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網(wǎng)絡(luò)
1
古人云:“文人相輕,武人相重;文無第一,武無第二?!?/p>
意思是,武功雖有門派之爭,但到底“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知道了。誰武功天下第一,出來打一打、比一比、過一過招就知道了,比完之后,愿賭服輸,贏的作揖表示“承讓”,輸?shù)囊惨话荼硎尽芭宸?,常常是英雄相惜,回去繼續(xù)冬練三九夏練酷暑,來年再比的也有。
當然,這大都是武俠小說里看來的、想象來的,畢竟我們見到的武功蓋世的真實的人,少之又少。
文人之間的口舌之爭自古就很多。由于各有己見,又沒有評判的標準,爭論起來真是難分伯仲,就像“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他們往往各執(zhí)一詞,誰都不服誰,文人一般又都能說會寫,發(fā)言論、寫文章,常常就罵了起來,這個罵那個是“狗”,那個罵回去就說對方是“喪家的”……文人之間,這樣的公案,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
30年代,比郭沫若小10歲的沈從文評說郭沫若的文風“寫不了小說”。郭沫若被任用后,終于有機會報復(fù),說沈從文“是個專寫頹廢色情的桃紅色作家”,還將他定性為“存心不良,意在蠱惑讀者,軟化人們斗爭情緒”的反動文人,并說他“有意識地作為反動派而活著……”
面對郭沫若的咄咄氣勢,沈從文避無可避,驚懼之下又無力反抗,他在一張條幅上寫下“封筆試紙”四個章草字,就此告別文壇。1949年,在郭沫若授意下,北京大學(xué)校園內(nèi)還打出了“打倒沈從文”的標語……成驚弓之鳥的沈從文曾兩度自殺未遂。
作為后來人,讀到這樣的歷史,真是唏噓難平。這不是“相輕”,已經(jīng)是“害人”了。
實踐和時間都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歷久之后,沈從文據(jù)說曾兩度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提名,如果他不是在1988年去世的話。至今,他的書也一版再版,郭沫若的文章,還有多少人會讀呢
2
之所以想到“文人相輕”的話題,是因為最近發(fā)生的“老詩人食指炮轟余秀華”之事。
我前兩天還說自己以后“多記印象,少發(fā)主見”,實在是忍不住呢。
因為剛剛讀完了余秀華的《搖搖晃晃的人間》。
除了木心的幾本詩集,我真的已經(jīng)很久沒讀過詩歌了。雖然我年輕時也寫過幾首詩,還自費跟別人出過一本詩集,但后來都沒好意思拿出來跟別人顯擺過。所以我特別佩服至今還在堅持寫詩的人,特別是余秀華。
食指是一位老詩人。出生于1948年,原名郭路生。他母親在行軍路上生的他,所以叫“路生”,為何取筆名“食指”,后面再說。
他最有名的兩首詩是《相信未來》和《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均寫于1968年。至今已經(jīng)50年了,那首《相信未來》,我在這兩年參加的詩歌朗誦會上,仍然能聽到人在朗讀??梢娪泻艽蟮挠绊懥?。
在最近的一次活動中,食指很嚴厲地批評余秀華。那段視頻中,他講了這段話:
“看過余秀華的一個視頻,她理想的下午就是喝喝咖啡、看看書、聊聊天、打打炮,一個詩人,對人類的命運、對祖國的未來考慮都不考慮,想都不想;從農(nóng)村出來的詩人,把農(nóng)民生活的痛苦,以及對小康生活的向往,提都不提,統(tǒng)統(tǒng)忘得一干二凈,這不可怕嗎 評論界把她捧紅是什么意思 評論界的嚴肅呢 我很擔心。今天嚴肅地談這個問題,是強調(diào)對歷史負責。不對歷史負責,就會被歷史嘲弄,成為歷史的笑話。”
我看視頻,直覺得他講得咄咄逼人,上綱上線。一個老詩人怎么可以如此在公開場批評另一個年輕詩人呢
繆斯,女神??!請閉眼。
3
余秀華的理想的下午,也許上了不臺面。特別是“打打炮”這樣的事,想想就行了,公眾面前說出來,也許不太好,也難怪被食指拿來說事。
但,這恰恰就是余秀華的真實呢
剛看了《無問西東》。領(lǐng)導(dǎo)告訴陳鵬他被安排到“第九研究所”工作了,陳鵬推說自己“有需要照顧的人”,在那個年代,人家領(lǐng)導(dǎo)都還能為他開脫“不要對陳鵬這個同學(xué)有看法,他只不過說了自己真實的想法?!庇捌詈笞咦帜粫r,又重放了一遍這個對話……
余秀華說的不過也是自己真實的想法,卻被指責到不考慮“人類的命運、祖國的未來”……我覺得從農(nóng)村出來的詩人余秀華靠寫詩而成名,還把婚離了,正在努力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
在“老詩人”食指的臉上,我看到了一種遺風。從半個世紀前刮來的風,就差把余秀華架到椅子上掛個“破鞋”或者什么別的牌子批斗了。想想都可怕。
這位老詩人不是隨口發(fā)言,而是拿著稿子念的,是很嚴厲的批評,是指責,或者說是批判。不僅批評了余秀華,還批評了評論界,并且上升到了歷史的層面。
又想,幸好現(xiàn)在是21世紀了。
