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網(wǎng)絡(luò)
1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我很小的時候看過的一部香港電影。已經(jīng)忘了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只記得是很悲情的戲份,為生活所迫,父母決定帶領(lǐng)全家自殺,后來父親幡然悔悟,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我是那時候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的,也常聽人在談?wù)摷彝ピ掝}的時候講起。即便那時不明了“父母心”到底怎樣“可憐”,也抱持了一份小心,覺得做父母是很辛苦的,做孩子的應(yīng)該懂事一點,聽話一點,不要惹他們生氣,不然你可能就是個不知“可憐天下父母心”的不肖子孫。
《牧馬人》也是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朱時茂和叢姍飾演男女主角。這部影片的內(nèi)容也不太記得了,卻記得影片中叢姍對兒子說:“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p>
我覺得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很多時候跟影視作品也不無關(guān)系?!翱蓱z天下父母心”、“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這兩句俗語,在視“父母皆禍害”者看來,也許根本不能認同,覺得那是老話,是糟粕,是道德綁架,是對子女施加的壓力,是傷害……或是別的什么,但它的確對我影響很大。
也許不止影響過我一個人,而是一代人。當(dāng)然,我只能代表自己,無法代表哪一代人。
后來才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語出慈禧。
慈禧母親七十大壽,她沒能去參加,就讓侍臣送了很多的壽禮,同時親筆寫了一幅書法,裱好后送去了,這副書法一直保存了幾代人,據(jù)說最后毀于文革。那是慈禧寫給母親的一首詩: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雖然慈禧在歷史上聲名不佳,背負了大清朝滅亡的罪名,但這幾句詩的道理總是對的呀。如果她的書法保留到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很珍貴的歷史文物了。
2
近日,一封“決裂信”引發(fā)了廣泛的討論,北大留美碩士王猛(化名)拉黑父母6年,連續(xù)12年沒回家過過春節(jié),最近他通過媒體發(fā)“萬字長文”控訴父母的“控制與傷害”。
王猛是四川某市高考理科狀元,北大生物系畢業(yè),目前在美國讀研究生。
他對記者稱,“自己在少年時代受到的來自父母的傷害一直難以愈合,長期壓抑之下出現(xiàn)了嚴(yán)重心理問題?!币呀?jīng)34歲的王猛苦于找不到自我療愈之路,計劃讀心理學(xué)系博士以“自救”。
王猛在長信中,敘述了從小到大所受傷害的細枝末節(jié),比如:
覺得媽媽沒有完全接納自己,兩三歲時把他打扮成女孩,有裙裝照為證;
學(xué)校集體活動要求穿短褲,父母逼他穿長褲,在穿衣方面從小到大沒有自主權(quán);
漠視他在學(xué)校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甚至打擊諷刺;
上奧數(shù)班文件夾被同學(xué)劃壞,母親卻說:“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了吧!”
