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法國影片《天上再見》
又惋惜
愛德華的容貌毀于戰(zhàn)爭
魯迅先生說:真正的悲劇
《天上再見》的故事發(fā)生在一百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殘酷的戰(zhàn)場上
容貌被毀
愛德華身心倍受折磨,一度自暴自棄
當他在阿爾伯特的鼓勵下重拾畫筆
愛德華不愿回家這件事非常值得玩味。
表面上是容顏被毀
他出身顯貴
一個不被認可
你說我不行我偏要行
一個不被認可
你說我不行我就不行吧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士兵突擊》貢獻了一句很經典的臺詞,“不拋棄不放棄”
在一個有愛的家庭里
哪怕在戰(zhàn)場上斷了胳膊斷了腿
他無法容忍不完美的自己出現(xiàn)在家人面前,不想讓家人對自己失望
做兒女的
我一直記得這樣一個關于戰(zhàn)爭的小故事。
戰(zhàn)爭結束
彼得在電話里提了個要求,說他有個戰(zhàn)友無家可歸
結果
,這對父母等了很久也沒等到兒子出現(xiàn)。當后來他們看到兒子的遺體時,明白了一切——彼得,失去了雙臂。在槍林彈雨的戰(zhàn)場上躲開了死神的命運之網
,幸運的活下來,是誰又把他推向了死亡的懷抱《天上再見》中,愛德華的父親在一幅畫中發(fā)現(xiàn)了兒子的簽名標識
,當他趕到賓館與戴著鳥頭面具的兒子相見愛德華眼含熱淚
等到了父親的認可、嘉許
愛德華的故事
愛德華的命運,難免讓我聯(lián)想到那個戰(zhàn)爭小故事中的彼得
怪彼得的父母嗎 怪愛德華的父親嗎 這樣簡單歸因
怪彼得和愛德華嗎 人都死了
,特別是愛德華的死,何嘗不是一種徹底的解脫,永恒的自由。“即便死亡
,也不能讓我遺忘”。要怪
,就怪戰(zhàn)爭吧。沒有戰(zhàn)爭,就沒有種種的傷害
。戰(zhàn)后的世界,沒有誰是真的英雄;每個人的面具之下,都可能有一顆破碎的心……戰(zhàn)爭片的意義,大概就在于引發(fā)觀眾如此這般的思考。戰(zhàn)爭
,往往不是小人物能夠掌控和決定的。但具體到家庭中,每個人都可以讓家人感受到更多的愛和幸福。愛德華短暫的一生
,其實是在尋求父親的愛、理解和認可的一生。三毛在《送你一匹馬》中寫過自己的故事
。她覺得從小父親對自己比對姐姐弟弟都苛責,對她的文章也不喜歡。她在聯(lián)合報發(fā)表了一篇文章,父親寫了個紙條表達了贊賞。三毛讀到字條,寫了這樣的文字:你留的信
,很快地讀了一遍,再慢讀了一遍等你這一句話
,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親,親口說出來,肯定了我在這個家庭里一輩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虛。理解了三毛想“馬上 就死掉”的念頭,就容易理解愛德華的視死如歸
。對子女來說
,父母的欣賞、鼓勵和嘉許,才是人生最至關重要的、最珍貴的認可,是可以連生命都放棄的釋然和解脫。點下面的二維碼可以加我微信
相關文章:
愿你成為最好的女子
有什么動力是支撐你寫作的
《四個春天》:如此詩意
,如此溫暖《狗十三》:歡迎來到成人的世界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46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