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小學同學
,我還記得他,他不記得我了。我記得他是因為我記性好,他不記得我是因為我從小普通
。用我另一個女同學以前經常自嘲的話說,是普通到“扔進人堆里找不出來的那種”。加了小學同學的微信
,他發(fā)現(xiàn):原來你在寫文章啊有次他問我:是什么動力支撐你寫文章的啊
沒等我回答
我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只好用“呵呵”來代替
這種問話很容易讓人產生喪喪的感覺,讓人無言以對
當初寫博客的時候是悄悄的
很多平臺有私密功能
,不想讓除了自己以外的人看到,是可以設為私密的。我臉皮薄,最怕別人跟我當面說看了我的文章,或者想討論我的文章。學生時代是寫日記的
。有次我的日本記被我爸看到了,可能他覺得我的日記有很情緒化的不成熟的東西,就告誡我“不要什么都寫在日記里”。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提醒,干脆就不寫了。大概有十幾年的時間,我不曾寫過日記這種東西。直到有了網絡
,有了博客,才又找到了“寫點東西”的樂趣。最開始寫博客是在中華部落閣
。當年在部落閣寫文章的人,有的在國外留學,有的在大學任教,有的還是在校學生……博客對我來說是開啟了一扇窗,讓文字有了歸處,像生活在別處后來部落閣關掉
,大家又轉到百度空間、新浪、QQ空間或別的平臺。有的人現(xiàn)在還在繼續(xù)寫文章,像南橋(方柏林),拉維老師(上海小魯),小女人(茉莉)等,有的已經不寫了,但當年互相 的文友們,至今還保持著聯(lián)系。有人說“平臺很重要”
。我覺得對寫文章的人來說也是如此。如果我一直在新浪博客上寫文章,可能仍是日記體,流水賬,備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為了忘卻的記錄后來偶爾看到柏邦妮的文章
后來我在妞博網的文章幾乎每篇都會被推薦
妞博上有很多媒體編輯
簡書也是個很好的寫作平臺
。我知道簡書是在王佩老師(博客時代的名字是白板報)的文章里,他寫自己的朋友從傳統(tǒng)媒體跳槽到了簡書當時
跟剛寫博客時的靜悄悄已經不同,當年不想別人知道自己寫文章
正是因為妞博和簡書
寫文章的第一個動力
成就感每個人都需要
妞博去年已經完成“歷史使命”關閉了
寫文章的第二個動力
當一個人的文字變成鉛字,自己看著也是喜歡的
后來寫得比較少
寫文章的第三個動力,是分享
“分享是一種美德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前不久過世的林清玄先生說:“文學作品都是在現(xiàn)實中安慰遭遇痛苦的人
寫文章的第四個動力,是收入
我18歲參加工作,所謂的職業(yè)生涯經歷了30多年
昨天我去樓下一家養(yǎng)老公寓考察。那家有500個床位的公寓“床無虛席”
有同學朋友曾極力邀請我退休后去他們公司工作
,做顧問做管理,我總說自己“上班上夠了”,也會借用一句“別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周圍有很多人靠寫作為生,成了自由職業(yè)者
。有的 作者很厲害,僅文章打賞、接廣告的收入就“不菲”。我之前還是太保守了
。從來不主動約別人互推。除了寫了文章最多推到微信群,不好意思主動讓別人 “ ”我的 粉絲還不夠多,有時寫了文章連一個打賞的都沒有
我愿自己能寫得足夠好
到了這個年紀
,想法當然更現(xiàn)實。寫文章有收入,也是支撐寫作的動力。還有。我覺得不管一個人到了什么年紀,一定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寫作是思考的深入,是成長的一種。大概還能防“失智”。我想
,我之所以比那個小學同學記得更多的人和事,是因為我一直在用文字記錄時間。而且會一直記錄下去
。點下面的二維碼可以加我微信
相關文章:
寫作可以讓人從容
“寫作”這件事兒
有人因為你的文字而變得更好了
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做的更好
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 (內容不一樣哦)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46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上一篇:
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
下一篇:
等到了父親的點贊,他卻跳樓了
!.png" alt="非常在理的一段真實話!"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
,上巳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