因不會剝雞蛋殼被親朋好友笑話多年,父母無視兒子的尊嚴(yán),幫助奚落;
考上北大,母親到處宣揚孩子的優(yōu)秀,令自己反感;
經(jīng)常被指責(zé)被教育,讓他”學(xué)會與有問題的人交往”……等等。
細數(shù)父母的“控制和傷害”,簡直“罄竹難書”!忍無可忍之下,王猛于2012年發(fā)出一封“決裂信”,拉黑了與父母所有的聯(lián)系方式。
談到拉黑父母一事,他說:“這期間有太多的機會,但凡有一次他們抓住了,就不至于此。”
大概是因為年齡的原因,我已上有老下有小,所以能夠站在父母的視角和立場看問題。如果在我十幾歲或二十幾歲、或者是王猛34歲的年齡,或許會覺得他很有道理,會支持他跟家庭決裂,這樣的“原生家庭”就是苦海,是會傷人的,早就應(yīng)該出走、逃離,永遠劃清界線。
但是,我經(jīng)深深知道很多問題的根源,是已經(jīng)成年的孩子,仍然不能接受自己的父母!無法接受父母,就談不上“成長”、“成熟”。
王猛把所有問題歸罪到父母身上。他需要的,也許是回到嬰兒時期,父母用他能接受的方面愛他,滿足他,撫慰他。但時間的流水已經(jīng)把他帶到了第34個年頭,沒有人能回得去。
已經(jīng)是34歲的成年人了,讀了那么多年書,但王猛的處世能力、溝通能力、情商真的是很低,心理也有了很嚴(yán)重的問題,讀他的“萬言書”只覺得這孩子“病得不輕”。當(dāng)然,這也可以看作是他父母對他“傷害和控制”的結(jié)果,是父母“教育失敗”的結(jié)果。
“這期間有太多的機會,但凡有一次他們抓住了,就不至于此?!毙睦碚5暮⒆幽軌?qū)Ω改刚f出這種話嗎 一個早已過了“而立之年”的兒子,甚至都應(yīng)該是成為父親的人了,卻還在等待著父母的認錯 一次次地給著父母認錯的機會 !
這句話背后的聲音是什么 我之所以這樣,我之所以不回家,斷絕關(guān)系,是你們逼的,是你們的錯!我給過你們機會了,你們不珍惜,失去我這唯一的兒子,是你們活該……背后的聲音還有什么 是愛的需求,是“來愛我吧”的呼聲,是對愛的索取。
一方面,他想回歸家庭與父母和解,另一方面又不想承擔(dān)自己的責(zé)任。在拉黑父母的6年里,在不回家過春節(jié)的12年里,作為一個獨生子,他有沒有想過“可憐天下父母心”呢 還有他從小到大生活讀書留學(xué)的費用是不是由父母支出 只說父母傷害了自己,有沒有想過父母也“很受傷”
寫“萬言信”在媒體“控訴”父母的行為,把家事公之于眾,是不是會對父母家人造成更大的傷害
情感正常的人,大概都會彼此想一想吧。不過這也許是件好事,是這個家庭父子、母子關(guān)系破冰的開始。
看到有記者采訪王猛的父親,他表示“兒子選擇決裂,只能接受”,并且“乞求蒼天還我兒子一個健康的心靈”,同時反思了在教育兒子的問題上,“過于樂觀和自信”。在兒子拉黑他們的幾年,他們只能通過側(cè)面千方百計打聽兒子的消息,而且很擔(dān)心兒子跟其他人的相處問題……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據(jù)說王猛的父母從來沒有打罵過他,總是跟他“講道理”。相比生活中很強勢的父母,明明自己有過錯,還唬著臉對孩子擺威嚴(yán):“老子無過天無過!”王猛的父母真的已經(jīng)是很善于自我批評和檢討了。
“溝通的意義取決于對方的回應(yīng)”,兒子對父母的感覺是“被控制”,是因為所講的道理統(tǒng)統(tǒng)沒有效用。
唯一的兒子與家庭決裂,父母的確應(yīng)該作出反思:在以往的教育過程中,在孩子成長的歷程里,自己做過、沒做什么,使孩子與你們之間有那么大的隔膜 讓他感覺到“受傷害” 學(xué)業(yè)如此優(yōu)秀的兒子,還缺少什么人生一課
3
我當(dāng)然知道有很多父母做父母并不合格。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一想到為人父母竟然不用經(jīng)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p>
