機一次次把食物投給饑餓孩童,被孩子們稱為“晃晃先生”;
孤兒陳鵬就是當年沈光耀空投食物救活的一個孩子之一,他后來考上了清華大學,參與了兩彈的研發(fā);
張果果陪父母去掃墓堵在路上,他說以后不要清明去掃墓了,被父親罵道:“當年如果不是你李叔叔,我和你媽命早就沒了?!睕]有爸媽,肯定也就沒有他;
陳鵬、李想和女主角王敏佳是同學,陳鵬救了王敏佳,李想在應(yīng)該幫王敏佳時選擇退卻,后來還是因為救人而犧牲了自己的性命;
張果果救了四胞胎一家,幫他們租房還幫四胞胎父母找工作……
除了家國情懷、青春洋溢的歲月,我看到的是““能救一個是一個”。
吳嶺瀾在清華園看到的雪中拉小提琴的一幕,讓我想到《泰坦尼克號》,沉船在即,樂隊仍然在從容不迫的演出。
3影片中的故事跨越百年,時空交錯,三個歷史截面、一個當下場景,看似互不相干,卻又密切相聯(lián)、交相呼應(yīng),無非回答了一個問題——“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
這一哲學般的問題影片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卻讓我們在四代人身上,見證了他們的回答。
《無問東西》片名取自清華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指的是“美好的德行和于人有益的言行是青春飛揚的根基。”
今天才知道,這部影片被“雪藏六年”,本來是為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所拍攝,直到現(xiàn)在才公映。
這是個比《芳華》更有氣質(zhì)的文藝故事,講訴的是四代人的芳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背影,每一代都面臨著不同的困惑和選擇。
吳嶺瀾棄理從文,選擇教書育人,無問西東。
沈光耀棄學從軍,選擇當飛行員,無問西東。
陳鵬和李想學有所成,選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無問西東。
王敏佳死里逃生,選擇活下來去追尋愛情,無問西東。
張果果在惡的海洋,選擇做個好人,無問西東。
沈光耀駕機撞向敵艦,以身殉國后,大林小林去拜見沈母,說:“不是偌大的華北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梅貽琦校長把兒子送去當飛行員,女兒送到前線當了護士……”
整部影片看完,感覺像讀了一篇散文。形散,但“無問西東”的神沒散。
4上一次看王力宏主演的影片,應(yīng)該是《色戒》,他扮演的也是個大學生。
《無問西東》中,最出彩的不是黃曉明扮演的陳鵬,雖然他和章子怡扮演的王敏佳的戲份是愛情。而是王力宏扮演的沈光耀這個富家子弟,家世好、學習好、身體好,“看上去什么都會”。
聽說在西南聯(lián)大讀書的沈光耀報名當兵,他媽媽趕到學校規(guī)勸。米雪扮演的沈母,雍容華貴,溫文爾雅,知曉大義。她怕失去這個唯一的兒子:“你所能得到的名利光榮,祖上早就有了,媽媽只希望你過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平安?!?/p>
沈光耀跪在母親面前,母子用家鄉(xiāng)話交流,那情那景真是讓人心熨帖舒服。我在電影院就聯(lián)想到木心寫過的:
人們已經(jīng)不知道,本世紀二十三十年代,中國南方的富貴之家,幾乎全盤西化過。原因有三,一大都會的殖民地性質(zhì),輻射到小城市而波及鄉(xiāng)鎮(zhèn),二西方教會傳道的同時,帶來了歐洲文明是系統(tǒng)的博洽的,三成年人對域外物質(zhì)文明的追求,便利了少年人對異國情調(diào)的向往。
尚武將門出身的沈光耀,在國家危難之時,終究還是瞞著母親加入飛虎隊,為家族續(xù)寫了一曲將門悲歌。
因為空投食物,經(jīng)常單獨飛行被上司處罰,他說:“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p>
悲憫、同情心,在這部影片中也有很好的體現(xiàn)和表達。王佳敏被批斗被憤怒的人群一擁而上毆打時,我想到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一幕,女主角也差點被打死。舉報王佳敏的師母,以為她被打死以后,選擇了跳井。一個不愛自己的丈夫,一場哀莫大于心死的婚姻,一個被自己害死的女學生……她的死,也令人悲憐和同情。