幸好余秀華自己有微博可以發(fā)聲。
幸好余秀華在搖搖晃晃的人間也經(jīng)歷過苦難。
面對這樣的公開的批評,我覺得她的任何反擊都不為過。
我猜大概食指沒有讀過余秀華的詩吧,或者只知道她寫過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甚至只知道這首詩的標題……不然怎會不知道余秀華詩里寫過的痛苦,她的確是一個農(nóng)民呀,她的痛苦沒有代表性嗎
《搖搖晃晃的人間》第一首就寫道:
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給你一本關(guān)于植物,關(guān)于莊稼的/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qū)別
她寫父親舉不起一包麥子——
其實我知道,父親到九十歲也不會有白發(fā)/他有殘疾的女兒,要高考的孫子/他有白頭發(fā)/也不敢生出來啊
……
其實,余秀華就是用詩,“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春天”。
3
食指的批評,嚴重說來也可以稱為批判、抨擊。出生于40年代,成長于5060年代的他,應(yīng)該是太熟悉那樣的場景和氛圍了,所以才應(yīng)用自如的吧。
“食指”這一筆名的來歷,一說因為她母親姓石(音同食),筆名有“石之子”之意;二說在中國,作為詩人,無論是寫作還是生活都存在無形的壓力。但別人在背后的指指點點絕損傷不了一個人格健全的詩人。三是食指先生少時尊師,“師”與“食”諧音。
這就奇怪了,在公眾面前、公開指指點點另一個詩人,是人格健全的表現(xiàn)嗎
看看食指的資料介紹,得知他曾因精神分裂住過20年福利院……
難怪在余秀華詩集的編后記里,她的編輯寫道:
人間有各種病癥,所以人類才發(fā)明了詩。
專欄作者 、書評人
豆瓣|知乎:
推薦閱讀當“冰花男孩”成為網(wǎng)紅時,我想起“大眼睛女孩”當我談失眠時,我在談些什么無問西東:能救一個是一個去相親還穿得隨隨便便,真的別怪姑娘看不上你你隨便穿穿的樣子,真的會影響你的前程賈乃亮:道歉的力量我們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如此相愛相親愛不愛,在不在乎,對你好不好,生場病就知道了李小璐疑似出軌:看看捕快張三是怎么做的迷信記有一種安慰是:“你別努力了!”……更多文章請
▼
歡迎分享朋友圈
喜歡請點贊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贊賞
點個贊再走吧,來都來了
像詩人有什么不好,男人有很多類型,未必一定要是那種黑皮膚的肌肉猛男啊。斯文的文學(xué)青年也是很有魅力的,多愁善感的男生有女人的敏感和細膩,也是很受女生喜歡的,試想一下,如果人家女生不好意思開口都會采用暗示,如果遇到的是個跟木頭一樣感情和粗神經(jīng)的男人,那不是氣死人了,暗示了半天一點反映都沒……
男生的溫柔和細膩相比較女人而言更為可貴哦,所以沒畢要可以改變自己。
古代詩人,現(xiàn)在來說的話,算的上是作家嗎?古代的詩人,相當于現(xiàn)代的:浪漫主義作家,也是詞人。
古代的詩人,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學(xué)功底。當然也不排除有一顆(天生的)聰明的頭腦,有著對事物認知和理解的細膩層次,并能在內(nèi)心過濾、篩選。并能巧妙的運用美麗的詞句、文字,系統(tǒng)的表答出來,以抒發(fā)情緒、感觸。
詩人能用最少的(華麗)文字,能深層次的將事物、內(nèi)心、激情及對其它事情表答(表現(xiàn))出來,也非常人所能為。如果詩人去寫作,文章的表答會很細膩。但不排除由于過于細膩的表答,變成繁雜、羅嗦。這也許是(或各別)詩人作者的屬性問題,說是毛病也不為過。
古代的詩,相當于現(xiàn)代的歌詞。因為詩、譜上曲是可以唱的,這就是:詩為什么講究發(fā)聲要用平、仄,要高低、純挫,是因為唱出來要有:高低純挫。所以說:古代的詩人,也是詞作者。
對于古代詩人的地位,有點不好說,那要因人而易。上至天子,下至黎民,都可作詩。只是文化不同,底蘊不同,個人才智的問題。所以,會出現(xiàn)精品,次品,俗品,其中不排除人品、人格、受追捧成度。比如乾隆,貴為天子。地位沒得說,詩寫了數(shù)萬首,受追捧的少。柳永,整日花亍柳巷,確備受青樓女子所愛。所以說,古代詩人不受地位所限,只是層次有別。有的詩人地位低下,乃致貧困潦倒,可詩確流芳千古。有的貴為天子、士大夫者流,詩也平庸者有。也就是說:地位與詩品不可等同。
清朝人徐崢說過:詩乃人之行略,人高則詩亦高,人俗則詩亦俗。見其詩如見其人,一字不可掩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6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青春已不能再作安排
下一篇: 《無問西東》里的三個女人,珍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