是啊,人類繁衍生息至今,哪有一所學(xué)校培訓(xùn)人如何成為父母 大多數(shù)情況下,還不是稀里糊涂、手忙腳亂地當(dāng)了人家的爹媽 通過各種的實踐,包括前輩的言傳身教,書本上的知識,逐漸積累起來如何做人家的父母的經(jīng)驗。
韓劇《請相信1988》中,有個情節(jié)特別令人感動、耐人尋味。德善因為是家里的老二,常常被爸媽忽視,連過生日都要跟姐姐一起,一個蛋糕插兩次蠟燭,這個細節(jié)終于觸怒了德善,她的好處是,能哭著對父母說出自己的感受。爸爸聽到她的心聲,晚上單獨給女兒買了蛋糕,并且跟德善道歉:
“爸爸媽媽對不住你,是因為不知道,對老大,要好好教導(dǎo),對老二要好好關(guān)心,對老小,要教他好好做人。
爸爸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dāng)爸爸,所以,女兒呀,稍微體諒一下。
我看了真是很感動。這是正常的家庭的情感,父女間誠摯的交流。
中國的家庭是不太講“感覺”的,親子關(guān)系、親密關(guān)系中,常常會生悶氣,會冷戰(zhàn),就是不談“我的感覺”。如果王猛能夠從小把情緒表達宣泄出來,父母能夠看到孩子的情緒中所代表的心理需求,就不至于發(fā)生割裂——拉黑父母6年,12年不回家過年。
獨生子女的家庭,父母沒有辦法像過去養(yǎng)孩子的說法那樣“第一個孩子照書養(yǎng),第二個孩子當(dāng)豬養(yǎng),第三個孩子自己長。”難免會把所有的愛的方法都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沒有試錯的機會,大概愛力也會過猛……但這好像也不全是他們的錯。
父母打死孩子的個案當(dāng)然也有很多,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愛孩子幾乎是所有動物的本能。所謂“虎毒不食子”啊。王猛的父母難道不愛他嗎 只是那種愛可能令他感到了窒息,愛到了想讓他逃離,愛到了讓他無法承受。
愛會傷人,就像家會傷人一樣。
王猛的問題可能是他把所有對父母的不滿都積聚在了心里,從來沒有表達過自己的感覺和感受,把想說的話留在34歲的萬字長信里,是一次性的爆發(fā)。他可能忘了自己已經(jīng)長大,能夠?qū)ψ约喝松男腋X撠?zé),卻仍然選擇停留在對父母的怨恨里,不肯放下不好的記憶,不肯放過父母。
4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的家庭,也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上天安排什么樣的父母,大概自有天意,遇到什么樣的父母,都是你此生的緣份,是你需要修煉的部分。
接受父母是很重要的一課。
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父母能把自己帶到這個世界上,體會這酸甜苦辣的人生,這件事本身就已經(jīng)值得感恩和感謝了!
做兒女的有什么資格指責(zé)父母 !
那些說“父母皆禍害”的孩子,也許你們的父母曾經(jīng)做過錯事,說過錯話,也許在他們當(dāng)父母的過程中對你們造成過所謂的傷害,那可能不是他們的本意,是他們不知道、沒學(xué)會用你們以為的方式對待你們。他們所能給予你們的已經(jīng)給了,比如生命的力量,比如過好自己人生的能力,而捫心自問,你們又對父母做過什么 !
你目前已經(jīng)學(xué)到了應(yīng)有的知識,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你們比父母優(yōu)秀,一代更比一代強長江后浪推前浪,是父母也愿意看到的,他們會以你們?yōu)闃s??刹豢梢杂媚銈円詾榈恼_的方式幫助你們的父母成長 只知道吐槽和抱怨,又是不是自己太過無能的表現(xiàn)呢 !
與其在網(wǎng)上跟別人吐槽自己的父母,抱怨“父母是禍害”,不如回家在父母面前像小時候那樣、像個孩子一樣痛哭一場,不如和他們擁抱在一起!彼此說一句:
對不起,謝謝你,請原諒,我愛你!