影片結(jié)尾,張果果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說“我和他們不一樣”。他選擇了正直、善良、健康和安全。
如果你去看這部影片,一定要看到劇終,看百年清華歷史上,那些閃耀著光芒的人物的回放,梅貽崎,聞一多,沈從文,錢鐘書,穆旦,陳寅恪,朱自清……
陳丹青畫 清華人物
左起:趙元任 梁啟超 王國維 陳寅恪 吳宓
專欄作者 、書評人
豆瓣|知乎:
推薦閱讀去相親還穿得隨隨便便,真的別怪姑娘看不上你你隨便穿穿的樣子,真的會影響你的前程賈乃亮:道歉的力量我們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如此相愛相親愛不愛,在不在乎,對你好不好,生場病就知道了李小璐疑似出軌:看看捕快張三是怎么做的一下雪,就覺得應(yīng)該談一場戀愛迷信記有一種安慰是:“你別努力了!”不管怎樣,還是要做個善良的人啊……更多文章請
▼
歡迎分享朋友圈
喜歡請點贊 分享到朋友圈 也是另一種打賞
點個贊再走吧,來都來了
看《無問西東》是一個周五的傍晚,加班以后匆匆忙忙背著電腦趕往商圈,跟早已等的急不可耐的室友碰面,抱著一杯熱騰騰的奶茶,就這樣走進了電影院。
電影開場是張震飾演的張果果在職場沉浮,我身后是茫茫漆黑,定睛看著張果果父親的筆墨,又看著張果果將摻了肥肉的豬肉餡扔進垃圾桶,電影屏幕明明暗暗,像是一個巨大的命運輪盤,把我吸進幾個時代的沉浮,那些如煙往事,一幕幕交錯浮現(xiàn),像是要把人的命盤心緒攪碎又重塑,一片一片重新打磨成一個緊實而從容的心臟。
一
那是1923年的一個隆冬臘月,白雪皚皚中彌漫著烤紅薯的香味,燈光把成績單照耀得鮮亮,也把迷惘照得反光,那是刺骨的寒意。
清華大學銀裝素裹,紅磚綠瓦失了顏色,似是因為這逼仄的寒冷,不想透露出半點兒鮮艷,那是離群索居的意思。一群熱鬧的人在文科和實科間切換,在中文和英文中游走,他們是彼時的人中龍鳳,吳嶺瀾就是他們中的一個,不過于他而言,熱鬧,是別人的。他有的,是滿床的書,是被實科考試折磨的頭腦,是大片大片如雪一樣的悄然無聲。
他說,最好的學生都讀實科,所以自己不愿意轉(zhuǎn)成文科。
——像是如今被報以期待的我們,從來都是按照世俗的期待走下去,從來不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努力,用功,用忙碌的麻木掩蓋迷茫的空虛,忙碌的白雪一片一片鵝毛般地下著。
最聰明的人不需要思考未來在哪里,最愚蠢的人不會想要思考未來在哪里。思索未來的人在聰慧與愚蠢之間被時間的魚線懸掛著,那是被世俗冠以“矯情”頭銜的黥面,讓正思索著它的人感到自己的可恥。
那是虛度光陰的愧怍,那是對于迷途的掙扎,那是對瓶頸的掙扎,一頭一臉的陽光灑下來,滿床的書本凌亂著,心里的小獸撲騰騰想要掙開枷鎖,但是卻不知道這枷鎖究竟是什么。
一頭一臉的陽光從窗欞上灑下來,透過摞的高高的書本子,梅貽琦緩緩地解說著“真實”的含義: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
所有的夢境瞬間同時沙沙作響,心靈的呼聲在吵鬧的背景下漸漸清晰,那堅定著一個人走向生命終點的真心和真性,猶如藤蔓駐扎,慢慢開始生長出屬于自己的力量。
不為世俗所看重的東西而否定自己的真心,成為冬雪里唯一的紅色,而那抹鮮艷的紅,使人的眼睛里慢慢有了星光。
后來月明星稀,炮火隆隆,吳嶺瀾在一個不知是否即將身死的午后,還從容地救起鴿子,吟誦著泰戈爾的詩句,我想,那就是真心的力量吧。人生在世,不怕這力量曾讓人倍感掙扎,怕的是,它在還沒有破土而出的時候,就已經(jīng)被消磨了。
在心底的力量還沒有破土而出的時候,那些孤寂與折磨是骨頭拔節(jié)生長的聲音,而這顆真心被真實灌溉喂養(yǎng)以后,緩緩長出最堅定的力量,讓人百折不回,佇立成欺霜傲雪的不倒青松。
二
關(guān)于未來要過什么樣的生活,青春應(yīng)當怎樣度過,我們都曾滿懷期待;我們曾以為看過足夠多的書,知道足夠多的知識,走過足夠多的路,就能夠過好這一生。
可惜不是。
所有的經(jīng)歷都是別人的,所有的故事都被拓上別人的痕跡,那些讓我們真正有感而發(fā)的東西,那些駐足在內(nèi)心深處的傷痛與喜悅,越是深刻,就越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沈光耀像是一顆星星,從優(yōu)渥的家境里走來,卻不帶半點養(yǎng)尊處優(yōu)帶來的少爺脾氣,他從心底感受著這個世界的點點滴滴,帶著最和煦的善意,如同四月的暖風吹過山崗。
世界上怎么會有這樣好的人呢?
