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某中學小升初“面試”,給一個12歲的孩子的“品德修養(yǎng)”打了0分。據(jù)說,得0分的不止一人。
這件事刷新了我的幾個認知。
一是現(xiàn)在的孩子上初中都要面試了 有個在西安的文友說,面試從幼兒園入園就開始了,她兒子入園前的準備工作,比她高考還讓全家人緊張。這當然無可厚非,畢竟有的學校招生,父母非系出211、985還不要呢;畢竟教育更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入園也是有面試的。
二是現(xiàn)在的小孩上個學咋這么難呢 學區(qū)房、戶口啥的就不說了。至少感覺上比我們小時候難太多了。我的一個同事,小孩入園排隊,入小學報名那天,更是拿著小馬扎在校門口排了一夜的隊,那還是在四線城市。
遙想當年,我是個農(nóng)村小孩,親眼目睹有適齡兒童不去上學的,村里(那時候叫大隊)干部、學校老師會上門去做大人的工作。入學前連自己大號(學名)都不知道的,也順順利利地上了學。老師教寫阿拉伯數(shù)字,很多小孩(包括我)不會寫8,照葫蘆畫瓢般上下畫兩個0。當我完整地寫出一個8字,那種喜悅感和成就感,現(xiàn)在還能回想起來。
三是真的有人認為面談面試能考察出一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
我在企業(yè)做過多年HR工作,也算是閱人無數(shù)。簡歷篩選親自面試的人,大幾千也是有的。不知道什么人功力火候了得,僅僅是通過問答,在面談面試的短短時間里就能判斷出一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還能給人家打出一個分數(shù)。
我認識的人中,也只有譚老師厲害,她在面試時講一個求職者“面帶桃花”,那人我們錄用了,后來果然發(fā)現(xiàn)很花心。
曾國藩寫過一本《冰鑒》。這本書被稱為“人才學教科書”,是他總結自身識人、用人心得而成的“傳世奇書”。按說,閱人無數(shù),帶過兵打過仗的曾國藩識人、相人術道應該了得吧,他自己也頗以識人為驕。
他招募過一個文職,親自面試。那人分析世相很有道理,曾國藩問:下屬騙上司如何處置
那人答:不值得討論,上司如何不受騙才值得討論。像胡林翼,精明強悍,人不能欺;像左宗棠,性猛于虎,人不敢欺;像您,以德化人,人不忍欺。曾國藩當場拍板錄用并委以督造船炮之重任。
誰知半個月后,那人攜款潛逃。
連曾國藩都有面試失誤、看人走眼的時候啊,何況別人
攜款潛逃的人難道不是品德修養(yǎng)敗壞嗎
那些被打出來的老虎,落馬者,當年也都是品德修養(yǎng)得分很高的人吧
很多企業(yè)的“人才觀”都講,“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那個“德”,通常是要通過做事才能體現(xiàn)出來的呀。曾國藩用人的這個例子,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
說到底,企業(yè)、組織用人,講的還是把事情做成的能力,所謂“成事”。短短十幾分鐘,一二個小時甚至一天兩天,就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給人家的品德修養(yǎng)打上0分,可能嗎 可信嗎
何況是十幾歲的中小學生
網(wǎng)上流傳過胡適談規(guī)則和道德的名言:
“一個骯臟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guī)則而不是空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反之,一個干凈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guī)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guī)范,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臟國家?!?/p>
不管是不是胡適所言,幾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似乎也驗證了一些道理。
想起有個小學同學,趁午休時偷了媽媽的一毛錢交給老師,假裝是路上撿來的,以期得到老師的表揚。很多年后,當他長大成人,就有了對小時候行為的否定、自嘲和批判。
大概相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拾金不昧”的品德修養(yǎng)分數(shù),得來更容易吧。
有個人曾拿他們公司設定的KPI給我看,我看到有給思想品德打分的項目,并且還占了很大的權重,一口老血都要吐了。
簡直是耍流氓。
難道這家公司里的人思想品德都不過關,才需要用這種方式來考核嗎
思想品德修養(yǎng)能量化嗎 不能量化的事情如何考核 憑感覺嗎 感覺靠譜嗎
負責給員工(學生)打品德修養(yǎng)分的人,想來應該品高一籌吧 不然怎么能有權利和資格給別人打分
即便是有一套給品德修養(yǎng)打分的試題和標準,可能還要看那個打分者當下心情如何,看被打分者順不順眼吧 還要看是誰在那個位置上吧 那個標準就是正確的、對的、偉大的嗎 誰又能保證那不是普羅克拉斯提斯之床呢
要知道,人往往是靠不住的,特別是靠人打分的地方。能靠得住的,是制度、規(guī)則和流程。
再說了,一個人的品德和修養(yǎng),難道不是一生需要修為的嗎 古人都知道蓋棺定論,誰又有資格和權利為誰打分 還打0分
呸!
相關文章
修什么
“老師就像擺渡的船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47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你到80歲了,也還是我閨女!”
下一篇: 耐煩