寫“萬字長文”的北大留美學(xué)生王猛,也已經(jīng)讀了那么多書接受了那么多教育了,在心智方面顯然沒有得到足夠的成長,也沒有充分的能力去建立屬于自己的成功快樂的人生,遇到問題,他選擇的解決之道是與父母恩斷義絕。
還好,在“萬言信”中他也透露出自己曾在美國接受心理治療的事,而且也有意攻讀心理學(xué)博士。相信通過學(xué)習(xí)和療愈,他能夠接受自己的父母。
接受父母才是解決心理問題的通路。
在NLP系統(tǒng)中,有關(guān)于如何“接受自己的父母”的具體方法:
認可父母是“唯一”有資格做自己父母的人,也接受所有因此需要付出的代價;
生命經(jīng)由父母傳承給了孩子,其中已經(jīng)包含了孩子需要的愛,力量與支持;
就算孩子有其他的需要,也能夠運用父母給的在其他地方取得;孩子會用父母所給予的去建立一個成功快樂的人生,做得很好,讓父母為榮。
愿意建立自己的家庭,把生命傳承下去……
這是一種表白,也是一種接受父母的方法。
一個人,如果終其一生都不能接受自己的父母,帶著對父母的怨恨和心結(jié)在人生路上前行,注定生活在痛苦之中,會表現(xiàn)出種種的心理問題,也很難獲得真正的幸福,特別是幸福的婚姻和家庭。
這是我在很多家庭、很多人身上看到過的。
父母的真正任務(wù)是:“把生命傳給子女,并且?guī)椭⒆映砷L,成為一個有充分能力去建立一個成功快樂人生的人,并且能夠?qū)Νh(huán)境作出正面的影響?!?/p>
父母不能代替孩子成長,不能控制孩子成長,也不能妨礙孩子成長。但是孩子們啊,你們也要懂得把父母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
讓他們每天都能看到你的努力與成果,而不是“老死不相往來”;你要讓愛流動起來,而不是封閉和盲目等待;你要把愛或恨都說出來,才能感受到家人的溫暖,獲得力量和支持,從而過上成功快樂輕松滿足的人生。
不管父母做過什么,終有一天,你都要回家!
相關(guān)閱讀
2018年1月寫字總結(jié)
百年一遇的超級月亮,你看了嗎
作者簡介
,專欄作者,書評人。新書 在全網(wǎng)熱銷中,感謝支持。微博@小 ,豆瓣@ ,個人公號: (ID)。
▼
歡迎分享朋友圈
喜歡請點贊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贊賞
點個贊再走吧
我沒有給自己父母拉黑過,倒是我朋友把自己父母拉黑過,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wù)事,各家都有難念的經(jīng)。
曾經(jīng)有一個朋友這樣形容:“如果有一天孩子在父母面前變得極度聽話,相信我,他的內(nèi)心世界一定滿是痛苦”。那么都有什么情況會讓孩子有這種逆反心理,我分析是這樣的......
控制欲太強
有的爸媽很不得將自己的孩子拴在身上,無時無刻的看著守著,說實話我都討厭這種控制欲的父母,每天的幾個電話不能少,微信必須及時回復(fù),如果回復(fù)晚了父母就要長篇大論的聲討自己。
久而久之,孩子當(dāng)然煩的要命,都長大了,還不給人家私人空間。我閨蜜當(dāng)時就是這情況,每天的電話轟炸,讓她比較煩躁最后實在是受不了了,直接拉黑。結(jié)果他父母給我打電話,讓我和閨蜜說解開拉黑。
不管自己的父母
這種就是離異的父母,年輕的時候從來不管孩子,生活費從來都是不按時給,等孩子成年之后了,就想起孩子是個提款機,不斷地向孩子索取。我班上同事就是這情形,你聽著是不是感覺像電視劇里的情節(jié),我告訴你一點都不夸張,她爸是來公司直接要錢。我們當(dāng)時都是吃瓜群眾,后來那個同事不得已直接辭職不干了,就為了擺脫她爸。
對于這種吸血鬼父母,孩子真的是無奈又無語,他從來都沒有真正的關(guān)心過孩子一天,就能夠厚著臉皮向孩子要錢。所以,拉黑是正常的,誰想有一個這樣的父母天天跟自己討債。
青春期孩子的反叛
也是我同事,家里孩子正好上高中,不得不說現(xiàn)在高中的孩子簡直個性的要炸,我一看見他們我就覺得我的孩子將來可怎么管呢。