這樣的人,好的讓人敬佩,讓人喜歡,讓人自慚形穢。
他一筆一劃,記錄透過松針的陽光;他一板一眼,走過細長的板凳;他將最優(yōu)秀的成績拿給母親;他親手捉蛇只為取蛇膽給父親治療眼疾。
他跪著,背誦祖宗家法的時候,是真心不想讓母親難過;他飛著,將食物拋灑給孩子們的時候,是真心不想讓孩子們餓著。
他記著的,是吳嶺瀾在一個悶熱的午后,救起一籠鴿子,說:“能救一個是一個吧。”
于是,在高空,他一次次冒著生命危險,給饑荒的孩子們投遞自己省下來的食物,嗯,能救一個是一個吧。
他寫道:今餓殍遍地,怎敢言累?
他回答: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的心里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他愧疚:媽媽,對不起。
那是高空中孩子們的歌聲編織成的天堂之路,紅雨遍地,他松開手柄的剎那,追求的是內(nèi)心的真實。
優(yōu)雅的母親給即將遠行的人端來冰糖蓮子水,那深入骨髓的教養(yǎng)和善良化成晶瑩的眼淚掛在她的臉上,她曾盼望著自己的孩子能夠享受人生的樂趣,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安然的度過這一生。
不是功名利祿的誘惑,而是心底的良知讓無數(shù)個兒子捐軀赴國難,那以肉身為燈芯的歸家者,點亮了一盞又一盞長明燈。
三
在曾經(jīng)的血雨與歌聲中,孩子漸漸長大成人,那里成為一個滿地歌聲的地方,據(jù)說曾經(jīng)“晃晃”投下食物留下的善良,讓這里長成一個淳樸的地方。
那是時局動蕩的幾年,人的眼睛里不是血的紅就是漆的黑,謊言讓人懼怕,不安讓人癲狂,剛擺脫戰(zhàn)亂的人們漸漸開始忘記最初的真實和善良,開始學會用自己的利益去傷害別人。
許伯常如是,他喪失了原有的真心,用冷暴力傷害著一個深愛他的女人,以禁錮彼此的道德枷鎖,將自己和曾經(jīng)的愛人都投身在沒有盡頭的黑暗婚姻;
劉淑芬如是,她為了自己自私的愛情與心底的失衡,捆綁著不再愛她的男人,傷害著無辜的學生,寂滅的燈火像是一口枯井,她睜著眼睛,總望不到天亮;
李想如是,他為了自己想要的功名利祿,放棄了曾經(jīng)同一個戰(zhàn)壕的戰(zhàn)友,真相在喉舌之間被吞咽,隔著一道圍墻,他用別人的掌聲殺死了真實的自己,而后的十年光陰,只剩下有待救贖的鬼魂慢慢消亡;
王敏佳如是,她曾虛榮,她曾撒謊,即便懷揣著一顆真心,也被十年的謊言啃食成草芥,一抔黃土,那是她被謊言葬送的青春······
所有人都在無常的世界里被牽動著,所有喪失的真心都以最狠毒殘暴的方式將那些黑暗反噬回來。
陳鵬說,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他是被撿回來的命,他最知道,什么是真實。
真實是所愛的人的微笑,為了這微笑,他可以放棄自己的前途;真實是承諾后的篤行,即便前路是坎坷,身后是溫柔,也必須踏上征途;真實是相信,不被世俗的言行迷了雙眼,堅定地給予所愛的人相信的力量,將沉入黑暗的人用愛托上人間;真實是原諒,面對被愧疚折磨的人,他說,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蘑菇云在沙漠上方開出燦爛的繁花,東方菩提樹上的夜鶯唱響他兒時熟悉的歌謠。
四
樓棟林立,車馬喧囂,如今的光影世界,沒有了生死存亡的混亂,多的是蠅營狗茍的紛擾。
如今啊如今,光是變幻莫測的人心,就讓人壓得喘不過氣來。
房價像是五指山,讓人翻身不得;職場像是火焰山,需得步步為營;善良可能是盤絲洞,你不知何時被纏繞,就已經(jīng)掙脫不出,你想要遵從內(nèi)心自在地活著,質(zhì)疑的眼神如蛆附骨,逼得你,懷疑自己的人生。
每一個父母都說,孩子,你只要健康和開心就好了。
可是這世上為人,活著,就已然很難了。
不再是人人都可以建功立業(yè)的年代,生而為人,宛如螻蟻,世俗是這樣的強大,用一切我們看到的和聽到的東西消磨著健康和開心,我們生出的打敗它們的念頭,一次又一次被打壓折斷,我們意識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竟然這樣困難。
張果果在意識到別人的善意,抵抗世俗的惡意以后,說,如果有機會提前了解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么才能被愛?