就是你的思想和她的思想永遠都不在一個軌道上,不僅不在一個軌道上,她還會和你唱反調(diào)。這個年紀(jì)的孩子你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在微信上只會回復(fù)三個字:嗯,是,對。說的超綱了,就直接拉黑。把我那個同事給氣的,差點進醫(yī)院。
父母專門打擊孩子
這個我小時候也經(jīng)歷過,因為老媽比較強勢,所以經(jīng)常幫我做決定,只要我不如其他孩子優(yōu)秀就會捎帶著一些打擊性的語言,什么“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樣”,我有一次就是在忍受不了了直接反擊“誰家孩子好你找誰去,看她將來給你養(yǎng)老不”。我媽一聽,知道自己說重了,后來她也反思自己,再也沒說過這樣的話。
但是這種情況在別的人家那是相當(dāng)常見,還記得前段時間朋友圈被一封“萬字書信”北大學(xué)霸拉黑父母6年,看起來,身上有無數(shù)耀眼的光芒但是他更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不過,這個在父母看來,足以光宗耀祖,炫耀一輩子的兒子,卻在某個時間節(jié)點戛然而止。12年前,他不在回家過春節(jié),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lián)系方式!
其實,無論是誰在這當(dāng)中都應(yīng)該反思,只有這樣,家庭關(guān)系才能正常和穩(wěn)定,一味地去質(zhì)問對方是否有錯,而忽略了本身的問題,那么父母子女關(guān)系將永遠得不到解決。
家長質(zhì)疑《西游記》兒童繪本存在「色情」插圖,是不是對孩子防護過度?社會上有一類人,他們有著成年人的年齡,但是精神上還沒有斷奶。他們高度以自我為中心,既不懂得社會規(guī)則,也不通人情世故,缺乏獨立性,缺乏責(zé)任感。
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巨嬰”。
一、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吃苦
知乎網(wǎng)友斯某曾是一位“巨嬰”,印象里,她幾乎從未和朋友出去玩過,因為父母規(guī)定“天黑之前必須回家”、“不能坐危險的出租車”,支教、實習(xí)、旅行等活動更是想都別想。她從小到大沒洗過衣服,甚至都沒進過廚房,因為爸媽覺得女兒要“不沾煙火氣?!?br>高中假期,同齡人或出去旅行,或做兼職賺外快時,她只能宅在家里學(xué)習(xí)、看書、寫東西。
后果顯而易見,她的自理能力、決策力、行動力都遠遠落后于同齡人:上大學(xué)后,因為不會裝手機卡急到掉淚;軍訓(xùn)時不會打包行李哭了一路;連如何到馬路對面坐公交都需要問路人……
這位網(wǎng)友直言不諱地說:“我一直以為我長大了,其實沒有。我本可以長大的機會都被父母奪走了。”
這句話,一語中的。所有“巨嬰”的誕生,都源于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愛孩子,保護孩子,是所有動物的本能。但父母過度的保護,讓孩子一點苦都不吃,當(dāng)孩子獨立去面對世界時,吃到的將是一碗“苦果”。
馮夢龍在《古今譚概》中講了一則“翠鳥移巢”的寓言:翠鳥為了避免災(zāi)禍,開始時往往把它的巢筑得很高。
小鳥孵化出來以后,翠鳥非常喜愛它們,生怕它們不小心掉下來摔壞,就把鳥巢移低一些。等小鳥長出了羽毛,翠鳥更疼愛它們了,把鳥巢移得更低。這樣,人們輕而易舉地就把小翠鳥捉走了。
韓非子曾說:“夫嚴(yán)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愛之太殷,憂之太勤”,孩子就會養(yǎng)成任性、驕狂的習(xí)性,甚至走上歧途。
孩子就像一棵樹,只有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不斷修剪,樹木才能長的挺拔。如果,因為不忍心,就不去剪掉橫生的旁支,任其瘋長,早晚世界會以一種更殘酷的方式幫他剪掉。
這世界從來都是公平的,苦盡才有甘來。那些沒有受苦便得到的甜,總有一天要還回去。
父母給孩子打造出來一個無菌的環(huán)境,最后只會讓孩子變成一個廢物。
二、你不讓孩子吃苦,他會讓父母吃苦
不久前,一則“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還寫萬字控訴長文”的新聞在朋友圈里刷了屏。
在長達一萬五千字的長信中,通篇充斥著負面詞匯。高考理科“狀元”、北大本科、留美碩士王猛(化名)將自己與家庭決裂的根源歸結(jié)于父母的“過度關(guān)愛”。
“我母親一直傾向于把我關(guān)在家里,喜歡按自己的喜好包辦事情?!备咧挟厴I(yè)前,王猛所有的社交圈子幾乎都在生活的大院里。
原本以為,考上北大,就能遠離家鄉(xiāng),逃離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沒有?!熬驮陔x開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電話,請她之后多多照顧”。畢業(yè)后,在經(jīng)歷了幾年不太順利的工作后,王猛借著英語優(yōu)勢決定出國讀研。然而父母的“關(guān)愛”如影隨行,隨后就給他找了一位“老朋友”照顧他。
2012年前后,一封長長的決裂信發(fā)出,王猛拉黑了與父母所有的聯(lián)系方式,與“家”徹底告別。他不再主動聯(lián)系家人,也幾乎不回復(fù)任何信息。
最近10年,王猛僅回過一次家,還是“例行公事”——更換過期身份證。那是2015年春天,整個行程僅在老家的城市呆了6個小時,只因為需要向父母拿戶口本,在家中停留了不到10分鐘。
“每年春節(jié)都有人問,你們兒子咋又沒回來,我都說他在美國,忙?!蓖趺湍赣H的話語中透著傷心與無奈。
王猛的信也許是真實案例,也許如一些網(wǎng)民所說,是寫手的編造,但是卻給當(dāng)下的家庭教育敲響了警鐘。在這一極端例子中,不少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許多家長分不清愛與溺愛,愛的本質(zhì)是要給孩子自由、寬容、欣賞,而溺愛的本質(zhì)則是過度保護和管制。
劉墉曾感嘆說,“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國的自由,又要中國的寵愛,沒有美國孩子的主動,又失去了中國的孝道。”
“寵狗上灶,寵子不孝”,不讓孩子吃苦,最終孩子會讓父母吃苦。
這幾天有空都在看韓大爺?shù)碾s貨鋪著的《全力以赴之前,別說自己沒有機會》,書里邊滿滿的正能量。我看書有個習(xí)慣,喜歡做筆記,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認同的觀點都記下來,過后又翻出來細細品讀,這也是我積累寫作素材的一種方式。有時候讀著一句話,就能想起一些事或悟出一些道理,于是就下筆記錄下來。
這不,昨天一翻開筆記本,看到了前兩天抄錄的筆記“ 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對別人好,往往是一切悲劇的根源 ”,這是韓大爺寫在書里的話。這話讓我腦子里突然想起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很多事。
我生閨女的時候,是去老公老家生的。月子里,據(jù)說別的產(chǎn)婦都是能吃能喝的,我有個同事還說,一天就能吃一只雞。我胃口比較差,懷了閨女之后就一直吃不下東西,孕期反應(yīng)也特別大,吐到生。月子里也依然胃口不好,加上婆家做的月子餐,我一看見就覺得膩,根本吃不下。按婆家老家的習(xí)慣,月子餐,所有的菜都要先煎好,然后加水煮湯,說是能去風(fēng),對產(chǎn)婦身體好。可我一個外地人,看見他們那樣的做法,胃口本來就不好,根本就沒有食欲。煎完的豬腳、雞肉等又加水進去煮,又焦又黑又油,還剁了很多姜進去,又辣。我一個月下來都吃不了半只雞,每次就吃幾口飯,那些湯和肉菜只想倒垃圾桶。次次都剩飯菜,每次都被說,煩都煩死了,為了吃的,和老公不知吵架了多少次,我說我想吃清淡一點的,不要放太多姜,也不要煎又油,可每次得到的答復(fù)都是說他們那邊月子里都是那樣吃的,說是去風(fēng),我說我老家坐月子就是吃清淡的,可沒有一個人把我的需求當(dāng)回事,繼續(xù)按他們的方式做。那會剛?cè)テ偶?,也不好鬧太多,但心里無比憋屈,心里想著,以后如果還生孩子,打死也不會回去生。