五
或許現(xiàn)在已經(jīng)足夠多元,不論怎樣我們都能夠走完這樣漫長的一生,不過我們啊,還是沒有辦法對這個世俗堅定說我只遵循自己的內(nèi)心,畢竟,我們太想要被這個世俗所肯定了。
被陌生人的蝴蝶效應(yīng)堆積起來的我們的一生啊,在注視中向這個世界開始第一聲的啼哭,在別人的影響里不斷地選擇自己的分岔路口。那些由時代和歲月想要讓我們珍視的自己,被漫天的塵世碾作塵泥。
我們看著自己的人生路口邊一個又一個的風雪路人,無法想象他的軌跡又被誰左右,那些青春注定要被荒廢的日子,不能隨心所欲的年紀,是能盡可能地在“世俗”和“我心”的夾縫中生存。
那些內(nèi)心期盼我們獲取的平和,在求生求勝的路上,兵不血刃的讓我們傷痕累累。
可惜青春啊,只有這些短暫的日子和漫長的掙扎,那強大的世俗在一個又一個的時代以不同的面目出現(xiàn)著,讓一批又一批的旅人被搓扁揉圓。
或許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盡快地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真實的意義,大概在于,即便不能讓生活以自己想象的方式繼續(xù),也可以對著衣襟晚照的殘陽做個好夢吧。
有太多太多的話要講了。
不說本片的價值觀問題。
片子一開始張果果說:“如果提前了解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剛開始講述了張果果在醫(yī)院要幫助因為生孩子而不夠手術(shù)費一對夫婦,臨走時留了秘書的電話給他們,給后面的情節(jié)鋪了墊?;氐郊?,看到自己的母親在弄餃子餡,問她怎么了?因為為了想給自己的兒子吃一頓餃子,買了最貴的肉給去了三四年的店絞成餡,誰知道店家放了很多肥肉。張果果也許看到自己的母親一點一點把肥肉挑出來,怕麻煩,于是叫出去吃。自己的母親對自己說:“現(xiàn)在的人真壞,你自己在外面工作要小心啊”,這句話確實反映社會的現(xiàn)實,從生活到工作。后面則講述被上司陷害,因為故意提了一個奶粉公司不滿意的案子,讓CELL公司中標,Robert說如果億家奶粉這個客戶掉了,必須有人買單,可知道后面的劇情肯定是自己不能留在本公司,結(jié)果也是如此。后來去了CELL公司,擔任更高的職位,自己的秘書Susan認為自己的行為一直暗含陰謀。
后面又講述了其他三個故事,就是本片講了四個故事,這四個故事相互獨立,看起來毫無聯(lián)系,實際上是玄乎承接的,劃分了中國20世紀到21世紀初四個時代的背景,最后故事反映了電影的主題,下面按順序講起這四段故事:
第一段故事:1923年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中國現(xiàn)代化探索的重要時期,那時候,“實業(yè)興邦”是很多青年人的理想,清華學生吳嶺瀾相信:最優(yōu)秀的人都讀實科??上ё约旱奈锢沓煽兎浅T愀?,而自己的英文和中文經(jīng)常滿分。梅老師問他,你學習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不管將來做什么,在這個年紀,讀書學習都是對的。梅老師對他說,你忽略一件事,就是真實,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而喪失了真實。什么是真實,真實就是你看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在面對人生的分岔路口,十分困惑。直至聽了泰戈爾的演講,最后走出迷失,解開困惑,選擇了自己更加擅長的文科,不要忘記自己的真心和真性。
第二段故事:1937年
1937年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端,那時候時局動蕩,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安靜的課桌來供學生讀書,于是為了保護中華民族教育免遭毀害,北大、清華、南開在昆明組成了西南聯(lián)合大學,出身名門望族的沈光耀就是讀在這里,他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文武雙全,前途一片光明,而教自己的老師就是第一段故事的吳嶺瀾。當自己想要當兵而寫信給父母時,自己的母親立馬跑到自己的學校對自己諄諄教誨,自己的母親只是希望自己享受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和自己喜歡的女孩生活育兒,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一生中的所追求的功名利祿,只是人生中幻光。