這個事情讓我真的很埋怨我婆家他們,我覺得他們太頑固了,雖然出發(fā)點是好的,煎了食物又加姜進去煮,理論上說去風(fēng)效果是好,可去風(fēng)的前提是得吃進去才行,吃都吃不下,難道在鍋里做好了就能自己去風(fēng)了嗎?我媽叫我自己煮,可那會在婆家,我根本就做不了主,一切我家婆說了算,老公也只聽家婆的,我老師給了些營養(yǎng)品給我,不用煮直接用水泡老公都不讓我吃。那時的我,心里特別不痛快。婆家人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對我好,可我根本接受不了。用老公的話說,好心好意為我著想,我還有意見,不領(lǐng)情就算了,還那么多埋怨。
有些事,真的讓人很無語,有理也說不清。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習(xí)慣了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對別人好,有時候都覺得自己都被自己感動了,可是別人卻還把你的一片好心當(dāng)成“驢肝肺”一樣。 付出好意的人覺得委屈,別人也覺得無比委屈。
我有個朋友,從小父母就常年忙于生意,說是為了給他們幾姐弟創(chuàng)造更好的物質(zhì)條件,天天早出晚歸,作為孩子的他們有一次想要父母周末帶他們?nèi)ビ螛穲@玩一下,父母埋怨他們不懂事,然后給錢給他們自己去玩,事后還常常拿這事指責(zé)他們;我身邊有這樣的一位全職媽媽,平時一個人在家管家?guī)?,生日?dāng)天,想讓老公回來一起吃個飯,結(jié)果要應(yīng)酬的老公在電話的另一頭指責(zé)她說,自己辛苦在外掙錢,還不是為了這個家,怎么還不知道滿足;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父母,對孩子凡事包辦,處處為孩子著想,這也不讓孩子干,那也不讓孩子干,嘴上說都是為了孩子好,可從來不問問孩子需要什么……
網(wǎng)上曾有北大留美學(xué)生王猛寫“萬言書”痛斥父母的新聞,據(jù)說他的父母對他可謂“無微不至”,穿什么衣服以大人的審美觀為主,上什么樣的學(xué)校以父母意見為準(zhǔn),在外面受了欺凌告訴父母,每次都被父母指責(zé),甚至冷眼嘲笑他。從小他就一直在父母的掌控中成長,長大之后卻一直與過去抗?fàn)?,少年時的許多訴求被反復(fù)無理忽視的經(jīng)歷總是揮之不去,他的心里有很大的陰影,自稱自己是情感的孤兒。后來王猛把父母拉黑了6年,有 12年不回家。據(jù)紅星新聞報道說,王猛的父母一直都搞不懂自己的兒子為何要與自己決裂,也不承認自己教育上存在什么大的問題。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總有的人喜歡打著“為你好”的名義來對待你,你接受不了人家怪你不給他面子,甚至說你不知好歹。很多時候,悲劇就是這么醞釀出來的。
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去對別人好,其實只是滿足了自己的需求,根本沒有顧慮過他人的需求;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去對待他人,從某種角度上說,你其實是為了你自己好,只不過打著別人的名義罷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36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百年一遇的超級月亮,你看了嗎?
下一篇: 上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