自己也不想母親難過,是的,每一個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后面日軍肆意轟炸自己的祖國,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他陷入了忠國和孝義的矛盾。最終他決定聽從內(nèi)心的聲音,投筆從戎加入空軍,最終戰(zhàn)死在沙場,為祖國獻出自己的生命,在每天訓練中,還記信給家里人,讓自己的父母安心。他無數(shù)次開著戰(zhàn)機,固定用一個姿勢飛同一條線路,為孤兒、難民投下食物,給他們帶來了生存的希望。剛開始自己的舉動不被伙伴理解,后面大家自發(fā)的跟他一起投放食物,在天空下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在最后戰(zhàn)死的那一刻,那句“媽媽,對不起”,淚花從眼角而出。對母親的小愛跟戰(zhàn)友們的大愛是無法衡量的,通過投下食物為民族帶來希望,是沉甸甸的,意義非凡。
第三段故事:1962年
王敏佳,陳鵬難過,李想是一起從小玩到大的朋友,陳鵬在清華攻讀物理,王敏佳和李想在同一家醫(yī)院工作。某天三人去看望老師發(fā)現(xiàn)老師被揍,王敏佳和李想便偷偷地給師母寫了一封警告信,正因為這封信,徹底改變了這三個人的命運和關(guān)系。當師母根據(jù)信得字跡找到自己丈夫?qū)?yīng)的學生時,便拿著信去找醫(yī)院,說王敏佳勾引她老公,于是上面派人調(diào)查王敏佳,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王敏佳有親戚在臺灣,謊稱自己的偉大的領(lǐng)袖合影,在那時政治形勢動蕩。就這樣,王敏佳開始受到猛烈的批斗,在眾人的暴力毆打,自己臉部被整容,生命垂危。李想為了獲得支援邊疆的名額,選擇袖手旁觀和自己劃清界限,陳鵬卻挺身而出,在那時認清了到底是誰愛自己。當王敏佳被打的氣息奄奄,那個罪魁禍首看了都覺得恐慌,愧疚,失魂落魄的劉淑芬無法面對自己犯下的過錯,跳井自殺,其實她也是可憐之人,自己供養(yǎng)自己愛的人上學,把飯省給他吃,可是自己得不到關(guān)愛,所以一直只能通過廝打來發(fā)泄心中的痛苦。在自己批斗和自己心愛之人給許多人作報告時,形成了強烈對比,她看到李想如愿以償,自己笑了,而自己的笑激發(fā)了大家的憤怒,導致后面自己被打得氣息奄奄和毀容。這段故事也告示了一個道理,如果愛使兩個人痛苦,不如放手,各奔東西,放手也是愛,給大家自由。
第四段故事:現(xiàn)代
張果果因為好心而幫助了一個生下四胞胎的家庭,對方讓他給孩子取名,并后面要堅持見自己。在拼搏于爾虞我詐的職場中,自己不確定自己是否像其他人一樣通過陰謀來往上爬,Robert在跟自己講了自己的一個經(jīng)歷,本來以為救一個孩子,沒想到認了一門親戚,這種看起來好像是善意的勸告,讓自己猶豫不決,兩個星期不見所幫助的一家人,直到自己的的父親在李想叔叔墓前說希望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開心的事”,他最終拒絕以犧牲良心為代價換取高薪高職,而且張開懷抱迎接貧困家庭,原來他們只是感謝自己。
這四個故事都啟示我們遵從內(nèi)心的渴望,不顧時代的浪潮、他人的言語、世俗評價,做出自己不后悔的選擇。四代人,用不同的時代語言和行為詮釋“真實”,而“不問世俗,無問西東”的精神始終貫穿其中。
影中經(jīng)典語句:
張果果最后的獨白,試圖用當代語言,總結(jié)這整部影片的核心內(nèi)涵,他說道,“看到和聽到的,經(jīng)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墒侨绻袡C會提前了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么,才能被愛。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贊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愿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愿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影片細節(jié)點很多很多,如教授讓大家靜坐聽雨,沈光耀打開窗看外面的生機勃勃的世界;孤兒向天空看著掉下來食物的表情;沈家大堂的匾額:三代五將;原子彈成功爆炸后,陳鵬回鄉(xiāng)摘下帽子看到脫發(fā)很嚴重,正是核輻射的原因等等。
問問自己,你是否聽從了自己心里最真實的聲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6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當我談失眠時,我在談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